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呂書懷的沙龍
6會員
50內容數
呂書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諮商提供者不用「假會」(用台語講,更為傳神)
因為,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問問題的人心中。

2024/09/22
諮商提供者不用「假會」(用台語講,更為傳神)
因為,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問問題的人心中。

2024/09/22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2024/09/22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2024/03/17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2024/03/17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本來相處美好的彩色回憶,被最後照顧的巨大折磨所填滿成為灰色。
我知道即將失去什麼,然而在關係盡頭創造些回憶,把病床置換成台灣的風景,彩色的回憶。

本來相處美好的彩色回憶,被最後照顧的巨大折磨所填滿成為灰色。
我知道即將失去什麼,然而在關係盡頭創造些回憶,把病床置換成台灣的風景,彩色的回憶。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妳能想像再也無法和媽媽說貼心話、話家常嗎?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佳佳話語透著無奈,「我能理解,只要想到得了失智症的親友未來會忘記我,我將成為他生命中的陌生人,我就很難過,妹妹說,她已經不是以前的媽媽了。但後來我試著用另外的心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每次到掃墓時節時,總會懷念起和奶奶、外公、外婆相處的日子。這幾天,我總會和家人提起過往那些快樂的兒時時光,老爸總說,都過去了,每次都提起那些往事,其實我是知道老爸的用意,叫我別一直往後看,看著前面的路,為自己的人生開出一條血路。
因為我是個很貪戀回憶的人,沒有勇氣向未知的道路前進,也不想做太多對於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

這篇文章講述作者父親因病,思索生老病死和家庭陪伴的故事,並分享瞭解失智症與糖尿病治療的經歷。文章內容著重於心理和生活觀念面對挑戰和困境。通過分享個人故事並將其連結到對書籍的書評,以及將探索哲學和生存之道帖出來面對生老病死這個題材。作者希望透過分享個人生活故事,幫助讀者正面思考挑戰,找到希望和善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