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佛陀悟道,不如說是佛陀發現了什麼?

與其說是佛陀悟道,不如說是佛陀發現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八十華嚴》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十一,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二:

…爾時,如來以無障礙清淨智眼,普觀法界一切眾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我當教以聖道,令其永離妄想執著,自於身中得見如來廣大智慧與佛無異。』即教彼眾生修習聖道,令離妄想;離妄想已,證得如來無量智慧,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raw-image


用通俗的言語表達就是:

那時佛陀證悟後說:「多麼神奇啊!一切眾生都本自具有如來智慧覺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知道覺性的存在,我要用方法教會眾生,讓眾生遠離妄念執著,就可以自我驗證得知自身中的智慧覺性與我並無不同...。」

從以上經典所述,與其說是佛陀「悟道成佛」,讓人艱深難懂祂悟了什麼,佛是什麼?不如說是佛陀「找到發現並驗證了智慧覺性」。知道了宇宙一切真正的真相為何?那就是「智慧覺性」,又稱「覺性、佛性、菩提、如來藏、法身…」,名稱眾多,所指是一。並進而發現這「覺性」的運作有一法則,佛陀給它取個名稱,叫作因果定律

為何說是發現、驗證?

依經文所述,如來智慧覺性眾生本自具有,只因妄想執著而愚痴迷惑,無法察覺知道自我覺性的存在與理解運用。

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禪坐,找到區別真心與妄心的方法,進而察覺並認識出覺性(可參看楞嚴經);並提出運用菩提覺性的方法,驗證深入應用,最終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可參看圓覺經、般若心經、金剛經、法華經)。

佛陀指出宇宙所有一切法界眾生的問題核心,皆是不明瞭自我覺性與因果定律,而生生世世在六道輪回中受苦,無法徹底改變(可參看楞嚴經、地藏經、十善業道經)。

所以我覺得佛陀的悟道,有二個偉大發現:

1、覺性。又稱佛性、菩提、真如、如來藏、自性、法身...等。

2、因果業力。又稱因果定律。可分成四個部分:因、緣、果、報。

我覺得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講的佛法,其範圍不出「覺性與因果」。都是由認識心性及明瞭因果,進而深入覺性的運作,最終達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

換言之,你若能區別出真心與妄心,認識並理解覺性是什麼,那佛經基本上就都可以看得懂,知道佛陀及大菩薩摩訶薩們都在說些什麼了。

所以世界一切歸根究底是覺性,故《華嚴經》卷第一九,升夜摩天宮品裡的覺林菩薩偈最後兩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avatar-img
哲說哲理的沙龍
3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哲說哲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
今天來腦洞大開一下,聊聊中共這個王朝會不會統一臺灣。從中國歷史朝代興替的上帝視角來看,答案似乎是不會的,永遠也不會。
佛經,對每個人來說,是件很耳熟卻是又非常陌生的事情。 「閱讀佛經」其實不難。
瞭解「真心、妄心」的辨別對於學佛者來說至關重要。 離開前塵有分別性的即為真心,離開分別性離開前塵的即為妄心。 金剛經也指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能見到諸相非相,則能見如來,達到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