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這個議題,其實已經很久了,應該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名詞出現,那時候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把本業給顧好就好了,這種名詞應該也只是口號而已。
付費限定
如何成為一個跨領域的人才?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2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專案管理與自我成長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
109會員
260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專門寫給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看的,剛進入職場懵懵懂懂的,搞不清楚該學習那些技能嗎?是不是常常跟同事相處不順利?常常無法達到主管的期待?沒關係,這個專題都有解答。
你可以在這個沙龍發文討論以及交流。
破除職場迷思及提升個人價值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2025/03/19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創業或是一個新的部門的經理,最容易讓你遇到困難的事情應該就是班底的培養
請人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沒有妥善安排以及培養,請人就會造成自己的負擔,除了請到適當的人之外,人才的養成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一個新人要能發揮價值,需要至少達到以下一項門檻,能夠做符合他薪水的案件量,或是能夠處理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2025/03/18
疫情之後,很多人都已經接受了遠端工作的模式,本來大家都覺得遠端工作或是會議沒有成效,於是不敢嘗試。但在疫情時,所有人都被逼迫著要遠端處理事情。
我覺得如果都要見面討論事情的話,在現代社會是一件不切實際的事情,就目前我的工作來說,案件分布在中南部地區還有東部,不太可能以到處跑的方式來管理各個工作。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2024/04/14
在職場中,被當作是一個自動自發的人其實很重要,因為我們應該都不想要每天被老闆盯著,那是上班時最痛苦的感覺,如果沒有了這種討厭的感覺,或許上班會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
很多人覺得自己很主動做事情,但卻只是自以為而已,做的事情沒有在老闆畫的重點上。所以應該要適時地表現出我們有抓到重點,讓老闆知道自己很自

你可能也想看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跨領域這個議題,其實已經很久了,應該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名詞出現,那時候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把本業給顧好就好了,這種名詞應該也只是口號而已。
而後來又有斜槓這個名詞跑出來,我覺得這兩件事情應該是屬於同一件事,就是說除了你目前在的這個領域之外,還會別的領域的東西。也有其他的名詞在描述這件事情,例如:

跨領域這個議題,其實已經很久了,應該在我大學的時候就有這個名詞出現,那時候也不以為然,認為只要把本業給顧好就好了,這種名詞應該也只是口號而已。
而後來又有斜槓這個名詞跑出來,我覺得這兩件事情應該是屬於同一件事,就是說除了你目前在的這個領域之外,還會別的領域的東西。也有其他的名詞在描述這件事情,例如:

透過跨能致勝你再也不會有跨領域的困擾,因為跨能致勝就是為了跨領域而生的一本書。書中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告訴我們為何要跨域與跨域重要性,相對於量化學習的刻意練習,這本書更多是從學習的品質與多元性出發,你會知道你不一定是要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但不可以不是跨領域的行家。

透過跨能致勝你再也不會有跨領域的困擾,因為跨能致勝就是為了跨領域而生的一本書。書中透過不同領域的案例,告訴我們為何要跨域與跨域重要性,相對於量化學習的刻意練習,這本書更多是從學習的品質與多元性出發,你會知道你不一定是要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但不可以不是跨領域的行家。

每個人都不能只有一個專業,因為專業彼此間的邊際已經愈來愈模糊,技能的淘汰與新產業的形成速度愈來愈快,換句話說,未來只擁有一項專業技能是不夠的,換句話說,在未來人人都必須是個斜槓人。
隨著時代快速變遷,現代人已很難一輩子只在自己的專業裏打轉,跨領域勢必成為將來的常態。

每個人都不能只有一個專業,因為專業彼此間的邊際已經愈來愈模糊,技能的淘汰與新產業的形成速度愈來愈快,換句話說,未來只擁有一項專業技能是不夠的,換句話說,在未來人人都必須是個斜槓人。
隨著時代快速變遷,現代人已很難一輩子只在自己的專業裏打轉,跨領域勢必成為將來的常態。

培育「跨領域」π型人才
是這幾年不論學界、業界都很夯的議題
但在一頭熱去嘗試跨領域之前
你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跨領域?以及為何要跨領域?
跨領域指的是「跨行業」或「跨專業」
以我這次的轉職來說金融轉行銷就是跨行業
而業務轉PM就是跨專業

培育「跨領域」π型人才
是這幾年不論學界、業界都很夯的議題
但在一頭熱去嘗試跨領域之前
你需要先了解什麼是跨領域?以及為何要跨領域?
跨領域指的是「跨行業」或「跨專業」
以我這次的轉職來說金融轉行銷就是跨行業
而業務轉PM就是跨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