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你的道德經 -- 19. 感受與受方。沖氣以為和。無有入無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這裡引用維基百科對於莫比烏斯環有關的小故事。

美國的大物理學家理察·費曼和他在少年時的女朋友阿琳,一起談論笛卡爾的哲學時,阿琳說也許就像哲學老師說的一樣,任何事物都像紙張一樣擁有不同的兩個面。費曼則說這一說法本身也是值得權衡的,然後根據從《大英百科全書》學到的知識,拿出一張紙,在女友面前現場製作了一個莫比烏斯紙環。阿琳非常驚喜,第二天把紙環帶到了學校。當老師拿起一張紙又開始舉例事物都有兩面性時,她興奮地舉起了莫比烏斯紙環,令在場的師生們都為之驚訝。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raw-image

觀察大自然的運作,你會發現,順應的展示,是用更多的接受器或是更大的接受面積。樹木無法預期明天是否有陽光,所以長出更多的葉子,更大片的葉子。不能預期是否有水留下,所以分出更多分枝的根,根伸的更遠。動物也是,活動範圍的擴大,也是為了增加接受的機會。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萬物有所分別,而動態發展於一體之內,於一體之上。彼此之間的競爭合作,而形成的能量場域,即是沖氣。這能量場域中,萬物動態平衡,和而不合。合的是陰陽,是有無。和的是彼此。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道生成「ㄧ」,神。「一」鏡像了自己,生出「二」。一是合一,鏡像以為是分離而為二。這個以為的分離造成空隙是「三」。這三者造成所有事物的生化。

所有的分裂都會以切割而展現體,以清氣充滿整個空間,萬物以此為和。

人意所分別出而不願站立的地方,是孤、寡、不穀,王公用來稱呼自己,將自己站在上面。

所以萬物的分裂生成,要嘛「無」產生更多空間而「有」增加產生之物,要嘛「無」空間被佔滿而「有」沒了要產生之物。

意欲的狀態是什麼樣子,「我」就應出什麼樣子。

當情緒凌駕於意之上而且不消亡,意將受情緒影響,以其應化萬事萬物。

明白了「一」是既相對又是一體,那麼「你」這個「一」可以做些什麼呢?

「意」是「有」「無」之間的傳訊官,介面,穿梭於有無之間。「間」以有而呈現,「無」本無間。

那麼「無間」是什麼呢?「有」於「無」中相和,無承載了所有的有,而「你」當下所有的即是「念」,即是所有當下的呈相。

「無有入無間」即是隨意入念。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生化的萬物中,至柔的是意,至堅至定的是神。意遊走在神之中。意在有無穿梭,神不中斷而無間。以意入神。「吾」是感受,有感受的意之所向,不為了什麼,意不在意處,會成就「有」的增益。於無定名,不為了什麼,意不在意處而運作「有」的增益,以道德得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skYi 的問疑
3會員
113內容數
人文生活
AskYi 的問疑的其他內容
2022/09/13
甜香沁入道 淡紫映心來 清風過眼前 花雨落滿天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在「無」的狀態,以百姓心為己心。 「信」即是使民得其所欲。
Thumbnail
2022/09/13
甜香沁入道 淡紫映心來 清風過眼前 花雨落滿天 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聖人恆在「無」的狀態,以百姓心為己心。 「信」即是使民得其所欲。
Thumbnail
2022/09/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Thumbnail
2022/09/13
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雲萬里天
Thumbnail
2022/09/13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2022/09/13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反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專於物外 。專於相內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體不懼怕大能量的衝擊,則大能量即會來到。 正因爲不滿足,所以不滿足。 「厭」是指滿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讓我們用一點時間來考量思維。 我的朋友,什麼是思考? 那麼 你今天思考了嗎? 你今天想了什麼思維? 今天的哪些思想是起初思維的部分? 如果你願意,可以把宇宙想成是無限的,這一點還未被證明或被反證,但我們可以保證你自己是沒有盡頭的,你的領會,你所稱之尋找真理的旅程...
Thumbnail
讓我們用一點時間來考量思維。 我的朋友,什麼是思考? 那麼 你今天思考了嗎? 你今天想了什麼思維? 今天的哪些思想是起初思維的部分? 如果你願意,可以把宇宙想成是無限的,這一點還未被證明或被反證,但我們可以保證你自己是沒有盡頭的,你的領會,你所稱之尋找真理的旅程...
Thumbnail
萬物都有靈,即使只是一滴水。若要能與之共振,要相信,也得要放下。所以,若您的心念來自感恩與慈悲,相信與您共振的一切將是宇宙的無窮恩典。因為,你投射的每一分祝福的波,都是你給自己的祝福。 萬物皆有靈,萬物皆同根。與之共振,感恩一切。就是最美好的能量波。
Thumbnail
萬物都有靈,即使只是一滴水。若要能與之共振,要相信,也得要放下。所以,若您的心念來自感恩與慈悲,相信與您共振的一切將是宇宙的無窮恩典。因為,你投射的每一分祝福的波,都是你給自己的祝福。 萬物皆有靈,萬物皆同根。與之共振,感恩一切。就是最美好的能量波。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 尤迦南達認識一名天才科學家博斯,同時他也是傑出的植物學家 透過博斯的視角看世界 科學與宗教可以連接起來 東方和西方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體......
Thumbnail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 尤迦南達認識一名天才科學家博斯,同時他也是傑出的植物學家 透過博斯的視角看世界 科學與宗教可以連接起來 東方和西方的智慧可以融合為一體......
Thumbnail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Thumbnail
莫比烏斯環展示了一個對應且合一的拓墣結構。也許可以讓咱們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你」是展成什麼樣子的感受接收器,「我」即相應而產出相應之「物」。即是所謂的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唯能合上,能感而受之,是真的受方。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科技的發展,使的人類的限制,一步一步的往外推,生活有了跟以往不同的體驗。然而咱們真的了解自己嗎?而咱們的限制,究竟是在哪裡呢? 人的身體是有所限制的,而在沒有被限制的那一端,卻因為身份認同與標籤的尋找,將「你」封印在各式各樣的「有」上面。由於這樣的封印,分離於是產生,即是一生二,二生三。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可以說明,便不是真切、根本的道。 字義的意思是如此,但意涵可能更深層。
Thumbnail
「所有事物都是兩極性;任何東西都有兩極;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像與不像是相同的;對立的事物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物極必反;一切真理皆為半正確的真理;所有的矛盾觀點都可以被調和化解。」---《卡巴萊恩》 「一體兩面、物極必反、連真理也有兩極,唯有參透了兩面才知如何轉化調和。」-〈歐庫瑪〉
Thumbnail
「所有事物都是兩極性;任何東西都有兩極;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像與不像是相同的;對立的事物在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物極必反;一切真理皆為半正確的真理;所有的矛盾觀點都可以被調和化解。」---《卡巴萊恩》 「一體兩面、物極必反、連真理也有兩極,唯有參透了兩面才知如何轉化調和。」-〈歐庫瑪〉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會有所謂的一體兩面的存在。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Thumbnail
任何事情,都會有所謂的一體兩面的存在。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