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自在】真正的強大,是讓自己成為有選擇權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選擇權,就是內心自由的表現

能夠意識到自己有選擇權,就是內心自由的表現

以前在聽「圯上老人與張良」的故事時,總覺得充滿傳奇性色彩。張良在刺殺秦王失敗後,隱姓埋名在蘇州的下坯地方躲藏。

有一天他在白石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白髮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踢到橋下,要張良去撿,張良黑著臉,雖是忿忿但還是撿鞋,撿了後老人又要張良幫他穿鞋,張良好人做到底就幫老人穿上鞋,後來老人要張良五天後再來,五天後老人已在張良來時等著,他嫌張良慢到,又要他在等五天,五天後張良在天濛濛亮就出門而至,老人後到,遂贈送張良太公兵法(一本很又價值的軍事書),張良以此兵法研讀,成為劉邦的軍師,幫忙復興漢朝。

張良為什麼肯幫老人?

至今仍是無解之謎,有人說張良在幫老人時,就已看出這個老人不簡單,有所圖取而幫之。

但另一派則認為,張良是有大胸襟氣概的潛力股,雖血氣之勇,但又能在關鍵時忍其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大事。

所謂「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就是一種內心對外界紛擾的承受力。然而,宋朝蘇軾對於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做到這程度的修養,解釋為: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一個人為什麼可以對他人的侮辱不生氣? 因為他想謀畫的更多,而他的志向更遠大,所以能忍。


說到這,讓我想起我曾會談的學生,他因為某些資料沒有準時繳交,而被班導帶到辦公室教訓一頓,即便他在被教訓的當下,極力辯解其中誤會,但班導不聽,認為他毫無反省之意,還意圖狡辯、推諉塞責,因而又把他駡的更難聽。這位學生在離開班導辦公室時,已淚眼婆娑、啜泣難停,又驚又怒又恐,久久無法平復,後面幾個星期也不想再來上課,拒學。

這位學生那時不想再來上課的理由是:「好可怕!怎麼可以這樣人身攻擊我,我再怎麼解釋也都沒有用。」但,另一方面又是極度憤怒:「他為人師表怎麼可以這樣對待學生?絲毫不尊重人?!」

相信這樣的例子,發生在你我身上並不少見,只是這位學生的情緒反應更劇烈。

要說,我們的社會不是提倡尊師重道、相互尊重嗎?怎麼此一原則說破壞就破壞?

事實上,這個例子,和張良的故事沒什麼不同,劇情大同小異,皆遽然有侮辱壓力加之於己。


然而自己的原則容不容被打壞,打壞後又是否要驚怒交加,或是忍辱接受,在我看來,都取決於:

「我需要去看重這件事嗎?」

「相較於自己人人生的想活成的價值,又有重要嗎?」


在史蒂芬•科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中,說我們每個人都擁有最珍貴的力量,就是「能改變自己想法的力量」。但偏偏人生存在群體社會中,也被社會慣性所驅使,所以也容易按著大家會有的反應而反應。

再講回上面的學生例子中,他因為受到老師的辱罵,也討厭老師,乾脆就不想來上課了,聽起來好像合理?

但換個方式想,別人沒有修養要把他的人生過糟,難不成我也要把他的辱罵放大,喪失自己的求學權益?而把自己的人生也過糟了?

所以要不要被影響,其實是自己能思考再三後,能選擇的事。

如果今天被侮辱,和自己人生主軸價值相關,那花費時間去面對,會是值得。就像印度甘地所執著的非暴力反抗的不合作運動,再費力也要堅持。

但相反的,若是此侮辱和自己的人生主軸價值無直接關聯,那選擇放下,有更多時間把自己活好,就會是更明智的選擇了。畢竟,把自己活好了,那些因他人紛擾而生的恩怨也都無足輕重。


#若你在人際中容易被別人影響心情

#若你對於自己的人生主軸有疑惑

#歡迎你來養心齋超直覺諮詢,定能直指問題核心。

raw-image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raw-image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https://forms.gle/QJtLNCbEGpHY8n9KA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https://lin.ee/CC80iV1

養心齋官網

https://sites.google.com/view/yangxinzhai/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養心齋超直覺心理諮詢的沙龍
37會員
89內容數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5/03/19
這樣的事情,與詐騙相比,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詐騙是騙錢,而這樣的事件,則更像是一場感情詐騙,不僅欺騙感情,還踐踏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讓人無法容忍。 細思即恐,這樣的事,有沒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事件其實⋯An
Thumbnail
2024/10/17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活在兩種狀態,一種活在白日夢中,一種是在此時此刻的當下。 醒著但在夢中,那是什麼概念?就是一種活在頭腦編織的劇情中的感覺,這個編織的劇情,可能是追逐成功,追逐愛情,在愛情糾葛當中,尋尋覓覓,起起伏伏,想要追逐,無法停歇,總是感覺不夠。 而我們的社會也在為我們編織同意的大夢,以
Thumbnail
2024/10/17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活在兩種狀態,一種活在白日夢中,一種是在此時此刻的當下。 醒著但在夢中,那是什麼概念?就是一種活在頭腦編織的劇情中的感覺,這個編織的劇情,可能是追逐成功,追逐愛情,在愛情糾葛當中,尋尋覓覓,起起伏伏,想要追逐,無法停歇,總是感覺不夠。 而我們的社會也在為我們編織同意的大夢,以
Thumbnail
2024/06/05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2024/06/05
什麼是卡住的感覺? 諮商過程,常常會遇到案主說自己卡住的狀況,而這些卡住的案主,不論主題是感情、生涯,或是工作,都有類似的形容⋯ 「我覺得自己被卡住了,現在的狀態根本不是我想要的,我在過去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造成現在這局面,我知道要改變,但我沒有動力去做。 過去我已經付出很多了,我知道我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充滿陌生人的場合中,你有沒有過想要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卻不知該從何做起的茫然與掙扎呢? 如果你也還在猶豫該怎麼豎立人設,或許戴淵的故事能帶給你一點啟發,就讓我們花個幾分鐘的時間,一起讀讀《世說新語》,看看他是怎麼靠著做自己,得到超讚職缺的吧! (溫馨提醒:做自己有風險,請勿輕易嘗試以下面試策略。)
Thumbnail
在充滿陌生人的場合中,你有沒有過想要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卻不知該從何做起的茫然與掙扎呢? 如果你也還在猶豫該怎麼豎立人設,或許戴淵的故事能帶給你一點啟發,就讓我們花個幾分鐘的時間,一起讀讀《世說新語》,看看他是怎麼靠著做自己,得到超讚職缺的吧! (溫馨提醒:做自己有風險,請勿輕易嘗試以下面試策略。)
Thumbnail
以前在聽「圯上老人與張良」的故事時,總覺得充滿傳奇性色彩。張良在刺殺秦王失敗後,隱姓埋名在蘇州的下坯地方躲藏。 有一天他在白石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白髮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踢到橋下,要張良去撿,張良黑著臉,雖是忿忿但還是撿鞋,撿了後老人又要張良幫他穿鞋,張良好人做到底就幫老人穿上鞋,後來老人要張良五天
Thumbnail
以前在聽「圯上老人與張良」的故事時,總覺得充滿傳奇性色彩。張良在刺殺秦王失敗後,隱姓埋名在蘇州的下坯地方躲藏。 有一天他在白石橋上散步,遇到了一個白髮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踢到橋下,要張良去撿,張良黑著臉,雖是忿忿但還是撿鞋,撿了後老人又要張良幫他穿鞋,張良好人做到底就幫老人穿上鞋,後來老人要張良五天
Thumbnail
#先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沒有人天生就會自責自責都是學來的 在無憂花學堂〈愛自己‧深度自我陪伴〉第1堂課,有很多顛覆過去想法的洞見,狠狠地撞擊了自己。 如果我們認為是因為別人做了某件事情,才導致我們有某種情緒產生的話,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把自己情緒的主導權交到別人手上,
Thumbnail
#先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照顧別人 #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沒有人天生就會自責自責都是學來的 在無憂花學堂〈愛自己‧深度自我陪伴〉第1堂課,有很多顛覆過去想法的洞見,狠狠地撞擊了自己。 如果我們認為是因為別人做了某件事情,才導致我們有某種情緒產生的話,那是不是代表我們把自己情緒的主導權交到別人手上,
Thumbnail
總有些事情騙不了人, 就是腦海裡浮現的旋律, 今天是甚麼心境就自然浮現應該有的旋律。 有時候身邊的人也會有屬於他的專屬旋律, 所以很怕別人突然要我哼首歌, 因為欺騙不了自己,更欺騙不了別人。 某些專屬回憶也僅僅只屬於某個人, 那條街道、那間餐廳、某個角落……, 不知道是不是別人也是如此?
Thumbnail
總有些事情騙不了人, 就是腦海裡浮現的旋律, 今天是甚麼心境就自然浮現應該有的旋律。 有時候身邊的人也會有屬於他的專屬旋律, 所以很怕別人突然要我哼首歌, 因為欺騙不了自己,更欺騙不了別人。 某些專屬回憶也僅僅只屬於某個人, 那條街道、那間餐廳、某個角落……, 不知道是不是別人也是如此?
Thumbnail
上次提到了躬身入局 他的解釋是什麼? 簡單理解就是腳踏實地地幹活,有自己的目標、行動,不站在旁邊當評論家。 換另一個面向來說,除了入自己的局,入共同的局外,我們或許可以往另一個角度,去「入他人的局」。 什麼叫入他人的局?就是站在當事人的視角來理解他的選擇,這樣我們會看到更深一層的真相
Thumbnail
上次提到了躬身入局 他的解釋是什麼? 簡單理解就是腳踏實地地幹活,有自己的目標、行動,不站在旁邊當評論家。 換另一個面向來說,除了入自己的局,入共同的局外,我們或許可以往另一個角度,去「入他人的局」。 什麼叫入他人的局?就是站在當事人的視角來理解他的選擇,這樣我們會看到更深一層的真相
Thumbnail
整理資料時發現2封近二十年前寫的信,或許仍值得關心議題的伙伴參考 親愛的荒野伙伴: ….在此我還是暫且不答覆對於…的感想,我還沒有失去信心,之前答覆某位伙伴時寫的文章一樣,除了希望與行動,我們別無選擇。 不過,我還是有很多感觸想和你們分享。 最後想再提一下,你問到我們的努力是否會白費的問題!
Thumbnail
整理資料時發現2封近二十年前寫的信,或許仍值得關心議題的伙伴參考 親愛的荒野伙伴: ….在此我還是暫且不答覆對於…的感想,我還沒有失去信心,之前答覆某位伙伴時寫的文章一樣,除了希望與行動,我們別無選擇。 不過,我還是有很多感觸想和你們分享。 最後想再提一下,你問到我們的努力是否會白費的問題!
Thumbnail
該如何跟孩子說選擇呢?在所謂"成功"的分岔路口上。沿著前面的思路,這問題不該有個標準答案,只好說說父親自己的信仰,剩下的就看孩子造化。父親的信仰是不追求極致的成功,那條路要"做對"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走到越後面,路越窄不說,還越少事情能自己控制。
Thumbnail
該如何跟孩子說選擇呢?在所謂"成功"的分岔路口上。沿著前面的思路,這問題不該有個標準答案,只好說說父親自己的信仰,剩下的就看孩子造化。父親的信仰是不追求極致的成功,那條路要"做對"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走到越後面,路越窄不說,還越少事情能自己控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