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成長筆記】多方學習的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昨天跟著一群老朋友去爬山,到了某一個好漢坡時,是往下拉繩索像攀岩那樣下去,大概3層樓的高度。

領隊在說這話的時候,我是站在平地上,還没真正看到那個景象,心想,ok啊,等到大家都下去了之後,我站在那個邊緣上往下一看,一陣害怕,立刻說:「我不敢下去。」

朋友在底下喊著:「susan,你可以的。」

「我不行。」我堅持。

領隊安撫我:「想像你是特種部隊,就下來了。」

我心想,是電影看太多嗎?然後浮現在我腦海的一部影片是席維斯史特龍早期一部電影,那幕是他没有拉住另一位夥伴的手,於是夥伴墜谷而死。

想到這裡,我又僵住了。

年輕的弟弟開口了:「阿姨,我阿媽78歲,都下來了,没問題的啦。」

我面無血色保持禮貌說:「阿媽好強。」

正在糾結中,一位底下的夥伴說:「susan 你轉過身去,雙手拉著繩子,然後左腳踩這個點,右腳再踩那個點,對,很好。現在左手往下拉,右手往下一點,對,左腳再踩這裡。」

他用登山杖拍著一個突起的點,要我踩那個點。

就這樣一步一步,我跟著他的指令,還有登山杖輕拍石頭的聲音,最後安全踏到地面,眾人一片歡呼,終於可以再往前了。

下來後,我問領隊:「前面没有了吧?」

領隊用蒙娜麗莎的微笑看著我說:「這麼好玩的體驗如果只有一次,就不叫秘境了啊。」

所以,後面我們又走了3處這樣的好玩的體驗,後面我確實就比較没那麼害怕。

這讓我想到最近看的一本書「逆向工程」 裡所提到的,專家極少是傑出的指導者而且亳不自覺。

我們常以為專家一定知道自己怎麼那麼與眾不同,而且有能力可以把這樣的知識傳授給別人,可以實際上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你去向專家請教,你會發現他可能會輕描淡寫,漏掉很多部份。

為什麼呢? 因為專家已經把多年的經驗都內化了,他可以不用思考,就做出反應。

書裡舉了一個實驗,他們請來熟手跟新手做高爾夫球的實驗,先在室內做果嶺推球,這個結果,亳無疑問是高手表現的結果較佳。

接著,他們請這群人把他們剛剛在打球的行為用一篇短文寫下來,細節及每個步驟能夠寫的愈詳細愈好。

然後,再請他們做同樣一次的果嶺推球。

結果,這次的表現,新手的表現明顯進步,而熟手的表現卻反而下降。

這個實驗他們發現, 熟手早就精通一套複雜的精細任務,他們最不想做的就是再去拆解己經自動化了的程序,思考的過程會影響他們的表現。

相反的,這個反覆思考每一步對新手來說卻是提升表現的好方法。

所以,回到我昨天要拉繩攀岩下來的體驗,能夠讓我在那當下安全下來的是清楚的一步步的指令。

也許你會問,那我們不是要跟標竿學習嗎, 那要怎麼做?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面對專家、高手,你可以怎麼提問並向他們學習,有興趣的話,你可以來讀讀第七章,作者舉了一些提問的技巧。同時他也強調,没有一位專家能教導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應該向多位專家學習。

我蠻認同的,就好像南瓜湯要好喝,至少要混和二個品種的南瓜,芒果汁要好喝,要有3種的混和,土芒果、金煌、愛文,取土芒果的香、金煌的酸、愛文的甜。

用食物來比喻,有趣也容易記,相信你一定記得住。(20220321)


這篇文章你同時也可以在youtube 觀看:

以下是我的圖文創作分享:

✔︎ IG|https://www.instagram.com/susanhuangkhh/

✔︎ Line貼圖|https://reurl.cc/0pjrO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若羽 的沙龍
30會員
401內容數
每日例行練習的產出集結地。定期檢視這樣的學習對自己產生了那些影響。
黃若羽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0
在講課或進行簡報,要有時間會突然被壓縮的準備。 因此,我們每位顧問被訓練成口袋要隨時有備案,制式版本的簡報外,還要有1分鐘、以及不用投影片的版本。 另外,在企業講課時,也曾遇過心急的高階主管進來打斷課程,抛出他的問題,請你用30秒回答。 在此分享一個好用的PREP架構,可以幫助你在遇到這種突發
Thumbnail
2024/04/10
在講課或進行簡報,要有時間會突然被壓縮的準備。 因此,我們每位顧問被訓練成口袋要隨時有備案,制式版本的簡報外,還要有1分鐘、以及不用投影片的版本。 另外,在企業講課時,也曾遇過心急的高階主管進來打斷課程,抛出他的問題,請你用30秒回答。 在此分享一個好用的PREP架構,可以幫助你在遇到這種突發
Thumbnail
2024/04/05
影片中分享3個在職場上易被忽略的浪費時間行為及解決之道: 1.做事抓不到要領 2.忽略內部行政規定 3.輕忽主管的信任
Thumbnail
2024/04/05
影片中分享3個在職場上易被忽略的浪費時間行為及解決之道: 1.做事抓不到要領 2.忽略內部行政規定 3.輕忽主管的信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没有一位專家能教導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應該向多位專家學習。 用食物來比喻,南瓜湯要好喝,至少要混和二個品種的南瓜,芒果汁要好喝,要有3種的混和,土芒果、金煌、愛文,取土芒果的香、金煌的酸、愛文的甜。
Thumbnail
没有一位專家能教導你需要知道的一切,最好的方法就是,我們應該向多位專家學習。 用食物來比喻,南瓜湯要好喝,至少要混和二個品種的南瓜,芒果汁要好喝,要有3種的混和,土芒果、金煌、愛文,取土芒果的香、金煌的酸、愛文的甜。
Thumbnail
我平常很少運動,一來老是覺得沒時間,二來是沒有運動咖,就少了一些動力。 那天朋友從新竹回來,我們一起晚餐,她說隔天要去走大坑步道。我馬上躍躍欲試說,我要去。 朋友平常有在爬山,她原本要走難度較高的4號步道,為了配合我這肉腳程度,特地選了10號步道,陪我練腳力。
Thumbnail
我平常很少運動,一來老是覺得沒時間,二來是沒有運動咖,就少了一些動力。 那天朋友從新竹回來,我們一起晚餐,她說隔天要去走大坑步道。我馬上躍躍欲試說,我要去。 朋友平常有在爬山,她原本要走難度較高的4號步道,為了配合我這肉腳程度,特地選了10號步道,陪我練腳力。
Thumbnail
#學以自用 的作者,從跟女兒一起學了西洋棋、因為講話發聲的問題去學唱歌,進而參加社區合唱團、學衝浪、學素描、學游泳、學雜耍、學鑄造戒指,看得我心癢癢。 中年學習,是為了我自己,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升遷;在孩子面前學習,是為了當榜樣,告訴孩子,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Thumbnail
#學以自用 的作者,從跟女兒一起學了西洋棋、因為講話發聲的問題去學唱歌,進而參加社區合唱團、學衝浪、學素描、學游泳、學雜耍、學鑄造戒指,看得我心癢癢。 中年學習,是為了我自己,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升遷;在孩子面前學習,是為了當榜樣,告訴孩子,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Thumbnail
爬山於是有了不同的風景。有時為著自己爬,但有時也練習領著別人爬。
Thumbnail
爬山於是有了不同的風景。有時為著自己爬,但有時也練習領著別人爬。
Thumbnail
「有孩子不曾踩在泥巴上,也有人未曾從樹上親手摘下果子,蘇彥彰說,廚師,是產地到餐桌的橋樑,他講述法國名廚馬克韋拉拿著菜籃,把草原上的苔蘚、地衣採回做菜的故事,向孩子解釋土地與料理的密不可分。『simple is the best(簡單就是最好的。)』蘇彥彰總是這麼告訴學生。」〈從產地到餐桌 法國藍
Thumbnail
「有孩子不曾踩在泥巴上,也有人未曾從樹上親手摘下果子,蘇彥彰說,廚師,是產地到餐桌的橋樑,他講述法國名廚馬克韋拉拿著菜籃,把草原上的苔蘚、地衣採回做菜的故事,向孩子解釋土地與料理的密不可分。『simple is the best(簡單就是最好的。)』蘇彥彰總是這麼告訴學生。」〈從產地到餐桌 法國藍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讀起來沒有壓力,在閱讀過程中會讓你思考許多的書,推薦給喜歡看故事又不喜歡畫重點的人。 兩座高峰之間必然有低谷,情緒上必然有些變化,登上高峰後你會做什麼?身處低谷時你又會做些什麼? 來看看智慧老人教年輕人怎麼做吧!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讀起來沒有壓力,在閱讀過程中會讓你思考許多的書,推薦給喜歡看故事又不喜歡畫重點的人。 兩座高峰之間必然有低谷,情緒上必然有些變化,登上高峰後你會做什麼?身處低谷時你又會做些什麼? 來看看智慧老人教年輕人怎麼做吧!
Thumbnail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Thumbnail
已經好幾年了,為了能把自己的專業讓別人更容易學習,看了很多講師訓練的文案,回想自己的習慣,喜歡一個人工作,後來終於找到 孫治華 老師 的教學型態比較符合自己的想像。​
Thumbnail
沒人說過這些,但自然就會發生,直到長大後才發覺這並不是自然會發生的,甚至其實不合時宜。
Thumbnail
沒人說過這些,但自然就會發生,直到長大後才發覺這並不是自然會發生的,甚至其實不合時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