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中生的藝術適性探索之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8
編採:謝增 責任編輯:鄭詠心
提起「學學」,許多人並不陌生,身為台灣文創教育平台的引領者之一,至今已經成立十二年,不僅提供豐富的文化創意課程和藝術、設計展覽的多元體驗,更是分享國際大師的心路與哲思,正是這樣的結合,啟發了許多正在從事文創工作和想要投身文創產業的年輕人無限的想像與省思。在近幾年,學學發現參與課程的人年齡層越來越低,有許多高中生報名,既然如此,為何不提供高中生全新的學習選擇,於是學學成立了「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第一屆已於2017年9月份開學。

為高中生提供探索自己的場域

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教育長詹家惠小姐,有著多年教育、媒體從業經驗,除了本身在教育領域的專業之外,作為一個擁有兩個小孩的母親,一直在思考關於教育的可能性,正好現在有這樣一個機會,希望能夠帶領學學一起來創造一個不一樣的實驗教育機構。
詹家惠表示,教育機構的招生對象之所以是高中生,除了高中生會參加學學的課程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剛好是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學生開始出現分流,比如文、理分班,說明同學們在這時已經開始有意識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未來職業方向。不過可惜的是,太多的學校都過於看重成績且以升學為導向,學生鮮少有一個適合探索自己的環境,而學學實驗教育機構剛好提供了一個更為自由的場域。

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對藝術創作的熱忱

許多參展者會好奇,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甄選的標準是什麼,其實相較創作的技巧,學學更看重的是學生對藝術創作的熱忱。
在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第一屆錄取的學生中,有一些是曾經就讀美術班,良好的畫畫技巧確實是他們的優勢,不過還有些同學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練,都是靠自己的興趣一點點摸索,有同學自學排版,有些愛好攝影,也有喜歡音樂等等,即使擅長的技能不同,但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對藝術創作有極大的興趣並且努力實踐。

啟發高中生藝術創作的思維

細看學學實驗教育機構的課表,從課程設計到講課教師處處展現「專業」與「國際」,這也和機構的辦學初衷有關係。詹家惠覺得最初創辦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和國際接軌,幫助學生們在高中畢業時順利申請到國外大學適合的藝術專業。
在課堂上,比起講解具體技法,更重視啟發同學的創作思維。在藝術創作之前,老師先引導同學們思考為什麼要創作以及想要表達的是什麼。例如在複合媒材繪畫創作課上,開學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求同學們畫一幅自畫像,如果是普通的美術班,一定是大家都用相同的材料、畫法,最後作品只是畫上的人不同,可是在學學,每個人用的材料、畫法都不同,在雜學校的展覽中,同學們的自畫像作品也有展示出來,讓參加展覽的民眾驚嘆不已。
如果說實驗教育的存在到底有什麼意義,學學可能給出了一個值得參考的答案。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興趣、專長及想法,學學實驗教育機構提供一個環境可以讓他們自由發揮,能夠通過藝術創作來表達自己。一位由普通高中轉學來就讀的同學提到,雖然這裡的課業雖然沒有比原本學校輕鬆,但這些是自己真正想學的,即使累,但心中卻充滿了成就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4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點亮探索科系的燭火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永遠不要停止自我探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切只為讓你開口說英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該不該念大學?為什麼要讀大學?大學畢業生給高中生的簡易心得談「上大學該做些什麼?」、「你覺得該不該上大學?上大學有沒有用?」 這些問題只要上Google搜尋,甚至問周遭的親友,都可以告訴你其中的利與弊,只是對社會還很陌生的高中生而言,從社會人士的角度去看大學用處不大。 因此同樣身為過來人,這邊我只說幾點關於自已的一點意見,一個大學畢業生給高中生的一點淺見。
Thumbnail
avatar
Patrick.Wong
2021-06-21
好哲凳:一場思辨講座哲學思維像工具,用對地方就省時省力。來看哲學講師怎麼說。
Thumbnail
avatar
哲學開箱文
2020-12-24
蹭熱度「北一女收費聊天」:男性凝視下的女高中生很多人在討論「北一女園遊會收費聊天」的新聞,北一女的學姐們擺了一個攤位,10分鐘30元,主要客群是自己的學妹,內容主要是娛樂或是分享一些學校社團的經驗傳承。在網路上卻意外討論起「物化女性」的問題而吵得不可開交。 聊天的對象是自己的學妹當然沒有問題,但校外人士的想法和動機,就引起了各種想像和爭論。 男
Thumbnail
avatar
luludama
2020-12-16
適合高中生的微積分課程推薦《影音課程》 台大開放式課程(朱樺老師) 交大開放式課程(莊重老師) 中央大學開放式課程(單維彰老師)
Thumbnail
avatar
陳建名
2019-04-11
藝術教育,該給學生「永遠的成功」嗎?<p>無可諱言的說,「永遠的成功」是大家共同的期望:老師希望學生學習有效率,家長也希望學生學習可以有所獲,學生自己也希望自己可以獲得成就感,但是教學過程在追求這個期望的同時,卻把許多問題給壓在下面。這樣的期待真的是「好」的嗎?</p>
Thumbnail
avatar
小夜老師
2016-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