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景肖像的墳場:《一路上的風景-李旭彬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關渡美術館 KdMoFA
整個展覽,組成了一大張山景的肖像畫。一如展覽標題所言之「一路上」,通過一幅幅作品,觀眾也跟隨著藝術家走訪了這片山林,穿越碎石和枯葉,踏過最渺遠的溪河,在登天的巨木間,顫抖著舉起攝影機,調整光圈和快門,緩緩對焦——
在這些攝影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李旭彬對待畫面的真誠,以及其攝影技術之高超。實際站在裱裝好的作品前,會發現畫面中幾乎每個點都有對焦,一草一木切割得淋漓盡致,能夠清楚地捕捉最細小的石頭紋理,甚至感受得到畫面裡吹拂的風,是如何帶動樹葉的流動。
影像的精緻度相當高
影像的精緻度相當高
這種經驗,在影像迅速流通的現代,幾乎不曾有過。可也因為科技的進步,使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止不住地將其與人工智慧(AI)作畫聯想在一起,眼前的畫面,精緻得近乎失真,似乎誤闖了某個巧妙安排過的遊戲場景,或是AI生成的照片。
此種聯想幾乎可以說是對藝術的一種褻瀆,學習過另類照相顯影技術(Alternative Printing Process)的我,自然知道每幅作品中蘊含著創作者多少的心血,從成像到底片上,再到最終製成正片的過程,每個細節都不得馬虎,玻璃上的一點塵埃都必須去除。如此嚴謹的創作過程下,才有可能誕生這一件件令人瞠目結舌的作品。
可偏偏李旭彬鏡頭底下的世界,帶有一種無機質的美感,去掉了情緒,像盡忠職守的機器人,努力將眼前的所有元素都納入一張畫面中。這並不代表他不懂得留白,他也時常利用山脊的曲線,將雲層的柔軟飄逸與山體的剛固切分開來,保留觀眾詮釋的空間。
他的攝影作品,捕捉到的是無個性的山,明明是動態的瞬間定格,卻令人感到難以釋懷的凝重,一次被畫面中的大量資訊淹過,分明是連山形的斜度都能完美掌握的紀實攝影,卻使我感受到所謂「神的墳場」。
其中一小標題「複復返」
這個小標題下得極為恰當,我總覺得「神的墳場」比起「一路上的風景」更適合作為整體展覽的主旨,換言之,李旭彬的作品中感受不到所謂藝術品的神聖性,他以絕對精準的曝光,和謹慎的製版技術,忠實地描摹了他眼中的風景。
卻也因此,儘管畫面中的是一片廢墟,是曾經有人生活過、又倉皇逃跑的殘骸,卻勾不起觀眾一絲的憐憫或悲嘆。這裡是情緒的墳場,李旭彬像把當下所感全都壓抑到顯影過程中,成品出來時,已是收斂、精煉後的模樣。
拍攝過程紀錄影片
拍攝過程紀錄影片
展場中的拍攝過程紀錄影片相較起來顯得生動許多,我們得以看見整個團隊在捕捉這些影像時,彼此之間的打鬧,一個個畫面在有說有笑之間被捕捉。不得不佩服李旭彬將大型底片相機帶到山上的毅力和體力,並且不論在多麼陡峭的斜坡上,都能尋得一處,放下腳架,精細地調整構圖。
在李旭彬有意建構的這座肖像「墳場」中,這一趟趟往復的旅途,他以黑白底片攝影的媒介將「一路上的風景」大肆收進底片中,拍攝紀錄影片中所見之團隊跋山涉水的艱辛,在成品中被刻意忽略了,攝影的主觀性被吞噬,景色如博物館式地陳列,藍得清澈、藍得毫無情緒,在讚嘆其美妙的同時,卻不禁冷汗直流。
這真的是存在於現實中的風景嗎?
產生這個疑惑的同時,我們早就被吸入李旭彬的黑白攝影世界,站在以大尺幅印刷出的照片面前,我們手無縛雞之力地被吞進畫面中,儘管是以類比形式記錄下的影像,卻精確得幾乎是由數據構築般,令觀者迷失在影像豐富的細節裡。
脈脈山往南霞山,下楠梓仙溪河谷到八溪的路線
avatar-img
18會員
58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在展覽的論述裡頭,陳伯義寫了一句「人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影子。」我想這能作為理解《石人》系列作品的一大出發點。 觀看作品時,絕不會將其中的「人影」想成一道影子,儘管我們都清楚,它徒有輪廓,和似是而非的動勢,但它主導了整個畫面,一切戲劇張力和版面勾劃都因其而生,又順應它的線索,群起舞動。
整個展場都像是一個建構中的遊戲場景,木板製作的假草叢,營造出劣質的RPG遊戲感。一塊塊細碎的行走空間被木板切割開來。木板上刻意留著去背後的灰白方格,彷彿在暗示每個板子都是圖層的疊合,使得整個空間更加擬真、又非真。
展覽人山人海的背後因素,更甚也源自於人類對於奇觀的追求。追尋此類暴虐的、盛大的、獵奇的影像和視覺刺激,是許多藝術領域的共通現象。 此展一方面帶來奇觀,另一方面又在奇觀中深埋對於「後人類」的隱憂。整個展覽充斥「恐怖谷」的不適感。正是這種下意識的排斥心理,才使得展覽意圖傳達的問題有了討論的餘裕。
快樂怎麼會跟哀傷差不多呢?狂喜怎能拿去和午後的閒散漫步做對比呢? 於是我明白了,他是站在比我們都還要高的維度去看世界上的情緒。知曉世界的一切之後,狂喜和悲憤都一樣輕盈,每天都有人在死去,也有胎兒降生。每一份情感都同等地沈重,卻也同樣微不足道。這造就了他的從容。
⋯⋯可以扣合到克拉伯耶在創作論述中提及的「物質的歧異性」。在他的作品中,水與火可以融合,他在美術館裡打開了一道罅隙,凝固的分秒在此處匯聚,每個踏入其中的觀眾都被一種冥冥之中的偶然捕獲。
在展覽的論述裡頭,陳伯義寫了一句「人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影子。」我想這能作為理解《石人》系列作品的一大出發點。 觀看作品時,絕不會將其中的「人影」想成一道影子,儘管我們都清楚,它徒有輪廓,和似是而非的動勢,但它主導了整個畫面,一切戲劇張力和版面勾劃都因其而生,又順應它的線索,群起舞動。
整個展場都像是一個建構中的遊戲場景,木板製作的假草叢,營造出劣質的RPG遊戲感。一塊塊細碎的行走空間被木板切割開來。木板上刻意留著去背後的灰白方格,彷彿在暗示每個板子都是圖層的疊合,使得整個空間更加擬真、又非真。
展覽人山人海的背後因素,更甚也源自於人類對於奇觀的追求。追尋此類暴虐的、盛大的、獵奇的影像和視覺刺激,是許多藝術領域的共通現象。 此展一方面帶來奇觀,另一方面又在奇觀中深埋對於「後人類」的隱憂。整個展覽充斥「恐怖谷」的不適感。正是這種下意識的排斥心理,才使得展覽意圖傳達的問題有了討論的餘裕。
快樂怎麼會跟哀傷差不多呢?狂喜怎能拿去和午後的閒散漫步做對比呢? 於是我明白了,他是站在比我們都還要高的維度去看世界上的情緒。知曉世界的一切之後,狂喜和悲憤都一樣輕盈,每天都有人在死去,也有胎兒降生。每一份情感都同等地沈重,卻也同樣微不足道。這造就了他的從容。
⋯⋯可以扣合到克拉伯耶在創作論述中提及的「物質的歧異性」。在他的作品中,水與火可以融合,他在美術館裡打開了一道罅隙,凝固的分秒在此處匯聚,每個踏入其中的觀眾都被一種冥冥之中的偶然捕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常看電影的人,也會觀注國內外重要影展, 得獎者除了影帝影后劇情片外,必定常聽到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李屏賓。 李屏賓,滿熟悉的名字,人很陌生,因為攝影師是站在鏡頭外, 觀眾看到的是演員,聽到的導演的名字,攝影師和編劇,眾多幕後工作人員一樣, 都是被忽略的,不見得會在海報被掛名的。 有時,會在影劇
風和日麗,吹起微微涼風,從宜城鄉下的某處的小山丘上向遠處眺望還可以看到一片蔚藍天空和形狀多變的雲朵,在這個沒受到汙染的鄉野間,空氣清新乾淨,從遠方看過去天空與地面之間界線分明。 在這個小丘山上有一名男子在細心的清整墳墓上的雜草,接著擺上鮮花供果,從口袋中拿出手帕小心的擦了擦墳碑上的照片,能感受
阮義忠的攝影,行腳江湖以外求者多—一個鄉,一座山,一座廟,一座大院,凡人看來平淡無奇,然而在他的鏡頭下,竟然都能觸動心弦。但最有感的還是他的家。桌、窗、牆、餐、角落、盆景、雕像……,在他的鏡頭下,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因為,你家也有這些東西,可是你卻很少注目或重視它們的存在,它們靜默伴隨,從未喧嚷,
Thumbnail
是色彩也是真實;窗外斜斜的光影灑落在裸女油畫,藝術家李志鵬自己對創作的解說,「我想拿掉框架,捕捉真實片刻。」藝術讓我再次面對「美」的訂義原來是那麼簡單,而且應該如此「真實」。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06/14/2014 D4:南湖山屋-南湖大山-南湖山屋 急著下山嗎?   南湖山屋中住了兩個人,他們要待三十天。 他們到南湖山區來攝影。   不像我們背台小DC,他們是帶著傳統的底片機。 而底片還不是一卷卷的,而是一張張的底片。 為了讓我看看底片機長什麼樣,他搬出攝影器材來並組裝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是一部生動的傳記,描寫了博物學家李家維教授的豐富人生。文章充滿了人文情懷和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專業領域的熱情。作者廖宏霖以跌落山谷32小時為敘事脈絡,中間穿插了李家維的生命回顧,勾勒出了一幅充滿勇氣與人生精華回顧的畫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730~0230 9個小時 騎了360公里 從臺南美術館2館~新北 上午將近九點起床 隨便吃了點東西 十點左右進臺南美術館2館 一進門的展覽就引起一些感觸: 〈觀沈昭良攝影「漂流」〉   我們以為雲氣漂流 雲氣認為我們才居無定所   我們看河面漂流殘枝 河面看世間漂
Thumbnail
常看電影的人,也會觀注國內外重要影展, 得獎者除了影帝影后劇情片外,必定常聽到獲得最佳攝影獎的李屏賓。 李屏賓,滿熟悉的名字,人很陌生,因為攝影師是站在鏡頭外, 觀眾看到的是演員,聽到的導演的名字,攝影師和編劇,眾多幕後工作人員一樣, 都是被忽略的,不見得會在海報被掛名的。 有時,會在影劇
風和日麗,吹起微微涼風,從宜城鄉下的某處的小山丘上向遠處眺望還可以看到一片蔚藍天空和形狀多變的雲朵,在這個沒受到汙染的鄉野間,空氣清新乾淨,從遠方看過去天空與地面之間界線分明。 在這個小丘山上有一名男子在細心的清整墳墓上的雜草,接著擺上鮮花供果,從口袋中拿出手帕小心的擦了擦墳碑上的照片,能感受
阮義忠的攝影,行腳江湖以外求者多—一個鄉,一座山,一座廟,一座大院,凡人看來平淡無奇,然而在他的鏡頭下,竟然都能觸動心弦。但最有感的還是他的家。桌、窗、牆、餐、角落、盆景、雕像……,在他的鏡頭下,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因為,你家也有這些東西,可是你卻很少注目或重視它們的存在,它們靜默伴隨,從未喧嚷,
Thumbnail
是色彩也是真實;窗外斜斜的光影灑落在裸女油畫,藝術家李志鵬自己對創作的解說,「我想拿掉框架,捕捉真實片刻。」藝術讓我再次面對「美」的訂義原來是那麼簡單,而且應該如此「真實」。
Thumbnail
2019年去過直島後,回來最"撒瞜謀"的就是李禹煥美術館,只知道這也是由安藤忠雄所設計的建築,與Benesse House相同有著一貫的清水模風格。1936年出生於南韓、在日本留學的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戰後重要藝術思潮「物派」(もの派)重要代表的藝術家。
06/14/2014 D4:南湖山屋-南湖大山-南湖山屋 急著下山嗎?   南湖山屋中住了兩個人,他們要待三十天。 他們到南湖山區來攝影。   不像我們背台小DC,他們是帶著傳統的底片機。 而底片還不是一卷卷的,而是一張張的底片。 為了讓我看看底片機長什麼樣,他搬出攝影器材來並組裝
Thumbnail
去看了一場攝影展。 二十幾位攝影師的聯展,每個人只有幾幅作品 風格、素材、手法各異其趣,雖然多彩多姿,但也很考驗觀者的審美與耐性。 這場攝影展有位知名的資深攝影家掛頭牌 他的作品風格強烈,但始終秉持攝影藝術的傳統定義,以鏡頭捕捉真實世界的某些迷幻瞬間。迷離之中,仍有著現實世界的存在影跡。 或許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我的神鬼人生:在深夜的山谷裡,遇見一位博物學家』是一部生動的傳記,描寫了博物學家李家維教授的豐富人生。文章充滿了人文情懷和對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專業領域的熱情。作者廖宏霖以跌落山谷32小時為敘事脈絡,中間穿插了李家維的生命回顧,勾勒出了一幅充滿勇氣與人生精華回顧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