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習慣-(5)【知彼解己】觀點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個人KM

個人KM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這本暢銷書中講到的【知彼解己】的概念。


※什麼是【知彼解己】?

以我的理解來說,這是一種瞭解自己的個性、對於事情的想法 然後應對處事的一種狀態, 知道對方的實力,並且評估自身的能力,來進行決策的過程。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的核心概念是:不輸。 掌握了整個情勢,就能對於局勢進行更有智慧、更有策略性的分析與判斷。


※為什麼要做到【知彼解己】呢? 這個說法跟我又有甚麼關係?

反過來說吧,知彼解己的反面就是"不知彼也不知己",自己完全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狀態,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到哪?這在進行談判或溝通時,這是一個多麼高風險的狀態。

『就好像七龍珠漫畫的閻王自以為強大,殊不知自己的實力在賽亞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夜郎自大』
『再拿股票市場來說,若某人根本不知道某檔股票的屬性,也不知道自己的財力與可承受風險是多少?就貿然投入大筆資金進入股市,當股市起落也不知何時該買該賣?那就只是一場豪賭,稱不上投資了。

當我們完全了解了自己,並且成為希望成為的人格特質後,就可以養成一種隨遇而安的氣質。 日常生活的意外或挫折,都因為自我狀態深刻的了解,自然產生臨危不亂的情緒與人生態度。

『武俠中『以無招勝有招』指的就是這種悠然狀態。』

對我自己來說,我希望培養自己擁有"反脆弱"、以及"心理韌性"的被動屬性。

●【反脆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打造自己成為”彈力球”的概念,遇到任何挫折、打擊,都會透過可反彈的特殊屬性,從被打擊中激發動能、自我進步、反思,不斷優化、昇華的人生狀態。

●【心理韌性】的部分,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祥和態度,物質屬性來說可能近似橡膠屬性,內心已直接認定接受意外與不確定性、被打擊,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沒發生才叫人意外,此種臨危不亂的氣度非常讓人嚮往,值得深度養成。

(※橡膠屬性:它具有抵抗打擊外力並具有彈性的特性。橡膠是一種由高分子聚合物組成的材料,它的分子鏈結結構使得它具有彈性和可回復的能力。)

所以結合以上兩種物質,彈力球加上橡膠,也許我崇尚的人物是吃了惡魔果實的海賊王魯夫也說不定!!

※【知彼解己】這個想法有道理嗎?我完全認同嗎?自我質疑一下吧!

我的人生憲法中,這點並非我的首選,

我的首選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不斷更新"。

因為我自己有個觀念,若以”積極主動”為本,那麼首要就是不求人,反求諸己。

知彼(對方)的部分,對我來說,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我仍必須事情辦好、辦妥。

人世間有時候就是有無法好好溝通的人,層次不同。執著下去,無非是跟自己過不去。

我認為我們永遠不能真正的了解對方,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個體,無論對方是在提升、或是墮落;今天的決定都可能因為明天的某個事件、想法的轉變,決策完全改觀或扭轉變化,因此我會著重在解己(了解自己)的部分,知道自己的能力、想法所及,盡力達成目標、滿足自己的潛意識。

其次,那該怎麼了解自己呢?

透過作MBTI16型人格測試 可以是一種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看。 測試網址: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我測出來我屬於ISFJ-A 【守衛者人格】我屬於利他主義,了解自己後,進而找出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部份,再進行優化或調整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

最後我認為自己也不一定真的完全的了解自己,這是什麼意思?

有時,我們自以為擁有冷靜、內向、抗壓力的個人特質,並引以為傲,以孤傲獨行者自居,殊不知面臨巨大壓力、危難時,自己卻完全展現出怯懦、膽怯的狀態;另外自己的潛意識潛藏的個性也往往讓自己在特殊的場合,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樣貌。這個想法也是讓我對這個論點並沒有完全贊同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為何?


※關於【知彼解己】有什麼個人經驗或案例嗎?

在與人溝通上,我們應該保持著謙遜、謙卑的態度進行【傾聽】互動。

那麼真正的傾聽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我認為好的傾聽應該秉除所有偏見,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你其實也不會真正的了解對方,要謙遜地從對方的言語中找到話的內涵、深意,對方說了一段話,若能找出對方沒說出來的部分,真能掌握到話中的弦外之音,回應出去的內容更能貼近對方的內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假如我想搭訕一位女性,一般不會直接問他是否有男朋友?
通常會在閒聊間直接問說:『你的男朋友應該很喜歡你的穿著吧?我覺得你很會穿搭呢?』 這時如果對方對你有好感且也沒有男友的狀態,通常她就會說沒男友並謝謝你的讚美。對她來說,她說她沒男友,也是間接肯定你,你可以視情況繼續追求或進行下一步地行動。


※那關於【知彼解己】我們該怎麼運用在生活/情境中?

那個”彼”也不一定是人類,也可以是自然災害、新型病毒…也是適用的概念。

所以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謙遜、謙卑的態度,來思考遇到的人事物,要使用傾聽、觀察、持續學習知識的技巧,面對”彼”的出現時,再決定要使出何種對應態度、方法、策略,來達到當下最好的決斷。

『舉例來說,假如你在睡夢中,突然發現家中客廳突然失火,火苗已經在外面燒的嗤嗤作響,觸摸門把相當燙手,感覺外面的火勢感覺已經相當大了! 情況相當危急...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在這個【知彼解己】的模擬情境中,若你在火災前已經累積了足夠多的防災知識,也曾看過面對火災正確的應對技巧的影片或知識,就可以急速判斷所屬的環境適不適合逃生。
最佳的做法就是:不開門,把門關好,用毛巾堵住門縫,等待救援,根據統計,這樣的存活機會是較大的。


※【知彼解己】解己的部分,也可以試著跟過去的自己說說話?如果你有機會跟幼年的自己講話,你會說什麼呢?


排除什麼樂透號碼的趣味說法,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自我了解人生的反思過程。 "後悔"是一種我們可以透過情感和思考過程來反省的過程,可以進一步整理出來,拿出來跟過去的自己說說。

說說自己在什麼樣的人生階段上,做了正確或可以再調整的決定。

這部分可以連結再推到七個習慣【以終為始】現在的”終”就是過去的”始”,找出被忽略的通則。

在撰寫本文的當下,突然發現,過去並沒有培養閱讀、思考的習慣,虛度了不少光陰。

為什麼當時沒人可以點悟自己呢?

不,也許有人已在網路上、文章中再提點你,明明有很多人就已經在分享閱讀之法、分享好處,自己卻視而不見,喪失的自我成長的機會,沒有用心的體會,導致錯失了成長的機會。

追尋原因,可能是自己進入了工作的"舒適圈",導致沒有確切需要改變的目標和動機",個人也缺少了"危機意識與萬一失業的配套想法",內心體悟上也缺少了"欠缺自我覺察和反思的過程"。

根據乳酪理論,問題不會是單一原因導致。這些連續的原因導致了過往的自己錯失的機會,在未來要如何彌補?這就是一個值得深思進步的過程。

但換個角度想想,這種自我啟發轉變的過程,究竟是何種原力啟動了自己,產生好的迴圈讓自己在各方面不斷精進?

或許只是工作的疲乏,人心試圖追求成長,又或是因為某段言語、某段影片觸發了內心深處的開關,進而展開一連串的改造過程。每個人定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 自己追求成長進步的動能已被燃起。

對於失去的,永遠不用過度的批判,畢竟『亡羊補牢,猶言未晚』;就時間管理的思維中,無論何時開始,只要有開始推進,就永不嫌遲!可惜一下就可以了,時間和專注力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必須要未來的時光中,好好運用,仍不算虛度此生。

這樣的自我覺察與反思可以讓現在的自己,未來更珍惜遇到的機會與機運,相對來說,也就更有機會接觸到貴人與邁向成功。”機緣力”是一種透握積極主動展開的過程。

上述自我覺察的過程就是一種拆解自己內心成長動能的過程。給大家參考看看。


※【知彼解己】個人觀點總結:

在七個習慣中,"知彼解己"屬於對人對事的應對策略。對我來說,主要是能透過知道自己的優勢、劣勢,進而擴大個人的優勢與思考合適發展的方向。從”刻意練習”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希望獲得的技能、技術,其實都是可以透過系統化以及專注的訓練而獲得。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的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好奇心、熱情所在,有自律、紀律性地朝向自己期望的目標邁進;以上屬於一種內在自我認識反思並且進化的過程,供各位參考。

從上述論點可知,正因我們並無法真正的認識一個人當下的狀態,因此應該時刻處於希望真正理解對方的態度,各種觀察、傾聽技巧,來了解他人當下的狀態、想法,並給予最貼切的回應,才是最好的應對溝通策略。

感謝你看到這邊,也希望上面的個人想法可以為您帶來一些小小的幫助!


※註:作者的MBTI十六種人格類型 : ISFJ-A 【守衛者人格】,這是我的人格特質, 我特別在內向&計畫(較不重展望)&堅決(較不謹慎)&現實(較不重直覺)&感受(較不重邏輯)的相關指數偏高(60%以上),我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非常善良,對相信的人和事物慷慨而富有激情。 正事沒有完成之前,他們絕對不會虛度光陰。 通常非常注重傳統和家庭價值觀。您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包括尊重他人、負責任、誠實、公正和勤奮。 這些價值觀將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標準和成功的人生。 幫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負責任的行為,包括完成家庭任務、管理時間和金錢等,將有助於他們建立良好的習慣和獨立性。 避免過度保護和控制,以便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探索和學習。 在事業上把你放置於有利局面的一種條件、資產或情勢。它不能被輕易複製或購買到,它是得天獨厚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塔的沙龍
6會員
46內容數
阿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 **什麼事? 2025年4月21日起,美國白宮將監管聯儲(Fed)等20個機構,新政策需經白宮審查。 - **為什麼? 特朗普政府想加強控制,認為聯儲(如主席鮑威爾)的政策不合意,試圖影響經濟方向 - **影響? 聯儲獨立性可能受限,短期美股震盪、美元走弱風險上升,長期可能影響全球金融格局。
Thumbnail
2025/04/21
- **什麼事? 2025年4月21日起,美國白宮將監管聯儲(Fed)等20個機構,新政策需經白宮審查。 - **為什麼? 特朗普政府想加強控制,認為聯儲(如主席鮑威爾)的政策不合意,試圖影響經濟方向 - **影響? 聯儲獨立性可能受限,短期美股震盪、美元走弱風險上升,長期可能影響全球金融格局。
Thumbnail
2024/12/18
根據耶魯經濟學家Aleh Tsyvinski的研究,建議將至少5%的資產配置於比特幣ETF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文章列出了11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包括(IBIT)、FBTC和(GBTC)等,並分析了各ETF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4/12/18
根據耶魯經濟學家Aleh Tsyvinski的研究,建議將至少5%的資產配置於比特幣ETF以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文章列出了11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的比特幣現貨ETF,包括(IBIT)、FBTC和(GBTC)等,並分析了各ETF的優缺點。
Thumbnail
2024/12/06
本文為思想實驗 探討台灣戒嚴的五種可能性,從軍事威脅到社會動盪,讓你預先了解潛在風險。提供老百姓實用的應變指南:如何保障資訊安全、維護法律權益、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以及如何應對經濟衝擊和心理壓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提升你的危機應變能力,在不確定的時代掌握主動權,為自己和台灣的未來做好準備!
Thumbnail
2024/12/06
本文為思想實驗 探討台灣戒嚴的五種可能性,從軍事威脅到社會動盪,讓你預先了解潛在風險。提供老百姓實用的應變指南:如何保障資訊安全、維護法律權益、建立社區支持網絡,以及如何應對經濟衝擊和心理壓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提升你的危機應變能力,在不確定的時代掌握主動權,為自己和台灣的未來做好準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對自我的瞭解程度,很大地影響我們的決策,並且進一步影響我們人生未來的走向。沒有人天生就了解自己,我們花多少時間觀察與思考自我,會決定我們對自己有多少認識。為了協助大家更有效率地觀察與思考,本文試著列出常見的幾個面向,提供讀者在觀察與思考時,有更明確地方向。
Thumbnail
對自我的瞭解程度,很大地影響我們的決策,並且進一步影響我們人生未來的走向。沒有人天生就了解自己,我們花多少時間觀察與思考自我,會決定我們對自己有多少認識。為了協助大家更有效率地觀察與思考,本文試著列出常見的幾個面向,提供讀者在觀察與思考時,有更明確地方向。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曾被批評對人敏感度太差的我, 想透過此書磨練我對人、對自己的敏感度。 我有些朋友可以不說話, 和人跳舞完就知道對方的性格, 也有朋友光靠對方網聊的文字訊息, 就可判斷對方的人格特質。 甚至有朋友能夠在與人第一次見面, 憑著觀察對方長相, 就知道要用什麼應對方式和對方相處。 我就
Thumbnail
曾被批評對人敏感度太差的我, 想透過此書磨練我對人、對自己的敏感度。 我有些朋友可以不說話, 和人跳舞完就知道對方的性格, 也有朋友光靠對方網聊的文字訊息, 就可判斷對方的人格特質。 甚至有朋友能夠在與人第一次見面, 憑著觀察對方長相, 就知道要用什麼應對方式和對方相處。 我就
Thumbnail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Gnōthi Seauton),意為「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
Thumbnail
“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Gnōthi Seauton),意為「認識你自己」。 —古希臘的德爾斐神廟
Thumbnail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Thumbnail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知彼解己】這個
Thumbnail
本書分為情商和情境兩部分,情商篇主要介紹作者認為重要的12種情商以及作者認為自己不擅長,僅有0.5強度的情商。(坦誠說明對方不好的能力)作者將此12.5種情商喻為調味料,在情境篇中的不同情況下,說明他會如何利用這些調味料來應對。
Thumbnail
本書分為情商和情境兩部分,情商篇主要介紹作者認為重要的12種情商以及作者認為自己不擅長,僅有0.5強度的情商。(坦誠說明對方不好的能力)作者將此12.5種情商喻為調味料,在情境篇中的不同情況下,說明他會如何利用這些調味料來應對。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分析自我狀態(應然/實然、自信/自卑或偏執等),認識特殊心態,金句選集。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當你認為已經可以覺察到自己的狀態時,那應該是進入到一種悟,一種知道自己此生的必備過程~ 那你會真正走進只覺察自己的當下~ 也更明白自己以往的經歷,是覺察前的過程~ 直到學習如何覺察到自己,學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力量跟愛~ 真的知道自己,這些過程真的很不簡單~ 也許自己覺得看清了也懂了,那真的是好事
Thumbnail
當你認為已經可以覺察到自己的狀態時,那應該是進入到一種悟,一種知道自己此生的必備過程~ 那你會真正走進只覺察自己的當下~ 也更明白自己以往的經歷,是覺察前的過程~ 直到學習如何覺察到自己,學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力量跟愛~ 真的知道自己,這些過程真的很不簡單~ 也許自己覺得看清了也懂了,那真的是好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