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習慣-(5)【知彼解己】觀點心得

2023/05/24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個人KM
『如果足夠知道自己,那就容易獲得知己。如果擁有很多知己,那我們在乎的事,就會有很多人與我們一起在乎。』—林育聖老師
我很喜歡林育聖老師的這段話,透過不斷分享我關心的主題,希望透過輸出分享的過程,讓自己閱讀的吸收能力越來越好,也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共同進步!
今天我想來討論【七個習慣】這本暢銷書中講到的【知彼解己】的概念。

※什麼是【知彼解己】?

以我的理解來說,這是一種瞭解自己的個性、對於事情的想法 然後應對處事的一種狀態, 知道對方的實力,並且評估自身的能力,來進行決策的過程。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的核心概念是:不輸。 掌握了整個情勢,就能對於局勢進行更有智慧、更有策略性的分析與判斷。

※為什麼要做到【知彼解己】呢? 這個說法跟我又有甚麼關係?

反過來說吧,知彼解己的反面就是"不知彼也不知己",自己完全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狀態,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到哪?這在進行談判或溝通時,這是一個多麼高風險的狀態。
『就好像七龍珠漫畫的閻王自以為強大,殊不知自己的實力在賽亞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夜郎自大』
『再拿股票市場來說,若某人根本不知道某檔股票的屬性,也不知道自己的財力與可承受風險是多少?就貿然投入大筆資金進入股市,當股市起落也不知何時該買該賣?那就只是一場豪賭,稱不上投資了。
當我們完全了解了自己,並且成為希望成為的人格特質後,就可以養成一種隨遇而安的氣質。 日常生活的意外或挫折,都因為自我狀態深刻的了解,自然產生臨危不亂的情緒與人生態度。
『武俠中『以無招勝有招』指的就是這種悠然狀態。』
對我自己來說,我希望培養自己擁有"反脆弱"、以及"心理韌性"的被動屬性。
●【反脆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打造自己成為”彈力球”的概念,遇到任何挫折、打擊,都會透過可反彈的特殊屬性,從被打擊中激發動能、自我進步、反思,不斷優化、昇華的人生狀態。
●【心理韌性】的部分,就是一種隨遇而安的祥和態度,物質屬性來說可能近似橡膠屬性,內心已直接認定接受意外與不確定性、被打擊,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沒發生才叫人意外,此種臨危不亂的氣度非常讓人嚮往,值得深度養成。
(※橡膠屬性:它具有抵抗打擊外力並具有彈性的特性。橡膠是一種由高分子聚合物組成的材料,它的分子鏈結結構使得它具有彈性和可回復的能力。)
所以結合以上兩種物質,彈力球加上橡膠,也許我崇尚的人物是吃了惡魔果實的海賊王魯夫也說不定!!

※【知彼解己】這個想法有道理嗎?我完全認同嗎?自我質疑一下吧!

我的人生憲法中,這點並非我的首選,
我的首選分別是"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不斷更新"。
因為我自己有個觀念,若以”積極主動”為本,那麼首要就是不求人,反求諸己。
知彼(對方)的部分,對我來說,就算知道了又如何,我仍必須事情辦好、辦妥。
人世間有時候就是有無法好好溝通的人,層次不同。執著下去,無非是跟自己過不去。
我認為我們永遠不能真正的了解對方,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不斷變動的個體,無論對方是在提升、或是墮落;今天的決定都可能因為明天的某個事件、想法的轉變,決策完全改觀或扭轉變化,因此我會著重在解己(了解自己)的部分,知道自己的能力、想法所及,盡力達成目標、滿足自己的潛意識。
其次,那該怎麼了解自己呢?
透過作MBTI16型人格測試 可以是一種方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試看。 測試網址: 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我測出來我屬於ISFJ-A 【守衛者人格】我屬於利他主義,了解自己後,進而找出自己擅長或不擅長的部份,再進行優化或調整規劃未來發展的方向。
最後我認為自己也不一定真的完全的了解自己,這是什麼意思?
有時,我們自以為擁有冷靜、內向、抗壓力的個人特質,並引以為傲,以孤傲獨行者自居,殊不知面臨巨大壓力、危難時,自己卻完全展現出怯懦、膽怯的狀態;另外自己的潛意識潛藏的個性也往往讓自己在特殊的場合,展現出全然不同的樣貌。這個想法也是讓我對這個論點並沒有完全贊同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為何?

※關於【知彼解己】有什麼個人經驗或案例嗎?

在與人溝通上,我們應該保持著謙遜、謙卑的態度進行【傾聽】互動。
那麼真正的傾聽應該是怎麼樣的呢?
我認為好的傾聽應該秉除所有偏見,即使是最親近的人,你其實也不會真正的了解對方,要謙遜地從對方的言語中找到話的內涵、深意,對方說了一段話,若能找出對方沒說出來的部分,真能掌握到話中的弦外之音,回應出去的內容更能貼近對方的內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 假如我想搭訕一位女性,一般不會直接問他是否有男朋友?
通常會在閒聊間直接問說:『你的男朋友應該很喜歡你的穿著吧?我覺得你很會穿搭呢?』 這時如果對方對你有好感且也沒有男友的狀態,通常她就會說沒男友並謝謝你的讚美。對她來說,她說她沒男友,也是間接肯定你,你可以視情況繼續追求或進行下一步地行動。

※那關於【知彼解己】我們該怎麼運用在生活/情境中?

那個”彼”也不一定是人類,也可以是自然災害、新型病毒…也是適用的概念。
所以我們必須隨時保持謙遜、謙卑的態度,來思考遇到的人事物,要使用傾聽、觀察、持續學習知識的技巧,面對”彼”的出現時,再決定要使出何種對應態度、方法、策略,來達到當下最好的決斷。
『舉例來說,假如你在睡夢中,突然發現家中客廳突然失火,火苗已經在外面燒的嗤嗤作響,觸摸門把相當燙手,感覺外面的火勢感覺已經相當大了! 情況相當危急...此時你會怎麼做呢?
在這個【知彼解己】的模擬情境中,若你在火災前已經累積了足夠多的防災知識,也曾看過面對火災正確的應對技巧的影片或知識,就可以急速判斷所屬的環境適不適合逃生。
最佳的做法就是:不開門,把門關好,用毛巾堵住門縫,等待救援,根據統計,這樣的存活機會是較大的。

※【知彼解己】解己的部分,也可以試著跟過去的自己說說話?如果你有機會跟幼年的自己講話,你會說什麼呢?

排除什麼樂透號碼的趣味說法,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自我了解人生的反思過程。 "後悔"是一種我們可以透過情感和思考過程來反省的過程,可以進一步整理出來,拿出來跟過去的自己說說。
說說自己在什麼樣的人生階段上,做了正確或可以再調整的決定。
這部分可以連結再推到七個習慣【以終為始】現在的”終”就是過去的”始”,找出被忽略的通則。
在撰寫本文的當下,突然發現,過去並沒有培養閱讀、思考的習慣,虛度了不少光陰。
為什麼當時沒人可以點悟自己呢?
不,也許有人已在網路上、文章中再提點你,明明有很多人就已經在分享閱讀之法、分享好處,自己卻視而不見,喪失的自我成長的機會,沒有用心的體會,導致錯失了成長的機會。
追尋原因,可能是自己進入了工作的"舒適圈",導致沒有確切需要改變的目標和動機",個人也缺少了"危機意識與萬一失業的配套想法",內心體悟上也缺少了"欠缺自我覺察和反思的過程"。
根據乳酪理論,問題不會是單一原因導致。這些連續的原因導致了過往的自己錯失的機會,在未來要如何彌補?這就是一個值得深思進步的過程。
但換個角度想想,這種自我啟發轉變的過程,究竟是何種原力啟動了自己,產生好的迴圈讓自己在各方面不斷精進?
或許只是工作的疲乏,人心試圖追求成長,又或是因為某段言語、某段影片觸發了內心深處的開關,進而展開一連串的改造過程。每個人定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 自己追求成長進步的動能已被燃起。
對於失去的,永遠不用過度的批判,畢竟『亡羊補牢,猶言未晚』;就時間管理的思維中,無論何時開始,只要有開始推進,就永不嫌遲!可惜一下就可以了,時間和專注力仍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必須要未來的時光中,好好運用,仍不算虛度此生。
這樣的自我覺察與反思可以讓現在的自己,未來更珍惜遇到的機會與機運,相對來說,也就更有機會接觸到貴人與邁向成功。”機緣力”是一種透握積極主動展開的過程。
上述自我覺察的過程就是一種拆解自己內心成長動能的過程。給大家參考看看。

※【知彼解己】個人觀點總結:

在七個習慣中,"知彼解己"屬於對人對事的應對策略。對我來說,主要是能透過知道自己的優勢、劣勢,進而擴大個人的優勢與思考合適發展的方向。從”刻意練習”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知道希望獲得的技能、技術,其實都是可以透過系統化以及專注的訓練而獲得。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的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好奇心、熱情所在,有自律、紀律性地朝向自己期望的目標邁進;以上屬於一種內在自我認識反思並且進化的過程,供各位參考。
從上述論點可知,正因我們並無法真正的認識一個人當下的狀態,因此應該時刻處於希望真正理解對方的態度,各種觀察、傾聽技巧,來了解他人當下的狀態、想法,並給予最貼切的回應,才是最好的應對溝通策略。
感謝你看到這邊,也希望上面的個人想法可以為您帶來一些小小的幫助!
※註:作者的MBTI十六種人格類型 : ISFJ-A 【守衛者人格】,這是我的人格特質, 我特別在內向&計畫(較不重展望)&堅決(較不謹慎)&現實(較不重直覺)&感受(較不重邏輯)的相關指數偏高(60%以上),我是真正的利他主義者,非常善良,對相信的人和事物慷慨而富有激情。 正事沒有完成之前,他們絕對不會虛度光陰。 通常非常注重傳統和家庭價值觀。您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包括尊重他人、負責任、誠實、公正和勤奮。 這些價值觀將有助於孩子建立良好的道德標準和成功的人生。 幫助孩子建立自律和負責任的行為,包括完成家庭任務、管理時間和金錢等,將有助於他們建立良好的習慣和獨立性。 避免過度保護和控制,以便讓孩子有機會自己探索和學習。 在事業上把你放置於有利局面的一種條件、資產或情勢。它不能被輕易複製或購買到,它是得天獨厚的。
6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