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參悟-悟道-合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而每一宗教皆有記載神通一事,常藉由神通或預知去宣傳創教者的神聖,但我認為神通不過只是經由不同空間維度,透過溝通去獲取資訊的能力而已,(例如神諭、通靈、或神明出籤詩辦事等等),而各創道者將自身的核心思維,講解述說替人們解惑,至今尚如此可行也有相通。那到底為什麼?

  佛教有佛經、道家有道經、基督有聖經等等…..,都是兩千年前,創道者的論述或替人解惑的紀錄,而經典並雖是神聖不可抹滅的,也不應該是一切的依規,反而是解創教者的<<核心思維>>才是探討的重點,因為都貼近真理且法則一致。

  我認為<<道>>就是真理,<<頓悟>>是由撞擊、打擊深刻感受到痛苦、悲傷及煩惱。而在不斷接受傷害累積下,會開始探討問題的核心而去<<參悟>>。當透過指引或契機,覺醒並真正理解問題的核心,體悟到這件事情的道理即為<<悟道>>,經由不斷悟道過程,將自身的核心思維不斷修正,至完全沒有痛苦、悲傷及煩惱,用來理解一切事物的法則及道理,近似於真理行為即為<<合道>>。
若<<道>>是真理,那求道就是修行,透過不斷修正自己,讓<<核心思維>>近似於真理,即能擁有無窮無盡的智慧,就沒有痛苦、悲傷及煩惱了。

<<身在何處不重要、教義為何莫癡疑>>

<<問我何求於世間、只為真理大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柳逸天~神觀~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而每一宗教皆有記載神通一事,常藉由神通或預知去宣傳創教者的神聖,但我認為神通不過只是經由不同空間維度,透過溝通去獲取資訊的能力而已,(例如神諭、通靈、或神明出籤詩辦事等等),而各創道者將自身的核心思維,講解述說替人們解惑,至今尚如此可行也有相通。那到底為什麼?   佛教有佛經、道家有道經、基督有
Thumbnail
  而每一宗教皆有記載神通一事,常藉由神通或預知去宣傳創教者的神聖,但我認為神通不過只是經由不同空間維度,透過溝通去獲取資訊的能力而已,(例如神諭、通靈、或神明出籤詩辦事等等),而各創道者將自身的核心思維,講解述說替人們解惑,至今尚如此可行也有相通。那到底為什麼?   佛教有佛經、道家有道經、基督有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宗教與修行,便是要滿足人們離苦解脫的渴望,因而誕生的產物。許多人以為,人類以宗教和崇拜去理解、控制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天災,殊不知控制的本身就是逃離痛苦的彰顯。就算宗教的理論、儀軌和權力結構已經複雜到如同天主教梵諦岡的運作,它所汲取的能量依舊是平民離苦得樂的慾望和渴求。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的佛法?要如何薰學?有甚麼成就?若您到今天仍然求知若渴、虛懷若谷,且學佛的動機單純而端正,對佛教法義能如理作意的思維,確定之後,才坦然信受、依教奉行,並樂於隨時與人對談、求證、切磋,那麼,您可以是佛法上很好的同修道友!
Thumbnail
什麼是真正的佛法?要如何薰學?有甚麼成就?若您到今天仍然求知若渴、虛懷若谷,且學佛的動機單純而端正,對佛教法義能如理作意的思維,確定之後,才坦然信受、依教奉行,並樂於隨時與人對談、求證、切磋,那麼,您可以是佛法上很好的同修道友!
Thumbnail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
Thumbnail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
Thumbnail
「道」本身不會說話,只好通過修行者傳播道法。可是由於每一個修行人所悟到的「道」不一樣,故而產生了不同的法,造就了各門各派,令信徒迷惑。其實,不管您信仰的是哪一門派,都無所謂,無須爭議,只要發自內心相信「道」存在即可,其餘的皆迂腐之談,不必理會。
Thumbnail
「道」本身不會說話,只好通過修行者傳播道法。可是由於每一個修行人所悟到的「道」不一樣,故而產生了不同的法,造就了各門各派,令信徒迷惑。其實,不管您信仰的是哪一門派,都無所謂,無須爭議,只要發自內心相信「道」存在即可,其餘的皆迂腐之談,不必理會。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Thumbnail
從因果的觀念來說,佛教是鼓勵我們積極向上的; 從因緣的觀念來說,佛教是主張放棄我見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