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資歷是20年,還是10個2年?

阿邦-avatar-img
發佈於專案管理與自我成長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因為我們這一行是傳統產業,又因為科技業蓬勃發展的因素,很多30、40歲的人都去科技業工作了,所以中間有斷層,導致同事的年齡落差很大,很多同事都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20年以上。但同樣的年資,職位及待遇卻大不相同,有些人還只是工程師,有些人已經是高階主管了。所以我不禁想,同樣都是20年資歷的人為什麼可以差那麼多。

raw-image

刻意練習的必要性

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都不找進步的方法,沒有刻意練習,我們可能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不會有進步。

就像在跑馬拉松,你試圖用每天重複一成不變的練習,來將圈數增加,很快你就會遇到了瓶頸。因為我有練過跑步的距離,我從本來只能跑1500公尺進步到可以跑8000公尺,就是靠著刻意練習做到的。

因為我以前也不知道需要刻意練習,但是我發現自己大概跑到3000公尺的時候就遇到了瓶頸,每次跑到這個公里數就開始氣喘吁吁,無法再跑下去,於是我改變了練習的方法,我改成用衝刺跟慢跑來回切換。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果然可以再繼續增加圈數了,最終可以跑到8000公尺。雖然這個距離也不是很長,但是從這件事之中,我體會到一個重點。就是如果都用同一個方法來做事,不管是在運動還是在職場,不管做多久,好像都長得差不多。

持續進修的重要性

我看過很多人,都是憑著本能在做事,從畢業之後再也沒有讀過專業知識的書,繼續將專業知識深化下去,然後就用很薄弱的專業知識在應付職場中的大小事,所以就很容易卡關。

依照我的經驗,如果你沒有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那你就不能夠想到比較高的層級的事情,也不能正確地剖析問題的所在,於是你做的決策基本上都不會太好。所以當你覺得工作很忙很累,然後你的回答始終都不能讓老闆滿意時,很多時候就是專業知識的問題。這時候需要對症下藥,去快點補足這個問題,不要去上一些無效的課程,來讓自己感覺好像有在學習。

當主管才能成長

做了2年之後,大概業務也熟悉了,這時候就應該要挑戰主管的職位,不然在一般員工的視野之下,其實你也很進步。

如果你是一直在執行專案,也就是這個執行完之後,再執行下一個的這種,那你會發現,好像就是一直在重複,沒有辦法讓你的實力成長,所以這時候你就必須要爭取主管職,透過這種管理以及領導的練習,來將實力提升。


工作了2年之後,大致上工作內容應該都熟悉了,再來要提升,就只能透過不斷強化專業知識,以及挑戰主管職。

我看過很多人,進入職場後就不再看專業的書了,讀書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自己有專業證照,所以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很多同事都會問我重要的事情,因為我的專業知識足夠,所以才能夠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很多事是不能夠用邏輯來猜想的。很多理論的知識,是你沒學過就完全想不到的。

當主管職也有同樣的效果,其實你沒有當過主管,你就不會知道主管在做些什麼事,就算你大致上知道,也只是皮毛而已,當上主管之後才能讓自已成長。

所以,如果沒有刻意練習的情況之下,你大概實力就會永遠停留在剛進入職場2年左右的時候了。


每天早上七點會在職場專區更新一篇職場文章,每篇文章都是限時觀看。請追蹤我,讓系統自動提醒您,才不會錯過了免費觀看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想隨時複習請按下收藏】✅

👉如果你想供寶貴的意見請留言】✅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贊助】【追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6會員
252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大家也許或多或少都有過個疑問:那個誰誰誰,怎麼升遷那麼快速? 又或者,覺得自己努力了很多卻都沒有被主管看見,有種懷才不遇之感 也可能你是在思考自己怎樣才能有更好的績效? 能在職涯上走得更順? 綜合我自己的經歷+當上主管後的經歷,分享幾個撇步給大家
Thumbnail
大家也許或多或少都有過個疑問:那個誰誰誰,怎麼升遷那麼快速? 又或者,覺得自己努力了很多卻都沒有被主管看見,有種懷才不遇之感 也可能你是在思考自己怎樣才能有更好的績效? 能在職涯上走得更順? 綜合我自己的經歷+當上主管後的經歷,分享幾個撇步給大家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你是否發現年資持續增加,薪水增加的幅度有限。問題出在,年資增加的同時,您的工作經歷是否同步累積了呢? 同樣,大家都是每天工作8小時,為何別人可以完成工作時,也同步增加了自己的經驗。 要如何累積自己的職涯經歷呢?其實有方法。 我分享4個好方法: 1.工作轉換累積 2.工作專案累積
Thumbnail
進入職場後,你是否發現年資持續增加,薪水增加的幅度有限。問題出在,年資增加的同時,您的工作經歷是否同步累積了呢? 同樣,大家都是每天工作8小時,為何別人可以完成工作時,也同步增加了自己的經驗。 要如何累積自己的職涯經歷呢?其實有方法。 我分享4個好方法: 1.工作轉換累積 2.工作專案累積
Thumbnail
滾石不生苔,這是所有人資都告訴我們的事,一年、三年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跟理由,無非就是要在一個職務待得夠久,才能拿得出來說嘴,不論有沒有學到東西,帳面上的資料總是完整許多,起碼,還有點東西可以往下談。  在一個職位上,能學到多少、挖掘出多少的商業模式,其實在於個人的專業基礎與資源整合能力。
Thumbnail
滾石不生苔,這是所有人資都告訴我們的事,一年、三年都有各種不同的說法跟理由,無非就是要在一個職務待得夠久,才能拿得出來說嘴,不論有沒有學到東西,帳面上的資料總是完整許多,起碼,還有點東西可以往下談。  在一個職位上,能學到多少、挖掘出多少的商業模式,其實在於個人的專業基礎與資源整合能力。
Thumbnail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Thumbnail
以前總羨慕在職場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年紀輕輕,還沒有豐富經歷,談吐間卻能夠展現出厚實底蘊和閱歷的人。經過不斷拆解他們的特質與能力,我發現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中,嶄露頭角的人物通常都具備「專業聲量」。擁有專業聲量,並非是透過攻讀到博士的學歷、考過多張證照的實力或、或在特定領域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新鮮人畢業,找工作會考慮薪資福利。在此給予一些經驗分享
Thumbnail
工作 5 年,你在哪裡? 每一個世代,都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同一個時間進入職場,為什麼有些人已經一步步嶄露頭角,愈來愈有自信和影響力;有些人卻還在摸索人生,無法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甚至開始失去工作熱情和方向。
Thumbnail
工作 5 年,你在哪裡? 每一個世代,都會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同一個時間進入職場,為什麼有些人已經一步步嶄露頭角,愈來愈有自信和影響力;有些人卻還在摸索人生,無法從茫茫人海中脫穎而出,甚至開始失去工作熱情和方向。
Thumbnail
「在職場上,很多人在乎自己為成長付出的努力,卻常常忽視了成長的效率。」 職場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期踏入職場的人,在三五年之後,他們的發展有可能截然不同。很多時候,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並不是努力程度之差,而是成長效率不同。
Thumbnail
「在職場上,很多人在乎自己為成長付出的努力,卻常常忽視了成長的效率。」 職場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同期踏入職場的人,在三五年之後,他們的發展有可能截然不同。很多時候,產生這些差異的原因並不是努力程度之差,而是成長效率不同。
Thumbnail
你對於履歷表(résume)的認識有多少?只是一個找工作的工具,還是另外一個trophy case?每當你想起自己的履歷表,是在走投無路換工作的時候,還是當你又完成了一個專案的時候?
Thumbnail
你對於履歷表(résume)的認識有多少?只是一個找工作的工具,還是另外一個trophy case?每當你想起自己的履歷表,是在走投無路換工作的時候,還是當你又完成了一個專案的時候?
Thumbnail
最近開心地觀察到了幾件不一樣的事件,在職場的中段班學生普遍都會有對自己能力不足的莫名恐慌。職場的初段生也不是每個都對自己沒有規劃,我在某些現在職位還不高的人身上看到了企圖心,他們想做的更好!爬得更高,獲得更多! 我相信自古以來成就我們不一樣的動機就是兩種情緒,一種是恐懼。另外一種則是渴望!   有
Thumbnail
最近開心地觀察到了幾件不一樣的事件,在職場的中段班學生普遍都會有對自己能力不足的莫名恐慌。職場的初段生也不是每個都對自己沒有規劃,我在某些現在職位還不高的人身上看到了企圖心,他們想做的更好!爬得更高,獲得更多! 我相信自古以來成就我們不一樣的動機就是兩種情緒,一種是恐懼。另外一種則是渴望!   有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經驗未必跟年資畫上等號,因為要看你是累積十年的經驗,或只是重複了10個一年的經驗」,意思是如果你做了很久,但是做的事情與學到的東西都沒有隨著時間增長,那麼就算年資很長但是未必會有對應的能力成長。到底在工作中要怎麼樣成長與累積經驗呢?
Thumbnail
有一句話說「經驗未必跟年資畫上等號,因為要看你是累積十年的經驗,或只是重複了10個一年的經驗」,意思是如果你做了很久,但是做的事情與學到的東西都沒有隨著時間增長,那麼就算年資很長但是未必會有對應的能力成長。到底在工作中要怎麼樣成長與累積經驗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