珣似乎從這些說法裡,得到安慰,很快的睡著了,留下爸爸靜靜的思考。因為健行實施教育評量班,才大老遠讓孩子跨區就讀的爸媽,對珣學習環境的變化,是十分敏感的,我們很擔心學校的政策不能連貫,最後又走回傳統過於重視考試和分數的老路。只要教改理念能夠堅持,換校長、老師,反倒增添大家觀摩、切磋的機會,當然,不管怎樣,爸媽都會密切關注孩子的在學情況。
剛開學時,邱老師曾寫了「給家長的一封信」,說明她的教育觀念,爸爸看了,便覺得放心;九月十六日的班親會,爸爸雖然沒去,但讀會議紀錄,足以體察老師的用心和努力,對於她要加強孩子語文、數學能力的主張,尤其認同;後來,為珣檢查學習單,爸媽也看見了那裡面所花費的時間和精神。
「邱老師有一個資料夾,放了好多學習單,都是她自己做的喔!」上上禮拜二晚上,珣對爸媽說,言下之意就是:「我們老師很認真喔!」不過,有好一陣子,珣還是不太快樂。九月二十號,珣放學回家,顯得心事重重,功課的字歪七扭八,媽媽忍不住要糾正。「妳還說!人家心裡很難過咧!」珣泫然欲泣,把媽媽嚇了一跳,原來,頗好勝的女兒對小組的表現有些「恨鐵不成鋼」。「那妳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啊!」看了珣那天的日記,爸爸才了解九月六日晚上,珣說「好希望能一直和最好的朋友坐一起」確是有感而發的。
「妳可以想辦法和組員溝通啊!光是抱怨也不能解決問題!」媽媽說。不善溝通,對它的效果也沒信心的爸爸,一時保持著沈默,不過,或許就是因為缺乏這方面的訓練,我們家今天才會產生某些問題的吧!現在一般家庭,孩子生的少,很多又住在公寓,和鄰居的關係也比較冷淡,學校,幾乎是小朋友學習過團隊生活的惟一機會了,所以,爸媽也贊成老師的做法。
第二天回家,爸媽再問起時,珣說已經和組員討論、約定了;結果如何,雖然有待觀察,總是跨出了一大步。珣應該這樣想:小組成員們一開始就很合得來,當然不錯,但從最初格格不入,經過一番碰撞、摸索、調整,最後達到和諧、共進的過程,不也是難得的成長經驗嗎?希望珣不要輕易放棄這個磨練自己的機會。
89.10.8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