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創傷與限制型信念99.99%都源自我們沒被好好對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自己能力有限辦不到許多事情,很多事情會發生或造成這樣的局面都是自己的錯,自責自我批判自我要求超高,我們懷疑自己懷疑人生,卻鮮少懷疑是不是別人的問題或是別人的錯。

沒有好好對待我們的人,也有很大的機率,沒有被好好對待過,

或者是有其他的個人議題,所以他/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好好對待自己以及他人,我們也因此沒有學到如何好好對待自己,假如你原生家庭的主要照顧者是用責罵批評的方式對待你,你也有很高的機率學會這樣責罵批評自己,然後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下一代,

世代傳承的創傷因此形成。

這個社會跟教育體制,也沒有教導過我們要如何好好對待自己,

也形成了整個社會的創傷。

我想告訴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

請你記得,我們無法控制別人如何對待自己,

但我們可以決定要如何對待自己,

而這又牽扯到你是否足夠了解自己,

足夠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喜歡怎麼被對待,

如何對待自己才會令自己感到舒服,

你如果知道去手搖飲店要點微糖或無糖,去冰或微冰,

那我會建議你最好也知道一下自己喜歡怎麼被對待,

因為這同時也畫出了一個清楚的界線,

當別人用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時,

你會立刻很清楚明確的感知到,

而不是傻傻地被他人不妥善地對待,然後又形成了新的創傷。

還有另一個建議是,當別人用你不喜歡的方式對待你時,

可以稍微判斷一下這是對方的問題或是自己的問題,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但是刀不能白挨,

假如是對方自己的議題把刀丟到你身上,

請不要白挨這一刀,不是自己的鍋就不要扛,不該自己挨的刀就不要挨。

要怎麼判斷我會建議去攝取一些佛洛伊德的心理防衛機制相關知識,

相信攝取完以後關於心理的防禦力會大增許多,大推。

舉個我自身的例子,我媽從小就很在意我的皮膚膚況,

因為她自己的皮膚白又很少長些有的沒的,她很希望她的後代皮膚跟她一樣好,

反觀我,小腿有父系家族遺傳的魚鱗癬跟手臂有毛孔角化症(一樣是遺傳來的),

某年又突發了濕疹從此沒消失過,臉上又容易長痘痘,

我媽自我從小就放大檢視我的皮膚直到成年,我也從很小就出現了強迫症,會去抓皮膚上的點點,她越罵我越抓膚況就越糟,我跟她之間的關係也越糟,

強迫症的背後有心理痛苦轉移作用,這是人本能的生存機制啟動,有興趣了解的人可以看《你發生過什麼事》這本書,我看過以後才知道這真的不是我的錯我的問題,反而是因為我沒有好好被對待,生存機制才會自行啟動。

創傷知情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媽跟我之間因為我的皮膚,有好幾年關係都很緊張,

每次被她嫌棄我的皮膚時,我都覺得是自己的錯,就這樣被情勒了好幾年,

她每次看到我的膚況不好時,心情就會不好,

然後要求我為她的心情不好負責,標準的情勒。

直到某天我突然醒悟,我的皮跟她的皮,又不是同一張皮,

既不是同一張皮,怎麼可能膚況一樣呢?

我這樣傻傻背負她的期待,簡直是太傻了!!!

從此我就不背這個鍋了。

假如你有讀過心理防衛機制就會知道這是投射,

別人的投射在自己身上,然後有情緒勒索的知識的話,

也能分辨出沒有人該為別人的情緒負責,

只有自己能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沒有不會受傷的關係,每個人來到藍星,

根本就是在玩碰碰車,你碰我我碰你,衝來撞去,

只有畫好界線,加強心理防衛能力,

我們才能保護好自己不受傷。

對阿鳥來說,每個創傷都是一顆炸彈,

拆久了也是蠻累的QQ

希望有緣看到這篇文章的人,

能夠多少增長點防禦力。

完形治療裡的未竟事宜,對阿鳥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概念,

每個創傷都是一個未竟事宜,我們受傷了,情緒卡住了,變成一個結,

只有當你去觀照去療癒,化解這個結,這個事件才會在你心裡真正的結束。

我們就這樣不斷地把自己撿回來,把自己愛回來,然後有機會以自身作為範本去影響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讓這個社會慢慢改變進化,停止代間傳遞創傷。

請永遠記得,#好好地對待自己

祝福你。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鳥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也許,你正在處於眼前所遭遇和卡關. 腦袋裡有千千萬萬的OS. 可能和最親近的人有著誤會,很久沒有說話了,感覺怎麼樣也解不開 可能在公司遇到沒有原則的主管,什麼事都要你去執行,又覺得沒有人支持,身心俱疲. 遇上天災人禍,而失去了照顧自己或工作的能力 突然工作機會減少,心裡很焦慮,擔心收入無法養家
Thumbnail
也許,你正在處於眼前所遭遇和卡關. 腦袋裡有千千萬萬的OS. 可能和最親近的人有著誤會,很久沒有說話了,感覺怎麼樣也解不開 可能在公司遇到沒有原則的主管,什麼事都要你去執行,又覺得沒有人支持,身心俱疲. 遇上天災人禍,而失去了照顧自己或工作的能力 突然工作機會減少,心裡很焦慮,擔心收入無法養家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前幾天晚上突然有一個很深的體悟跟感悟, 覺得很重要一定要跟大家分享。 自阿鳥開始自我療癒以來,不斷地在處理很多的創傷, 久了以後發現,造成創傷的原因大多都來自我們沒有好好被對待,所以我們感到很受傷,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到無價值感,相信自己不被愛,不值得被愛,不自信,覺得自己不配與不值得更好,覺得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以下這段話其實很沒人性:「優秀的人的背後,都是自虐般的自律。妳一定要狠下心來,努力變成一個優秀的人。沒必要讓其他人知道妳的計畫,財務狀況也不需要讓別人知道。如果妳賺得很多,別人會嫉妒。如果你賺的很少,別人會瞧不起妳。妳要厲害到有一天能做到隨時可以離開那些令妳不舒服的圈子跟人。」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創傷,是一代傳一代的。 時代的脈瘤寄生在我們父母身上,由於過往經驗使然,父母的父母使用的教育策略靠著模仿而來。更何況資訊沒有現在發達,心理知識的普及能幫助我們自我覺察,但難的是,看著心理學文章仍不自覺地被困住,而無法嘗試站在第三者立場去分析自己。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是否曾有過那些時候? 無論怎麼努力工作都提不起勁,縱使是自己熱愛的事情? 事情無法按照預期,而感到煩躁和壓力山大?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源自於何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ㄧ書 讓我們知道我們大多時候都不夠了解自己 也正如此我們該設法理解 面對和接納自己的那些情緒。
Thumbnail
是否曾有過那些時候? 無論怎麼努力工作都提不起勁,縱使是自己熱愛的事情? 事情無法按照預期,而感到煩躁和壓力山大? 不了解自己的情緒源自於何方? 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ㄧ書 讓我們知道我們大多時候都不夠了解自己 也正如此我們該設法理解 面對和接納自己的那些情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