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5/2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至於六月要不要繼續寫,其實蠻猶豫的。寫這個系列本身很吃力不討好。嘛,看倌您也知道,TL這種東西是有演算法的,要保持全然客觀也不太容易。

猶豫的點在於,六月twitter新執行長能不能做點改革,會決定我要不要跳去IG文字版試水。Misskey其實就跟Mastodon有一樣的缺點,成長緩慢,TL成熟的速度自然也就慢。換句話說,如果我跳去IG文字版試水,就沒TL可以發了哈。

兩天時間有什麼好講的呢—只有兩個,但文長慎入

矛盾的AI反對者們

在日本圈子裡,有一群專反生成式AI的人,詳細呢,請看下方的三篇文章,想看就看,不看也無所謂。

這群反對派浪了好一陣子,到處去「斷罪」,AI使用者們有的會戲稱(諷刺)是魔女狩獵(獵巫)。但被斷罪的可不只是AI使用者,純手繪也會被誣陷。

想像看看,你純手工做出來的東西,被指為AI生成,甚至批評說在騙人或是偷別人的圖來自作聲明,你會有什麼感受?

好的,回到原點。

原本我以為反對派是因為有人惡用Stable Diffusion,並冒名自作聲明,要保護原生作者。結果並不是這樣,純反對的人很多,多到可以影響好幾個企業決策,特別是日本的企業。最早的像是mimic,一推出就被炎上緊急關閉。後來Clip Studio也被攻擊。還有什麼?販售平台封殺。

可是,還記得嗎?前幾天Adobe 把AI搭載入PS。這群人開始自相矛盾了。目前比較少看到攻擊用PS的。就因為是美企?我不太懂。甚至有說用Adobe PS才可以稱作AI繪師——抱歉,我自己打出來都想笑。

至於說Adobe有聲明用AI的話會上傳到stock,再回饋給創造者分潤。有記名。乾淨。等等理由的,這個我都不太能當作理由。記名?用假的也能登入。分潤?mid/niji有商業授權,PS(AI)目前還不可以商用。至於乾淨,這是哲學和法律範圍了,不是道德範圍。至少在法律上,目前比較傾向公開的數據資料可成為AI的資料庫。

直到日本人自己分析自己的文化我才發現問題很簡單,單純是保守派跟開創派的衝突而已。保守,有時候也是守舊。創作家 七瀬葵(推特:@aoi_nanase3)做出很妙的比喻:「手繪可能會變得像陶瓷藝術家或刀劍鍛造師那樣被定位,不是嗎?」這不是在貶低吧,至少我覺得沒有。陶藝家和鍛造師是被尊敬的。

他自己是插畫家、漫畫家,也用了AI生成,感覺上對AI非常期待。至於反對派的說詞,他引用過來後說「這樣說的人真的在創作嗎?」這非常一針見血。他是站在工作上的需求,隨著時代演變,工具也會變化。他不想要過勞嘛。

以後創作者只會越來越多。但要怎麼定義創作者,這得大眾去思考了。就我個人而言,只要有人參與其中,就可以是創作。至於說為什麼:Google Bard要和Adobe Firefly合作。未來可不一定要用什麼格式的prompt,可能自然語言就可以了。那麼到時候創意和審美將會是決定性關鍵。

再說個小插曲。

一位AI使用者由於長期被攻擊污衊/誹謗中傷,最近存夠了錢,有想發起反攻(正式訴訟)的打算。

我個人是非常非常贊同。

立場自由是一回事,但不代表可以亂說話。舉例?啊~最近《推しの子》不就有例子嗎,第六集吧。

被媽媽推向宇宙高度的自我肯定

雖然有人翻譯了,但我不想盜圖。


嘛我日文普普,丟給ChatGPT後再調整一下,意思大約是這樣:

今日的我媽媽

我「我不想去學校」

媽媽「你這麼可愛,難道不想炫耀給班上的孩子們看嗎?真是謙遜呀~」

我「我遲到了」

媽媽「是這世界運行得太快了哦」

我「我考試不及格」

媽媽「人活著就已經是100分了,還多拿了52分,你真是太厲害了!」

自我肯定感被媽媽推向宇宙。


很溫馨對不對?

其實我很想把這樣的推文丟給所有(想)為人父母的看一看。特別在亞洲,台灣,有一股貶低式教育風氣。比如說:你看看別人家孩子怎樣怎樣,你怎麼就做不到。或者說:不讀書,長大後是要撿角(台語:沒有用沒出息)嗎?

不勝枚舉。

這樣的教育下,有的人很堅強挺過去了,但也造就一些「莫名自卑」的人格。缺乏自我肯定的人會怎樣?基本上是惡性循環。詳細去查心理相關學科或醫學吧,這種比較專門的科目我不想班門弄斧。

我用教育這兩個字,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大一部份受父母影響。這也是教育。在這樣的對話中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受到治癒,也有寬容和說話的藝術。

這些,要等孩子長大出社會才學?來不及。沒被社會打死就不錯了啦。

就到這邊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umichat的沙龍
2會員
11內容數
AI繪圖生成發展快速,但也在各地掀起一連串腥風血雨,特別在日本⋯⋯
kumicha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4
一樣,腦內記憶體不足,有多少說多少。
2023/05/24
一樣,腦內記憶體不足,有多少說多少。
2023/05/21
這幾天說實話沒啥時間看TL。私人原因就不贅述了。 其他可以提的事情大部分都上了新聞。有特別想拿出來講的只有兩個吧。
2023/05/21
這幾天說實話沒啥時間看TL。私人原因就不贅述了。 其他可以提的事情大部分都上了新聞。有特別想拿出來講的只有兩個吧。
2023/05/16
原本想累積一週,但有點意外。超出四件事情我就會開始清理腦內記憶體。
2023/05/16
原本想累積一週,但有點意外。超出四件事情我就會開始清理腦內記憶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一百天前,我第一次接觸到AI算圖,或者俗稱的AI繪圖,一時之間驚為天人,就一頭栽下去研究各種技巧,在大概七十天前,我寫下了 AI算圖,Stable Diffusion的頭一個月 ,又經過了兩個月,有了更多的感想,所以來寫一些研究AI算圖時的感想。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這個詞滿天飛,在各行各業只要沾上這個詞,就會給人很流行的感覺。 從各類書報雜誌,甚至老高的影片都有提到,AI這玩意兒將會取代掉許多工作之類的消息,這將會造成未來許多職業消失,取而代之有更多以往沒出現過的新職業將會誕
Thumbnail
到底AI自動或依照指令產生的作品,無論是文字或是圖片,能不能取得著作權保護呢? 美國版權局同意保護運用AI產生圖片的作品,但只限於文字編排和內容,不含單一圖片。至於美國和日本都有創作者出來抗議AI的聲浪,AI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Thumbnail
到底AI自動或依照指令產生的作品,無論是文字或是圖片,能不能取得著作權保護呢? 美國版權局同意保護運用AI產生圖片的作品,但只限於文字編排和內容,不含單一圖片。至於美國和日本都有創作者出來抗議AI的聲浪,AI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Thumbnail
5/10,Fanbox跟進DLsite、Ci-en,禁止AI生成的作品投稿。 我自己的體感上,Twitter和pixiv的風氣都比較敵視AI生成。(與國別無關) 只要是有用到AI工具,不論用到多少,就算只有1%,就無視其他的加工。簡單暴力分成「AI生成」和「純人工」。
Thumbnail
5/10,Fanbox跟進DLsite、Ci-en,禁止AI生成的作品投稿。 我自己的體感上,Twitter和pixiv的風氣都比較敵視AI生成。(與國別無關) 只要是有用到AI工具,不論用到多少,就算只有1%,就無視其他的加工。簡單暴力分成「AI生成」和「純人工」。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前陣子ChatGPT出來,一時成了最熱門的搜索詞,在Youtube上面這類的介紹討論也大量冒出。有賺views的,也有賣課的。   我本身是個科技白癡,試了一陣AI作畫之後,因為總感覺不符預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提詞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又拿起筆,練起美術基礎來。   Chat的功能我用過一點,它比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各位朋友可以猜猜,這是用什麼軟體畫出來的呢? 2023年最大的技術革新「AI」對遊戲業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而我們可以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 以下分享 5 點,我在遊戲業中與 AI 共存的觀點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Thumbnail
AI創作引起眾人注目,首先是去年九月美國一幅AI繪製的圖畫作品於美術展得獎而引起藝術圈嘩然,台灣的相關討論則是到今年初吳淡如女士的AI炎上事件,以及後來出現的chatGPT,才開始引起更廣泛的討論。 在大家玩AI玩得不亦樂乎的同時,創作者們也不免被新興科技可能的「取代說」感到有些憂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