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盛開紫羅蘭》:為什麼一直說「我很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盛開紫羅蘭》是導演馬丁波渥斯(Martin Provost)接續當年橫掃法國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七個獎項的《花落花開》(Seraphine)後的作品。《花落花開》講述了一名法國素人女畫家、而後被認為是稚拙派(又稱素樸派)的代表人物薩賀芬(Seraphine de Senlis)的生平故事,電影中仔細描繪了這位人們相對陌生的畫家,也成功將她的作品再度帶回藝術討論。

馬丁波渥斯在偶然機會下讀到薇奧麗(Violette Léduc)的作品,驚為天人,決意要拍攝關於這位女作家的故事。波渥斯會選擇薇奧麗並不令人驚訝,從最外圍的輪廓看來,薇奧麗和薩賀芬有著許多共同點,除了兩人都出身較低階級、未受過正式藝術訓練、是被身邊的藝術家慧眼挖掘鼓勵……這樣的生命進程,她們也都擁有著某種強大的創作渴望,且同時承受著巨大的擺盪於自信與自卑的複雜情緒。

raw-image

如同《花落花開》原片名「Seraphine」取自薩賀芬名字,《盛開紫羅蘭》原片名「Violette」也來自薇奧麗的名字。薇奧麗後來被封為法國女性情慾書寫先驅,但從走上寫作之路到後來的成名,卻歷經了相當艱難的心路歷程。

電影借薇奧麗的成名作品《私生女》(La Bâtarde)編排,也以篇章結構展開,每篇章聚焦在一名對薇奧麗影響甚大的人物,每個段落是該名人物和薇奧麗的密切互動,但段落之間也由時間軸和生活脈絡串連起來,成為流暢的傳記體例。

電影首先以薇奧麗和同志作家前夫莫里斯(Maurice Sachs)的婚姻展開。薇奧麗在這個各取所需的假面婚姻裡並不快樂,這卻是她第一次認識到寫作這件事,前夫並沒有給她鼓勵,只有典型創作者對他人的無盡需索。某意義上,這段日子加上長期來自母親的精神壓力,是迫使薇奧麗的痛苦和感懷變得更完整、更有份量、更明確,以致於正式進入書寫的關鍵點。

raw-image

隨著她偶然間認識了西蒙波娃,薇奧麗喜愛波娃的寫作、著迷於她獨立自主的形象,將她當成自己的 role model,而也因為西蒙波娃對她作品草稿的讚許、建議,以及熱心推薦給伽利瑪出版社,薇奧麗出版了第一本書,開始遊走在文藝圈,結識許多文壇和藝文界人士。

《盛開紫羅蘭》呈現了薇奧麗和法國同志劇作家尚惹內(Jean Genet)之間如閨蜜般的親密情誼,以及薇奧麗與母親之間隨著她自傳性質作品出版後,那份介於恨與愛的糾結情感。而在文壇人士引薦下,也出現了愛慕薇奧麗文字的香水富商,給予了高額金錢資助。

《盛開紫羅蘭》有那麼點伍迪艾倫《午夜巴黎》的趣味,攏來一整批文化明星與鉅作,或者親自現身、或者瀰漫在言談裡,舉凡惹內的《女僕》劇本及《玫瑰奇蹟》、考克多的品味、沙特對惹內的情愫、卡謬對出版事務的權力,到西蒙波娃《第二性》正醞釀的誕生前夕、賈克葛洪及普魯斯特手稿……。藉著講述薇奧麗的故事,帶出她身處的時代,喜好文藝的觀眾彷彿進入 整幢輝煌熱鬧的文學現場,《盛開紫羅蘭》相當程度地提及西蒙波娃,也意有所指地暗示薇奧麗與波娃之間的親密交情,但如果認真去同理、感受薇奧麗,或可以理解,這份愛戀只是一場煙霧,裡頭湧動的是關於薇奧麗(而非關西蒙波娃)的生命課題。

raw-image

《盛開紫羅蘭》不是《薇塔與吳爾芙》(Vita and Virginia)(講述作家吳爾芙與同性愛人薇塔間愛情的電影,也是吳爾芙《歐蘭朵》背後的故事),薇奧麗面臨的從不是愛(誰)的題目,而是「愛」的抽象卻也實質的本質,即是關於「渴望愛,卻感覺不被愛、不相信有人愛她、不認為自己值得被愛」。

從電影最開始,薇奧麗多次提及自己的「醜」,以及這份「醜」讓她預告自己終將悲慘寂寥的人生,以及別人因為「不醜/美」(例如西蒙波娃),才值得或鋪陳了整個成功光鮮的際遇。然而,「醜」根本是個假議題,「認為自己醜」、乃至於認為「光是醜就將決定一切且無法扭轉」,才是真議題。

以素人創作者來說,薇奧麗的遭遇簡直是奇蹟──與創作者為伍、遇到事業貴人、獲得崇拜對象的肯定、(看起來)不太費力就打入封閉的文藝圈、甚至遇到灑錢的金主……,但薇奧麗從來沒有打心裡快樂過。當她走到全新的生命階段,她的自我厭惡、與他人的無法真正建立親密感、對未來的悲觀,幾乎完全沒有因為(她宣稱渴望的)世俗成功而改變。而或許正是這樣的她,賦予了她的作品獨特的調性,賦予她筆下人物那同時脆弱又頑強的姿態。

比起創作者的生平傳記,《盛開紫羅蘭》更接近是個歇斯底里的生命情狀;比起探討女性藝術家的書寫旅程,本片或許更像是個心理治療的案例。

raw-image

而儘管我們是透過導演馬丁波渥斯才看到了這個故事,我卻困惑波渥斯是否真的懂薇奧麗?電影中那些薇奧麗面對西蒙波娃的聲嘶力竭強調著迷戀與思念的段落,是為了借西蒙波娃的知名度將本片上綱為波娃生平的某個番外篇嗎?作者真的相信薇奧麗愛波娃嗎?用波娃的優雅、大氣、平靜,反襯薇奧麗的極端、毀滅性、不討喜,真的恰當嗎?

《盛開紫羅蘭》的處理,一方面貼切體現了「存在感薄弱的人」,而另一方面,這份貼切體現卻推進成彷彿另一個模樣的故事(「假裝相信這樣的人,真有能力參與她隸屬的文學社群?」),讓我感到些微的殘忍,或至少感覺到一種、由不理解而來的天真……

全文劇照提供:台北文學.閱影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遠看是直立於劇場內的一張張大型塔羅牌,近看則能在一幅幅油畫中直視創作者的身分與歷史。這是阿波羅妮亞尚未成名前的系列畫作,畫中的人物取自她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其創作靈感源自於她所誕生的「巴黎劇場」,父母親以劇場人的方式養育她,在人群中長大的她,自小就沐浴在詩人、演員與藝術家的魔幻空間裡,養成了阿波羅妮
Thumbnail
遠看是直立於劇場內的一張張大型塔羅牌,近看則能在一幅幅油畫中直視創作者的身分與歷史。這是阿波羅妮亞尚未成名前的系列畫作,畫中的人物取自她生活周遭的親朋好友,其創作靈感源自於她所誕生的「巴黎劇場」,父母親以劇場人的方式養育她,在人群中長大的她,自小就沐浴在詩人、演員與藝術家的魔幻空間裡,養成了阿波羅妮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致謝 Savoir|影樂書年代誌 刊登本文:https://www.savoirtw.org/article/4546 LGBTQ得以作為一種題材被表現,然而,在電影的媒介必須面對如何讓幕後隱身。在《燃》中明顯地是失敗的範例,這點尤其出現在故事中的千金與畫家互相訴說對於對方一舉一動的觀察時,這些內容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記得小時候曾讀過一本法國小說,但現在甚至想不起來作者是誰,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名的著作,只記得那是一本自傳小說。講的是母女間微妙的感情,作者的媽媽總有意無意的讓她自我感覺不良,那不是一部很有故事性的小說,只是在敘述母女間的感情,有種緊張的氛圍,最後媽媽自殺身亡⋯⋯
Thumbnail
在昔日文化沙漠的高雄看一場全亞洲卡司的歌劇,總監簡文彬帶領的衛武營,是否能藉由19 世紀法國小仲馬名作搭配威爾第音樂組合的《茶花女》(La Traviata) ,引領新的歌劇樂潮?
Thumbnail
在昔日文化沙漠的高雄看一場全亞洲卡司的歌劇,總監簡文彬帶領的衛武營,是否能藉由19 世紀法國小仲馬名作搭配威爾第音樂組合的《茶花女》(La Traviata) ,引領新的歌劇樂潮?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部NETFLIX 的新片, (來日同行) 因為本人我有喜歡邊看電影邊爬文的怪習慣(笑) 就是很喜歡在看劇的當下,一邊找看看有沒有關於這部片或劇更多不同的影評或觀點 能讓我發現到更多那些導演或編劇的巧思 蘇菲亞羅蘭, 我也是看了這部電影後才略知她是位義大利傳奇巨星
Thumbnail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一部NETFLIX 的新片, (來日同行) 因為本人我有喜歡邊看電影邊爬文的怪習慣(笑) 就是很喜歡在看劇的當下,一邊找看看有沒有關於這部片或劇更多不同的影評或觀點 能讓我發現到更多那些導演或編劇的巧思 蘇菲亞羅蘭, 我也是看了這部電影後才略知她是位義大利傳奇巨星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我們終究無法滿足於貝絲透過各種方式的自我賦權,或是甘於《后翼棄兵》如何於最後帶出一個「必須成為自己」的理想主義式號召。不過,藉由《后翼棄兵》的劇情層層地反映了女性主義的核心價值如何更迭,也許我們能夠設想一個尚未到來的第四波女性主義,並將之命名為第三階段之「半」⋯⋯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我特別喜歡這本小說將維吉妮亞・吳爾芙描繪得生動活潑,富有女性魅力。長久以來,許多人對她的印象停留在抑鬱和投河自盡,影視作品也加深了這樣的形象,然而,那非常可惜地讓人忽略了她的幽默、她在聚會上的風采,她的優美文筆、獨到的洞察力和創造力,其中盡是她對世界的熱情和期許,遠非敏感和憂鬱所能定義。
Thumbnail
「有錢人人誇,沒錢滾地爬。」 在巴黎這座鱷魚沼澤裡,人際的複雜、生活的無情、事實的殘酷,人人都是一隻潛伏在水面下、只露出一對黃色眼睛以搜索獵物的鱷魚,沒有人是無辜的,但也沒有人該死。
Thumbnail
「有錢人人誇,沒錢滾地爬。」 在巴黎這座鱷魚沼澤裡,人際的複雜、生活的無情、事實的殘酷,人人都是一隻潛伏在水面下、只露出一對黃色眼睛以搜索獵物的鱷魚,沒有人是無辜的,但也沒有人該死。
Thumbnail
近六十分鐘才有情慾戲,到九十分鐘才有清楚的女性裸體,不是什麼男性觀眾熱愛的動作加情色古裝大片,而是非常私密的女性電影。不只關於同性戀情,還關乎女子的身體,乃至交錯攻防的視線。 那目光太熾熱,觀看的女人危險。
Thumbnail
近六十分鐘才有情慾戲,到九十分鐘才有清楚的女性裸體,不是什麼男性觀眾熱愛的動作加情色古裝大片,而是非常私密的女性電影。不只關於同性戀情,還關乎女子的身體,乃至交錯攻防的視線。 那目光太熾熱,觀看的女人危險。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Thumbnail
要選擇《燃燒女子的畫像》作為文章封面的圖片非常困難,因為這部片實在有太多值得收藏的定格,瑟琳席安瑪以攝影機為畫筆,精準呼應了片中一名女子替另一名女子繪畫的故事,這是一部有自覺的電影,這是一部美麗的電影,這是一部電影院的電影,以燭光、素紗、海浪譜寫而成的仲夏戀曲,以最幽微的聲音,只唱給有好耳朵的人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