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飲食|夏。《夏季的特性》

節氣飲食|夏。《夏季的特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夏季養生:夏季的特性
暑,多挾濕,分陽暑、陰暑

夏日炎熱,一般大眾都從小已學習到:要盡量避免在大熱天大太陽底下待的時間過久、曝曬過度,以免發生眼睛發黃、頭痛、昏厥、吐瀉...... 等中暑現象。以中醫學來說,上述的現象,稱為「陽暑」;另外,還有一種夏季常見的症狀,稱為「陰暑」。

「陰暑」,主要是在炎夏時,由於人們大多時間待在冷氣房、陰涼處,或者是吹到冷風、飲食過於寒涼...... 等生活中的因素,引起人體陽氣悶在體內,而出現胸悶、疲倦沈重、發熱無汗、流鼻水、噁心嘔吐腹瀉......等現象。在古時,中醫稱之為“因暑而受寒者也”。

現代,由於大環境的變遷,在都會區,中「陽暑」的人少見,反而常見到夏日中「陰暑」的人,特別是老、弱、婦、孺,與體質虛弱者。

日常保健

避免中「陰暑」,有下列幾點日常就可以留意並保健的方法:

■ 注意風扇或冷氣風口,勿直接朝身體部位直吹;

■ 飲食應避免過於冰冷,烹調時注意勿使用過多寒性、生冷食材;

■ 運動過後,應稍待體溫恢復平常,再沖洗;避免直接沖洗冷水澡。

■ 盡量避免過於頻繁地,進出溫差大的空間...... 等等。




avatar-img
Botree的沙龍
28會員
248內容數
從每天日常飲食吃喝,體會大自然節氣奧妙,輕鬆在生活裡認識中醫~ 好日子,從起居、運動、飲食、睡眠、清潔、好心情,開始! • 深入淺出,從黃帝內經、本草綱目等原典導引。 • 真實依春、夏、秋、冬,四季書寫。 • 涵括日常家常菜、食療、藥膳等,生活化而實用。 • 休閒中養生,美食也健康。 • 圖文並茂,從節氣餐桌上拍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Botr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夏季的食補:牛蒡的妙用 〝牛蒡根〞 【性味歸經】歸肺、心經。味苦、甘,性涼。 【功能】主要為“清熱解毒”,可除煩悶、消脹、改善四肢無力, 幫助消化,有益於改善三高體質,幫助減重、回春 ...... 等。 〝牛蒡茶〞 夏日飲用牛蒡茶,可以緩解煩悶、口渴、四肢無力、胃口差。 改善咽喉腫痛,以及脖子淋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夏季的保暖:〝養身先養暖,治病先治寒。〞 隨著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現代人跟古人居住環境不太相同,因為非常便利,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而飲食偏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而傷於寒。 人體應該注意下面部位的保暖:肩頸、後腰、尾骶、丹田、膝蓋、小腿肚
【 夏天還是要”暖”的身體部位 】 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 現代人由於生活便利, 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 而飲食過於寒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 而傷於寒。 人體在夏季,依然需要注意下列部位的保暖 ......
夏季飲食的味道 4 "吃辛香,開肺竅" 夏日炎熱,皮膚毛細孔張開,中醫學以〝酸味斂汗養心〞,並以〝辛味養肺益心〞。 《黃帝內經》中提到:〝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味為苦〞、〝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夏季,相應五臟為〝心〞, 五味方面
夏季飲食的味道 3 "苦味入心,降火氣、燥濕" 夏天,苦味食材可以清心火,而達到養心安神的益處。 ➤苦味食材 常見的苦味食材,包括:苦瓜、萵苣、百合、白果、牛蒡、芹菜、菊花、綠茶、咖啡 …… 等。 ➤推薦飲食 例如:苦瓜排骨湯、芹菜炒花枝、菊花茶 ….. 。 ➤小叮嚀 天氣熱,許多人便習慣吃苦味飲
夏季的食補:牛蒡的妙用 〝牛蒡根〞 【性味歸經】歸肺、心經。味苦、甘,性涼。 【功能】主要為“清熱解毒”,可除煩悶、消脹、改善四肢無力, 幫助消化,有益於改善三高體質,幫助減重、回春 ...... 等。 〝牛蒡茶〞 夏日飲用牛蒡茶,可以緩解煩悶、口渴、四肢無力、胃口差。 改善咽喉腫痛,以及脖子淋
《 薑,傻傻分不清...... 》 在中醫知名的醫書《傷寒論》裡面,大量運用了“薑”,這一味家家戶戶廚房常備的辛香食材。 夏季,是「嫩薑」盛產的季節,也是夏日利濕保健的必需品。 之後“細皮白肉”的嫩薑,就會越來越“老”,變成表面黃白色的「粉薑」了。 若繼續生長,未採收就會再更纖維化 ......
夏季的保暖:〝養身先養暖,治病先治寒。〞 隨著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現代人跟古人居住環境不太相同,因為非常便利,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而飲食偏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而傷於寒。 人體應該注意下面部位的保暖:肩頸、後腰、尾骶、丹田、膝蓋、小腿肚
【 夏天還是要”暖”的身體部位 】 俗語說:“夏有真寒,冬有真火”, 現代人由於生活便利, 所以在夏季更容易因為怕熱貪涼, 而飲食過於寒涼、吹涼風、久待冷氣房內 ...... 等, 而傷於寒。 人體在夏季,依然需要注意下列部位的保暖 ......
夏季飲食的味道 4 "吃辛香,開肺竅" 夏日炎熱,皮膚毛細孔張開,中醫學以〝酸味斂汗養心〞,並以〝辛味養肺益心〞。 《黃帝內經》中提到:〝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臟為心〞、〝在味為苦〞、〝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夏季,相應五臟為〝心〞, 五味方面
夏季飲食的味道 3 "苦味入心,降火氣、燥濕" 夏天,苦味食材可以清心火,而達到養心安神的益處。 ➤苦味食材 常見的苦味食材,包括:苦瓜、萵苣、百合、白果、牛蒡、芹菜、菊花、綠茶、咖啡 …… 等。 ➤推薦飲食 例如:苦瓜排骨湯、芹菜炒花枝、菊花茶 ….. 。 ➤小叮嚀 天氣熱,許多人便習慣吃苦味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