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未逝而成愛:《山與林的深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花了三個午休時間讀完了《山與林的深處》一書,一拿上手就幾乎停不下來。台裔加籍的作者李潔珂(Jessica J. Lee)出生於海外,對她來說,「台灣」雖是故鄉,但卻陌生到難以與之產生共鳴,雖然清楚自己的家族淵源,但這座遙遠的島嶼與她的連結只存在外公、外婆與母親久遠的記憶之中。

在歐美成長、求學、工作,李潔珂從未想過自己將重新開始認識世界彼端的台灣,直到罹患失智症的外公因故隻身返台,病逝於高雄。母親在外公留下的遺物中找到了20多張信紙,紙上的筆跡縱使模糊難辨,內容也多有反覆,卻是老人家與失智搏鬥的最後痕跡:這是李潔珂外公─中美聯合飛行隊第一大隊飛官曹崇勤先生的自述。

Two Trees Make a Forest

這封長信把李潔珂帶來了台灣。她一面在長輩留下的隻言片語中追溯家族過往的足跡;另一方面則親身走入島上的山林海邊,嘗試喚醒血脈中留存的記憶。這兩趟旅程發生在截然不同的時空,前者將回到更久遠的過去,隨著她的祖輩漫遊中國各省、落腳台灣,最終遠遷海外。而後者則踏過能高越嶺、水社大山、水漾森林,從植物與地形的觀點理解這片土地。這兩趟旅程彼此輾轉、相互牽連,最終讓台灣這片陌生的土地成了另一個故鄉。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英文名字:《Two Trees Make a Forest》,或許可以將之直翻為「雙木成林」。Two Trees可能象徵了很多組不同的意象:歐美、台灣的跨文化身分;家族歷史、土地山林這兩趟認識台灣的旅程。不管作者原本的用意是什麼,讀者都能透過細膩的描寫,看到李潔珂筆下這本美麗的文字之林。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的評價寫得真好,他說這本書:「篇章精煉而閃耀著光芒,眷戀地向彼此傾靠;不論是從形式或內容上而言,這都是一本美麗的書,關於人與人、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距離,以及如何在他們之間架起橋梁。」現在不過年中,但本書卻已預定我今年度最愛書單內的top 5。

讀到終卷,我不禁思考:是什麼樣的力量,讓生長於歐美的作者願意來到這座小島,憑一己之力建構出長輩的過往?如果是我,我會這樣做嗎?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些由微小互動、零碎言語所構成、卻往往被忽略的關愛。年輕時或許我們未曾注意,但它終有一日將靠著時光與理解,在柔軟的心中發酵成那罈名為愛的酒。若它釀成,那麼你我都會願意的,就算遠渡海峽、來到大洋彼端,你我也都會願意的,只為追尋隱藏在時光中的家族痕跡,讓那些往事在自己的記憶裡重新生根。逝者從未離去,因為逝者仍活在我們的心中。

說是逝者,卻也未逝。當祂成了一股深沉的愛。

原投稿於【閱讀最前線】:【讀者舉手】逝者未逝而成愛:《山與林的深處》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書名: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李潔珂(Jessica J. Lee)
出版:臉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飽讀終日的沙龍
19會員
56內容數
飽讀終日固然好,有時也需帶點餓。 但若有機會能吃飽,誰真的想stay hungry?
飽讀終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17
因為我正是機器人,我名叫丹尼爾.奧利瓦(Daneel Olivaw)。──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與地球》 當艾西莫夫讓自己「機器人」系列的主角在兩萬年後的「基地」系列現身,許多讀者肯定既驚且喜,喜的是與這位虛構作品中的老友重逢,卻也驚疑這具近乎不朽的機器人究竟是如何度過時間長
Thumbnail
2025/04/09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4/09
當《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的書名映入眼簾,我直覺就將手上的各種科技產品對號入座,從手機、平板到社群媒體,龐大的資訊洪流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散發出誘人的費洛蒙,召喚你我放下專注,這幾乎是所有現代人都曾有過的共通經驗。但「分心」的出現其實與科技產品無涉,而是人類自古以來便有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2025/04/02
馬格斯.朱薩克(Markus Zusak)的《偷書賊》可說是一個異數,從全書的開頭,他便向讀者揭露了一項人盡皆知,卻時常視若無睹的真相:無論中間如何發展,只要是「人類」的故事都將走向共通的結局──死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些由微小互動、零碎言語所構成、卻往往被忽略的關愛。年輕時或許我們未曾注意,但它終有一日將靠著時光與理解,在柔軟的心中發酵成那罈名為愛的酒。
Thumbnail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是那些由微小互動、零碎言語所構成、卻往往被忽略的關愛。年輕時或許我們未曾注意,但它終有一日將靠著時光與理解,在柔軟的心中發酵成那罈名為愛的酒。
Thumbnail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的生活支柱。」 本書集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生命智慧、樹木小知識、生活體悟、自然蘊含的哲理 喚起我許多與山林樹木有關的記憶
Thumbnail
「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的生活支柱。」 本書集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生命智慧、樹木小知識、生活體悟、自然蘊含的哲理 喚起我許多與山林樹木有關的記憶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如果要為2022年選擇一個成長的關鍵字就是#家族記憶,面對原生家庭的創傷,為阿媽盡心,與母親和解。 首度回顧原生家庭創傷,29歲逃過鬼門關,向死而生,狂奔追尋生命意義,完全無法放鬆,直到母後一年,透過文字梳理內心最脆弱最黑暗的母親陰影,解除一生的魔咒,整個人輕盈起來,分裂的文學和藝術整合在一起。
Thumbnail
外公的過世,開啟臺裔混血兒的一趟尋根之旅。遠從加拿大訪台,踏上長輩口中的家鄉,自己極為陌生的地方。是不是更認識這個所在,就能更貼近逝去的外公外婆呢?或是用新的認識,覆蓋舊的遺憾,創造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連結? 📖《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黃潔珂 ✏️譯者:郭庭瑄 📍逆轉鄉愁 在加拿大成長的
Thumbnail
外公的過世,開啟臺裔混血兒的一趟尋根之旅。遠從加拿大訪台,踏上長輩口中的家鄉,自己極為陌生的地方。是不是更認識這個所在,就能更貼近逝去的外公外婆呢?或是用新的認識,覆蓋舊的遺憾,創造自己對這個地方的連結? 📖《山與林的深處》 ✏️作者:黃潔珂 ✏️譯者:郭庭瑄 📍逆轉鄉愁 在加拿大成長的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搬厝〉/洪錦田 ●〈兩个bē記得ê時鐘〉/林益彰 ●〈台灣出產果子〉/陳美圓 翻譯Jeton Kelmendi ê詩(5首)/蔡澤民 ●〈自我té揣〉 ●〈沉默ê狂野〉 ●〈離別hit一工〉 ●〈夢中相會〉 ●〈你遙遠ê黎明〉 ●〈烏雲〉/Pêng-si Hakka 屋家 心內話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搬厝〉/洪錦田 ●〈兩个bē記得ê時鐘〉/林益彰 ●〈台灣出產果子〉/陳美圓 翻譯Jeton Kelmendi ê詩(5首)/蔡澤民 ●〈自我té揣〉 ●〈沉默ê狂野〉 ●〈離別hit一工〉 ●〈夢中相會〉 ●〈你遙遠ê黎明〉 ●〈烏雲〉/Pêng-si Hakka 屋家 心內話
Thumbnail
丁口《遼闊集》與纏繞畫展,2018年1月14日在台北如是空間展出,首先感謝陳敬介老師栽培之恩,緣此經由老師而結識如是空間的負責人,再者感謝詩人瓦歷斯・諾幹為《遼闊集》寫序,及台北分享會對談人作曲家劉清輝。
Thumbnail
丁口《遼闊集》與纏繞畫展,2018年1月14日在台北如是空間展出,首先感謝陳敬介老師栽培之恩,緣此經由老師而結識如是空間的負責人,再者感謝詩人瓦歷斯・諾幹為《遼闊集》寫序,及台北分享會對談人作曲家劉清輝。
Thumbnail
文/李潔珂(作家、環境歷史學家,加拿大籍臺英混血) 像我外祖父母這樣的人及其後代在臺灣被稱為外省人,這個詞很籠統,我到現在都不太確定該如何解釋我們的血脈源流。最後,他們帶著我母親移民加拿大,而我就是在那裡出生。我們不知道自己算是中國人(我們來自的那個中國已不復存在)還是臺灣人。
Thumbnail
文/李潔珂(作家、環境歷史學家,加拿大籍臺英混血) 像我外祖父母這樣的人及其後代在臺灣被稱為外省人,這個詞很籠統,我到現在都不太確定該如何解釋我們的血脈源流。最後,他們帶著我母親移民加拿大,而我就是在那裡出生。我們不知道自己算是中國人(我們來自的那個中國已不復存在)還是臺灣人。
Thumbnail
這注定會是一本經典,雜揉文化嵌合與幽微情感的作品。對我來說,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李琴峰寫實且深刻的描寫了她所看見的台灣、日本,以及夾雜其中不可分割的中國文化。能夠這麼樸實的將個人的經驗以非母語的文字撰寫成冊,並傳達給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我由衷覺得尊敬與佩服。
Thumbnail
這注定會是一本經典,雜揉文化嵌合與幽微情感的作品。對我來說,這本書之所以如此出色,是因為李琴峰寫實且深刻的描寫了她所看見的台灣、日本,以及夾雜其中不可分割的中國文化。能夠這麼樸實的將個人的經驗以非母語的文字撰寫成冊,並傳達給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我由衷覺得尊敬與佩服。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三十多年前,一位陌生女子來到李家,自稱是他那被槍決大哥的未亡人。在那個壓抑不敢言的白色時代,蔡千惠揮盡青春,幫助李家父母度過喪子之痛、陪伴李國木長大。然而,在蔡千惠過世後,她當年來到李家的真正原因,隨著一封未寄出的信被揭開,信上字字泣血,令整理遺物的李國木感到震撼而心酸...
Thumbnail
今天下午到北埔姜阿新洋樓參加【茶金歲月】的新書發表會,以下是身為讀者 的感謝辭  非常感謝在座的長輩與前輩所串起的美麗因緣,讓我們有機會在這裡或坐或站或躺,身處在歷史現場的古蹟裡。而我們也何其榮幸,見證且親身參與了正在發生而且進行中的歷史,這是一段會流傳下去的台灣傳奇故事。  也謝謝【茶金歲月】這
Thumbnail
今天下午到北埔姜阿新洋樓參加【茶金歲月】的新書發表會,以下是身為讀者 的感謝辭  非常感謝在座的長輩與前輩所串起的美麗因緣,讓我們有機會在這裡或坐或站或躺,身處在歷史現場的古蹟裡。而我們也何其榮幸,見證且親身參與了正在發生而且進行中的歷史,這是一段會流傳下去的台灣傳奇故事。  也謝謝【茶金歲月】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