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的,真的很難做到公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你用iPhone手機的人像攝影,對焦的地方會很清晰,其他部分都會變成模糊的背景,才能突顯主角的鮮明。
相片的對焦模式,提醒了我關注孩子的方式

相片的對焦模式,提醒了我關注孩子的方式

姊姊最近很常跟我抱怨我不愛她只愛妹妹…
對孩子來說,她們心裡要的「公平」一向不等於爸媽心中的「公平」。
即使我們再努力,即使是正常心理發展的孩子們還是會只看見當下自己的委屈,
其實往往她們只是想要對爸爸媽媽索取愛,而不是真的在控訴。

當你有了二寶的時候,二寶因為還小,所以很需要爸爸媽媽的照顧。畢竟姊姊當時也是被這樣熱切看護著。
你可能會覺得,對二寶不公平。
因為她總是無法擁有完全的爸爸或媽媽,一定要跟姊姊分一半。
我們總是期待著,大寶長大了,應該要能體諒爸爸媽媽得照顧二寶的心情,應該要能學會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應該要能成為爸媽身邊的最佳得力助手。

我們處在社會的框架裡,老是會對別人有著社會期待,
覺得對方必須做到什麼事、某種程度,才叫「理所當然」,
可是卻很難去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

曾在書上看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妹出生時,我看見爸爸媽媽對她做什麼事都是充滿了掌聲與驚嘆。就像把一塊積木疊到另一塊上去,她們竟然對我妹發出了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的歡呼。那有什麼?我很早就會了啊!」

原來,大寶的內心,有可能是這麼想的⋯

當爸媽的,真的很難做到「公平」。
所以只能在能看著每一個孩子的那一刻,用力的讓眼神傳遞給她們我們能給的愛。
把握每一次能讚許她們的機會(但讚許不能浮誇,盡可能平穩的述說謝謝她完成了某一件對她自己很有幫助的事情),
當她們覺得是一直被我們關注著、愛著的,也許就能有更多勇氣,去嘗試、去表達自己。

在被抱怨不公平的當下,別急著去解釋自己的作法,尋求孩子的理解,
反而給予簡單的一個擁抱,就能讓孩子得到平息,也得到她當下想要的愛的感受。

有二寶甚至多寶的家長們,可以試試看去探問大寶對於弟弟妹妹來到家裡的這一段時間,有什麼感受呢?
也許,會聽到很多令人心疼的、或令人感動的言語喔!

#童心燕語 #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
📌https://portaly.cc/DPhoebe
各大收聽平台搜尋《童心燕語》即可找到我的聲音喔
歡迎收聽與訂閱(每週一固定上架新集數)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mibextid=LQQJ4d
📌https://instagram.com/dr._phoebe?igshid=YmMyMTA2M2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悉貞-avatar-img
2023/04/20
孩子被愛,理應如此。二寶以上的爸媽,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之外,還得關注孩子的心靈感受。對父母而言,勞心勞力呀! 但若能真心地去關懷孩子的心靈發展,孩子會在每次被關懷之後,會顯得與父母的心貼近。 心有所感,與您分享。謝謝
燕燕醫師-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1
悉貞 真的!現在都很注重孩子的身心靈發展,而且對孩子們的尊重也大幅提升了。對孩子們是福祉,對家長們來說變成是更難鑽研的藝術了!我們期待的已經不是單單讓孩子把成績考好,而是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當我們付出給孩子滿溢的愛之時,若能感受到與孩子的心更貼近那一刻,所有付出的努力與辛苦,瞬間都值得了。致全天下的父母們,都是最偉大的藝術家!
avatar-img
燕燕醫師的沙龍
13會員
60內容數
愛笑愛聊天的燕燕醫師,在探索自己人生的路途上,花費了不少心血,卻也收穫良多。想用正向意念的方式感染每一個看到我的文字的你/妳,陪我一起走在自我覺察的路上吧!享受人生要為我們帶來學習的課題。體會、接納、並勇往直前。
燕燕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8
原來她可以這麼獨立。 原來她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 原來,她早已經不是依偎在我懷裡的那個寶寶。 相處的每一天,都代表著她與我的距離又更遠了一點。 妳就放膽去飛吧! 不要焦慮、不要擔心。 受傷了也是一種學習,而爸爸媽媽永遠為妳張開療傷的羽翼。
Thumbnail
2024/06/28
原來她可以這麼獨立。 原來她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 原來,她早已經不是依偎在我懷裡的那個寶寶。 相處的每一天,都代表著她與我的距離又更遠了一點。 妳就放膽去飛吧! 不要焦慮、不要擔心。 受傷了也是一種學習,而爸爸媽媽永遠為妳張開療傷的羽翼。
Thumbnail
2024/06/28
我不知道明天看著她完成三項任務,我會有多少眼淚, 但是我真的謝謝她,完成了她人生第一階段的任務:「堅持」 放棄了鋼琴課,並沒有讓她養成輕言放棄的"習慣", 我之前所有的擔憂也都沒有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6/28
我不知道明天看著她完成三項任務,我會有多少眼淚, 但是我真的謝謝她,完成了她人生第一階段的任務:「堅持」 放棄了鋼琴課,並沒有讓她養成輕言放棄的"習慣", 我之前所有的擔憂也都沒有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5/20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Thumbnail
2024/05/20
人生也不過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曾經一起憧憬過美好的未來,但下一秒就是天人永隔。 約定好要一起完成的夢想,如今只徒留獨角戲可以唱。 與其讓自己在後悔中度過餘生,何不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努力記住當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當你用iPhone手機的人像攝影,對焦的地方會很清晰,其他部分都會變成模糊的背景,才能突顯主角的鮮明。
Thumbnail
當你用iPhone手機的人像攝影,對焦的地方會很清晰,其他部分都會變成模糊的背景,才能突顯主角的鮮明。
Thumbnail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跟爸媽頂嘴的經驗吧?例如買個鞋其實就可以來場小戰爭了。 「媽,我要這雙鞋。」 「我覺得妳穿它旁邊的這雙比較好看。」 「你相信媽媽的眼光啦!媽媽永遠是最替女兒著想的,你照我說的買絕對沒錯,我是你媽!我會讓你穿的醜出門嗎?」 通常小孩子會得到的結論就是這句。 **
Thumbnail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跟爸媽頂嘴的經驗吧?例如買個鞋其實就可以來場小戰爭了。 「媽,我要這雙鞋。」 「我覺得妳穿它旁邊的這雙比較好看。」 「你相信媽媽的眼光啦!媽媽永遠是最替女兒著想的,你照我說的買絕對沒錯,我是你媽!我會讓你穿的醜出門嗎?」 通常小孩子會得到的結論就是這句。 **
Thumbnail
原來養育孩子的家庭生活,不是驚嚇連連,就是驚喜不斷,結局永遠和自己預料的不一樣。每天面對孩子天真的反應,有時令我會心一笑,但有時卻是哭笑不得,整顆心都懸在孩子身上。 當下我乾愣在那裡,真是哭笑不得啊! 本文首刊於《人間福報》2021.12.3〈甜密日常〉我家寶貝
Thumbnail
原來養育孩子的家庭生活,不是驚嚇連連,就是驚喜不斷,結局永遠和自己預料的不一樣。每天面對孩子天真的反應,有時令我會心一笑,但有時卻是哭笑不得,整顆心都懸在孩子身上。 當下我乾愣在那裡,真是哭笑不得啊! 本文首刊於《人間福報》2021.12.3〈甜密日常〉我家寶貝
Thumbnail
圖片 「親子關係」是理所當然的情感連結,卻也是最不容易維持的親密關係,父母與孩子總是「最近也最遠」。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了解是雙向的,你了解過你的父母嗎? 很多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最常抱怨的就是:「爸媽都不懂我?」 但在這句話
Thumbnail
圖片 「親子關係」是理所當然的情感連結,卻也是最不容易維持的親密關係,父母與孩子總是「最近也最遠」。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了解是雙向的,你了解過你的父母嗎? 很多正值叛逆期的青少年最常抱怨的就是:「爸媽都不懂我?」 但在這句話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Thumbnail
成為偽單親,往往並非自願,即便無法一同陪伴孩子成長,仍能選擇過好生活。
Thumbnail
成為偽單親,往往並非自願,即便無法一同陪伴孩子成長,仍能選擇過好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