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源自於對現狀的不滿足

更新於 2023/04/0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總想著要做出新東西的機器人
(圖片來自Midjourney)
「這本來就用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呢?」、「大家不是都習慣這樣做了?想東想西幹嘛?」,有的人可能曾經聽過類似這樣的話,但如果順從的話,在你心中冒出的創新想法就會被扼殺了。但這是真的嗎?用得好好的是否沒想過可能還有更好的?習慣這樣做是否可能只是因為環境與工具受限而作的妥協?
以【破壞性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在他另一本書《創新者的DNA》中提出四種催化創新聯想的行為技巧,其中第一個技巧就是「疑問」。他在書中提到,創新者總是使用Why(為何)及Why not(為何不)的疑問來獲取重要洞察。以不同的方式來問Why,且不輕易對答案感到滿足,一次又一次地深入下去,將會有相當收穫。書中提到,豐田要求員工遇到問題連問五次為什麼以找出根本原因及創新解決方式的作法,就是這類型發問的徹底實踐。
書中進一步對疑問提出進階的問法,也就是刻意在疑問中放入限制。
「若是......,會怎麼樣?」
這樣的問題可能像是:
「若新的環保法規限制我們目前的生產方式或用料,我們要如何繼續賺錢?」
「如果不能再使用這個[線上服務],我們要如何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曾聽說有畫家說過,就因為知道畫紙只有那麼大,才能夠去想在這個大小的紙張上面能畫些什麼。不同大小紙張所能夠實現的繪畫創意都不一樣。知道那個邊界在,反而可以在這樣的限制中盡情展現創意。如果真的無邊無界,反而無法聚焦及凝聚產生創意了。
克里斯汀生對創新的DNA總共提出五個會帶來創新的技巧,一個是認知技巧 - 「聯想」,另外四個是促進聯想的行為技巧,分別是「疑問」、「觀察」、「社交」及「實驗」。這邊沒有打算在重複敘述這幾個有關創新的技巧,但個人認為這些技巧可總結成三個,「疑問」、「觀察」及「跨界」。「疑問」已經在前面有說明對創新的重要性,接下來是「觀察」,觀察不是只有看,而是用五感去仔細體察周遭的世界,同時要去留意消費者使用哪些些商品或服務來完成他的「任務」。推薦克里斯汀生另一部著作《創新的用途理論》,對於「任務說」有更多的舉例說明。能夠讓消費者能夠更有效地達成他的任務,就是一項好商品或好服務,觀察他執行任務時所需要的,以及他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哪些阻礙。思考要如何幫助他排除那些阻礙,就是值得去投入創新的地方。有一個很有名的行銷洞察,「消費者需要的不是1/4吋的電鑽頭,而是1/4吋的鑽孔」。也就是說,一直強調這支電鑽馬力多強或轉速多快,都沒有真正打中消費者的內心,沒有直接幫他達成任務,他的任務就是要挖1/4吋的孔,不管是哪一種鑽,只要能夠幫他挖出這樣大小的孔就是好工具。同樣的洞察可以繼續造句: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多大或多軟的枕頭,而是一夜好眠」。可以幫他達成這個任務的,就是顆好枕頭。
最後一個是「跨界」。克里斯汀生提出的「聯想」、「社交」及「實驗」等技巧其實都和異類或異文化交流有關。人無法做出自己想不到的事,但透過讓不同領域的想法跨界交融,可以誕生出新的想法。至於如何讓創新落地,克里斯汀生提到,要做「明智的冒險」。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或新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大膽的行為,因為挑戰人們原本的認知,所以更需要「明智地」去做,例如找意見領袖先去試,然後慢慢讓全部的人都認同與接受。
有聽過一種暗黑的行銷做法,某種商品其實已經做到第八代,但又需要先試水溫,所以先推出有點看頭的第三代,然後再慢慢每年更新版本,讓大家認為這是一家創新的企業。模仿者怎麼追都追不上,因為他們早就看到五年、十年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除了「明智的冒險」,創新落地其實很需要某種錙銖必較的執著。賈伯斯過世後,為什麼會讓很多人感覺蘋果沒那麼創新了,因為那樣的偏執狂消失了,那個很挑剔、會一直不滿足的人離開了。賈伯斯曾留下這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文翻成「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但這樣的翻法太文言,覺得很難直接契合老賈的真意。為什麼要心理保持在飢餓狀態,因為不滿足才會想要改變,如果吃很飽,連動都不想動。而創新就是源自於對現狀的不滿足。至於為什麼要保持笨笨的,因為這樣才不會不懂裝懂,有疑問就問。如果自認為是聰明人,問題就停下來了。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其實是創新的心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有在思考,但大部份是基於本能的衝動。」 忘記是誰講過類似這樣的話,但實際上的確是如此,真正有在認真思考的只有極少數人在某些對自己很認真的時候才會發生。如果每個人在收到訊息的當下都會先認真想五秒鐘,風向也就不會那麼好帶。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回想自己過去的一些小小創作,可能是塗鴉、雜文或是發想怎麼寫出對同事有幫助的小程式,我想,應該收到遠超過三個以上的「禮物」,因為能夠創作、有時間創作、可以好好去想怎麼創作,就已經是老天爺給自己的禮物。 創作並不單純,但它也不是完全從無到有,需要一點觸發,需要一點熱情,也要投注心力才得以生出來。以寫作來
    「我們一直以為我們有在思考,但大部份是基於本能的衝動。」 忘記是誰講過類似這樣的話,但實際上的確是如此,真正有在認真思考的只有極少數人在某些對自己很認真的時候才會發生。如果每個人在收到訊息的當下都會先認真想五秒鐘,風向也就不會那麼好帶。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回想自己過去的一些小小創作,可能是塗鴉、雜文或是發想怎麼寫出對同事有幫助的小程式,我想,應該收到遠超過三個以上的「禮物」,因為能夠創作、有時間創作、可以好好去想怎麼創作,就已經是老天爺給自己的禮物。 創作並不單純,但它也不是完全從無到有,需要一點觸發,需要一點熱情,也要投注心力才得以生出來。以寫作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我們仍可以觀察到許多公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冒險,最終錯失了重要的機會。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中,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個觀點:鼓勵創新不能只是口號,還要有適當的誘因。 狄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Thumbnail
    創意大師狄波諾一生持續提倡「創意思考是一種可養成的技能」這個觀念,70多本著作從創意思考的不同面向與方法切入。大師不只把「創意思考」做為傳授的主題,連「教」創意的手法也極富創意。《非線性創新思維》用「玩遊戲」的概念來設計本書的內容,有62個主題、規則不同的遊戲,就一個單人實作的創意思考工作坊一般。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創新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但我們仍可以觀察到許多公司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冒險,最終錯失了重要的機會。Uri Gneezy 在他的著作《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中,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並提出了一個觀點:鼓勵創新不能只是口號,還要有適當的誘因。 狄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好奇心推動人們不斷創新。 也許這些東西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可當自己靜下來發現,它原本是不存在的,因為一些人的發想而出現在這裡。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嗎? 你認為「創意」是與生俱來,抑或是可以透過後天的訓練而習得? 或許你會認為「創意」只是從事特定行業的人才需要,其實面對瞬息萬變的時代,若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更加彈性及多元,將可能帶領我們開創意想不到的改變,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困境。 若要問我近期看過的哪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只有從產品和服務的「用途」出發,才能精準創新,滿足市場的特定需求。 始終從功能、情感、社會的角度考慮創新,注重“實用”,是幫人打孔而不是賣鑽頭。
    Thumbnail
    要將工作做好,除了目標、效率、團隊合作等因素之外,創意也是重要的一環,但創意是與生俱來的嗎?為什麼有些人總可以想出很多具有創意的想法,但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沒有創意呢?創意有辦法培養嗎?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的作者Charles Duhigg首先從學術界找出蛛絲馬跡,學長所發表的論文,
    Thumbnail
    創意大師狄波諾一生持續提倡「創意思考是一種可養成的技能」這個觀念,70多本著作從創意思考的不同面向與方法切入。大師不只把「創意思考」做為傳授的主題,連「教」創意的手法也極富創意。《非線性創新思維》用「玩遊戲」的概念來設計本書的內容,有62個主題、規則不同的遊戲,就一個單人實作的創意思考工作坊一般。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