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3 死亡的預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找過我問事的金剛兄弟或是讀者應該都知道,有一件事情,我是不回答的。

 

那就是:死亡的日期。

 

凡是問有關死亡日期的問事,我都是不回答的。

 

(詳見:https://blog.xuite.net/rackhuang/twblog1/239979411)

 

為什麼?

 

一者,一旦知道死亡的日期,難免心神恐慌,徒增煩惱;

二者,雖說已知死亡日期,但依然有可能因為『大善』或者『大惡』的行為,變更了時間,知道了也沒意義,還不如好好努力做功課,讓生活過的更有意義,比較實在;

三者,生與死,都是天機,洩漏了,不但對自己與聽者都不好,而且還會受到法界的警告甚至處罰(這個我很有經驗,真得不好受)。

 

曾經:

 

一位問事者得到了我的聯絡電話,打電話來問:

 

問:我媽媽現在在加護病房,醫生說,就算醒了,也是植物人。請問她什麼時候會死?我們沒有錢可以讓她住在這麼貴的加護病房與醫院!

 

我無語。

 

曾經:

 

一位工作產業的前輩得了癌症,知道我會問事,便問我癌症會不會好?

 

我:不會好。

他:那何時會死?

我:不知道。

他:你一定知道,為什麼不說?

我:真的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能說。

 

對方逼問了幾次,他的隨身小弟聽了不耐煩,便起身威脅我,若是不說,要對我不客氣。

我找個理由,趕緊離開了,從此再也不跟這位前輩見面。

 

有人問我:你真的可以知道死亡的時間嗎?

 

我:一般來說,將死之人,是有預兆的。但是時間,因為自己能力的關係,與他自己業力的變化,可能會有點誤差。

 

問者:將死之人,有什麼預兆?

 

我的經驗有:

 

那一年,帶著家人去見年邁的長輩,要離開時,發現長輩出現了「死亡的預兆」,我一見,便知時日不多。

 

我對家人說:跟長輩拍張合照吧!

 

家人不願意。

 

離去後,我對家人說:以後要拍合照,已經沒機會了。

 

家人不解,我也不說明。

 

幾個月後,長輩身體突然變化,住進醫院,不久後辭世而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一位年紀相仿的舊友生病逝世,雖然久未聯絡,但前陣子才看到臉書發文,還想到去過他的婚禮。 年紀漸長,更能體會生命的無常。總是在知道的當下錯愕、難過、說不出話,有一種當下說什麼都不適合的感覺,如果真要說什麼,那就讓自己語無倫次吧。所以我問共同好友時,一邊難過一邊語無倫次,表達了感情和祝福,也就無法
Thumbnail
夢見我和一群年輕人,好像在討論空調技術的前段後段原理,接著要來討論中間的運作。不知道為什麼,後來變成我在問老公,關於他母親過世的想法。 我說:「因為你一直都說沒事,這反應看似正常,又好像不正常,讓我覺得有些摸不著頭緒。」 我繼續說:「如果你覺得沒事,也很好,表示生死看很淡。可是沒事,又覺得你跟你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過去半年多來,有三位朋友的父母診斷出癌症。 在一年前他們還行動自如,能吃能睡。他們應該都沒想到,幾個月後人生就要結束了。 所有的人,不論今天年輕年老、健康傷病,明天,只有死亡和未死亡兩種。
Thumbnail
急診、通靈、開刀、代價 這是夢中的連續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剛開始學習算命時,遇到的朋友總是很熱心的要實驗算命的功力,而一般個性、運勢卻無法滿足眾人的好奇心,其中有比較鐵齒的朋友,甚至開口就是直接詢問奇怪問題。   「何時會死?何時結婚?何時發大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關於上一篇聊到的那位律師,大約在那件事結束後的三、四個月,我接到了一則訊息,內容很短,是不認識的人發的。 『請問是命玄師父嗎?能不能請您幫我一個忙?我母親去世兩個多月了,可是祂好像有話要跟我們說……』 事實上,我應該要叫這位仁兄回去問當初負責超渡他母親的傢伙,事情怎麼沒處理好,導致他媽媽在逝世後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最近一位年紀相仿的舊友生病逝世,雖然久未聯絡,但前陣子才看到臉書發文,還想到去過他的婚禮。 年紀漸長,更能體會生命的無常。總是在知道的當下錯愕、難過、說不出話,有一種當下說什麼都不適合的感覺,如果真要說什麼,那就讓自己語無倫次吧。所以我問共同好友時,一邊難過一邊語無倫次,表達了感情和祝福,也就無法
Thumbnail
夢見我和一群年輕人,好像在討論空調技術的前段後段原理,接著要來討論中間的運作。不知道為什麼,後來變成我在問老公,關於他母親過世的想法。 我說:「因為你一直都說沒事,這反應看似正常,又好像不正常,讓我覺得有些摸不著頭緒。」 我繼續說:「如果你覺得沒事,也很好,表示生死看很淡。可是沒事,又覺得你跟你
Thumbnail
古時候人很難活到老,於是有了未知生,焉知死。但其實對殯葬業者而言,每天接觸的都是死人事兒,從死見生,這本書是殯葬業者的敘事,也是他和先尊的故事,但凡書中的故事跟打電話都不太有關係就是了。 先從自身談起,怎麼會接殯葬業,也同時鋪陳整本書,像擠牙膏一樣的敘事,拼湊他和先尊的故事。殯葬真的是許多人避之唯
Thumbnail
當最親愛的外公已失智並且慢慢惡化,直到他完全不認識我時,他的過世對我而言,是否只是一種形式上的離去?
Thumbnail
過去半年多來,有三位朋友的父母診斷出癌症。 在一年前他們還行動自如,能吃能睡。他們應該都沒想到,幾個月後人生就要結束了。 所有的人,不論今天年輕年老、健康傷病,明天,只有死亡和未死亡兩種。
Thumbnail
急診、通靈、開刀、代價 這是夢中的連續故事,屬個人經歷,但考量隱私則內容會略隱晦說明。 剛開始學習算命時,遇到的朋友總是很熱心的要實驗算命的功力,而一般個性、運勢卻無法滿足眾人的好奇心,其中有比較鐵齒的朋友,甚至開口就是直接詢問奇怪問題。   「何時會死?何時結婚?何時發大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死亡明明是每個人都得面對的現實,但我們總缺乏勇氣打開這道禁忌的大門。年輕人不談死就算了,年長者,這群與死亡最為接近的族群,更逃避談論死亡。但善終是建立在提早溝通及交代的情況下才能達成的願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可以參考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方法。
Thumbnail
關於上一篇聊到的那位律師,大約在那件事結束後的三、四個月,我接到了一則訊息,內容很短,是不認識的人發的。 『請問是命玄師父嗎?能不能請您幫我一個忙?我母親去世兩個多月了,可是祂好像有話要跟我們說……』 事實上,我應該要叫這位仁兄回去問當初負責超渡他母親的傢伙,事情怎麼沒處理好,導致他媽媽在逝世後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