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的視角
要與這部電影產生共鳴的方法,需要以純然的觀眾視角去看,而不能用上帝視角去看。
純然的觀眾,電影給什麼畫面就看什麼畫面,給什麼情節就看什麼情節,感受情緒的步調;上帝視角,則是掌握所有的細節,不容許不知情。
所以,如果用上帝視角看這部電影,就容易覺得情緒大多過於平緩、鋪陳沉悶、前半段一個一個月跳步調太快、太多日常片段、感受不到情感聯繫、大部分角色形象不豐滿、缺乏心境描寫,以及許多設定都不清楚(孤城怎麼創造出來的、為什麼多處強調7)等等。
但是,捨棄上帝視角,就完全能夠理解這部電影。
身為一個電影觀眾,是來看一兩個小時電影的,不是來看連續劇,所以要的本來就不是連續劇或原著小說那樣方式的感動,而是大約一兩個小時的心境變化。
藉由安西心的劇情,觀眾感受到日子一天一天過,甚至是一月一月過,平淡無奇,沒有什麼拯救世界的學生,也沒有什麼冒險漂流或凶殺案解謎,全劇大部分的人就是路上遇得到的你我他。且看她一步步踏出去,從什麼都不敢說到敢說,從與他人絕對生疏到有所羈絆,這些變化在旁人看起來沒什麼,但對她而言甚至對城堡眾人而言都是極大的突破!
再看他們的互動,直到離開城堡前,才知道彼此的全名、所處時間線,這些原本應該是很基本的表層標籤,他們到最後才知道,顯得他們本來是多麼地陌生;然而正因為打從一開始沒有那些標籤,所以他們的對話,都是難得彼此有想聊下去的話題,從非常表面的訊息越來越形成彼此的聯繫,這又是何等真實的交心!
因此,這不是一部賣慘的受難紀錄片,而是療癒片!
對觀眾而言,一堆劇情都是角色們的日常瑣碎小事;但是對他們而言,他們需要的就是這種寧靜!
受傷的人,或許需要有人講出他們完整的故事,所以原著小說的描述遠遠比電影詳盡;然而,另一種需求,卻不是力求完整,而是情緒的調節,只須看著這部時間不長的電影,讓情緒跟著劇情走,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一種力量,幽微,但存在,讓絕對生疏的人們越走越近,這就夠了。
尤其對於一般觀眾而言,觀眾就是觀眾,與這些人物並無深刻的關聯,本來就不用掌握所有的細節,只需大致了解,感受之、隨之起伏,足矣。
------
每個角色的看點
長久昴,戲份不算多,對城堡其他人和善,一部分原因是以國三身分登場,面對的是一群年紀較小的學弟妹,但另一部分也顯示其本質,所以雖然染頭髮,但實在不是不良少年;
當他想要有一番學業,但功課不怎麼好,所以選擇報考高職的夜間部,這點讓其他人詫異;
離開城堡前,告訴政宗青澄自己想要當遊戲製作人,成為他口中的長久六連。
井上晶子,以國三身分登場,會主動跟城堡其他女生來往,但不會有拉黨結派的感覺;
看到長久昴染頭髮時,覺得自己也可以染一下,與其他人反應不同,一方面是同樣有不愉快的家庭,一方面也是年代最相近;
跟長久昴同樣沒遇過喜多嶋老師,因為她自己就是喜多嶋老師的過去。本來她的路需要靠她自己走,但因鏡之孤城,她有了與其他人的羈絆。
安西心,戲份算是最多的一位,觀眾透過她的故事牽連出其他人的故事;
本來不太想去城堡,但在現實中實在感到各種無力無助,所以漸漸與城堡中年齡相近的其他人互動;
原本她的心願是要欺負她的人消失,然而當她逐漸改變自己,最後與東條萌一切都講開後,驚訝於原來還可以那麼蔑視那些欺負自己的人。
水守理音,乍看之下,最不該出現在城堡的人,因為他看起來就是個人生勝利組,長得帥、脾氣好、沒有拒學、參加足球隊,但是仔細想想,在有的人不常出現,有的人比較帶刺,城堡中出現水守這樣的人確實是有必要的;
身處夏威夷,為了跟大家見面所以總利用空檔時間,在日本的傍晚出現;媽媽只能來看他一下,給了蛋糕就回去;再搭配他有明確的願望,就是讓死去的姊姊回來,這顯得本來可以到雪科第五中學上學的他,變得不再是人生勝利組,因為拒學者有拒學者的辛苦,但他是連雪科都沒進,若說城堡內眾人都是雪科人,只有他格格不入,但正是這份格格不入,顯得他的孤獨;
答案揭曉後,城堡的樣子完全就是姊姊在世時的模型,這個世界是姊姊打造的,理音其實是最需要進城堡的人。
政宗青澄,喜歡電玩,也擅長整理、分析目前所獲得的情報,只是脾氣比較帶刺,這肯定讓他在現實世界中吃進苦頭;
當他眉飛色舞地述說長久六連的作品時,很多人跟他沒共鳴,只有嬉野遙跟他有共鳴,這一方面是喜歡3C的人沉浸其中,只有同好者才能共鳴,自然與其他人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大家處在不同的時間線上,只有比他後面的人才知道他在說什麼;
當他得知長久昴想要當遊戲製作人,解說昴為六連星時,那眼神是多麼地驚訝與感動。
長谷川風歌,不過言語帶刺,偏偏又心腸較軟,常跟井上晶子、安西心來往;
會在城堡內寫功課、彈鋼琴,有種千金小姐的風範,但這種貴族子弟似的生活,其實遠不像是表象上看得那麼美好,且看她飽受壓力地練琴時刻,活脫脫一個現代的貝多芬;
面對嬉野遙的告白,她起先嫌棄,但隨著大家越來越熟悉後,她願意給對方比較正向的回應,顯現出她有自信、能為自己作主的一面。
嬉野遙,喜歡黏著女生,當對方不太有什麼回應時,就轉移目標;
最先爆氣指出他所發現的點,雖然不完全符合現實,但也推動了劇情;
他的外型不討喜,被同學勒索,愛現媽媽做的點心,顯得他在眾人中特別像個孩子,從小被保護得太好,缺乏保護自己、展現自己的能力,然而處在不那麼強調為世界而活,而是比較強調為自己而活的世代,他成了最先爆氣說出自己想法的人。
細細觀察、感受這些角色呈現的面貌,就會感覺到,長久昴與井上晶子比較相近,安西心、水守理音相近,政宗青澄、長谷川風歌、嬉野遙比較相近,每個時代都有其特色,然而共通的,是人心的距離,裹足不前得到的是孤獨與不被理解,踏出一步,才有了下一步。
關於這部電影,其實還可以整理一些心得,但是分享到這邊也就差不多了。
-------
本文作者:洗丹青
引用時請註明作者,轉載則請經過本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