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是日本人,首先,我想讚嘆作者!
- 未讀之前,感覺這本書好像類似教斷捨離的作者那樣,告訴我把房間整理清爽有哪些心法、技巧一樣。
- 實際讀後發現是嗎?
- 本書作者除了教我理出思考盲點的方法之外,
- 更重要的一點是—
- 諮商提供者不用「假會」
- (用台語講,更為傳神)
- 因為問題的答案,
- 其實就在問問題的人心中,
- 答案已經在那裏。
- 諮商提供者,只要透過好的提問,
- 就能幫助問問題的人,
- 把遮蔽答案的障礙物去除。
- 作者以簡單圖示說明,好的提問技巧就是,
- 設定目標、問現狀、問理想、問如何達成理想。
- 日前剛好看到文章介紹,
- 一直創造紀錄的大谷翔平選手,他是如何讀書的呢
- 他提到讀書一次,不見得能完全理解,
- 反覆閱讀,每次都能有新的洞見。
- 這本書我剛好讀了2次。
- 圖片顯示為圖文不符。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呂書懷的沙龍
6會員
50內容數
呂書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2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2024/09/22
在現代生活中,專注力不斷受到挑戰,本書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改善對情緒的反應。透過微小的改變和具體的技巧,讀者可以重新校準大腦的自動反應,從而提升內心的平靜與穩定。作者分享了親自經歷的痛苦及其在臨床心理學上的研究,並提供有效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平和。
2024/03/17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2024/03/17
"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聽說不便利的便利商店這本
是某一個圖書館被借閱最多的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
刻劃出"是人,都有脆弱的時候"
不論你有多高社會地位,從醫生,店員,老奶奶到遊民。
靠著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一點點善意,
似乎人們就還能有勇氣繼續活下去。
如果你曾經給予過,
或
2024/03/15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2024/03/15
卡洛斯.魯依斯.薩豐《靈魂迷宮》
只要閱讀薩豐的作品,你就會得到機票
一下子抵達西班牙
時代感、戰亂、地理、空氣味道、愛情、時尚、飲食、人情世故與書店
全部結合一起。
今天因為同事的穿著打扮,
我看得目不轉睛,
一下子見到《靈魂迷宮》書中的女主角艾莉夏,
從書中走出來。
這位集
你可能也想看










這本書當初看到書名時就非常吸引我,因為這句話是我常常心裡這麼認為的,只是好像沒有甚麼機會說出口,一方面是說出這句話時感覺好像帶有憤怒(但其實並沒有),另一方面是雖然我是這樣想沒錯,但我又常常會認為跟著大家一起做一些世俗認定"該"如何的事情,對於個人而言是很輕鬆的(誰不想輕鬆呢?)。

這本書當初看到書名時就非常吸引我,因為這句話是我常常心裡這麼認為的,只是好像沒有甚麼機會說出口,一方面是說出這句話時感覺好像帶有憤怒(但其實並沒有),另一方面是雖然我是這樣想沒錯,但我又常常會認為跟著大家一起做一些世俗認定"該"如何的事情,對於個人而言是很輕鬆的(誰不想輕鬆呢?)。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如何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講述了作者體悟到求學時期以來自己與天才之間的能力差距,透過持續訓練與累積的思考習慣,在42歲時成為東京大學教授的故事與方法分享。期望在內容中找到能夠較完整的思考脈絡與架構,幫助自己和讀者建立思維的提升。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我們知道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於是懂得透過閱讀輸入,藉由寫作輸出。而在讀與寫的過程中,其實隱藏著內建且深不可測的思考,你沒留心自己的思考,便不會發覺你究竟思考了什麼?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為什麼要這樣問?」「為誰而問?」「是為了拯救你自己還是站在個案福祉?」「解答的是對方的疑惑要驗證是你心中的認定?」「你的脈絡是什麼?」到底該怎麼問....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
你會不會常有這種困擾?
你在工作中,總是被同事或主管指出你的問題,但你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你發現自己的工作效率不高,但不知道如何提升?
即便你已經發現問題,但你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常常想要開始解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開始?
想解決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很容易沒有改善完就放棄了
如果你有以上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