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犯錯』並把『錯』都指向別人,說明我們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大部分人,都出生和成長在不允許犯錯的環境中。而這個“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也不知道究竟是誰的錯。總之,父母(權威)告訴我們那是錯的,那就是錯的。

在我的記憶中,我最早“犯過的錯誤”大概是在三歲左右。記得有一天,我高高興興地從門外跑回家,一進門便“不小心”碰倒了離門口不遠的一個小凳子。

“看著點兒!”父親大聲的“斥責”讓我一下子呆住了。我小心翼翼地扶起凳子放好,然後低著頭走到床邊坐下,就一直坐著默默流淚,沒敢再抬頭。有好幾次,我覺得自己的脖子酸得都快斷了,但我就是不肯抬頭。一方面,我害怕抬頭,因為不知道自己該如何面對父親的目光;另一方面,我在心裡暗自較勁:“我就是不抬頭,我要讓你們先跟我說話。”因為我內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錯,可又不敢肯定自己沒有錯。

終於,不知道過了多久,我感覺脖子酸得都快要斷掉的時候,母親走了過來。我以為母親會過來安慰我,結果,她說:“一直耷拉個頭,像沒頭蒼蠅一樣。抬起來......"當我很艱難(因為感覺頸椎的神經都麻痹了)地慢慢抬起頭,偷偷用餘光掃了一眼父親的時候,他並沒有看我一眼。

過去的我常常努力回想當時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我努力回憶那個畫面——那個凳子當時的位置不可能是被放在那裡的。因為通常不會有人想去坐在一進門中間的地方。我猜想當時父母一定是起了爭執,父親隨腳將它踢到那個位置,而碰巧趕上我跑進屋撞倒了它。當父親說“看著點兒”時,一方面確實是想讓我注意,但另一方面他正在氣頭上,所以我感受到的語氣責備多於關心,認為他在斥責我;母親在裡屋久久沒有出來,而她出來後對我的“關心”也只是另一種方式的“嘲諷和數落。”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那是父親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對我的“大聲斥責”,盡管他早已忘記了那個瞬間,但它始終深深烙印在我內心深處;雖然我現在知道,那就是母親“愛和關心”一個人的方式,但我依然會極其心疼那個年幼的我。

在我的記憶中,自己從來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跟父母撒過嬌,我的父母也從未像其他父母愛他們的孩子那般樣愛過我。他們和我很少有肢體上的親密接觸,而言語上也只有要求和命令。因此,兒時的我總是很膽怯、很孤獨。

在我的印象里,我只是乖乖地照做他們所說的一切;在他們的印象里,我只是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僅此而已。

當然,如今的我並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在縱向關系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也是“受害者”。

每一個害怕犯錯的孩子,都是在一個不被允許犯錯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每一個不允許犯錯的家庭,構成了一個不允許犯錯的社會。

因為不允許犯錯,所以每個人都害怕犯錯,所以每個人都只追求一個目標——盡最大可能避免“犯錯”,而非如何更好地成長。

更何況,那個“錯”究竟錯在哪裡,大多數人都並不清楚;因為不允許犯錯,所以就沒有成長可言。

人只有在錯誤中才能成長和進步,不允許犯錯就意味著在停止成長和進步的那一刻便邁入了死亡。於是,各個年齡段的巨嬰越來越多,一代代地如此“復制”;於是,每個人都活在相互排斥、麻木、僵化和無助中。

就在我們懼怕“犯錯”、習慣於把所有“錯”都指向別人時,也正說明瞭我們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因為當我們用食指指向別人時,更多的手指則是在指向自己;就在我們用言語攻擊別人時,也正說明我們在用那些言語攻擊自己。

“社會文化因素對人類的精神和行為有著重大的影響。童年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會受到環境的制約。我們每個人體內,都包含了一整套的‘既定潛能’,當成長的環境是充滿愛的,溫情的,這套‘既定潛能’會被激發出來,得到健康的發展。而當成長環境中缺失愛,充滿指責與懷疑,那麼孩子的成長就會偏離真實自我的發展道路。”心理學家卡倫.霍尼曾這樣寫道。

那麼,在無力改變社會和原生家庭的大前提下,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真實的自我。這是解決內在沖突、收獲內心和諧與完整的唯一途徑。

如果我們童年受到了某些委屈,我們要肯定自己的無辜,並寬容那些令我們蒙受委屈的人,因為他們不是故意的,他們只是無知;

如果我們童年因沒能滿足某些人的期望而受到指責甚至體罰,我們要告訴自己:“我已經很棒了,滿足他們的欲望不是我的責任,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他們必須自己去面對和承擔。我愛自己並贊同自己,同時我選擇原諒他們”;

如果我們童年因為不懂事而真的做了一些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告訴自己:“我原諒那個當時還不懂事的自己,他已經為此承擔了後果,我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我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存在,我是受歡迎的,值得被愛的,同時我也可以愛別人。現在,我要自由地去愛,愉快地生活,我願意改變和成長,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全新的未來......

譴責、排斥、拒絕自己,其實就是視真實自我為“敵人”;就是永遠站在對立面打擊和挫敗自我。而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更深的自我譴責、自我排斥、自我厭惡和自我傷害。

請不要割裂地看待自己,因為生命是完整的。一朵花,即使枯萎了一片花瓣,它也仍是完整的生命;一隻鳥,即使掉了一片羽毛它也仍是完整的生命;一棵樹,即使折了一根粗枝它也仍是一個完整的生命。

要知道,作為生命的“大我”永遠不會有錯,它更不會犯錯。生命的旅程早在時空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且永遠不會結束。一切都是旅程。它是宇宙中完美的存在。因為”我“的旅程永遠不會結束,所以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應該發生的。而“我”有兩個選擇,一是欣然接受並享受所發生的,二是排斥並抱怨它們。

只有“小我”才會“犯錯”。一個把我只限定在頭腦中的“小我”,不是會犯這種“錯”,就是會犯那種“錯”。即使“小我”根本就沒有錯,他也會擔心自己有一天會犯錯、會表現不佳、會被拒絕、會被排斥、會這樣、會那樣......而這一切,都來自對自己的不滿。但所有對自己的不滿意,都是一種欲望的表現。而所有的欲望,都來自於那個我們深信不移的“頭腦”。

我們想要追求任何東西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可是我們不知道,其實從根本上,宇宙的運作方式一直都是在為我們開心而設置的,可我們卻總是做出與他的本意完全相反的事情——割裂、對立、分別、評判。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請對自己付出包容心、耐心和愛心,接納那個曾經因受了委屈、指責、謾罵、體罰,甚至真的犯過一些“過錯”或“錯誤”的自己。要知道,“過錯”或“錯誤”並不是罪惡,它不是罪,更不是“我”。請不要把“過錯”或“錯誤”與“我”——這個生命劃上等號。我們要改變的,只是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而非這個生命。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个人博客:HeartRoad.org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人一世界的沙龍
13會員
25內容數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並非“動手”才是家暴,也許我們都曾經或正處在家暴中卻不自知...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8/19
一個人,必須首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作為生命的、整體的存在。存在就是一切,就是光,就是滿足,就是喜悅,就是健康,就是金錢,就是財富,它就是一切...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2022/07/09
必須學會看透現象的根源,才能了悟一切存在的本質;才能獲得終極自由、幸福和喜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原生家庭一直是幾乎每個人多少都有的課題,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自己是如何學會原諒、釋懷,甚至是去愛傷害我的家人。 我的父親,自我有記憶以來 就是個會對我拳打腳踢、情緒失控的人 每次停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打累了。 加上他的言語暴力及極端的控制欲 長期的恐懼及壓力讓我曾在國中時罹患憂鬱症 而這份恐懼延伸到我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沒有人在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生命,是我們自己一直阻擋著宇宙的善意,執意地陷入黑暗的逆流之中...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在有記憶以來,好像從國中開始吧,我常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裡,說真實的,我不知道原因,如果細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看父親會一直對母親說一些羞辱的話或是對母親頤指氣使,我對於那些情境心裡有很多的憤怒與怨恨,我想保護我的母親免於父親各式各樣的言語責難,但母親總是要我不要頂嘴,但我其實就是想為我母親出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好遺憾,我們都好遺憾。 爸媽好遺憾: 「我們知道卻做不到,好遺憾我們明明是在付出愛,為什麼好像被攻擊成壞心父母?為什麼我的孩子沒辦法理解我的用心,孩子明明不懂,你又不教他,難道放著讓他受傷、出社會被淘汰?」 孩子好遺憾: 「為什麼我知道他們盡力在愛我了,但我卻開心不起來?為什麼我好像總是不合他
Thumbnail
|不再否認自我,憐憫童年的自己| 我現在離我的童年好遠,當了父母,再也沒有餘裕可以回到童年的想像,其實才不過短短20幾年光景,我們早已遺忘如何理解孩子,也不想理解內在童年的自己。看見童年的痛苦是不容易的,我們總是以為遺忘、否認會帶來成長,但那只會讓自己成為不想背叛童年的大人,時而扮演大人的輕鬆...
Thumbnail
|不再否認自我,憐憫童年的自己| 我現在離我的童年好遠,當了父母,再也沒有餘裕可以回到童年的想像,其實才不過短短20幾年光景,我們早已遺忘如何理解孩子,也不想理解內在童年的自己。看見童年的痛苦是不容易的,我們總是以為遺忘、否認會帶來成長,但那只會讓自己成為不想背叛童年的大人,時而扮演大人的輕鬆...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中,有許多人,在人際關係裡的反應之一,就是不自覺的泛起罪惡感,感覺到環境或他人有不悅、不開心的反應,都是因為自己所造成,換言之,都是自己「害」的。於是,心中總是有不同的罪惡感,連番上陣的指控個體的虧欠和罪惡,讓個體處在羞愧及罪疚的痛苦中。
Thumbnail
在華人社會中,有許多人,在人際關係裡的反應之一,就是不自覺的泛起罪惡感,感覺到環境或他人有不悅、不開心的反應,都是因為自己所造成,換言之,都是自己「害」的。於是,心中總是有不同的罪惡感,連番上陣的指控個體的虧欠和罪惡,讓個體處在羞愧及罪疚的痛苦中。
Thumbnail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各種的不可以。做這爸爸會揍人,做那媽媽會生氣,再不聽話警察要來抓你了。因為我們崇尚美德,我們重廉恥,所以不準犯錯,犯錯就是你的教養出問題,你讓所有台灣人都蒙羞,社會不允許犯錯的人存在。我們說跌倒了要站起來,但當你跌了一跤發現所有人都在辱罵你、攻擊你,你還站得起來嗎?
Thumbnail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各種的不可以。做這爸爸會揍人,做那媽媽會生氣,再不聽話警察要來抓你了。因為我們崇尚美德,我們重廉恥,所以不準犯錯,犯錯就是你的教養出問題,你讓所有台灣人都蒙羞,社會不允許犯錯的人存在。我們說跌倒了要站起來,但當你跌了一跤發現所有人都在辱罵你、攻擊你,你還站得起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