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休學生活(三) 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習的劃分

大一時喜歡透過YT、演講與工作坊快速吸收知識,就這樣10min的影片一部接著一部,2-3小時的演講工作坊一場接著一場,日復一日,我活在高興奮、低效率勤奮的迴圈中。人生的進步幅度微乎其微,而且也逐漸養成了「學習速成心態」。
然而世界上並沒有速成的事情,不可能看完一堆10min的影片,你就會突然變得很聰明。學習是一連串的反思與應用,如果只會輸入知識到腦袋,那學習很高機率會變成左耳進右耳出的浪費時間。
也因此,我開始把學習的種類劃分清楚,並將其比喻成打地基。
  • 書籍與課程(磐石):
內容扎實與豐富,如同磐石般堅固,我把它當作打地基的主要素材。
  • YT, Podcast, 工作坊, 講座, 電影(碎石):
內容零散,主要是給予我生活上的靈感與想法上的刺激。
  • ChatGPT(黏膠):
我若是遇到不懂的知識,機器人協助我補足概念。
透過這樣的分類,我對於知識的取得有先後順序的概念,也因此能更有效率的學習,不會本末倒置的將狂聽Podcast當作主要的學習管道。若是想要學好一個技能或知識,絕對是透過書籍與課程帶給我完整的資訊;若只想要增加日常中的閒談話題,透過新媒體(YT, Podcast)學習是不錯的方法。

#學習方法

  • 心智圖掌握概念
大腦記憶的結構如同蜘蛛網,心智圖正是仿效此概念,而我借此來當作取得知識的主要方法。以書籍為例,我習慣先輸入標題,了解全局之後,再從書本內容提取重點當作第三層的骨幹。有時候也會加自己的想法完善此心智圖。
  • ChatGPT輔助
遇到不清楚的概念,會請機器人重新詮釋。
  • 詰問概念
由於快速閱讀的習慣,我很容易漏掉一些重要概念,也因此為了避免遺漏,學完一個章節,我會詰問自己學到什麼。如果回答不清楚,代表沒學好,就會要求自己重新學習。
  • Notion紀錄
畫完心智圖後,我會在Notion的Gallery紀錄讀過哪些書,撰寫回顧文,重溫一本書帶給我的價值。

#學習成效

透過在家大量閱讀書籍以及線上課程,一種成效是幫助我拓展自身眼界,另一種是塑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觀與思維。前者像是金庸就讓我看見了他的武林世界觀,也讓我看見角色因為不同思維,而造成不同的故事發展。後者偏向為想法層次,但也會間接影響人生的行為,像是《人類大歷史》就讓我重新審視與宗教的連結,並且保持獨立思考。

#關鍵

學習的關鍵就是持之以恆。就好像是在滾雪球,要不斷地連結新舊知識,讓知識體系日益龐大,如此能完善自己的世界觀以及決策思考的面相。同時抱持謙虛的態度,不帶任何主觀意見的廣納所有可能性,如此看見的世界才會是更加客觀完整。
當然每個人的想法絕對不盡相同,我希望各位讀者能自行體會,去享受書籍帶給你的思維衝擊與人生改變。學習的種子會在人生不同時間點開花,我不需要過於著急追求某種狀態,因為時間與生活總會給我正向的回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張朝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轉瞬間,休學已經過了半載,我重新審視這半年的生活,也整理出了這段旅程。每個人的經驗與故事肯定是天差地遠,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各位一絲啟發,或許你未來做人生抉擇上能想到這篇文也不一定!
我是張朝宣Charles,19歲,是一個在2022年9月申請休學的政大企管學生。我國高中相當平凡,跟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都是讀書仔。家庭文化資本缺乏的緣故,我未曾出過國、也鮮少出門認識台灣,能做的事情只有待在補習班讀會考與學測。上了大學後,我開始大量參與課外活動與專案,增加與社會的連結...
轉瞬間,休學已經過了半載,我重新審視這半年的生活,也整理出了這段旅程。每個人的經驗與故事肯定是天差地遠,但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各位一絲啟發,或許你未來做人生抉擇上能想到這篇文也不一定!
我是張朝宣Charles,19歲,是一個在2022年9月申請休學的政大企管學生。我國高中相當平凡,跟大部分的台灣人一樣,都是讀書仔。家庭文化資本缺乏的緣故,我未曾出過國、也鮮少出門認識台灣,能做的事情只有待在補習班讀會考與學測。上了大學後,我開始大量參與課外活動與專案,增加與社會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對於知識的學習與轉化,我們常使用各種方法,從閱讀書籍、參與課程到聆聽Podcast和觀看短影音分享等等,希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了日本學者竹內弘高與野中郁次郎在「創新求勝」(Managing the Fields of knowledge)提出的「知識螺旋」理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地吸收與應用閱讀中的信息對學習者來說是一大挑戰。本文探討了三種不同層次的讀書筆記方法,包括局部碎片化的九合一讀書筆記、全局概覽的心智圖筆記及結構內化的閱讀心得文章。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記錄和整理信息,還能促進理解與記憶,幫助學習者將知識內化為智慧,提升學習效果和實用能力。
學習是三個階段的循環: - 具體階段:情報收集,紀錄體驗 - 抽象階段:抽象化,模型化,發現模式 - 應用階段:實踐,檢證 西尾泰和這一套學習的三階段循環:具體,抽象,應用, 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框架。 嘗試實踐它,然後持續修改, 你就能逐漸找到自己學習新事物的獨門心法。
Thumbnail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只是如何學,成效如何,就可以打個大大的問號了。有時候學習是潛移默化的,自己學會了一些技能而不自知,或是很努力想朝自己想學習的目標前進,卻又覺得最後變成了原地踏步。 那超速學習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為什麼作者有辦法辦到在一年內就學會麻省理工學院四年的課程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麼辦到的。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擁有一套有效的學習方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尋找專業知識或是日常學習中,適切的閱讀方法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我們更快地吸收知識,進而在自己的領域中表現出色。  
對於知識的學習與轉化,我們常使用各種方法,從閱讀書籍、參與課程到聆聽Podcast和觀看短影音分享等等,希望擴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我想到了日本學者竹內弘高與野中郁次郎在「創新求勝」(Managing the Fields of knowledge)提出的「知識螺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