《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停止情緒化思考,做情緒的主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是這樣的人嗎?→ 我也不想那麼愛生氣,但就是管不住自己啊………
▪️或者你常碰到這類人嗎?→ 主管、同事、朋友或家人,總是動不動就生氣,時不時還會被掃到颱風尾…

那麼,你很適合閱讀這本書。而我會閱讀這本書,是源自於工作上的一個業務合作案…

閱讀的緣起

在合作案進行過程中,免不了有許多文件資料核對的過程,而這位合作代表呢,訊息不看不讀、電話不接不回,本來可以很從容優雅就處理好的事,卻總要拖到最後關頭。

拖延也就罷了,過程中不理不睬的回應態度更叫人覺得火大,總讓人有著不被尊重的感覺。

這樣的心境讓我聯想到了這本書,它在 HamiBook APP 被下載存放了一段時間,此時,正是讀它的好時機。

raw-image

這本書在談什麼?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 避免讓不高興的反應發展成情緒化的狀態
  • 不是壓抑情緒,而是真正不受困於情緒、不被情緒綁架
  • 不被情緒化的人傷害
  • 養成讓自己不被情緒綁架的習慣

人變得情緒化的原因

所謂的「情緒化」,是指一直受困在「情緒高漲」的狀態,就像「被情緒綁架」了,無法冷靜地思考和尋常的應對。

情緒是什麼?作者說,情緒是人類自備的自我防衛機能,主要是在告訴我們:

  • 這個狀況對自己的心有何意義?
  • 這個狀況對自己這個存在有何意義?

比如「不安」,就是在「無法確保安全」時湧現的情緒,也因為如此,當我們感到不安,就會開始謹言慎行、處處小心。

那麼,情緒中的「生氣」又是在告知我們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目前正陷入困境」的狀態。
即使是因為對方的錯鋘而造成的生氣,也代表「自己所相信的正確沒有被接受」,對自己來說,就是「自己目前正處於困擾」的狀態。

疼痛是身體的感知,情緒則是內心的各種感知。

事情沒有按計畫走

以我碰到的合作案為例,原本以為合作代表提供的資料皆以齊全,但卻被審核人員告知尚有資料待補,這件事對我的工作行程來說是個插曲,打亂了原本的工作步驟。我請合作代表提供相關資訊時,出現了對方慣有的拖延回應:電話不接不回、訊息不點不讀。在一天一夜過後,事情還是一點進展都沒…

就我的角度來說,缺資料就是趕快把資料補齊就好,但對方不理不睬的回應讓專案卡關,工作步調完全大亂,以致於我整天就煩惱著要透過什麼方式取得欠缺的資料,原本的工作進度也因此而被影響。

因為計畫被打亂讓原本的工作進度受影響,也就引發了生氣的情緒。此時最好的做法是坦承自己的情緒並確實傳達,才不會壞了彼此間的關係。

不想被瞧不起

同樣以合作案為例,合作代表多次電話沒接、訊息沒讀、不回電話也不回訊息,此時已無法同理對方是不是在忙,而是會覺得「對方輕視自己、不當自己是一回事」,也就是覺得不被尊重,於是有了生氣的情緒。

更讓人覺得火大的是,我並沒有予以抗議,不願被對方覺得我心胸狹窄、沒有風度,或被貼上情緒化的標籤。此時與其發飆暴走,不如跟對方說明自己的訴求是什麼。

後來我的做法是透過所有能想到的聯繫管道說明資料不齊的後果,包括:LINE、E-mail、Messenger 及 iMessage…,倘若對方再不理不睬,那就公事公辦,撤回合作案也無妨,做好最壞的打算之後,火大的情緒似乎有平靜的傾向。

我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並沒能做到作者建議的跟對方表達訴求,主要因素是無法與對方取得適合的溝通頻率,覺得在不對頻情況下的表達與溝通都是打折的,於是選擇讓對方承擔資料不齊被撤件的後果,這麼一想,就與對方尊不尊重我無關了,單純的回到解決問題的層面。

倘若我的思緒一直停留在對方不尊重我的感受上呢?那麼接下來我的心裡也許就會上演更多小劇場,許多思考就會如同作者說的,會讓事態往不對勁的方向發展,人就會變得更情緒化,往越想越氣的層面發展。

養成不被情緒綁架的習慣

在了解人為什麼有情緒之後,接下來要學習的就是養成不被情緒綁架的習慣,讓自己的內心盡可能的保持內心的平和。

書寫「好友筆記」

在情緒產生時,無論是焦躁、鬱悶、不安或憤怒,任何情緒都試著寫在筆記本上:
步驟⓵ 寫下真實的心情
步驟⓶ 想像好友會跟自己說什麼

透過寫「好友筆記」的方式,可以讓先前幾乎被無視的「最初情緒」( 而非後來的「情緒化」) 重親浮現而受到關注,進而提升自我肯定感。

以「我」為主語的思考模式

這點可以搭配「好友筆記」使用,當因為負面評價而覺得被攻擊有受害委屈的情緒時,先面對自己「被害」的事實,承認自己的情緒。

以「我」為主語的思考,更能為自己的「領域」負起責任,幫助自己建立成熟的人際關係,同時讓自己遠離「被害者意識」的危險。

想著「我受傷了」,而不是「那個人瞧不起我」

觀點想法

這本書作者是專攻「人際關係療法」的精神科醫師,透過專業的背景解釋了情緒化的發生機制,同時提出避免情緒化的做法,對於容易情緒化的人,或身旁有容易情緒化的人來說,是本疏理情緒的指南 。

除卻生理因素引起的情緒化 ( 喝酒、疲勞、荷爾蒙失調 ) ,每一個情緒都是最真實的自己,而透過這本書更理解了,隱藏在生氣情緒的背後,是自我背定感的低落,為了防衛自己,於是用生氣來偽裝自己的受傷。

讀到了這裡,我對於過去曾經展示情緒勒索的人,突然覺得釋懷,也學到了用「我」為主語的思考模式,正視自己的情緒感受,而非是做個「沒有我」的被害者。從這點出發,似乎更能做到「不要理他」的境界。

題外話,我對於日文書,常有翻譯卡卡、閱讀不知所以然的困擾,但這本《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的翻譯是很通順的,加上有插畫輔佐,閱讀起來更是輕鬆,值得推薦。

若喜歡《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 這本書可透過下列購買,你不會有任何損失。


  • 本文摘錄自【闆娘的夏天雜貨舖】:全文出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闆娘Summer的沙龍
20會員
45內容數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是朗朗上口的一句話。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總有覺得不得已的時侯。那麼,要如何降低這些不得已時刻發生的機率呢?掌握情緒、思考、金錢、效能…等各面向,拿回主導權,你我都能更愜意的做自己的主人。
闆娘Summer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15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2023/06/15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大家都會這樣。 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它的代價其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如果我們想讓一個人好相處,行為舉止也不會讓我們太反彈,只有一個小秘訣……
Thumbnail
2023/04/07
《人生大事》看似以殯葬業與死亡為主軸,實則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劇裡武小文與外婆午睡,她醒了,外婆卻再也醒不來;病故小女孩的父親懊悔平時忙於工作疏於陪伴關懷;熙熙的先生酒駕車禍、面目全非的當場死亡;莫大姐一通電話道上莫老爺辭世的惡耗…這些都是在陳述人生無常、愛要及時的橋段。
Thumbnail
2023/04/07
《人生大事》看似以殯葬業與死亡為主軸,實則是一部關於愛的電影,劇裡武小文與外婆午睡,她醒了,外婆卻再也醒不來;病故小女孩的父親懊悔平時忙於工作疏於陪伴關懷;熙熙的先生酒駕車禍、面目全非的當場死亡;莫大姐一通電話道上莫老爺辭世的惡耗…這些都是在陳述人生無常、愛要及時的橋段。
Thumbnail
2023/03/28
那一年春天,母親確診淋巴癌末期,餘命預估一年。我向公司提出請降職級的要求,放棄勞健保及主管的津貼與福利,如此一來行程不用被大小會議或課程活動所束縛,時間安排上更自主。 前輩跟我說:「世上得癌症的人那麼多,又不是只有妳媽得癌症,幹嘛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一般,連工作都不顧。」與這位前輩的互動過程中,我從他各
Thumbnail
2023/03/28
那一年春天,母親確診淋巴癌末期,餘命預估一年。我向公司提出請降職級的要求,放棄勞健保及主管的津貼與福利,如此一來行程不用被大小會議或課程活動所束縛,時間安排上更自主。 前輩跟我說:「世上得癌症的人那麼多,又不是只有妳媽得癌症,幹嘛搞得像是世界末日一般,連工作都不顧。」與這位前輩的互動過程中,我從他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你常常生氣嗎?生氣的時候,感覺怎麼樣呢? 現在你是不是想說:「生氣的時候還能有什麼感覺?當然是氣到炸啊!想翻桌啊!」 但如果你想對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靜下心來探索自己生氣的原因,會是一個很棒的開始。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會照顧自己的情緒?如何取用情緒真正的力量? 我們其實無法「壓抑」情緒,因為它是會越積越多。我們只能好好理解自己的情緒,然後嘗試找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委屈,甚至大家都歡喜的方式。 而那個起點是,我們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一回事,並開啟溝通與討論,一塊找方法解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容易情緒化的人嗎?有沒有曾經在發過脾氣之後卻感到後悔的經驗?或是一直努力的控制情緒,總是避免在工作場合、在人們面前表現情緒,希望當個「成熟」的人?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無法控制的情緒,讓人無法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幸福;善於控制情緒的人,真相或許是刻意壓抑情緒或假裝沒有情緒。無論是哪一類,透過這本書作者教了一些方法…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長輩總是問你這、問你那,問你薪水多少,問你要結婚了沒,雖然覺得煩躁,但又要顧及輩份倫理,你只好把情緒壓抑著,面帶微笑的回應。情緒越積越多,來不及消化的狀態下,你可能就會開始生氣:「到底關你們什麼事!」「為什麼一直問我!」因而產生止不住的情緒化思考。
Thumbnail
過年的時候,長輩總是問你這、問你那,問你薪水多少,問你要結婚了沒,雖然覺得煩躁,但又要顧及輩份倫理,你只好把情緒壓抑著,面帶微笑的回應。情緒越積越多,來不及消化的狀態下,你可能就會開始生氣:「到底關你們什麼事!」「為什麼一直問我!」因而產生止不住的情緒化思考。
Thumbnail
2022.07.04 拆書練習 R 原文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p.178 I 拆書引導 憤怒通常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新的問題。憤怒會幫倒忙,擴大事態,引人不快,更別談溝通了。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即便是對方的錯,我們仍以友善的態度去溝通,效果最好。 A1 回想經驗 A2 規劃應用
Thumbnail
2022.07.04 拆書練習 R 原文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p.178 I 拆書引導 憤怒通常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製造新的問題。憤怒會幫倒忙,擴大事態,引人不快,更別談溝通了。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即便是對方的錯,我們仍以友善的態度去溝通,效果最好。 A1 回想經驗 A2 規劃應用
Thumbnail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Thumbnail
不知你們在辦公室裏有沒有發覺身邊有些同事總是會情緒失控,你經常說話要很小心,恐防觸發他的情緒.....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你允許自己生氣嗎? 和曾經工作時和個案討論到遇到生活煩心的人事物,我們最常出現的情緒就是生氣。但生氣只是最表層的情緒,底下藏著的可能是委屈、難過、煩躁、不安、無奈....,讓我們很難覺察到生氣以外的情緒。 ⁡* 1.生氣表層下的其他情緒 ⁡ ⁡⁡* 2.我可以生氣嗎? ⁡ ⁡ *⁡⁡ ⁡ ⁡*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