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小孩用~免費太鼓達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網上搜尋的玩家示範畫面
自從當了姑姑~常被小人吵著說: 姑姑~陪我玩! 已經到聽了會害怕的程度(抖) 剛好,看到姪子有一個陽春的玩具鼓,靈光一閃,用電視搜尋YT上別人玩太鼓達人的遊戲畫面,簡單教學藍色符號是敲鼓邊,紅色符號敲鼓面,小的符號可以用一根鼓棒打,大的符號用兩根鼓棒打,還有看到黃色的就連續敲打鼓面,看到氣球往死裡打,打到它爆炸,教學結束。
看到這個就往死裡打
好歹姑奶奶我小時候也有學過鋼琴,先完美示範一段~米津玄師的《感電》,節奏快慢適中,雖然手裡用的是兩光樂器,跟著曲子敲打,曲畢,竟然覺得自己蠻酷帥的XD...,給小孩點的是耳熟能詳的鬼滅之刃主題曲《紅蓮華》,這首一開始很空靈,後面節奏快到整個腎上腺素都飆高了,為了幫助小孩打出正確節奏,全家人在旁邊跟著喊: 咚! 咚!咚!咚! 噠! 噠! 咚! 噠!,整個場子都沸騰了...
(翻譯蒟蒻: 咚!是打鼓面,噠!是打鼓邊)
如果買真的太鼓達人遊戲,就可以選擇難易度,也有計分,但是考量姪子還小,不適合一直打電玩,就放玩家示範影片讓他們玩玩就好,另一方面打節奏沒那麼容易,玩個幾次熱度就沒了,不過至少他們都會打紅蓮華了,有些稍快的,比如《鬥牛士之歌》(連古典音樂都有),姪子就打到起肖,亂打一通,笑成一片,小朋友的笑點就是這麼低,呵呵~
鼓是人類最早發明的樂器, 而且打擊樂器比別種樂器更直接,至少不用學什麼複雜的指法,感覺蠻能發洩情緒的,咚咚的聲音也很像心跳。孩子小時候聽到音樂總是能自由的哼唱舞動,反而長大後就會開始扭捏,實在蠻可惜的,聽過一個去上雲門舞集成人律動的朋友說,老師鼓勵學員在家裡放音樂自由動作。這不就是即興嗎? 常覺得每個人應該都是天生的編舞家、作曲家,只是長大就忘記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魚魚小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小,自律就跟我沒啥關係,個性像是櫻桃小丸子一樣,連暑假作業都是死到臨頭了才開始趕工,還會把爸媽拖下水,兩老邊罵邊幫忙做勞作... 看的書不少,都是漫畫,純文字的東西,國小時頂多看看報紙文章或鬼故事書,到了國中開始看言情小說,大學時雖然會借一些課堂上需要的書籍當創作靈感,大多是有著精美圖片的美學書,
從小,自律就跟我沒啥關係,個性像是櫻桃小丸子一樣,連暑假作業都是死到臨頭了才開始趕工,還會把爸媽拖下水,兩老邊罵邊幫忙做勞作... 看的書不少,都是漫畫,純文字的東西,國小時頂多看看報紙文章或鬼故事書,到了國中開始看言情小說,大學時雖然會借一些課堂上需要的書籍當創作靈感,大多是有著精美圖片的美學書,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關於《鬼滅之刃》的文章多到不可數,如果要探討鬼滅為何而紅,我怕會倒果為因,所以不在這上多有置言,不過確實是一部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 我想寫的東西只是聊聊角色。為何會想寫下這個標題,是因為很喜歡煉獄杏壽郎帶給人的激情。為了平衡讓這篇文章不偏食煉獄大哥,內容除煉獄以外尚有我對這部電影綜合性看法....
        緊接在第一季第二十六集之後,炭治郎一行人來到無限列車。而鬼王的十二鬼月團隊,因為下弦鬼月的業績不好,下弦之伍被水柱打倒了,所以其他下弦鬼月被老闆鬼王裁員了,只剩下下弦之壹有被老闆賞識而加薪了,反而變得更強。        故事進行到炭治郎一行人搭上無限
當我們褪去工作、褪去職稱、褪去社交,躺在床上放空時,從心中湧出來的那份力量,就是核心,也就是自己。
少年漫畫目標受眾為青少年,在青黃不接,夾雜在幼兒與成人之間的青少年被視為最有”希望”的一個群體。面對到大人給給予的期待與壓力,青少年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需要依賴大人的幼兒,而是有獨立思考判斷的個體,他們急於建立自身定位想要獲得更多友誼,藉由群體力量定義自己。少年漫畫便以「友情、努力、勝利」為主
''無論被擊潰得多麼狼狽 仍有著必須守護之物'' 浪漫,我想是這部作品最迷人之處。 其實曾經也會因為悲傷憤恨而吶喊,為無力感而苦痛。 所以我們情不自禁地喜歡上炭治郎。 那個曾經和大家一樣平凡的少年。
禰豆子不願意變成這樣子,但身體無法控制,做出傷害哥哥的動作,內心一定充滿歉意:「對不起...對不起...」 這樣無助的時刻,她希望哥哥不要怪她,她不是故意的。 這些哥哥都知道:「哥哥都理解呢!所以別怕,禰豆子。」
關於《鬼滅之刃》的文章多到不可數,如果要探討鬼滅為何而紅,我怕會倒果為因,所以不在這上多有置言,不過確實是一部天時地利人和的作品。 我想寫的東西只是聊聊角色。為何會想寫下這個標題,是因為很喜歡煉獄杏壽郎帶給人的激情。為了平衡讓這篇文章不偏食煉獄大哥,內容除煉獄以外尚有我對這部電影綜合性看法....
        緊接在第一季第二十六集之後,炭治郎一行人來到無限列車。而鬼王的十二鬼月團隊,因為下弦鬼月的業績不好,下弦之伍被水柱打倒了,所以其他下弦鬼月被老闆鬼王裁員了,只剩下下弦之壹有被老闆賞識而加薪了,反而變得更強。        故事進行到炭治郎一行人搭上無限
當我們褪去工作、褪去職稱、褪去社交,躺在床上放空時,從心中湧出來的那份力量,就是核心,也就是自己。
少年漫畫目標受眾為青少年,在青黃不接,夾雜在幼兒與成人之間的青少年被視為最有”希望”的一個群體。面對到大人給給予的期待與壓力,青少年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不再是需要依賴大人的幼兒,而是有獨立思考判斷的個體,他們急於建立自身定位想要獲得更多友誼,藉由群體力量定義自己。少年漫畫便以「友情、努力、勝利」為主
''無論被擊潰得多麼狼狽 仍有著必須守護之物'' 浪漫,我想是這部作品最迷人之處。 其實曾經也會因為悲傷憤恨而吶喊,為無力感而苦痛。 所以我們情不自禁地喜歡上炭治郎。 那個曾經和大家一樣平凡的少年。
禰豆子不願意變成這樣子,但身體無法控制,做出傷害哥哥的動作,內心一定充滿歉意:「對不起...對不起...」 這樣無助的時刻,她希望哥哥不要怪她,她不是故意的。 這些哥哥都知道:「哥哥都理解呢!所以別怕,禰豆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分享了姑姑開始學習空靈鼓的故事,從對樂器的渴望到勇敢實現夢想的過程。空靈鼓作為一種療癒的打擊樂器,適合初學者,讓姑姑不僅學習音樂,也擴大了社交圈。文章中提到的琴芸韻音樂中心,提供了友善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課程體驗,是追求心靈寧靜的好去處。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隨著畢業典禮的到來,全校的孩子及老師們也在一同慶賀這個成長的時刻。我們一起練習、彩排著畢業典禮的流程及走位,而這些共同經歷的過程就像傳承一般,也會烙印在弟弟妹妹的記憶當中~這一天當彩排到了家長太鼓祝福的部分時,孩子聽到平常晚上爸爸媽媽利用時間,來學校練習打鼓的音樂,變跟著音樂節奏動起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這週有立夏的慶典,有個活動是要自製樂器, 孩子們在慶典當天製作了可愛的手搖鈴,開心的跟著節奏搖來搖去。 而在下午的時候,老師拿了翔皓媽媽帶翔皓製作的「吸管笛子」跟大家分享, 翔皓教大家怎麼吹,老師也示範了不同的吹法給孩子們聽, 孩子們都覺得很有趣呢!   之後,讓孩子們來體驗看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QuZFjFKYc 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在很熱鬧的節氣慶典中歡樂一上午。 孩子們自製樂器,超好玩的。 小小波浪鼓、手拍鼓、氣球鼓、手搖鈴,都跟精細動作有關係。 做完就免不了想要搖一搖、動一動,讓樂器發出聲音是天性。 所以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
Thumbnail
分享了姑姑開始學習空靈鼓的故事,從對樂器的渴望到勇敢實現夢想的過程。空靈鼓作為一種療癒的打擊樂器,適合初學者,讓姑姑不僅學習音樂,也擴大了社交圈。文章中提到的琴芸韻音樂中心,提供了友善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課程體驗,是追求心靈寧靜的好去處。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隨著畢業典禮的到來,全校的孩子及老師們也在一同慶賀這個成長的時刻。我們一起練習、彩排著畢業典禮的流程及走位,而這些共同經歷的過程就像傳承一般,也會烙印在弟弟妹妹的記憶當中~這一天當彩排到了家長太鼓祝福的部分時,孩子聽到平常晚上爸爸媽媽利用時間,來學校練習打鼓的音樂,變跟著音樂節奏動起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這週有立夏的慶典,有個活動是要自製樂器, 孩子們在慶典當天製作了可愛的手搖鈴,開心的跟著節奏搖來搖去。 而在下午的時候,老師拿了翔皓媽媽帶翔皓製作的「吸管笛子」跟大家分享, 翔皓教大家怎麼吹,老師也示範了不同的吹法給孩子們聽, 孩子們都覺得很有趣呢!   之後,讓孩子們來體驗看看,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ZQuZFjFKYc 夏天的第一個節氣,在很熱鬧的節氣慶典中歡樂一上午。 孩子們自製樂器,超好玩的。 小小波浪鼓、手拍鼓、氣球鼓、手搖鈴,都跟精細動作有關係。 做完就免不了想要搖一搖、動一動,讓樂器發出聲音是天性。 所以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
Thumbnail
小甫剛到兩歲,我就為他想音樂啟蒙班的事情。培養幼兒一向少不得音樂,甚麽搖籃曲、童謠、兒歌等等常伴耳邊,啟蒙樂器例如沙鎚、搖鼓、鋼片琴之類的也算是必備的玩具,Youtube上的音樂資源也相當豐富。不過,我仍然堅持要安排他嘗試一下音樂啟蒙班,讓他自小做有系統的音樂根基訓練和培養對音樂和藝術的鑑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