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在我還會反覆地思考,
當時那個人會那麼誠惶誠恐地對著日本人強調「我不太懂敬語,如有冒犯請多包涵」這一句的原因,真的只是想表示自己是個恭謙有禮的好人,或是單純對於日文敬語和禮儀的過度解釋?
還是說,其實是基於一個更深層的理由:他的
動物本能感受到了社會階級與地位的差距,而下意識地示弱?
畢竟,在經濟發展以及國力上,日本比台灣更加先進,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因此,國與國之間難免存在著鄙視鍊。在某些日本人的心目中,所有其他東亞國家的人地位在他們之下──就像許多東南亞國家的人在台灣遭受的差別待遇那樣。
包括我在內,許多人到了日本當地生活、或是實際跟日本人相處共事,多多少少的冷眼或嘲諷、冷落或排擠,不只是當事人切身的主觀感受,也是存在著的客觀事實。
不得不承認,在人們的意識裡,國家與國家之間確實存在著階級。
有時攸關生計,在人家國家裡討生活、在人家底下工作,那已不單純是鄙不鄙視的意識面問題,因為這社會階級的差距確實有如堡壘般聳立在眼前。此時,適當的隱忍和退讓也是顧全大局的必要表現。
但是,在這種彼此毫無利害關係、再單純也不過的語言交換活動,表現出一個沒有必要的卑屈態度,是否反應了民族自尊心層面的價值低落感?
希望真的只是我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