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策展觀點】倒置×簡略×拘泥:北藝大關渡美術館令人徬徨的空間、引導與規範設計

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渡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

關渡美術館外觀。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

初次聽聞「關渡美術館」,應該不少人會跟筆者一樣,認為這類以地名為名的美術館,應該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所營運;不過實際上卻並非如此,「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不過由於關渡美術館位於北投山上,所以知名度並不高、人潮也不多,到訪者似乎多以北藝大校內學生為主。

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倒置的樓層空間與徬徨的觀展者

由於北藝大位於北投山上,所以關渡美術館入口大門其實是在4樓,需下樓往3樓方向逛展。但進入大廳後,並無任何明確動線指引,從大廳來看至少有4個可能的動線方向,使得絕大多數初次造訪者都在大廳觀望及徘徊許久,才在徬徨中踏出腳步、試誤。

入口大廳動線不明,至少有4個可能的動線。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入口大廳動線不明,至少有4個可能的動線。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甚至,其中一個可能的動線方向隱藏了5樓展間,但401展間入口被黑色布簾遮蔽、幾乎無法識別,觀展者都被擺放在另一側「目前未開放、請預約」的立牌拒於門外、不敢輕易靠近。

入口大廳動線不明,401展間入口尤其不明顯。攝影:UX.Debugger。

入口大廳動線不明,401展間入口尤其不明顯。攝影:UX.Debugger。

此外,2樓下1樓的動線藏於黑色布簾之後,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觀展者同樣需要自行探索,才有可能找到正確的路徑。

2樓下1樓的動線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並且藏於黑色布簾之後。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2樓下1樓的動線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並且藏於黑色布簾之後。圖片來源:關渡美術館官方網站;繪製:UX.Debugger。

2樓下1樓的動線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並且藏於黑色布簾(圖右)之後,很容易繞了一圈找不到正確下樓動線。攝影:UX.Debugger。

2樓下1樓的動線與4樓下3樓、3樓下2樓的位置完全不同,並且藏於黑色布簾(圖右)之後,很容易繞了一圈找不到正確下樓動線。攝影:UX.Debugger。



簡略的引導指示與徬徨的觀展者

除了幾乎看不到動線的引導指示以外,展品也缺乏簡介告示牌,可能同一個展廳的多件展品全部呈現在入口處的一個空間配置簡圖中,只簡單呈現出位置、名稱,對於展品設計理念完全不予解釋,僅部分揭露於導覽手冊中,資訊完整度顯然不足。

展品缺乏介紹說明,且同一展區的展品分布僅用單一空間配置簡圖呈現。攝影:UX.Debugger。

展品缺乏介紹說明,且同一展區的展品分布僅用單一空間配置簡圖呈現。攝影:UX.Debugger。

這也使得部分互動式展品的操作方式不明,由於互動式展品旁並未配置工作人員加以引導,使觀展者不是不敢輕舉妄動就是不小心以錯誤的方式與展品進行互動。

許多互動式展品的操作方式不明,也缺乏館方人員引導。攝影:UX.Debugger。

許多互動式展品的操作方式不明,也缺乏館方人員引導。攝影:UX.Debugger。

同時展出的多個展覽都有類似的情況,讓筆者不禁懷疑這是否是關渡美術館的潛規則——禁止策展人向觀展者透露太多?




拘泥的觀展規範與徬徨的觀展者

雖然櫃檯標示A4尺寸以上的背包需要寄物,但筆者隨身側背包尺寸其實小於A4,卻一進館就被館方人員要求寄物,觀察其他觀展者也都無一倖免、逐一被要求寄物。雖然筆者並不排斥寄物,但對於寄物規範如此不清楚、自由心證,還是不免感到困惑。

(更新後記:筆者於同年12月初第二次造訪,揹著相同的隨身側背包,未被館方人員要求寄物。)

背包是否需要寄物的標準不一。攝影:UX.Debugger。

背包是否需要寄物的標準不一。攝影:UX.Debugger。

另一方面,弔詭的是,置物櫃的鑰匙並非交由觀展者自行保管,而是由櫃檯人員保管,寄物的觀展者被交付的手環上只有號碼牌,而無鑰匙;也就是說,如果需要開櫃取物,需要再憑手環號碼牌請櫃檯人員協助至置物櫃開箱。這樣的流程不只麻煩,也令人不禁懷疑這樣如何確保所寄放物品的安全性?

寄物只會取得號碼牌而無鑰匙,使得寄物安全性存在疑慮。攝影:UX.Debugger。

寄物只會取得號碼牌而無鑰匙,使得寄物安全性存在疑慮。攝影:UX.Debugger。

禁止飲食幾乎是美術館的普遍性規範,但考量生理需求,現在有越來越多美術館仍然會在某些角落提供飲水設備,讓觀展者可在非展間的範圍取水飲用;關渡美術館也是如此,在1樓廁所外提供一臺飲水機。但很不幸地,沒有提供紙杯;而觀展者自行攜帶的水瓶則早就在入館時被要求寄放於4樓大廳,那麼又該如何取用呢?

飲水機放置於1樓,並未提供紙杯,取用過程恐面臨難題。攝影:UX.Debugger。

飲水機放置於1樓,並未提供紙杯,取用過程恐面臨難題。攝影:UX.Debugger。



結語

筆者在觀展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個投影畫面出現了防毒軟體提醒「您的訂購授權已過期」的警示訊息,結果不到5分鐘便發現這個故障問題就迅速被館方人員排除了。如此高效率的作業實屬罕見,但比起讚許,筆者心中油然而生的反倒是這座美術館的「匠氣」與「冰冷」。

故障排除速度非常快速。攝影:UX.Debugger。

故障排除速度非常快速。攝影:UX.Debugger。

正如同一進入關渡美術館大廳,在觀展者做好心理準備、知道下一步該往哪個方向前往觀展之前,所接收到的訊息並非館方人員的熱情接待與引導,而是投以犀利目光、要求立即將隨身物品寄放於指定置物櫃中的標準作業流程(儘管標準與否實在很難說)。你說這不是美術館該有的樣子嗎?或許不可否認依然是,但恐怕不是每位觀展者所期待的體驗。

說真的,筆者幾乎不記得此次所造訪的4個展覽內容,因為整個觀展過程花了太多心力在「探索空間」。因此,筆者也不禁再次呼籲,一個好的展覽似乎不應只再關注於展間內的各項細節,而必須將整個展覽的外圍周邊空間納入考量。不過,個別的展覽是否能夠左右整個展覽外圍周邊空間、甚至改變整個展館、園區的既有設計呢?似乎又是另一個更大的議題了。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展覽設計中,通常會建議單一展品的多項關聯物件/元素、或是同一創作者的系列展品,都要盡可能地擺放在鄰近位置,以利呈現展品的從屬或群集關係,這樣符合直覺的設計較能夠有效引導觀展者依序觀覽。然而,這樣的大原則並非不可撼動,但什麼情況下可以被打破,又可以創造怎樣利大於弊的效益...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則號稱是臺灣涵蓋範圍最廣的大地藝術季,同時也堪稱是臺灣規模最大的藝術展覽。但,這樣的規模產生哪些體驗設計問題?又該如何優化呢?
既然展品是面向大眾的,那麼「如何展出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因此,本文僅純粹從觀展者體驗的角度,客觀提出任何一個「善良」的展覽都應該提醒觀展者、幫助觀展者注意哪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應該被仔細評估且可受公評的。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在展覽設計中,通常會建議單一展品的多項關聯物件/元素、或是同一創作者的系列展品,都要盡可能地擺放在鄰近位置,以利呈現展品的從屬或群集關係,這樣符合直覺的設計較能夠有效引導觀展者依序觀覽。然而,這樣的大原則並非不可撼動,但什麼情況下可以被打破,又可以創造怎樣利大於弊的效益...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則號稱是臺灣涵蓋範圍最廣的大地藝術季,同時也堪稱是臺灣規模最大的藝術展覽。但,這樣的規模產生哪些體驗設計問題?又該如何優化呢?
既然展品是面向大眾的,那麼「如何展出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因此,本文僅純粹從觀展者體驗的角度,客觀提出任何一個「善良」的展覽都應該提醒觀展者、幫助觀展者注意哪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應該被仔細評估且可受公評的。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此次是繼2022、2023年之後,筆者第三次到訪寶藏巖光節。本次展覽內容的豐富度及深度似乎不如以往。在展覽體驗設計方面,針對引導性及安全性的設計細節,仍舊未被完整納入考量。坦白說,以一個已經舉辦多屆、理應積累充分經驗的展覽來說,最終的表現整體而言是讓人感到頗失望的。
Thumbnail
訪前身為台南地方法院的司法博物館,參觀第三法庭展間的「重返第一法庭:噍吧哖世紀大審判」,偶然的參觀,偶然發現有VR體驗。雖是候補,但很幸運地排到後補前去體驗VR故事。以沉浸式360度的視覺、配合聽覺,用意識流、讓主人翁在死後與生前的記憶穿梭,一窺事件的一隅。故事感人,讓人流淚。
Thumbnail
今(2023)年首度舉辦的《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告囉!今年獲獎名單主要由特邀之展演體驗設計領域專家進行推薦,最終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堪稱皆為一時之選,也足具成為國內展演體驗設計標竿的實力,值得借鏡與學習!
Thumbnail
「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希望鼓勵政府部門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展演體驗。透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藝術文化與科技技術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展演體驗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優化與進步。
Thumbnail
「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此次是繼2022、2023年之後,筆者第三次到訪寶藏巖光節。本次展覽內容的豐富度及深度似乎不如以往。在展覽體驗設計方面,針對引導性及安全性的設計細節,仍舊未被完整納入考量。坦白說,以一個已經舉辦多屆、理應積累充分經驗的展覽來說,最終的表現整體而言是讓人感到頗失望的。
Thumbnail
訪前身為台南地方法院的司法博物館,參觀第三法庭展間的「重返第一法庭:噍吧哖世紀大審判」,偶然的參觀,偶然發現有VR體驗。雖是候補,但很幸運地排到後補前去體驗VR故事。以沉浸式360度的視覺、配合聽覺,用意識流、讓主人翁在死後與生前的記憶穿梭,一窺事件的一隅。故事感人,讓人流淚。
Thumbnail
今(2023)年首度舉辦的《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告囉!今年獲獎名單主要由特邀之展演體驗設計領域專家進行推薦,最終脫穎而出的獲獎者堪稱皆為一時之選,也足具成為國內展演體驗設計標竿的實力,值得借鏡與學習!
Thumbnail
「臺灣展演體驗設計獎」希望鼓勵政府部門與民間單位創造優秀的展演體驗。透過這個獎項,我們希望推廣藝術文化與科技技術的平衡表現,讓大眾認知展演體驗的重要性,進而帶動國內相關產業的優化與進步。
Thumbnail
「關渡美術館」其實是隸屬於北藝大的校園美術館,也是臺灣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美術館。筆者於今(2023)年10月份初次造訪關渡美術館觀展,結果對於這座美術館感到非常「印象深刻」...
Thumbnail
「臨場音樂:本能行為」展覽探討面臨健康危機之時,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對醫療知識、器材與儀式的感知?在不同的文化語境裡,當參展藝術家以玩味的角度重新詮釋醫療、健康與身體記憶,我們身為有血有肉的高智慧體,能否從中在傳統儀式和現代醫學實踐上取得平衡,甚或建立新的認知系統?
Thumbnail
心靜於1998年的科幻小說《為你奉茶》論及雲宇宙(Cloudverse)是虛擬多維空間,此次以「幽微組曲」於雲林故事館展示為契機,融合佛教的「中陰身」和元宇宙、NFT區塊鏈概念,在雲宇宙氛圍以奉茶體驗連結虛擬多維空間,讓觀者感受與生活記憶的連結。展覽結合日式房舍、文本、實驗書法、當代水墨、茶席錄像
Thumbnail
《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本集邀請用永續旅遊帶旅人體驗在地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匠生活》,分享讓觀光與在地達成共好的成功秘密。 跟著匠人,這樣生活 產品就是一條旅程 跟著國寶大師手繪電影看板,更與台南產生在地連結 本文由【歐立利國際設計集團】授權【聲歷其境】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