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你我心裡的孩子— 覺察並擁抱那些未和解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我,像個小孩,
這個問題,我斷斷續續思索了近5 年的光陰,或者更久、更早……
在開始著手想做的專案後,陸續和許多相關人士聊天請教。那日,心理師提到了一個特別陌生卻又親切的詞:「內在小孩」,她說我們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孩子,哪怕我們都已經逐漸長成成人模樣,他也常會以不一樣的形式出現在你的生活裡。而伴隨著一次次與自己的深入對話,我也首度完整遇見、覺察那個躲躲藏藏,喜歡以不同樣貌表達訴求的「她」。
一、 那些像「宿命」一樣不斷上演的情節
什麼是內在小孩呢?你有沒有那些不經提起的淚點,只要稍稍碰到便會鼻頭微酸,卻不明所以自己究竟怎麼了?你有沒有那些會立刻令你築起心牆,像刺蝟一樣的痛點,不自覺的防備、生氣、拒人於千里之外?你有沒有在某些時刻,就想卸下所有的成熟和堅強,像個小孩一樣,享受可以蹦蹦跳跳、任性撒嬌?
或者更多,更生活化的情境,你的「內在小孩」其實從未離去。
不論你歲數多大,都可能在某個時刻驚覺你的需求,是你孩堤時期那些未處理完的渴望、恐懼、和創傷。當孩子的我們還不足夠成熟,有能力去處理那些我們不能理解的失望、忽略和責備時(最常是對父母親),我們選擇在潛意識裡「凍結創傷」,滿身傷疤的走出原生家庭,面對社會的各色關係。所以,哪怕長大後的我們已經遺忘或者能理解當時的情境,卻可能仍舊無法擺脫像宿命一樣,重複上演創傷情節,複製或轉化兒時的情緒反應:它可能是對親密關係的不安全感、對被控制指揮的憤怒、對權威的習慣性挑戰、或者老是被同樣特質的人所吸引。
回過頭檢視,都有可能是那個未被滿足的「內在小孩」在呼求。
所謂的「內在小孩」是那些在孩童時期,未被主要照顧者、成長環境滿足的自己。他往往比你更懂你的需要,你哭過的淚、受過的氣、吞過的委屈。
二、 或許,那些重複上演的傷痛是你「內在小孩」的縮影
我一直很習慣,也很喜歡在迷惘困頓的時候,拉上十年後的自己說會話,卻一直沒有意識到和過去的自己聊聊天可能也同等重要,甚至更能看清你現在所需求、你所受傷的,其實都是過去未被處理完的傷痕。我們就像帶著缺口的洞,以不同型式呼求、渴望周遭的外在因子能回應,那塊曾經沒被修補的傷疤,但到最後才發現外在都只是暫時的填補,它隨時可以抽離,而真正能治療的醫生只有自己。
當不再忽視,刻意壓抑甚至選擇性地遺忘那些傷痛,你就能以更明瞭、同理的姿態去處理現在的成人問題。
那麼該如何,和那個敏感脆弱的他和平共處呢?可以嘗試看看心理師許皓宜所說的三項原則:首先學習「看見並接納情緒」,尤其是那些無端生氣、煩躁、鬱悶的時刻,往往是檢視自我的最好時機。越是挫折、困頓的時刻,越是以一顆柔軟、包容的心面對不那麼完美的自己;二來「辨識情境」:當你能意識到內在小孩的存在,你便能阻止或者同理他出來搗亂,這時候觀察周圍環境,停下來思考如果他孩子式的衝動、情緒浮現出來,是否會對你的人際交往、成就表現造成困擾?你又是否會後悔當下的舉動?;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自我安撫」:安撫的方式沒有絕對,你可以偶爾放縱自己的欲求,看部喜歡的電影、找個朋友聊天、吃一次久違的大餐,甚至可以,找個安靜舒適的環境,放點喜歡的輕音樂,私密而溫柔地陪他聊聊天,你可能會很訝異「原來我是這樣想的?原來我沒有像想像中的不在乎?原來我一直都沒有跟當時的人事物握手言和?」
內在小孩或許不會消失,但你可以學習看見進而欣賞他在你生命裡的樣子,多陪伴、傾聽和同理他的聲音,並和他達成協議在適切的時間點出現,滿足他那些沒被接受、填補的缺口。最後和他一起擁抱你們像玉「玦」一樣不滿全,卻依舊美麗,因不完美而完美的人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想要在細碎的生活裡咬文嚼字每個步調,記得點個喜歡和追蹤,或者也可以留言給我分享你的故事,期待以文伴你我走過生命裡的點點滴滴。
曉曦筆
avatar-img
18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曉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月色不足以包裹我的我的懦弱;那麼,或許可以借清晨斑駁的點點晨光代我一吐而盡。 冬日的晨色格外幽微清冷,卻有幾縷光絲浮動自窗簾的間縫中透射,溫柔地拍打在背脊上.......腦中竟默默浮起了昨夜裡的輾轉反側。那晚,你說過的一字一句至今仍縈繞耳側......
如果月色不足以包裹我的我的懦弱;那麼,或許可以借清晨斑駁的點點晨光代我一吐而盡。 冬日的晨色格外幽微清冷,卻有幾縷光絲浮動自窗簾的間縫中透射,溫柔地拍打在背脊上.......腦中竟默默浮起了昨夜裡的輾轉反側。那晚,你說過的一字一句至今仍縈繞耳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身心靈有很多的詞彙, 其中一個常見的詞彙應該是內心小孩, 但愛自己其實有另一個訣竅, 但他是另一個詞, 也就是內心大人。 小時候是內心小孩的主宰,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內心大人逐漸被外界給餵養, 大人長大了, 小孩就被欺負了, 所以就造成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這個愛自己。 也就是本性, 就是內心
很常聽到內在小孩這個專有名稱,一直覺得是心理學的一個字眼,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沒有太多的起伏,最多就是唸倒了好幾家幼兒園,療癒內在小孩跟我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吧! 因緣際會下,報名了Ruowen Huang愛自己線上的課程,這才了解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啊,版主要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有哪一件事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我們的內在小孩,是我們幸福和繁榮的關鍵 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並治癒他時, 我們就消除了阻礙我們體驗愛和財富的障礙。 我們的人際關系會變得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不再從痛苦中做出反應, 而是從愛和理解中做出反應。 治癒的內在小孩開啟了通往直覺和真實生活的道路。 我們吸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
Thumbnail
內在小孩的概念源於心理學,揭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成人行為。 不同類型的內在小孩包括受傷的小孩、孤獨的小孩和快樂的小孩等。 透過與內在小孩對話、重拾快樂經驗以及釋放情緒等方法,我們能夠療癒過去的傷痛,重建自我價值感,並找回內心的純真與喜悅。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小我與內在小孩到底有什麼區別?在身心靈這塊內在小孩通常被描述為一個童年受了傷的自己,而小我雖然是給予我們負面信念的存在,但也經常被提到是因為我們過去受到的傷害,為了避免再次受傷而發展出來的大腦機制,我一直疑惑既然小我是想保護我們,為何我們總是非常討厭他?在一次的課堂上剛好有同學提問小我是什麼……
身心靈有很多的詞彙, 其中一個常見的詞彙應該是內心小孩, 但愛自己其實有另一個訣竅, 但他是另一個詞, 也就是內心大人。 小時候是內心小孩的主宰,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 內心大人逐漸被外界給餵養, 大人長大了, 小孩就被欺負了, 所以就造成不知道怎麼愛自己, 這個愛自己。 也就是本性, 就是內心
很常聽到內在小孩這個專有名稱,一直覺得是心理學的一個字眼,自己的童年生活,也沒有太多的起伏,最多就是唸倒了好幾家幼兒園,療癒內在小孩跟我應該是沒有任何關係吧! 因緣際會下,報名了Ruowen Huang愛自己線上的課程,這才了解原來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內在小孩啊,版主要大家回想一下,小時候有哪一件事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與小孩的關係 其實這個議題換言之也是象徵與內在小孩和解,因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有時候是顯化我們的內在。 與其說跟小孩的關係,倒不如是跟自己內在小孩的關係。 常常我們忽略自己的聲音也就忽略了內在小孩,或甚至是知道但把自己的內在鎖起來。 我們的內在小孩反應都極其的脆弱與受傷,滿身傷痕
我們的內在小孩,是我們幸福和繁榮的關鍵 當我們與內在小孩建立聯繫並治癒他時, 我們就消除了阻礙我們體驗愛和財富的障礙。 我們的人際關系會變得更加和諧, 因為我們不再從痛苦中做出反應, 而是從愛和理解中做出反應。 治癒的內在小孩開啟了通往直覺和真實生活的道路。 我們吸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内在小孩是什麼呢? 每一個成年人的心裡,都住著一位被你遺忘的內在小 孩。無論你在什麼年齡,都有一個内在小孩需要被認同與被接納。你有好好地照顧内在小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