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人性】有時候,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一)

親愛的,知道你哭

先是恐慌,爾後癱軟

完全失去掌握,陷入沮喪、無助、恐懼,情緒再度擊倒你

我聽了感到難過,到底該怎麼辦?


你說,你很恐懼

我問,哪些讓你恐懼呢?

你說,你不知道。

無以名狀的恐懼是最強大的,我細問曾發生的,卻找不到與你情緒相搭的事件

你說,感覺是真的

是的,我相信。只是,也疑惑。

就像你怕黑怕鬼怕孤單,可是你不會束手無策,你總有辦法逃離環境或點一盞燈。你知道黑是黑,你是你,你會害怕,可是不會無助。

那麼,那個癱軟是怎麼回事呢?

你說,你不知道。


感覺受到傷害,但不一定實際上有傷害

會不會,『有時候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我知道這樣說你不能接受

你覺得一定有東西壓著,你希望找出來

你曾經心理諮商,挖出父母過去的漠視與傷害,找出親密關係的失望與失落,體會到社會人際的現實與挫敗。那些都是真的,也許有關係,但也許沒關係,它們可能是遙遠的起因,但後來發展卻與它們無關了。

你可能習慣屈服於情緒,過早投降,任它發狂帶著你

「習慣」像一部自動販賣機,你被某個點引發,激起一連串情緒模組,風暴一旦啟動就停不下來。恐懼,而且癱瘓。當情緒過去,你什麼都不記得、不知道,防衛機制讓你冷感、否認,只能祈禱不會再有下次(可惜一定有…)。

你可能不是真的恐懼外在人事物,『你恐懼的是你的恐懼』,於是自動化防衛,讓你過於理智或過於脆弱,讓「你」不用參與其中,以掩飾那個無能。

(二)

請相信你已有所成長

你有積極的一面,努力生活、踏實工作,即使有過去,但你並沒被擊倒。

你要相信自己,現在可以練習「承受自己的情緒」

我們叫做「耐受力」

因為、可能,情緒反應也只是一種習慣

那麼我們只要把「習慣癱瘓」練習為「習慣接受現況」就好了

並不是要改變很多事的大工程

只是練習允許無助、接受情緒,它就只是一種心情,需要被傾聽,而不是預告自己恐懼要來了趕快投降。

情緒像是萬聖節裡帶著惡魔面具的小朋友,不給糖就搗蛋!它敲敲門、吼叫鬼來了,但你知道這其實是「請求」,你預備好他們來,有默契地完成這個遊戲,最後那群小鬼歡樂地離開。

讓我們試著分辨與接受情緒,迎接它們的到來

你可以握住我的手,我陪著你

無論是恐懼、恐慌、恐怖,進入正念,保持清醒,不進入自動販賣機,保持心理遠距看它急流湧退、潮來潮去,淡然等待。就像看一齣舞台劇,你是保持一段距離的觀眾。

情緒並不真的傷害我們,它只是來說一些未竟之事,傾聽就好。

起初也許不適,然而習慣就是這樣培養的,起初不習慣,然後就習慣了。


練習讓情緒出現吧,觀察它在我們身體中的起伏,那是肢體語言,一旦情緒緩和了,你便有空間和線索找到自己所希望的方式來回應(或不回應),也有餘裕了解自己希望得到怎樣的照顧。

有時候,情緒反應只是一種習慣,你需要馴養它。

馴養就是建立關係,如同小王子馴養狐狸,要有耐心,要努力認識所馴養的它,不可以把它忘掉,永遠要對所馴養的負責。

親愛的,馴養會讓你跟情緒彼此需要,你會變得更是你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1會員
267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2/13
【如何協助家人面對意外後的自責與失落】 事件發生後,有些事是不可彌補的,會讓人不斷懊悔,跌落在悲傷情緒裡出不來。既然不可彌補,好像振作也沒用,就會一直自暴自棄下去。每個人都想恢復常態,又因不可能復原,結果陷入出不來的情緒裡。 內在脆弱時,非常需要外在的支持、關係連結,讓他不孤單,如家人的支持。
Thumbnail
2025/02/13
【如何協助家人面對意外後的自責與失落】 事件發生後,有些事是不可彌補的,會讓人不斷懊悔,跌落在悲傷情緒裡出不來。既然不可彌補,好像振作也沒用,就會一直自暴自棄下去。每個人都想恢復常態,又因不可能復原,結果陷入出不來的情緒裡。 內在脆弱時,非常需要外在的支持、關係連結,讓他不孤單,如家人的支持。
Thumbnail
2025/01/19
條件限定: 1.外遇時間短,半年內 2.夫妻雙方都有意願要修補,被傷害的一方已經決定原諒但是心裡傷害不知道怎麼撫平(心理師可幫忙解釋雙方無法言語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1/19
條件限定: 1.外遇時間短,半年內 2.夫妻雙方都有意願要修補,被傷害的一方已經決定原諒但是心裡傷害不知道怎麼撫平(心理師可幫忙解釋雙方無法言語的部分)
Thumbnail
2024/09/23
受情緒影響,表達困難時,常常會因為害羞、不敢示弱 結果 本來要請求支援的,卻講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Thumbnail
2024/09/23
受情緒影響,表達困難時,常常會因為害羞、不敢示弱 結果 本來要請求支援的,卻講成完全相反的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外國人也怕鬼,中國人更怕鬼。(司馬中原) 教育圈其實有不少恐怖的故事,只不過大家都喜歡看好的、美善的結尾。很少有人願意去把整個故事看完、認真分析完的! 以下故事改編與綜合了幾個真實故事,大家就且看且看吧。 當然,在故事的結尾,貓老師也會將政策的建議寫出來,讓各位思考看看『究竟,我們還必須活在鬼
Thumbnail
外國人也怕鬼,中國人更怕鬼。(司馬中原) 教育圈其實有不少恐怖的故事,只不過大家都喜歡看好的、美善的結尾。很少有人願意去把整個故事看完、認真分析完的! 以下故事改編與綜合了幾個真實故事,大家就且看且看吧。 當然,在故事的結尾,貓老師也會將政策的建議寫出來,讓各位思考看看『究竟,我們還必須活在鬼
Thumbnail
夜蛾正道覺得自己的意識和身體像是被剝離成了兩半。   明明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行為非常奇怪,卻沒辦法憑藉著意志控制四肢的動作。   等他回過神的時候,已經在那個人偶般的孩子腳邊以一種十分卑微的姿態跪下。   臉上的濕潤也昭示了他現在正對著一個孩子丟臉地哭了出來,但他卻不明白這滿溢內心的、無可
Thumbnail
夜蛾正道覺得自己的意識和身體像是被剝離成了兩半。   明明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行為非常奇怪,卻沒辦法憑藉著意志控制四肢的動作。   等他回過神的時候,已經在那個人偶般的孩子腳邊以一種十分卑微的姿態跪下。   臉上的濕潤也昭示了他現在正對著一個孩子丟臉地哭了出來,但他卻不明白這滿溢內心的、無可
Thumbnail
典故: 搜神記云:傳聞古之官道,常鬧鬼魅,諸魑魅魍魎,有空則出,擾近居之民及過路之書生。遂百姓請驅魔人助之捉鬼。驅魔人團隊二人,一師一徒,皆著道袍,負寶劍,衣有漏風之洞,望之頗專業。   抵現場,師先召天眼遍覽,覺作祟者乃一群新卒小鬼,法力祟氣皆弱。遂與徒使眼色,意謂此等小卡拉咪,則付
Thumbnail
典故: 搜神記云:傳聞古之官道,常鬧鬼魅,諸魑魅魍魎,有空則出,擾近居之民及過路之書生。遂百姓請驅魔人助之捉鬼。驅魔人團隊二人,一師一徒,皆著道袍,負寶劍,衣有漏風之洞,望之頗專業。   抵現場,師先召天眼遍覽,覺作祟者乃一群新卒小鬼,法力祟氣皆弱。遂與徒使眼色,意謂此等小卡拉咪,則付
Thumbnail
有神就拜,心誠則靈,但,若拜的非正神,而是孤魂邪靈,求的並非常理之事,我所見,緘口結舌。 古曼童事件 以往業務工作同事,為了無法起色的業績,嘗試了旁門左道,開始養起古曼童,祈求業績幫助。她與台灣賣家訂購古曼童娃娃,回家安頓參拜餵養。 |古曼童在泰國也稱金童,是將嬰靈引領至假娃娃身上,另
Thumbnail
有神就拜,心誠則靈,但,若拜的非正神,而是孤魂邪靈,求的並非常理之事,我所見,緘口結舌。 古曼童事件 以往業務工作同事,為了無法起色的業績,嘗試了旁門左道,開始養起古曼童,祈求業績幫助。她與台灣賣家訂購古曼童娃娃,回家安頓參拜餵養。 |古曼童在泰國也稱金童,是將嬰靈引領至假娃娃身上,另
Thumbnail
這篇獨特的文章思考了誘惑、善惡、天堂和地獄,探討了明智地改善世俗情況的方式。誘惑不一定是邪惡的,相關知識可幫助引導而不至於受害。同時探討了改善塵世、情懷和救贖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獨特的文章思考了誘惑、善惡、天堂和地獄,探討了明智地改善世俗情況的方式。誘惑不一定是邪惡的,相關知識可幫助引導而不至於受害。同時探討了改善塵世、情懷和救贖的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開悟者和小鬼之間的對話和對抗。開悟者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邪惡誘惑的拒絕,最終讓小鬼在神聖的光芒中感到迷惑和混亂。文章充滿了神祕和意象的描述,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場心靈與邪惡之間的交鋒。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開悟者和小鬼之間的對話和對抗。開悟者展現了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對邪惡誘惑的拒絕,最終讓小鬼在神聖的光芒中感到迷惑和混亂。文章充滿了神祕和意象的描述,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場心靈與邪惡之間的交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