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分享】玩的教育學:重新定義「玩」並建構學校裡的學習

【資源分享】玩的教育學:重新定義「玩」並建構學校裡的學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剛好看到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 PoP 研究計畫總監Ben Mardell(馬斌)和教育工作專業研究員劉奕欣(Yvonne Liu-Constant) 來台,舉辦「玩的教育學」教學研習工作坊 2.0,但是我因為有工作在身,無緣參加😢。

圖片來源:人本教育基金會

圖片來源:人本教育基金會

自學挖寶:玩的教育學

我一直對「玩」的教育學有濃厚的興趣,

希望可以多了解如何重新定義「玩」並建構學校裡的學習。這個主題有三個核心問題:

❶「玩的教育學」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重要?

❷在教室和學校裡,玩的學習看起來如何,感覺如何?

❸教育工作者如何創造條件,讓玩的學習蓬勃發展?

而這些回答的答案,都可以在這本免費的電子書下載喔(有挖到寶的感覺😆),分享給大家(目前好像只有英文)。

⬇️ 書籍下載連結

📝 等我努力研讀後,再轉譯分享給大家囉!

raw-image

延伸學習

此外,也可以去看看:

1. 人本的玩心教育學官網:


2. 比隆國際學校官網|玩的教育學實踐場域之一(好像就是樂高辦的學校)


3. 玩的教育學|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零點計畫官網


avatar-img
學習玩家|啟動玩心學習
117會員
170內容數
在學習玩家,學習不只是吸收知識,而是一場探索與創造的冒險!我們專注於玩心學習策略,透過塗鴉筆記、AI 學習夥伴與AI 融入教學,幫助教育工作者與學習者內化知識、靈活運用,並啟動玩心學習體驗。無論是打造沉浸式課程,還是提升學習成效,立即加入學習玩家,一起用數位與玩味,創造未來學習新可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假日時幫小旭(小二的兒子)複習英文, 像是「octopus」這個單字,聽到時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一旦出現在紙上,就像看到外星語一樣,完全不認得。 更不用說文法選擇題了。 這才驚覺——他的「口語能力」雖然跟得上,但「閱讀能力」明顯還沒同步, 不過其實也不意外,畢竟母語學習也是這樣循序漸進的。 只是..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在國小與國中課堂中應用遊戲式學習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關鍵能力。文章參考多個研究,包含哈佛大學Project Zero的「玩的教育學」,並針對數學、科學和語文三個科目,提供具體的教學設計範例與策略。此外,文章也分析玩心學習如何培養AI時代所需的核心能力。
本文探討高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的線上工作坊,透過AI工具如ChatGPT與SUNO,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團體互動。課程設計包括限時挑戰與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AI應用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
假日時幫小旭(小二的兒子)複習英文, 像是「octopus」這個單字,聽到時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一旦出現在紙上,就像看到外星語一樣,完全不認得。 更不用說文法選擇題了。 這才驚覺——他的「口語能力」雖然跟得上,但「閱讀能力」明顯還沒同步, 不過其實也不意外,畢竟母語學習也是這樣循序漸進的。 只是..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如何在國小與國中課堂中應用遊戲式學習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與關鍵能力。文章參考多個研究,包含哈佛大學Project Zero的「玩的教育學」,並針對數學、科學和語文三個科目,提供具體的教學設計範例與策略。此外,文章也分析玩心學習如何培養AI時代所需的核心能力。
本文探討高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的線上工作坊,透過AI工具如ChatGPT與SUNO,增強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團體互動。課程設計包括限時挑戰與遊戲化的學習方式,並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以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AI應用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