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作資歷是20年,還是10個2年?

你的工作資歷是20年,還是10個2年?

孫忠邦-avatar-img
發佈於專案管理與自我成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我們這一行是傳統產業,又因為科技業蓬勃發展的因素,很多30、40歲的人都去科技業工作了,所以中間有斷層,導致同事的年齡落差很大,很多同事都已經在這個行業做了20年以上。但同樣的年資,職位及待遇卻大不相同,有些人還只是工程師,有些人已經是高階主管了。所以我不禁想,同樣都是20年資歷的人為什麼可以差那麼多。

你的工作資歷是20年,還是10個2年?

你的工作資歷是20年,還是10個2年?

刻意練習的必要性

如果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都不找進步的方法,沒有刻意練習,我們可能工作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不會有進步。

就像在跑馬拉松,你試圖用每天重複一成不變的練習,來將圈數增加,很快你就會遇到了瓶頸。因為我有練過跑步的距離,我從本來只能跑1500公尺進步到可以跑8000公尺,就是靠著刻意練習做到的。

因為我以前也不知道需要刻意練習,但是我發現自己大概跑到3000公尺的時候就遇到了瓶頸,每次跑到這個公里數就開始氣喘吁吁,無法再跑下去,於是我改變了練習的方法,我改成用衝刺跟慢跑來回切換。做了一段時間之後,果然可以再繼續增加圈數了,最終可以跑到8000公尺。雖然這個距離也不是很長,但是從這件事之中,我體會到一個重點。就是如果都用同一個方法來做事,不管是在運動還是在職場,不管做多久,好像都長得差不多。

持續進修的重要性

我看過很多人,都是憑著本能在做事,從畢業之後再也沒有讀過專業知識的書,繼續將專業知識深化下去,然後就用很薄弱的專業知識在應付職場中的大小事,所以就很容易卡關。

依照我的經驗,如果你沒有具備相當的專業知識,那你就不能夠想到比較高的層級的事情,也不能正確地剖析問題的所在,於是你做的決策基本上都不會太好。所以當你覺得工作很忙很累,然後你的回答始終都不能讓老闆滿意時,很多時候就是專業知識的問題。這時候需要對症下藥,去快點補足這個問題,不要去上一些無效的課程,來讓自己感覺好像有在學習。

當主管才能成長

做了2年之後,大概業務也熟悉了,這時候就應該要挑戰主管的職位,不然在一般員工的視野之下,其實你也很進步。

如果你是一直在執行專案,也就是這個執行完之後,再執行下一個的這種,那你會發現,好像就是一直在重複,沒有辦法讓你的實力成長,所以這時候你就必須要爭取主管職,透過這種管理以及領導的練習,來將實力提升。


工作了2年之後,大致上工作內容應該都熟悉了,再來要提升,就只能透過不斷強化專業知識,以及挑戰主管職。

我看過很多人,進入職場後就不再看專業的書了,讀書這件事真的非常重要,因為我自己有專業證照,所以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很多同事都會問我重要的事情,因為我的專業知識足夠,所以才能夠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很多事是不能夠用邏輯來猜想的。很多理論的知識,是你沒學過就完全想不到的。

當主管職也有同樣的效果,其實你沒有當過主管,你就不會知道主管在做些什麼事,就算你大致上知道,也只是皮毛而已,當上主管之後才能讓自已成長。

所以,如果沒有刻意練習的情況之下,你大概實力就會永遠停留在剛進入職場2年左右的時候了。


每天早上七點會在職場專區更新一篇職場文章,每篇文章都是限時觀看。請追蹤我,讓系統自動提醒您,才不會錯過了免費觀看的機會。

👉如果你喜歡文章請按下愛心❤️

👉想隨時複習請按下收藏】✅

👉如果你想供寶貴的意見請留言】✅

👉文章若有幫助也歡迎贊助】【追蹤】☕


avatar-img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2會員
242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經營副業這件事,我本身就是一個實踐者,在下班之後,我開始寫文章,來練習寫作這件事,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總之就是開始了。 我發現,要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推廣出去,也不是光靠埋頭寫文章能夠實現,還必須要搭配銷售的技巧,來讓自己提高能見度。所以不知不覺中,也提升了自己的行銷水平。 因為我本來就很嚮往靠嘴吃
我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辦法正視自己的問題,因為正視自己的問題這件事,就很像你要去拿一個被火焰包圍的東西。你一定會很害怕做這件事,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燙傷,所以你就遲遲沒有去做這件事。 但是當你在一開始就沒有去做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會越來越大,最後直到把整間屋子都給燒掉,那
跨領域這個議題,其實已經很久了,應該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名詞出現,那時候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把本業給顧好就好了,這種名詞應該也只是口號而已。 而後來又有斜槓這個名詞跑出來,我覺得這兩件事情應該是屬於同一件事,就是說除了你目前在的這個領域之外,還會別的領域的東西。也有其他的名詞在描述這件事情,例如: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機會碰到強勢的老闆,不管是面試的時候他隱藏地很好,或是你在公司裏面就是被迫要跟他,這類型的老闆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做不好而罵你,讓你每天都睡不飽,想到要上班頭就開始痛了起來。 如果碰到了這類型的老闆當然第一首選還是離職,因為不要想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類型的老闆只會讓你心力交
相信每個人都有拖延症,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遲遲沒辦法下手,所以計畫永遠都不會去執行。再來就是,上班的時候遇到某些覺得很困難,無法順利執行下去的時候就會把他擺在一邊,最後就是被主管念的份而已。 我自己在擺脫拖延症的時候,確實有用一些方法,因為人的惰性是不能夠完全去除的,你只能想辦法去忽略他。其實忽
在使用AI一段時間後,我突然領悟到,原來AI就是一個員工,而我就是一個老闆。這個員工並沒有聰明到可以自己獨立思考,需要你不停地訓練,才會成長,所以這時候就很考驗你有沒有一個好老闆的思維了。 慣老闆會讓員工沒辦法成長 在使用AI的時候一定都要使用關鍵字,但是打完關鍵字之後,跑出了一長串的結果,這時候如
經營副業這件事,我本身就是一個實踐者,在下班之後,我開始寫文章,來練習寫作這件事,雖然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總之就是開始了。 我發現,要能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推廣出去,也不是光靠埋頭寫文章能夠實現,還必須要搭配銷售的技巧,來讓自己提高能見度。所以不知不覺中,也提升了自己的行銷水平。 因為我本來就很嚮往靠嘴吃
我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辦法正視自己的問題,因為正視自己的問題這件事,就很像你要去拿一個被火焰包圍的東西。你一定會很害怕做這件事,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燙傷,所以你就遲遲沒有去做這件事。 但是當你在一開始就沒有去做這件事,你就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會越來越大,最後直到把整間屋子都給燒掉,那
跨領域這個議題,其實已經很久了,應該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名詞出現,那時候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把本業給顧好就好了,這種名詞應該也只是口號而已。 而後來又有斜槓這個名詞跑出來,我覺得這兩件事情應該是屬於同一件事,就是說除了你目前在的這個領域之外,還會別的領域的東西。也有其他的名詞在描述這件事情,例如:
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有機會碰到強勢的老闆,不管是面試的時候他隱藏地很好,或是你在公司裏面就是被迫要跟他,這類型的老闆可能會因為一點小事做不好而罵你,讓你每天都睡不飽,想到要上班頭就開始痛了起來。 如果碰到了這類型的老闆當然第一首選還是離職,因為不要想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類型的老闆只會讓你心力交
相信每個人都有拖延症,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遲遲沒辦法下手,所以計畫永遠都不會去執行。再來就是,上班的時候遇到某些覺得很困難,無法順利執行下去的時候就會把他擺在一邊,最後就是被主管念的份而已。 我自己在擺脫拖延症的時候,確實有用一些方法,因為人的惰性是不能夠完全去除的,你只能想辦法去忽略他。其實忽
在使用AI一段時間後,我突然領悟到,原來AI就是一個員工,而我就是一個老闆。這個員工並沒有聰明到可以自己獨立思考,需要你不停地訓練,才會成長,所以這時候就很考驗你有沒有一個好老闆的思維了。 慣老闆會讓員工沒辦法成長 在使用AI的時候一定都要使用關鍵字,但是打完關鍵字之後,跑出了一長串的結果,這時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