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哲學 (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四、Parmenides 巴門尼德
Elea 愛利亞,位於義大利南部,是希臘人創建的殖民城市。

* Parmenides of Elea 巴門尼德 (c. 515 – c. 445 BC)

Parmenides 巴門尼德生於Elea 愛利亞,和Heraclitus 赫拉克利特的生存年代有交疊,但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他的學說、更多受到畢達哥拉斯教派的影響,他出生豪門、生活富裕,所以不會是教團的核心成員,因為,他們必須放棄個人財產、和教團生活在一起;近代的考古發現,巴門尼德除了是城邦的立法者外,還可能是醫生。

Parmenides 巴門尼德曾在他的弟子Zeno of Elea 芝諾的陪同下、造訪雅典,當時他約65 歲,而還是個年輕人的Socrates 蘇格拉底曾與他交談。

Being 如是

他說:一切皆「如是」(being)。

又說:

有兩條道路。

通往真實 (aletheia) 的道路是:「如是」(being) 存在,「不如是」(not-being) 不存在 (he men hopos estin te kai hos ouk esti me einai);

通往虛幻的道路、則是:「如是」(being) 不存在,「不如是」(not-being) 存在。

後者、為什麼虛幻呢?

因為,「智慧」(logon) 就是「睿思」(noema),「睿思」只能思想「如是」(being)、而不能思想「不如是」(not-being)。

「睿思」與它的思想對象、是同一的。

「睿思」若欠缺其思想之內容,這是不可想像的,所以,一定有其內容;而這個內容、就是「如是」(being)。

在「如是」(being) 之外,沒有任何別的東西,也決不會有任何別的東西,因為,命運已將它固定在不可分割、且不動的實體上。

他說:盲矇邪師用來蠱惑人心的話語,都是些空洞的聲音;而愚夫愚婦、卻奉那些空洞的聲音、為永恆不變的真理,那些,例如:生成、毀滅,存在、不存在,在此、在彼,顏色、形象的更替等等。

盲矇邪師以為:對立的事物是同一的,「如是」(being) 既是、而又不是同一件事情,一切事物、總在與自身相反的方向運動。但是,那是不可能的。

因而,「不如是」(not-being) 的存在、是不可思想的,而只能是人的幻覺。

所以,只剩下一條道路可以走,那就是:「如是」(being) 存在。

在這條道路上,有許多標誌表明:

(1)「如是」(being) 不是由「不如是」(not-being) 產生出來的,所以也不會消滅;

(2)「如是」(being) 是完整、唯一、不動、而無限的;

(3)「如是」(being) 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它永遠在現在,作為完整、統一、連續、聯通、連結的整體而存在著;

(4) 你想要為它尋找何種根源呢?它又是如何生成、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呢?「如是」(being) 只能是自己的原因。

「土」生「火」,「火」生「氣」,「氣」生「水」,「水」生「土」,這些生生滅滅,構成一個圓形的循環。

盲矇邪師觀察到這些、便率爾以為:在這循環過程中的「變化」,是剎那剎那、生滅無常的「火」。

這就好比: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子從眼前跑過去,你說:「小孩子跑過去了」一樣,這句話、並沒有增加任何東西,只是一個單純的描述;而把這個描述、當作是小孩子跑過去的原因,則更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情。

「變化」的狀態,必須結合其對立面、才能夠存在。

Parmenides 指出:圓形運動之所以產生「變化」,是因為感官、將作為參照座標的圓周、細分為彼此分離而不相隸屬的點,「土、火、氣、水」等元素、在這些彼此分離而不相隸屬的點上移動,由此參照,產生了「變化」之假象。

但如前所述,「如是」(being) 乃是完整、統一、連續、聯通、連結的整體,在圓周上的每一個點,都聯通、連結到圓周的全體,所以,「土、火、氣、水」等元素、在彼此緊密結合而互相聯通的點上移動,並不產生「變化」。

因而,只有「不生不滅」、才是恆常、不變的原則。

這個說法,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以為:Parmenides 所主張的萬物本原、是「一」;事實不然。

因為,存有的「一」、是由虛無的「〇」產生出來的,在時間上、有先後順序,在有過程上、有因果關係,這就違背了「如是」(being) 在時間上無始無終、在空間上無此無彼的原則。

他所稱的「如是」、乃「頭頭皆是、物物皆明」的略稱;事實上,「事物自身所以如是」、才是Parmenides 心目中的真實,而非任何位於事物之外、創生宇宙、推動萬事萬物運動的具體物質,甚或虛假的話語、空洞的聲音,堪為真實。

當其他哲學家正熱衷於尋找、由哪一種物質變化成為另一種物質、從而創生宇宙、推動萬事萬物運動之際,Parmenides 卻著重於「事物之本身」;換句話說,事物從哪一個變化為另一個,只是感官作用所產生的經驗層次的幻相,而其中的「如是」(being),才是恆久普遍的常數。

這個常數,他命名為「智慧」(logon)。

世界的秩序 (world order) 並不是一條、通往究竟真實的道路;相反地,它是一個所有的靈魂都存在其中、而永劫生生死死的輪迴:向上、和向下的道路,是同一的,因為,在圓形的運動中,你找不到開始、也沒有結束。

萬物都陷入了變化、生滅、和轉換的無盡循環中,這正是Heraclitus 的「流變」說、和他的神聖「邏各斯」(logos) 的核心。

Parmenides 則指出:

人們習慣於把他們的視野、侷限在一個狹小的點,而提到兩條道路,這兩條道路的其中一條、當然是不值得一提的,他們就是在這一個點上、犯了錯誤:他們把這兩條道路、加以區隔,認為,它們是兩立、而不諧的,一條道路、是以太的火焰,柔和、而輕妙,在自身的各個方面都相等、而又與別的東西不相等,另一條道路,則是無光的黑暗,一個又濃又重的形體。這種對於世界的看法、只能說、是膚淺而庸俗的凡夫觀點。

由於一切個別的事物、都被普遍地賦予光明和黑暗,這兩個性質、同時被均勻地分配給這些和那些事物,所以,一切、皆充滿著光明,同時、也充滿著看不見的黑暗,兩者、各不相謀,端視你的觀點為何,而只能選擇一種。

「如是」(being) 只能是自己的原因,它既非由「不如是」(not-being) 產生,也不會產生「不如是」(not-being);若如後代的形上學者、將其理解為創生宇宙、推動萬事萬物運動的「神」(God),無寧是對於Parmenides 的理論的誤解。

【反思】:

William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在其劇作Hamlet《哈姆雷特》中,曾寫下如下的名句: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對此,歷來的中文翻譯,可謂琳瑯滿目、五花八門,舉其數例,諸如:(括弧內為筆者的回應)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這麼嚴重的問題,豈可僅是值得考慮而已?)

「死後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是問題。」(活著是存在、還是不存在,更是問題。)

「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問題。」(活下去、指的是現世的生存,而to be 有比現世生存更深刻的意涵,甚至可能是不生存。)

「活好、還是死好,是一個問題。」(當然是,但除此之外,還要看,是歹活、爽活,天年死、意外死、安樂死、不得不死、還是不想活也不敢死。)

「苟且偷生、還是奮起抗爭,這正是問題所在。」(十分社會性,所以,起來反抗、向專制暴政說不吧!被奴役的哈姆雷特。)

「無為苟活、或奮為而死,是個棘手的問題。」(豈止棘手。)

「是否being 你想要being 的狀態,才是問題的關鍵。」(正好相反,哈姆雷特憎恨他所處的狀態。)

「是如、非如,煞費深思。」(十分簡潔,但用字太少,又有語意不明的缺點;與其把to 翻成「是」、be 翻成「如」,為什麼不把to 翻成「選擇」、be 翻成「如是」呢?)

「要不要被動地接受這個事實的狀況,也就是,要不要束手就範?那是一個困局。」(把to be 看成被動式來理解,而不當作完成式、或現在進行式?Let it be.)

「是寧可忍受當下不幸的苦難,承受時代的鞭笞與嘲諷,和壓迫者 (上層者) 傲慢的輕蔑和凌辱,在汗淚淋漓的枷鎖中、疲憊地生活著,還是對於悲慘的命運、奮力一搏地反擊,去制止那如浪濤般蜂湧而至的毒害,擺脫生命的糾纏、求得圓滿的結局,成仁而無憾、百了而安息,這兩者、到底何者較為高貴呢?」(可以加進更多的形容詞,但其對應關係、應該顛倒過來,to be 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我死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Ephesus 艾菲索,位於土耳其西海岸。 Anatolia 安納托利亞,又稱小亞細亞,北接黑海、南接地中海、西接愛琴海。
Samos 薩摩斯,是愛琴海上的一個島嶼;這個小島,位於小亞細亞、也就是Anatolia 安納托利亞的西海岸外,距離Miletus 米利都西北、約40 公里的地方。
Milesian School 米利都學派 Miletus 米利都位於土耳其西海岸。
Hey you, out there in the cold Getting lonely, getting old
Let's walk down to the water There's hyacinth in bloom
You want to stay with me in the morning You only hold me when I sleep
Ephesus 艾菲索,位於土耳其西海岸。 Anatolia 安納托利亞,又稱小亞細亞,北接黑海、南接地中海、西接愛琴海。
Samos 薩摩斯,是愛琴海上的一個島嶼;這個小島,位於小亞細亞、也就是Anatolia 安納托利亞的西海岸外,距離Miletus 米利都西北、約40 公里的地方。
Milesian School 米利都學派 Miletus 米利都位於土耳其西海岸。
Hey you, out there in the cold Getting lonely, getting old
Let's walk down to the water There's hyacinth in bloom
You want to stay with me in the morning You only hold me when I sleep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無常 世事多變,未來難測,常讓人有世事「無常」的感概,「無常」總有負面的語意。 在《佛說無常經》中的ㄧ段經文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ㄧ事,未被無常吞」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透過古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對話,探討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悖論。本文討論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對此問題的看法,並指出科學無法解釋的深刻的形而上學真理。同時,透過神祕學的角度,闡述了生命和意識的起源,帶出了對於生命和意識不朽性的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無常 世事多變,未來難測,常讓人有世事「無常」的感概,「無常」總有負面的語意。 在《佛說無常經》中的ㄧ段經文 「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ㄧ事,未被無常吞」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透過古代哲學和現代科學的對話,探討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悖論。本文討論了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對此問題的看法,並指出科學無法解釋的深刻的形而上學真理。同時,透過神祕學的角度,闡述了生命和意識的起源,帶出了對於生命和意識不朽性的思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以及對於矛盾的觀點。針對佛教思想提出了一些疑問,並且探討了個人認知與世界觀的關係。
在人類長年來的各種發展而言,都會討論到世界似乎存在某種潛在的方向性,在陰陽五行的領域就會說是「道」,而在近代思想,最類似的可能是海耶克的「自發秩序」的概念。 個人認為,這些概念其實可以從當代物理的對稱性與對稱破缺的角度,給予相對具體的理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