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策展觀點】從北師美術館《酷共生》看單一展品物件/元素散置的設計巧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展覽設計中,通常會建議單一展品的多項關聯物件/元素、或是同一創作者的系列展品,都要盡可能地擺放在鄰近位置,以利呈現展品的從屬(affiliation)或群集(grouping)關係,這樣符合直覺的設計較能夠有效引導觀展者依序觀覽。然而,這樣的大原則並非不可撼動,但什麼情況下可以被打破,又可以創造怎樣利大於弊的效益,讓我們來看看這個難得一見的典範案例。

《酷共生》主視覺。圖片來源:北師美術館官網。

《酷共生》主視覺。圖片來源:北師美術館官網。

《酷共生》一展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美術館(簡稱:北師美術館)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合作之「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成果,透過援引「內共生」與「酷兒理論」這兩組原先隸屬於演化生物學與性別理論的概念,在跨科際的敘事調度下,策展人與藝術家、科學家及各種行動者彼此合作,在展覽中交織出數個充滿差異與活力的共生提案。

其中,有兩件展品尤其值得一提:

  • 〈#迎靈者〉為藝術家李紫彤的作品,她邀請國籍、文化、性別與性向相異的三位寫手,以經營臉書帳號的方式,分別「召喚」坤林(臺灣)、安德烈.魯夫(烏克蘭)及卡洛斯.托雷斯(哥倫比亞)等三位冷戰後國家暴力犧牲者的數位生靈,在跨越酷異身份的過程中,練習對創傷經驗進行同理、思索與提問。現場除了展示影音外,藝術家也仿造了三位寫手的作業空間,讓觀展者可以身歷其創作過程。
〈#迎靈者〉。圖片來源:ELLE。

〈#迎靈者〉。圖片來源:ELLE。

  • 〈直立優勢性〉則為藝術家莊志維現地創作及行為藝術作品,以具有高度經濟價值的臺灣原生種烏心石樹苗作為媒材,依高度、彎曲程度、分枝多寡等外型條件的進行篩選排列,從美術館一樓大廳一路蜿蜒至二樓展場,與空間中垂直的揀擇平台對比;此外,藝術家並賦予觀展者挑選的權力(觀展者可向大廳服務臺索取紅色的小圓點貼紙,並貼在展館內任一樹苗的任意部位,以表示對其優勢性的認可),於展期間不定期置換眾人意志所揀選的樹苗,藉此反思人類之於物種選汰的掌控權力,同時詰問人類社會中「優秀」概念的建構。
〈直立優勢性〉。圖片來源:琅琅悅讀。

〈直立優勢性〉。圖片來源:琅琅悅讀。

這兩件展品的共通性特色,都是將單一展品的多項物件/元素分散放置於不同位置,觀展者無法一次性觀覽該件展品的所有物件/元素,卻又妥善引導觀展者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及互動,除了延長單一展品的涉入時間以外,不同角度的互動形式也讓展品想傳達的設計理念變得更立體,因此讓人印象深刻。

  • 〈#迎靈者〉可先在二樓展場看見影音的最終呈現效果,再透過實體電線延伸至三樓展場,讓觀展者看見展品設計理念、寫手的產製過程與相關紀錄文件,有效串連並交代了展品「從無到有」的時間縱深,彌補了典型展品大多只能交代宗旨與結果而忽略過程的常見不足之處。
〈#迎靈者〉的空間延續。攝影:UX.Debugger。

〈#迎靈者〉的空間延續。攝影:UX.Debugger。

  • 〈直立優勢性〉則從一樓大廳沿途擺放的植株,一直延伸至二樓展場的成群且分層的植株堆放空間,再到三樓看見分層堆放空間(揀擇平台)的頂端僅擺放唯一的冠軍植株,充分利用空間縱深,具像化展品設計理念的「普羅大眾→躋身候選→唯一冠軍」的層次關係。
〈直立優勢性〉的空間延續。攝影:UX.Debugger、ELLE。

〈直立優勢性〉的空間延續。攝影:UX.Debugger、ELLE。

從這兩件典範展品的設計中不難發覺,之所以雖然「鄰近性」大原則被打破,卻仍能獲取很好的體驗效益,其關鍵其實就在於:儘管展品物件/元素散置,但充分將觀展動線納入考量(善用展館的挑高及通透空間),依據展品設計概念妥善呈現其合理的邏輯順序 — — 可能是時序關係,也可能是主要物件/元素延伸至周邊物件/元素的關係,並提供隱晦但是實際存在的引導連結暗示。因此,非但不會致使觀展者在觀展過程中迷失、需要不斷嘗試拼湊重組,反而讓展品變得更值得玩味。

「展覽體驗設計分支計畫」是「UX.Debugger 體驗設計除錯計畫」的一個系列專題,專為探討與展覽活動有關的使用者體驗設計議題。剖析整體策展規劃、線上與線下接觸點設計、以及應用科技媒材的當代展品設計,並以臺灣在地的展覽活動為主要取材來源,輔以國外標竿案例介紹,希望能夠驅動實體展覽持續優化觀展者體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則號稱是臺灣涵蓋範圍最廣的大地藝術季,同時也堪稱是臺灣規模最大的藝術展覽。但,這樣的規模產生哪些體驗設計問題?又該如何優化呢?
既然展品是面向大眾的,那麼「如何展出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因此,本文僅純粹從觀展者體驗的角度,客觀提出任何一個「善良」的展覽都應該提醒觀展者、幫助觀展者注意哪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應該被仔細評估且可受公評的。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浪漫臺三線藝術季」則號稱是臺灣涵蓋範圍最廣的大地藝術季,同時也堪稱是臺灣規模最大的藝術展覽。但,這樣的規模產生哪些體驗設計問題?又該如何優化呢?
既然展品是面向大眾的,那麼「如何展出才是真正的關鍵問題」。因此,本文僅純粹從觀展者體驗的角度,客觀提出任何一個「善良」的展覽都應該提醒觀展者、幫助觀展者注意哪些事情,而這些事情是應該被仔細評估且可受公評的。
斥資8億的世上最貴燈會——2023臺灣燈會《光源臺北》,號稱首創「城市型燈會」,希望觀展民眾可以在賞燈過程中走進城市、欣賞臺北之美;結果會場廣袤且作品分散,儼然成為「迷路型燈會」。燈會策展背後的政治動機與算計就不予評論了,除此之外根本的原因顯然在於:沒有搞懂TA是誰,想「拚經濟」但吃相難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月初時去台南美術館二館看了《藝術是自由的力量》展覽,這是一個由台灣及日本專為心智障礙者所策的展,有別於過往多為繪畫與陶藝的展出,這次也展示了編織、書畫、裝置及各類媒材的作品,讓大家可以看見這些心智障礙者所帶來的高度創造力、自由度與可能性。 整個展區蠻大的,而且很有循序漸進的感覺,先從平面繪
Thumbnail
三月童里為讀者呈現風格迥異卻又同等精彩的兩檔台灣原創繪本展覽--- 大牆面展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林廉恩繪本原畫展」;小木屋則是「《跳舞就是做很多動作》吳睿哲繪本展」。不同於廉恩展覽區域滿滿的繪畫原稿和手稿,睿哲的展覽中,是隻煢煢獨立的紙偶,然而這樣的紙偶,卻迸發出不同於繪畫的故事能量與韻律感。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今年又來到遠得要命的朱銘美術館看展了! 此次的觀展重點是《流形:2024臺灣當代雕塑展》。 該展借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中的「流形」為題,聚焦臺灣當代雕塑藝術。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月初時去台南美術館二館看了《藝術是自由的力量》展覽,這是一個由台灣及日本專為心智障礙者所策的展,有別於過往多為繪畫與陶藝的展出,這次也展示了編織、書畫、裝置及各類媒材的作品,讓大家可以看見這些心智障礙者所帶來的高度創造力、自由度與可能性。 整個展區蠻大的,而且很有循序漸進的感覺,先從平面繪
Thumbnail
三月童里為讀者呈現風格迥異卻又同等精彩的兩檔台灣原創繪本展覽--- 大牆面展出「《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林廉恩繪本原畫展」;小木屋則是「《跳舞就是做很多動作》吳睿哲繪本展」。不同於廉恩展覽區域滿滿的繪畫原稿和手稿,睿哲的展覽中,是隻煢煢獨立的紙偶,然而這樣的紙偶,卻迸發出不同於繪畫的故事能量與韻律感。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創辦人許文龍建館的初衷是希望打造一座能連結大眾生活,不單只是館內收藏,藝術品是無侷限的,不分族群不受距離限制,皆能在座博物館感受到歲月打造的收藏品。 創辦人許文龍於孩童時期,數次參觀日治時期博物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