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像個小孩,
這個問題,我斷斷續續思索了近5 年的光陰,或者更久、更早……
在開始著手想做的專案後,陸續和許多相關人士聊天請教。那日,心理師提到了一個特別陌生卻又親切的詞:「內在小孩」,她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孩子,哪怕我們都已經逐漸長成成人模樣,他也常會以不一樣的形式出現在你的生活裡。而伴隨著一次次與自己的深入對話,我也首度完整遇見、覺察那個躲躲藏藏,喜歡以不同樣貌表達訴求的「她」。
一、 那些像「宿命」一樣不斷上演的情節
什麼是內在小孩呢?你有沒有那些不經提起的淚點,只要稍稍碰到便會鼻頭微酸,卻不明所以自己究竟怎麼了?你有沒有那些會立刻令你築起心牆,像刺蝟一樣的痛點,不自覺的防備、生氣、拒人於千里之外?你有沒有在某些時刻,就想卸下所有的成熟和堅強,像個小孩一樣,享受可以蹦蹦跳跳、任性撒嬌?
或者更多,更生活化的情境,你的「內在小孩」其實從未離去。
不論你歲數多大,都可能在某個時刻驚覺你的需求,是你孩堤時期那些未處理完的渴望、恐懼、和創傷。當孩子的我們還不足夠成熟,有能力去處理那些我們不能理解的失望、忽略和責備時(最常是對父母親),我們選擇在潛意識裡「凍結創傷」,滿身傷疤的走出原生家庭,面對社會的各色關係。所以,哪怕長大後的我們已經遺忘或者能理解當時的情境,卻可能仍舊無法擺脫像宿命一樣,重複上演創傷情節,複製或轉化兒時的情緒反應:它可能是對親密關係的不安全感、對被控制指揮的憤怒、對權威的習慣性挑戰、或者老是被同樣特質的人所吸引。
回過頭檢視,都有可能是那個未被滿足的「內在小孩」在呼求。
所謂的「內在小孩」是那些在孩童時期,未被主要照顧者、成長環境滿足的自己。他往往比你更懂你的需要,你哭過的淚、受過的氣、吞過的委屈。
二、 或許,那些重複上演的傷痛是你「內在小孩」的縮影
我一直很習慣,也很喜歡在迷惘困頓的時候,拉上十年後的自己說會話,卻一直沒有意識到和過去的自己聊聊天可能也同等重要,甚至更能看清你現在所需求、你所受傷的,其實都是過去未被處理完的傷痕。我們就像帶著缺口的洞,以不同型式呼求、渴望周遭的外在因子能回應,那塊曾經沒被修補的傷疤,但到最後才發現外在都只是暫時的填補,它隨時可以抽離,而真正能治療的醫生只有自己。
當不再忽視,刻意壓抑甚至選擇性地遺忘那些傷痛,你就能以更明瞭、同理的姿態去處理現在的成人問題。
那麼該如何,和那個敏感脆弱的他和平共處呢?可以嘗試看看心理師許皓宜所說的三項原則:首先學習「看見並接納情緒」,尤其是那些無端生氣、煩躁、鬱悶的時刻,往往是檢視自我的最好時機。越是挫折、困頓的時刻,越是以一顆柔軟、包容的心面對不那麼完美的自己;二來「辨識情境」:當你能意識到內在小孩的存在,你便能阻止或者同理他出來搗亂,這時候觀察周圍環境,停下來思考如果他孩子式的衝動、情緒浮現出來,是否會對你的人際交往、成就表現造成困擾?你又是否會後悔當下的舉動?;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自我安撫」:安撫的方式沒有絕對,你可以偶爾放縱自己的欲求,看部喜歡的電影、找個朋友聊天、吃一次久違的大餐,甚至可以,找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放點喜歡的輕音樂,私密而溫柔地陪他聊聊天,你可能會很訝異「原來我是這樣想的?原來我沒有像想像中的不在乎?原來我一直都沒有跟當時的人事物握手言和?」
內在小孩或許不會消失,但你可以學習看見進而欣賞他在你生命裡的樣子,多陪伴、傾聽和同理他的聲音,並和他達成協議在適切的時間點出現,滿足他那些沒被接受、填補的缺口。最後和他一起擁抱你們像玉「玦」一樣不滿全,卻依舊美麗,因不完美而完美的人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要在細碎的生活裡咬文嚼字每個步調,記得點個喜歡和追蹤,或者也可以留言給我分享你的故事,期待以文伴你我走過生命裡的點點滴滴。
曉曦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