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病人—黃大米的遭遇和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音頻中兩個播主訪問的來賓都是黃大米,原因呢?黃大米在臉書上描述自己在父親生病後的一些遭遇引發注目和討論。在老齡化的時代,她的遭遇也是其他人遲早需面對的,頗值參考及借鏡。

照顧過程

我依據訪問內容及她的臉書把整個過程簡述如下:

一住院的爭執

去年(民111)舊曆年的前幾天,在台北的白領工作者—黃大米—,突接家人電話說她父親快過世了,要她趕快回家探視最後一面。因此她匆忙上路,一路思東想西。到家後,看到的一景讓她有點瞠目結舌—發燒且抽煙時手抖動得很厲害(大家都認為即將過世)的老爸不肯上在旁等候的救護車(說他要死在家裡),兩個兒子在旁不斷勸說,母親乾脆開罵…最後救護車走了,她勸說家人就讓老父留在熟悉的且溫暖的家裡等待過世吧。看到平常威嚴且令人生畏的老爸如今奄奄待斃也讓她百感交集。

二無法自理的窘境

老爸留在家裡,但他不能自己走動(蜂窩性組織炎,無法動且發高燒),要上廁所時需要人家攙扶,老爸又高又重,體格嬌小的母親一個人扶不了,需要兒子或孫子協助,結果第二天,攙扶的人全都去看跌打損傷科,重要關節都貼上了膏藥。再加上有時即使叫人也來不及,就大在床上或尿在床上,母親一面罵咧咧的一面整理,可是要翻身幫換衣服又有點使不上力;而父親如果是解決在床上自己也覺得羞愧不安,就會蒙被掩蓋,問題是那味道根本掩蓋不了…於是她乾脆自己做主雇請大陸籍看護,此看護經驗老道而且熱情親切,於是原來在場照顧的親人全都速速逃走(依大米的說法:有了主要的照顧者,大家都趕快逃離地獄。)

三請看護的問題

看護費一天三千五,過年那五天加倍(一天七千元)。在她的想法,「既然是我做主請看護,那費用就由我自己負擔。」(她說,燒錢比燒紙錢還快…)
請看護雖然減輕了大家的負擔,老爸大在床上也較不會內疚了,而且換裝等也因看護較專業而較輕鬆了;可是老媽卻有點吃醋了,生活多年的老伴突然身邊多了一個女人,而且老公似乎對她比對自己還好…後來是大米把多了她大家多了時間和自由,也減輕了許多照顧的負擔等等說給她聽,才獲得諒解。
請看護這件事,好像也給大米的兩個哥哥帶來了困擾,因為人家會問看護的錢是誰出的?兩個哥哥都不知該如何回答…後來要申請外籍看護時,大米與哥哥商量費用時,兩個哥哥都表示願意共同分擔。
大米的爸媽都捨不得看護費,都認為自己來就可以了。大米在節目中說:「他們都以為大家都沒事做,只要他們一喊大家就可以聚集來照顧他,沒想過大家都要上班,偶而請假還好,時常請就會造成困擾…而且大家都不懂得照顧的方法,手忙腳亂之餘,對大家都是苦痛,還不如請看護來得乾脆,大家也樂得輕鬆。」

四看護眼中的老爸

看護到家後還發生兩件事,其一是看護暗地裡問大米,家裡也不是沒錢,為何叫老爸睡舊草蓆?老爸自來節儉,因此習慣睡草蓆,而那條草蓆竟然已睡了十多年,破損不堪了。大米之後不管不顧的丟了草蓆買了彈簧床給他,他住院返家睡了上去後說:「沒想到這麼舒服。」另一則是有天天熱,看護買了杯木瓜牛奶來解渴,也替老爸買了一杯,老爸說「沒喝過這麼好喝的飲料…」因為他捨不得花這個錢,所以沒喝過這平民美飲…,大米的感慨可想而知。

五照顧病人太累人了

大米陪伴在旁照顧幾天後,也覺得吃不消,因為只要病人有個風吹草動,再睏也得警醒過來察看,幾乎整天都處在疲累和緊張中,而且,而且還有可能看不到盡頭…因為即使後來老爸好轉,但只是好轉,仍然需人在旁照料,而所謂好轉,只是比病時好一點,沒法回到病前狀況,只會一直惡化下去…

六分財產後的感觸

期間還發生兩件事,大米的家庭重男輕女非常嚴重,大米深受影響,之所以離家北上並且成就不差,也有爭一口氣給兩老瞧瞧的意味在。老爸後來在她勸說下願意住院,住院期間可能怕自己就不行了,因此把財產全轉給了大哥,大米是在看護口中得知此事,在兩個音頻的受訪中,她都提到此事,並且說「那就像明知自己不會分到,但仍有著一絲的企盼,一旦得知此事成真時,那個心情…很難說清楚;明知如此和確定如此是截然不同的心境。」以前在醫院的照護是大家輪班的,她大概都會等到接班人到了並接手後才走,那天她沒等接班的大哥來到就先走了……

七母女結怨

分產後某天晚上,老媽去她的房間跟她抱怨,自己跟了老公一生,一毛錢也沒分到,那以後他的尿布以及其他花費要怎麼辦?最後氣憤表示當人家的長輩不可以這樣不公平,怎麼可以都給老大,那老二怎麼辦?大米此時插了一句:那我呢?老媽不由語塞,老羞成怒又不知如何回應,憤而捶床……並且記恨在心…(以前大米和老媽的感情很好,老媽認為兩人同國,此次竟然倒戈,沒站在她這一邊,這應該是老媽氣噴噴的原因之一。)大米後來說:「我太魯直了,其實我只要順著她的話說:『是啊,太不公平了』,一切就沒事了,我竟然在她氣頭上再去刺激她…」(一切都不會因為他們的話語而改變,但順她的意和拂她的意則造成很大的不同後果…我認為最值得牢記。
在拂了老媽的意之後,報復來了。大米給老爸買了許多的營養品,拆封後紙箱就先丟旁邊,老媽拿起紙箱往她身上丟,說她紙箱亂丟讓人不好走路;又撿起垃圾桶內的保麗龍往她身上丟,說她(指大米)亂丟垃圾還要她來收拾…甚至當晚洗衣服時,把大米的衣服從衣服堆中挑出來丟在旁邊,表示她不再替大米服務……

八母女言歸於好

兩個音頻中大米都細細描述分產後母女反目的情節,她說後來之所以低頭向老媽道歉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想到童年時老媽對她的好,帶她去市場,自己捨不得吃,但卻會買給大米吃;其二是想到以後老爸還會跟老媽和大哥們一起住,她終需返北工作,家人有怨,在一起氣氛會很怪。大米後來請侄兒去跟老媽說之前給的還會照給,並且會將原來由她收租的房租也轉給老媽處理。後來她也看出老媽對她只照顧老爸有些吃味,因此買營養品時也會給老媽買些…

最近狀況

大米笑著說,在台北像在演偶像劇,回高雄馬上轉演鄉土劇,她把經歷和感觸寫在臉書上,沒想到引起眾多人的注目和討論,多人像在追劇般的等待著劇情的發展……
大米的老爸狀況持續好轉中,大米也持續在臉書報導她家中的最新動態……

大米的感觸

大米在受訪中提到從上述經歷中得到的幾個感觸:
  • 不要說以後不需要孩子照顧,因為你一定有需要家人照顧的一天,而且與其讓孩子臨境才慌亂驚恐的討論,不如事前說明照顧時應如何分工。
  • 小孩子無法全心的照顧你,這不是不孝順,而是他真的分身乏術。(在另一個音頻中有來賓提到:「他真的希望看到"久病床前無孝子",因為他(本身是看護)看到的孝子大概都很可憐也很悽慘,婚結不成,錢存不了,親人死後自己也一蹶不振的成了孤魂野鬼般的存在。」
  • 現代社會單身者愈來愈多(大米沒結婚),以後誰來簽《醫療同意書》?長者最好事先與家人溝通好,如果救回只能苟延殘喘的等死時,還要不要搶救?單身者也宜事先考慮好這個問題,因為你遲早會碰上。
  • 事先要準備好足夠的存款,否則可以確定的是:晚景一定很淒涼。(我想到的是經常在公園看到的那些遊民…)
  • 財產最好不要在生前就分好,因為如此做很可能會被棄養(拿到財產了還需要你這個累贅幹嗎),因為照顧老弱病人太辛苦了,(大米沒有描述那種苦況,事實上你看她在上面提及有人照顧後,大家都爭先逃離那有如地獄般的境遇就可想見。身心疲累,沒法休息,而且看不到終點,有些長者還經常情感勒索,再加上久病心情也不會好,言語有時難免尖酸刻薄,更令人難以承受。大米也提到遺產最好與照顧掛勾。愈有照顧表現者,應得到最多…
  • 絕對不要因為任何原因(也許是家人也許是朋友,告訴你:你的薪資較低,就業不久,以後還有機會發揮所長,而且這是服務長者的最後機會,他們願意付照顧費給你…)辭職專責照顧,因為你不知道那個時間會是多久?長期照顧的結果你的身心都將受到影響,你將很難回到正常社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50 歲時對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在 80 歲時最健康。 前言 有項針對千禧一代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是致富和成名。換言之,多數人認為:「"名、利"能讓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的成人生活研究 哈佛有項研究自1938年開始,迄今仍在進行,是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成人生活研
這兩天的音頻聽到的都與幸福有關, 因故離開公司,突然沒了工作,一時無法適應,時間多到不知如何是好,無聊的感覺油然而生。突接電話,家人生病需人照顧,然後就這樣陷入照顧的深淵中,睡也睡不好,煩心事接踵而來…突然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家人健康無事更是一種幸福。 表哥出家已久,對工作有些倦怠的受訪者,因此去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一書中,南非的幸福關鍵字是Ubuntu Ubuntu是相互連接、互動和分享的意思,我在你身上找到我的價值,你也在我身上找到你的價值。 現代人強調獨立自主,又因訊息多元,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因此有時難免會排斥相互干擾。過往社會則不然,例如農業社會,彼此殷勤往來,相互協助,互通有無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前言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的作者為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間,對幸福的看法有何不同?因此跑了30個國家或地區,訪問當地人,請教朋友或專家,請他們用最簡單的語彙來描述該國或該地區對幸福的定義。如此做法能準確描述嗎?老實說,我存疑。原因很簡單,即令是長期相處
一. 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生在百貨公司走丟了。逛街客看到了,問她,她好像聽不太懂也說不清楚,只好請來警察,問題是:警察來了,情況相同…,因此只能邊哄邊祈禱她家人趕快出現。慌張焦急的父母帶著四歲大的大女兒終於找來了,感謝旁人幫忙之餘,父母告訴小女生以後要牽好爸媽的手,旁邊的姐姐也奶聲奶氣的大聲說,「也
有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前言 陳雪是位作家,黃大米說她家書櫃有一格全是陳雪的著作,陳雪的演講或座談她也都會參加,因為喜歡她的風格。那陳雪的獨特風是什麼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陳雪寫愛,精闢、溫柔而有見解,她直面創傷,承認自己在愛裡的無能為力,傷痕累累地成為一個難以承接愛的人,爾後又再度醉心於愛,
50 歲時對人際關係最滿意的人在 80 歲時最健康。 前言 有項針對千禧一代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是致富和成名。換言之,多數人認為:「"名、利"能讓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真的是這樣嗎? 哈佛的成人生活研究 哈佛有項研究自1938年開始,迄今仍在進行,是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成人生活研
這兩天的音頻聽到的都與幸福有關, 因故離開公司,突然沒了工作,一時無法適應,時間多到不知如何是好,無聊的感覺油然而生。突接電話,家人生病需人照顧,然後就這樣陷入照顧的深淵中,睡也睡不好,煩心事接踵而來…突然覺得無聊也是一種幸福。家人健康無事更是一種幸福。 表哥出家已久,對工作有些倦怠的受訪者,因此去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一書中,南非的幸福關鍵字是Ubuntu Ubuntu是相互連接、互動和分享的意思,我在你身上找到我的價值,你也在我身上找到你的價值。 現代人強調獨立自主,又因訊息多元,生活各方面都很方便,因此有時難免會排斥相互干擾。過往社會則不然,例如農業社會,彼此殷勤往來,相互協助,互通有無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前言 《尋找全球幸福關鍵字》的作者為了了解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族群…間,對幸福的看法有何不同?因此跑了30個國家或地區,訪問當地人,請教朋友或專家,請他們用最簡單的語彙來描述該國或該地區對幸福的定義。如此做法能準確描述嗎?老實說,我存疑。原因很簡單,即令是長期相處
一. 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生在百貨公司走丟了。逛街客看到了,問她,她好像聽不太懂也說不清楚,只好請來警察,問題是:警察來了,情況相同…,因此只能邊哄邊祈禱她家人趕快出現。慌張焦急的父母帶著四歲大的大女兒終於找來了,感謝旁人幫忙之餘,父母告訴小女生以後要牽好爸媽的手,旁邊的姐姐也奶聲奶氣的大聲說,「也
有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 前言 陳雪是位作家,黃大米說她家書櫃有一格全是陳雪的著作,陳雪的演講或座談她也都會參加,因為喜歡她的風格。那陳雪的獨特風是什麼呢?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陳雪寫愛,精闢、溫柔而有見解,她直面創傷,承認自己在愛裡的無能為力,傷痕累累地成為一個難以承接愛的人,爾後又再度醉心於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關於長照家庭的人間鬼故事,主要照顧者在承受照顧病人的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種來自親戚的壓力與批評,提醒讀者如果不是在照顧現場,則應尊重主要照顧者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上禮拜六拿暈藥給婆婆吃 見了她, 她唉聲嘆氣的說:「不想活了。」 原來她照顧公公,讓她覺得心煩及勞累。 公公去年診斷出有失智症(輕微症)目前正在服藥中。 但公公聽了,心中也有不悅, 就對著婆婆說:「就放手讓我去做事情,煮飯、出門, 沒辦法兩個人都一直在一起,而且妳的要求也不要這
說來慚愧 父親生病住院時 我因為白天要上學 放學後還要打工或是去約會 所以能去醫院看望父親的時間與次數 遠不如兩個已經出社會的弟弟和母親..... 記得某次父親化療住院結束 正準備出院時 突然跟母親說 雙腿使不上力..... 後經過醫生檢查 原來是癌細胞壓迫到神經 導致下身癱瘓
Thumbnail
《三明治媽的多重宇宙》這本書提到了許多關於長照家庭的人間鬼故事,主要照顧者在承受照顧病人的壓力的同時,還要應對各種來自親戚的壓力與批評,提醒讀者如果不是在照顧現場,則應尊重主要照顧者並給予最大的支持。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40多歲的阿雄,上有三個姐姐,他是爸爸50多歲時,好不容易盼來的兒子,當然自幼就備受寵愛,還好他沒有許多獨子的通病,不但沒有恃寵而驕,反而非常又孝順,成家後還是堅持住老家裡,好方便照顧父母。   如今,爸爸也邁入90高齡了,由於行動不便,加上有中度失智,阿雄擔心白天上班時,爸爸一個人萬一有狀況沒
Thumbnail
「姊,媽在家昏倒了,你能抽空回家一趟嗎?」 佩珊一接到電話,馬上請假衝回新竹老家,到家後看到母親坐在沙發上,雖然臉色有些蒼白,但看起來已無大礙,才鬆了一口氣,連忙問起怎麼一回事? 原來,佩珊的父親幾年前檢查出癌症,雖然發現得還算早,經手術後已切除病灶,但因年紀大了,住個院回來元氣大傷。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八十歲吳奶奶罹患帕金森氏症,與行動不便的丈夫同住,家中雖然有外籍看護及管家照料生活起居,但外出就醫還是得依靠七十多歲的弟弟協助,每當需要回診或檢查,弟弟必須從桃園開車至台北市,帶著姐姐就醫。
Thumbnail
上個禮拜天本來想說在家補眠,老媽突然丟了個任務給我,要我拿護膝回老家給奶奶。回到內埔就聽到奶奶摔倒的消息。第一個發現的,當然還是伯父。 自從爺爺走後,我感覺得出奶奶的寂寞;她的身體,也在最近這陣子,頻出狀況。雖然大多都是老人症狀,但還是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