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想著要做出新東西的機器人
(圖片來自Midjourney)
「這本來就用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呢?」、「大家不是都習慣這樣做了?想東想西幹嘛?」,有的人可能曾經聽過類似這樣的話,但如果順從的話,在你心中冒出的創新想法就會被扼殺了。但這是真的嗎?用得好好的是否沒想過可能還有更好的?習慣這樣做是否可能只是因為環境與工具受限而作的妥協?
以【破壞性創新】理論聞名的克里斯汀生在他另一本書《創新者的DNA》中提出四種催化創新聯想的行為技巧,其中第一個技巧就是「疑問」。他在書中提到,創新者總是使用Why(為何)及Why not(為何不)的疑問來獲取重要洞察。以不同的方式來問Why,且不輕易對答案感到滿足,一次又一次地深入下去,將會有相當收穫。書中提到,豐田要求員工遇到問題連問五次為什麼以找出根本原因及創新解決方式的作法,就是這類型發問的徹底實踐。
書中進一步對疑問提出進階的問法,也就是刻意在疑問中放入限制。
「若是......,會怎麼樣?」
這樣的問題可能像是:
「若新的環保法規限制我們目前的生產方式或用料,我們要如何繼續賺錢?」
「如果不能再使用這個[線上服務],我們要如何將產品提供給消費者?」
曾聽說有畫家說過,就因為知道畫紙只有那麼大,才能夠去想在這個大小的紙張上面能畫些什麼。不同大小紙張所能夠實現的繪畫創意都不一樣。知道那個邊界在,反而可以在這樣的限制中盡情展現創意。如果真的無邊無界,反而無法聚焦及凝聚產生創意了。
克里斯汀生對創新的DNA總共提出五個會帶來創新的技巧,一個是認知技巧 - 「聯想」,另外四個是促進聯想的行為技巧,分別是「疑問」、「觀察」、「社交」及「實驗」。這邊沒有打算在重複敘述這幾個有關創新的技巧,但個人認為這些技巧可總結成三個,「疑問」、「觀察」及「跨界」。「疑問」已經在前面有說明對創新的重要性,接下來是「觀察」,觀察不是只有看,而是用五感去仔細體察周遭的世界,同時要去留意消費者使用哪些些商品或服務來完成他的「任務」。推薦克里斯汀生另一部著作《創新的用途理論》,對於「任務說」有更多的舉例說明。能夠讓消費者能夠更有效地達成他的任務,就是一項好商品或好服務,觀察他執行任務時所需要的,以及他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有哪些阻礙。思考要如何幫助他排除那些阻礙,就是值得去投入創新的地方。有一個很有名的行銷洞察,「消費者需要的不是1/4吋的電鑽頭,而是1/4吋的鑽孔」。也就是說,一直強調這支電鑽馬力多強或轉速多快,都沒有真正打中消費者的內心,沒有直接幫他達成任務,他的任務就是要挖1/4吋的孔,不管是哪一種鑽,只要能夠幫他挖出這樣大小的孔就是好工具。同樣的洞察可以繼續造句:
「消費者需要的不是多大或多軟的枕頭,而是一夜好眠」。可以幫他達成這個任務的,就是顆好枕頭。
最後一個是「跨界」。克里斯汀生提出的「聯想」、「社交」及「實驗」等技巧其實都和異類或異文化交流有關。人無法做出自己想不到的事,但透過讓不同領域的想法跨界交融,可以誕生出新的想法。至於如何讓創新落地,克里斯汀生提到,要做「明智的冒險」。推出新產品、新服務或新的做法,本質上是一種大膽的行為,因為挑戰人們原本的認知,所以更需要「明智地」去做,例如找意見領袖先去試,然後慢慢讓全部的人都認同與接受。
有聽過一種暗黑的行銷做法,某種商品其實已經做到第八代,但又需要先試水溫,所以先推出有點看頭的第三代,然後再慢慢每年更新版本,讓大家認為這是一家創新的企業。模仿者怎麼追都追不上,因為他們早就看到五年、十年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除了「明智的冒險」,創新落地其實很需要某種錙銖必較的執著。賈伯斯過世後,為什麼會讓很多人感覺蘋果沒那麼創新了,因為那樣的偏執狂消失了,那個很挑剔、會一直不滿足的人離開了。賈伯斯曾留下這句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中文翻成「求知若飢,虛心若愚。」但這樣的翻法太文言,覺得很難直接契合老賈的真意。為什麼要心理保持在飢餓狀態,因為不滿足才會想要改變,如果吃很飽,連動都不想動。而創新就是源自於對現狀的不滿足。至於為什麼要保持笨笨的,因為這樣才不會不懂裝懂,有疑問就問。如果自認為是聰明人,問題就停下來了。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其實是創新的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