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只是基礎,「然後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我的開始是從檢視自己開始,而這檢視永不停止,檢視最需要的就是基本功-覺察。

即使是在陪伴來談者探討他的問題時,我也會不停問自己這個問題,問這個問題並不是懷疑自己,而是在提醒自己:專心聆聽。眼前這一位來談者是獨一無二的人,他有自己的靈魂天賦、有來這世界的使命,我能做的是完全專注在對方身上,我擅長的是我的專業背景給我的能力,這能力是陪伴對方協助他開啟自己的能力。

所以,憑什麼告訴他該怎麼做?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專屬於個人的創意,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是開啟個人創造力的開始,我能做的是陪伴對方、與對方一起創意思考。我不販售方法,我的工作是服務。

最近校長給我一個極佳的成長機會,他讓我製作他線上課程拍攝所需要的簡報,我在研讀資料的過程中持續想起學習哲學諮商的過程,同時也整體性地檢視、整理這些年的修煉心得。這些年我是以校長的CISA法認識自己、療癒自己的創傷,我沒有想到我可以與自己的靈魂相遇,這是我意外獲得的禮物。

CISA法中的覺察我練了好多年,到現在已是時時刻刻的習慣,目前可以在談話中迅速覺察到對方的思維模式、價值觀,也能覺察自己在與對方不同頻率時能迅速轉換思維模式,視情況表現,大多時候我的內在是平靜、自在的。偶爾有重大事件引起我強烈的情緒時,我就需要花久一點的時間,等待情緒消退檢視情緒的原因。

「然後咧?」是我開始懂事以後的主要問題,「為什麼?」這個問題我只問到幼稚園大班,之後我就開始學著自己找答案,「然後咧?」是我找答案過程中不停出現的聲音,雖然我也曾一度短暫滿足於已找到的答案,卻在接下來的人生課題中顛覆之前的認知,直到我願意承認自己是無知的,我不只一次公開分享,
當我承認自己是無知的那一刻起,我自由了,我也停止我那不安想證明自己的表現-喋喋不休。

即使是走在人行道上,我會因看見我過去從未注意的小花,白的、黃的、粉紅、粉紫的⋯⋯而感到開心;我漸漸不再害怕會飛的昆蟲、開始欣賞美麗的蝴蝶(目前我仍無法欣賞蟑螂),覺察自己的每一個時刻、每一個感受,我開始臣服、沈浸於存有中。


好友致佳引領我透過人類圖更了解自己,研究了幾個月,慢慢學會透過人類圖看見自己的靈魂特色,我一直好想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擅長邏輯思考(也就是理性腦)卻有豐富到我無法掌控的情緒感受,原來我有6號閘門,這是跟個體、家族、社會相關之情緒、感受的總開關。我越了解自己就越接受自己原來是怎樣的人,也越能心甘情願地調整自己。

當自己在為行為找理由的時候,就是在替自己找退路,好進入舒適範圍。順利的話,還可以當作惡劣行徑的免罪符。⋯⋯

這是簡大寶有的10號閘門說明中所給的忠告,但我卻覺得這是「覺察自我」的重要內容啊!我剛開始練習的第一年,天天都在一種掙扎中,那就是「停止為自己找理由」,久了、習慣了、我也改變了,才開始愛上自己。

覺察是基本功,檢視要有覺察的基礎,認識自己是此生最重要的學習,靈魂成長才不枉此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茱兒說故事的沙龍
7會員
17內容數
2024/07/27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2024/07/27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2024/07/11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7/11
透過學習哲學諮商,作者開始了一段整合自我的旅程。學習過程讓作者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潛意識,並學會平衡發展理性、情感及靈性,越發有能力陪伴他人。整篇文章探討了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並提到互為主體原則在哲學諮商中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2/21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2024/02/21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說,《覺察》為何要先學會自言自語?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類在碰到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或是害怕憤怒時, 通常會不自覺的逃避、本能性的防禦、抵抗,有時候會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決定, 當你啟動了《覺察》後,訓練你的大腦冷靜下來,開始自言自語的喊著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我會說,《覺察》為何要先學會自言自語?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人類在碰到無法處理的情緒時,或是害怕憤怒時, 通常會不自覺的逃避、本能性的防禦、抵抗,有時候會做出自己事後會後悔的決定, 當你啟動了《覺察》後,訓練你的大腦冷靜下來,開始自言自語的喊著自己的名字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開啟覺知,就是打開一種超能力,透過對話(問問題),來帶領別人開啟覺知的力量。 我好喜歡這種感知的過程,這是一種「刻意」的向內覺察,有意識而且需要練習, 看見、承認、允許、接受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基礎就是基本功,基本功就是天天練、時時練、無時無刻都在練。 每次看到推薦文章是與覺察相關的,我一定會點進拜讀,但十篇有九篇都令我失望至極,我以為我會遇到實際走在路上也已獲得智慧的同路人,但是,讀到的大都是雞湯文。 「憑什麼告訴別人該怎麼做?」 這是我從學習哲學諮商的一開始就不停問自己的問題,
Thumbnail
第一步|自我覺察 做自己的第一步,便是從找到自己開始。 而自我覺察,正是展開這趟旅途的起點。 從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自我覺察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想法、情緒感受、特質,及需求有所了解,更能意識到形成的脈絡以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第一步|自我覺察 做自己的第一步,便是從找到自己開始。 而自我覺察,正是展開這趟旅途的起點。 從學術上的定義來說,自我覺察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想法、情緒感受、特質,及需求有所了解,更能意識到形成的脈絡以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Thumbnail
在哲學諮商中的「覺察自我」是鍛鍊喚醒「覺察」能力的過程,重點不是在將「情緒、感受」的形成原因歸責於自我以外的原生家庭、環境等,而是能學會時時看見自己的「不自覺」有哪些。
Thumbnail
不管你的答案是「YES!」或「NO!」,今天我都要來分享「如何進行自我覺察?」這個主題,希望看完之後能夠讓你有初步的概念及方法,跟著我一起踏入自我覺察的世界,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經驗中,透過覺察變得更了解自己,並在產生新的看見後,做出與過去不同的選擇與決定,進而有機會得到我們所欲求的人生!
Thumbnail
不管你的答案是「YES!」或「NO!」,今天我都要來分享「如何進行自我覺察?」這個主題,希望看完之後能夠讓你有初步的概念及方法,跟著我一起踏入自我覺察的世界,在日常生活的各種經驗中,透過覺察變得更了解自己,並在產生新的看見後,做出與過去不同的選擇與決定,進而有機會得到我們所欲求的人生!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Thumbnail
當你認為已經可以覺察到自己的狀態時,那應該是進入到一種悟,一種知道自己此生的必備過程~ 那你會真正走進只覺察自己的當下~ 也更明白自己以往的經歷,是覺察前的過程~ 直到學習如何覺察到自己,學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力量跟愛~ 真的知道自己,這些過程真的很不簡單~ 也許自己覺得看清了也懂了,那真的是好事
Thumbnail
當你認為已經可以覺察到自己的狀態時,那應該是進入到一種悟,一種知道自己此生的必備過程~ 那你會真正走進只覺察自己的當下~ 也更明白自己以往的經歷,是覺察前的過程~ 直到學習如何覺察到自己,學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力量跟愛~ 真的知道自己,這些過程真的很不簡單~ 也許自己覺得看清了也懂了,那真的是好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