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神容易送神難(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大家都知道,人類就是一種情緒動物,就算是應該要採取理性的投資行為也是如此,很容易就追高殺低,不把自己的錢當錢看,然後就被當韭菜割掉了。而主力往往都能掌握散戶的心裡,屢屢從中獲利。而對於購買護身符或是神像這件事,也應該知道事涉神明的保佑,應該要心存尊敬,也不能任意的丟棄。而將神明請進來後,可以因為還是諸事不順,所以怪罪到神明身上嗎?將不幸的事,遷怒在神明身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例如在盛怒之下,將神像摔個稀巴爛,運氣就會好起來嗎?如果只是一時情緒激動這樣做,後果又是自己可以承擔的嗎?

雖說神明應該是保佑信眾的,但被這樣對待,也很難完全不在意的。這就像把寵物領養回來,卻又不好好對待牠,還處處發脾氣,而寵物有相關的法律可以保護,但神像沒有,所以就可以亂來了嗎?想想當初是因為什麼原因才把護身符或神像請回家的?不就是相信這神像具有神力嗎?如今因為諸事不順,一時情緒激動就可以任意破壞嗎?或者是碰上不信神像有神力的人,也不去保護祂,那這樣後果由誰去承擔呢?倒楣的還不是自己嗎?別人不信是別人的事,因為自己相信,所以自己要盡力去保護祂。

而不能賭氣的回說:那你就摔摔看啊,看會不會發生不幸的事?

如果別人因此發生不幸的事情,是不是還要反過頭來怪罪自己?而且這是很多恐怖電影的開場方式,就是有人太鐵齒之類的。世界上有沒有這種人?當然是有!每個人的信仰不同,都應該互相尊重。或者就算有人是無神論者,也不應該亂去摔別人的東西吧?自己心愛的東西被摔壞了,當然會影響到心情。而身為保管護身符或神像的人,當然應該小心翼翼的保管,不因一時賭氣而任意破壞之。換言之就是要保持心情平靜,不讓自己的情緒或是別人的挑釁,而摧毀了保管人與神像的信任關係。要神明保佑,卻又一點都不尊重祂,這還有天理嗎?一想就知道不對勁,因此,生氣也不能怪罪,更要免於別人的破壞,就是身為保管人要能做到的基本。

人很容易因為一時衝動而做出傻事,可能因為旁人一激將:

笑你不敢!

看你也沒那個膽!

就一時衝動做出傻事,這是為了證明什麼呢?真的很有膽量嗎?然後又得到些什麼?眾人的崇拜嗎?還是繼續做出高危險的舉動?這會形成一個不好的循環。例如和朋友打賭可以吃下二碗拉麵,然後越加越多,結果吃到胃都出問題了,那這要誰負責呢?朋友只是在一旁出意見的人而已,頂多就願賭服輸,把賭金或是約定的物品拿出來就沒事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深邃月光的心想事成許願宇宙
4.4K會員
2.0K內容數
心想事成需要持續不斷的實踐與練習,無論多麼普通平凡抑或是多麼無邊無際的願望,都可以化為文字,持續的增強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30
 接續上一篇文章,同一檔個股,在開盤到收盤之間,會呈現各種不同面相,在不同時間去看,可能會出現能夠入場的機會。如果該檔標的夠強勢,拉回反而可以是買點,例如A標的漲到每股190元後,就在高檔區189元到187元之間來回盤整,一直無法過前高。後來一個拉回,股價下跌到185元,如果在此時入場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9
 接續上一篇文章,換言之,隨時都要準備好安全離場的劇本,會有以下三種思考方向: 第一種,股價持續上揚,劇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走,到達自己的目標價獲利了結,這是最好的劇本。不過要注意的是,一次兩次可以順利獲利了結,不代表再來幾次都行,要注意別讓自己累積的獲利被吃掉了。看錯是很正常的,但如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2025/04/28
  在思考當沖進場點位這件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好像掌握了些什麼,但這也是增加了勝率而已,當然還是可以更加精進的。就像月光在追求維持標準體重的過程中,雖然陸續使用一些有用的方式,但總是無法突破瓶頸,那就要持續嘗試新的方法,以衝破自身極限。而在月光操作當沖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獲利的標的沒有被特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小鬼歡樂地離開。 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Thumbnail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小鬼歡樂地離開。 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人類就是一種情緒動物,就算是應該要採取理性的投資行為也是如此,很容易就追高殺低,不把自己的錢當錢看,然後就被當韭菜割掉了。而主力往往都能掌握散戶的心裡,屢屢從中獲利。而對於購買護身符或是神像這件事,也應該知道事涉神明的保佑,應該要心存尊敬,也不能任意的丟棄。而將神明請進來後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人類就是一種情緒動物,就算是應該要採取理性的投資行為也是如此,很容易就追高殺低,不把自己的錢當錢看,然後就被當韭菜割掉了。而主力往往都能掌握散戶的心裡,屢屢從中獲利。而對於購買護身符或是神像這件事,也應該知道事涉神明的保佑,應該要心存尊敬,也不能任意的丟棄。而將神明請進來後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跟我提到,他冥想、做療癒、接觸身心靈課程都不敢讓身邊的親友知道,因為害怕被認為怪力亂神。😨   很有意思 靈性需要出櫃嗎? 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議題 或許這根本是假議題🤔   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我們會害怕被他人知道自己有在接觸身心靈這件事。   |👉 害怕被歸類在怪力
Thumbnail
曾經有個個案跟我提到,他冥想、做療癒、接觸身心靈課程都不敢讓身邊的親友知道,因為害怕被認為怪力亂神。😨   很有意思 靈性需要出櫃嗎? 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議題 或許這根本是假議題🤔   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我們會害怕被他人知道自己有在接觸身心靈這件事。   |👉 害怕被歸類在怪力
Thumbnail
近期,攝理教的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釋出之後, 由於受害者遍及海內外,創教者的行為也令人髮指, 這幾天紛紛在大學生論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討論, 有不少曾經或彼時仍在教內的人浮出檯面, 用字句陳述著過往入教的經歷,與自己內心的徬徨和被欺騙的無措, 創教者的照片更是在影音平台廣為流傳。
Thumbnail
近期,攝理教的紀錄片《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釋出之後, 由於受害者遍及海內外,創教者的行為也令人髮指, 這幾天紛紛在大學生論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討論, 有不少曾經或彼時仍在教內的人浮出檯面, 用字句陳述著過往入教的經歷,與自己內心的徬徨和被欺騙的無措, 創教者的照片更是在影音平台廣為流傳。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忙錄,時常讓自己起各式各樣的念頭。我每次讀到《六祖壇經》中第六品說道:「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等經文時,總讓我有很深的感觸與共鳴。就舉自己生活經驗為例,每天
Thumbnail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忙錄,時常讓自己起各式各樣的念頭。我每次讀到《六祖壇經》中第六品說道:「自歸依者,除卻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諂曲心、吾我心、誑妄心、輕人心、慢他心、邪見心、貢高心,及一切時中不善之行……。」等經文時,總讓我有很深的感觸與共鳴。就舉自己生活經驗為例,每天
Thumbnail
「你有放不下的人嗎?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輕輕一問,內心浮現出的人物令我深受震撼。是那些曾經曖昧過,最後淡出生活的人。確切來說,是那些曾經對我好,後來沒有明確拒絕我,維持著一絲聯繫、遙遙相望的人。 我才赫然意識到,就是這些因為各種原因卡在我內在陰魂不散的「鬼魂」使我感情無法有所進展。
Thumbnail
「你有放不下的人嗎?是什麼樣的人?」這樣的輕輕一問,內心浮現出的人物令我深受震撼。是那些曾經曖昧過,最後淡出生活的人。確切來說,是那些曾經對我好,後來沒有明確拒絕我,維持著一絲聯繫、遙遙相望的人。 我才赫然意識到,就是這些因為各種原因卡在我內在陰魂不散的「鬼魂」使我感情無法有所進展。
Thumbnail
因為有個新聞事件冒出來,我想先講一下這個題目,雖然這個題目其實擺後面一點比較好,反正就先提了。 「面對神,我該做什麼?」 這問題其實太大了,或許先討論「不該做什麼」會比較好,當然如果你要看系統性的答案,可以去看十誡之類規矩,我在這要講的是關於新聞事件的反省,所以討論範圍會縮小很多。
Thumbnail
因為有個新聞事件冒出來,我想先講一下這個題目,雖然這個題目其實擺後面一點比較好,反正就先提了。 「面對神,我該做什麼?」 這問題其實太大了,或許先討論「不該做什麼」會比較好,當然如果你要看系統性的答案,可以去看十誡之類規矩,我在這要講的是關於新聞事件的反省,所以討論範圍會縮小很多。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自在語:「無論將來有或沒有,都一樣要努力,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和過去比較、也不要和未來比較。只要活著,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如果做錯了事,就要懂得懺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於天、地及自己的良心,這就叫做『知足』。」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聖嚴法師自在語:「無論將來有或沒有,都一樣要努力,不要和別人比較、不要和過去比較、也不要和未來比較。只要活著,就要憑自己的心力來做事,如果做錯了事,就要懂得懺悔、反省;如果做得不夠好,就要繼續努力把它做好、力求完美,以求不愧於天、地及自己的良心,這就叫做『知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