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身體麻煩製造者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今日下午有專業課程在外部上課。


接近中午時刻,旁邊同事跟我「坦白」:「本來想載你一起過去,但後來想想午餐要在那附近覓食,突然覺得不宜載你。」


诶?這什麼狀況?!

我對你們大家不ok的飲食,已經很久睜一眼 閉一眼,閉到快雙眼失明了耶!


旁邊同事搭腔:「你看看你!大家多怕你!根本就是不怒而威。」

另一位同事接著說:「我們舉頭三尺沒有神明,我們是舉頭三尺有《精靈》。」


到底!🤣🤣🤣


昨天別單位同事來問問題,因為她年紀輕輕就高血壓的關係,我隨口問了一句:「還吃豬肉嗎?」她在半個多鐘頭之後才回我:「有減少。」

我最好會相信啦!這段時間一定是去問我的好同事該怎麼回覆比較好。


到底在療癒過程,該對那些食物說No呢?(也就是NoFood的由來)


第一級該優先戒除遠離的:

麩質

軟性飲料

過多的鹽


蛋奶麩質都是病原體愛吃的,我們吃下它們,就等同餵養病原體,使它們在體內茁壯,身體的病症也會導致惡化發炎。

認真思考就知道:蛋和奶在養殖過程中,為了順利成長,過程中會參雜許多荷爾蒙、抗生素、生長激素和基改飼料⋯


停止餵養病毒,請戒除蛋奶麩。


另外,如果身體已經有症狀或是明確疾病,想要療癒效果更快,請遠離鹽份、遠離油脂。這也是我會問:「還吃豬肉嗎?」的原因。

豬肉的大量油脂,會拖累肝臟運作的速度,並削弱肝臟的免疫系統。而高血壓其實與肝臟息息相關。


口腹之慾的確難在一時之間改變。

若你真想改善身體狀況,至少第一級的麻煩製造者先遠離。


第一級而已,不難吧!

感謝阿朵一家的醫療靈媒生活實踐美麗圖片支援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精靈的沙龍
109會員
145內容數
精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該對那些食物說No! 製造麻煩的食物第二級 豬肉 鮪魚 玉米 豬肉:油脂過高,會立即讓血液濃稠。消化系統需要12小時才能消化完畢,培根火腿香腸⋯更是高度加工品。 鮪魚:為海中食物鏈頂端,越大型的魚累積越多重金屬。 玉米:本來是營養可口的植物,基因改造後,沒有營養只剩下危害。而且相關製品超級無敵多。
Thumbnail
你該對那些食物說No! 製造麻煩的食物第二級 豬肉 鮪魚 玉米 豬肉:油脂過高,會立即讓血液濃稠。消化系統需要12小時才能消化完畢,培根火腿香腸⋯更是高度加工品。 鮪魚:為海中食物鏈頂端,越大型的魚累積越多重金屬。 玉米:本來是營養可口的植物,基因改造後,沒有營養只剩下危害。而且相關製品超級無敵多。
Thumbnail
健康 這篇,我想談談這些年學到,或感受到的一些健康知識或經驗,未來可能也會多寫一些關於閱讀感想,觀影後心得,等等東西,一方面紀錄生活,同時,也能留下一些對後人有幫助的東西,盡量少些抱怨,多點純粹的分享 不過,我也必須打個預防針,我說的一切知識,資訊,都僅是我「個人經驗」而已,沒有任何執照,身份背書,
Thumbnail
健康 這篇,我想談談這些年學到,或感受到的一些健康知識或經驗,未來可能也會多寫一些關於閱讀感想,觀影後心得,等等東西,一方面紀錄生活,同時,也能留下一些對後人有幫助的東西,盡量少些抱怨,多點純粹的分享 不過,我也必須打個預防針,我說的一切知識,資訊,都僅是我「個人經驗」而已,沒有任何執照,身份背書,
Thumbnail
▓對身體的覺察要要快一點 1月底,2月初的時候,當我發現我以前有被愛,但都被我不承認,擋掉了,是我自己對「愛」有阻抗嘛!胰島素以對葡萄糖不發生作用,發生阻抗來呈現給我看。當我看到了,並儘量去改善之後,早餐的飯前血糖下降到110或120多,那是很好的情況,我很高興。 只是安心了幾個星期,3月中開始,又
Thumbnail
▓對身體的覺察要要快一點 1月底,2月初的時候,當我發現我以前有被愛,但都被我不承認,擋掉了,是我自己對「愛」有阻抗嘛!胰島素以對葡萄糖不發生作用,發生阻抗來呈現給我看。當我看到了,並儘量去改善之後,早餐的飯前血糖下降到110或120多,那是很好的情況,我很高興。 只是安心了幾個星期,3月中開始,又
Thumbnail
今日下午有專業課程在外部上課。 接近中午時刻,旁邊同事跟我「坦白」:「本來想載你一起過去,但後來想想午餐要在那附近覓食,突然覺得不宜載你。」 诶?這什麼狀況?! 我對你們大家不ok的飲食,已經很久睜一眼 閉一眼,閉到快雙眼失明了耶! 旁邊同事搭腔:「你看看你!大家多怕你!根本就是不怒而威。」 另一位
Thumbnail
今日下午有專業課程在外部上課。 接近中午時刻,旁邊同事跟我「坦白」:「本來想載你一起過去,但後來想想午餐要在那附近覓食,突然覺得不宜載你。」 诶?這什麼狀況?! 我對你們大家不ok的飲食,已經很久睜一眼 閉一眼,閉到快雙眼失明了耶! 旁邊同事搭腔:「你看看你!大家多怕你!根本就是不怒而威。」 另一位
Thumbnail
好久沒有吃豬肉,以前超愛吃肉鬆。 常常搞不清是肉鬆配飯,還是飯配肉鬆🤣 前一陣子朋友「寄放」水餃,以一般人的角度看我平常的飲食,大概是怕我「餓死」⋯ 為了清出冰箱空間才能放更多的野生藍莓,想說能消滅一點是一點,破例煮了幾顆水餃吃。 吃完進廚房準備洗碗洗鍋,這時鼻子清楚的聞到一陣豬臭味,沒錯,那鍋煮
Thumbnail
好久沒有吃豬肉,以前超愛吃肉鬆。 常常搞不清是肉鬆配飯,還是飯配肉鬆🤣 前一陣子朋友「寄放」水餃,以一般人的角度看我平常的飲食,大概是怕我「餓死」⋯ 為了清出冰箱空間才能放更多的野生藍莓,想說能消滅一點是一點,破例煮了幾顆水餃吃。 吃完進廚房準備洗碗洗鍋,這時鼻子清楚的聞到一陣豬臭味,沒錯,那鍋煮
Thumbnail
有天事情有點多,所以過了中午都還在辦公室,這與我平日作風不太一樣,導致引起眾同事們的「關切」。 吃過午飯的同事,從門口走進來,魚貫從我身邊經過:「你怎麼還在?」「你怎麼還在?」,等詢問的人陸續回座,我的雷達突然啟動,於是轉身看向這群同事。 A同事看我回頭,伸手指向B同事說:「你看他啦!」,我目光移向
Thumbnail
有天事情有點多,所以過了中午都還在辦公室,這與我平日作風不太一樣,導致引起眾同事們的「關切」。 吃過午飯的同事,從門口走進來,魚貫從我身邊經過:「你怎麼還在?」「你怎麼還在?」,等詢問的人陸續回座,我的雷達突然啟動,於是轉身看向這群同事。 A同事看我回頭,伸手指向B同事說:「你看他啦!」,我目光移向
Thumbnail
今天一進辦公室,就被同事抓著問:「我這幾天開始喝救肝果昔,可是一直拉肚子,是不是先停止喝幾天?」 我真的對於這種「有錯一定是水果的錯」非常反感!(有些症狀是療癒反應也是排毒反應,之後會再聊聊) 於是我問:「你有戒蛋奶嗎?」 同事忙不迭地點頭:「我很久沒有吃蛋奶了⋯」 我睜大眼睛:「你昨天明明在臉書還
Thumbnail
今天一進辦公室,就被同事抓著問:「我這幾天開始喝救肝果昔,可是一直拉肚子,是不是先停止喝幾天?」 我真的對於這種「有錯一定是水果的錯」非常反感!(有些症狀是療癒反應也是排毒反應,之後會再聊聊) 於是我問:「你有戒蛋奶嗎?」 同事忙不迭地點頭:「我很久沒有吃蛋奶了⋯」 我睜大眼睛:「你昨天明明在臉書還
Thumbnail
自四月女兒幼稚園學校因疫情停課二個禮拜,而確診人數也逐漸升高,自己家裡又住在醫院急診正對面,每天看PCR人數多到滿出來,小孩沒打疫苗的情況下,身為媽媽只好一直上網找尋提升免疫力的資訊。 (如果沒有辦法敞開心房接受新資訊的人,請直接跳出視窗,沒有要引戰) 執行3-4天後出現的排毒狀態與改善
Thumbnail
自四月女兒幼稚園學校因疫情停課二個禮拜,而確診人數也逐漸升高,自己家裡又住在醫院急診正對面,每天看PCR人數多到滿出來,小孩沒打疫苗的情況下,身為媽媽只好一直上網找尋提升免疫力的資訊。 (如果沒有辦法敞開心房接受新資訊的人,請直接跳出視窗,沒有要引戰) 執行3-4天後出現的排毒狀態與改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