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羞辱創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章節目錄

傷與痛是最難忘記的

  • 羞辱創傷的樣貌
  • 羞辱創傷的形式
  • 羞辱創傷的影響
  • 我不喜歡我自己:從羞辱創傷到自我厭惡怎樣發生—關係中羞辱創傷的影響
  • 當我們陷入羞辱創傷而過度努力—沒關係,還有我愛你

Content 用三段句子敘述這本書的內容

  • 從傳統觀念去剖析現在生活中遇到種種的情緒潰堤,是基於一代代人的情緒羞辱復刻
  • 朗朗上口的一些金玉良言,比如吃苦當吃補、我們都是這樣撐過來的,其實只是情緒傷痕的包裝外觀
  • 學習擁抱自己的不完美以及過往的經驗,只有正視它才能夠好好擁抱自己,如果把自己埋首在這隱藏自己情緒持續在職涯或是人際中廝殺,只會讓自己滲血的傷口浸潤在悲傷中
那些曾經遭遇過「羞辱創傷」的人,會學起來這種讓我們感覺到無力、挫折的方式,用以對付其他和自己一樣脆弱的人

Change 這本書帶來的三個心態改變

  • 從所謂金玉良言中,找到自己是不是對於某個特別有感覺,這代表這段話正是讓我不願去面對自己過往情緒創傷的強力止痛藥,只是已經沒了療效,就像是已經被組織液滲透的紗布,其實已經深入傷口中,卻以為好像貼上了就沒事了
  • 有些過往情緒傷口不是我的問題,不用因為擔心類似情景再次重現,苛刻的對待自己或是將自己在隔離於情緒與交流外
  • 別人的情緒不是我的責任,這不是一個冷血的表現,只有知道自己能夠承擔多少回應多少才能夠在尊重自己意願的情況下,對於他人情緒最負責任的回答
能夠擺脫無力感與恐懼,憤怒其實是很容易被依賴的情緒

Qoutes 我最喜歡三句話

  • 許多使用討好作為生存策略的人,會因為自己這樣「可以被別人接納」,而更相信「表現、表達自己」是一定不會被接受與被喜歡的。
  •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抹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 我可以理解你為什麼不開心,可以和你同在,可以不勉強你馬上要好起來。但是,如果你希望我改變,而讓你開心的事情,是我不容易做到的,那麼我也希望你可以尊重我。
心是一個容器,裝滿了別人,就裝不下自己

Conclusion 總結與想法

小時候我就將社會上莫名的期待枷鎖加諸在自己身上,對自己說著忍受一些苦痛才能夠成長茁壯、男兒有淚不輕彈、什麼事情只要笑笑過了就好不要計較,這些言繩漸漸地讓我形塑出一個假象的自己,像捏陶一樣,談笑間捏出一個扛的住所有壓力的假我,要求知書達禮品學兼優,而當這個我被稱讚時,真正的我就會虛心的(或是心虛的)往後退,再加上額外一百分努力維持或要求,希望能夠完美無瑕;當被批判時,也會讓真正的我逃避的(或是必逃的)再往後退一點,忖著懷揣著是不是,不小心讓假我面具上的粉掉了一點,後面其實不完美的笑容會被揭開,趕快補上再加一百二十分努力。

完美主義加上冒牌者症候群疊加下,在遭遇到許多難堪的場面時,塑造成了逃的機制,討好加上逃避,將假我的面具卸載,並且用雙手捧在批評者尖銳話語下,靜待這些熱辣辣的刺落下將假我的表面烙的千瘡百孔後,再默默地戴上,補上原有的粉墨,嘗試再加點花紋,隔離自己在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而真正的我呢?要的是什麼?或許我一直以來都不知道,我只相信著成長過程那些不愉快經驗或許就是因為「我」很糟糕,展露太多了,那怎麼辦?於是戴上了面具,而現在的我想可能已經慢慢摘下來這面具,但也還是需要時間把自己從遙遠的彼端承接過來,在獨處時渡著扁舟,慢慢地撿拾散落在人生旅程中的碎裂情緒,搭建一個串接所有情緒以及回憶的橋,讓那個曾經僵在原地或是仍屈膝抱頭的自己,一瓢一瓢裝回來,在把自己心中曾經裝滿別人的空缺注入自己,可能有些情緒回憶我仍不願意去回想,但或許現在的我已經願意稍作停留,往回去拍拍當初的自己的肩膀,與他搭話:「不夠好的不是你,是你當初遭遇的事」。

周慕姿老師的臉書以及podcast我都是忠實聽眾,但對於她的書我卻一直不敢打開閱讀,就像這本短短三百頁,我也是每次都只推進一點點,深怕碰太深,有些話語太過坦白,讓我薄膜狀的情緒突然被太多光線照進,透出來一點色澤都會讓我收拾很久。慶幸的是我還是看完了,而且決定將她前面幾本書也漸進看完,她的書可能不是最多學術性用語或是精準描寫的心理學書籍,但我想她要處理的從來不是艱深的學問,而是用最日常的話語打進你最堅硬的內心,因為面對自己是一輩子的學問,一本書乘載太多學問,也還是只有你可以解開自己心中的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但丁快書漫想
15會員
60內容數
分享書中所思所想,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不同角度的看書視角,書作為一個載體不應該是在閱覽後乘載著灰塵,更應該可以作為串連起讀者傳遞共鳴感的故事,期許能夠一起成長一起思考將所思所感落實在生活中,培養閱讀心態也打磨處事心態。
但丁快書漫想的其他內容
2024/02/04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
Thumbnail
2024/02/04
這本書揭示了心理實驗背後的真相,挑戰了過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分享了幾個實驗背後的故事,以及對人性的重塑旅程。這本書討論了史丹佛大學地下監獄實驗、電擊椅服從實驗等,透露了一些意外的發現和觀點。
Thumbnail
2024/01/07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Thumbnail
2024/01/07
去年更深深感受到撰寫書評可以帶給我許多想法,更與當時的心理狀態互相印證,就讀書這塊我給自己打個8分,期望在2024年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至於讀書的期許,希望我不要當一個喜新厭舊的書籍渣男,先完成之前想讀完的書,再開始閱讀新的書籍!
Thumbnail
2024/01/02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Thumbnail
2024/01/02
讀完一本文學作品後,常常會在心頭湧起一股情感,這種情感切實地體現在我皮膚的紋理上,彷彿每一段文字的書寫都能觸及我的內心,就像我寫完一篇段落後的感受一樣,那種一氣呵成的寫作感受,或許在下一刻就消失無踪,或許會重新湧現,但在那一刻,整本書中的時間彷彿凝固在最後一頁,而後面的空白則延伸到我未來的時空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過去遭遇很糟糕的事情,並不是因為你很壞。
Thumbnail
過去遭遇很糟糕的事情,並不是因為你很壞。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當日常中隱微的羞辱創傷日積月累,逐漸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秩序時。 當日夜累積的羞辱創傷一點一滴的侵蝕著自己的自信,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 曾羞辱創傷這本書中慢慢的牽著自己,走出陰影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是很糟糕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不是我很糟糕 去看見、接觸我們的創傷與過往被封印的情緒,不代表我們正在責怪誰;我們會痛,不代表就是要去說「是誰的錯」;更甚者,對方可能需要為當時這樣對你負責任,但這仍然無法末煞你們現在的關係,以及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羞辱創傷是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 在「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文化, 似乎已根深蒂固在華人社會中, 以愛之名的懲罰機制是為你好, 可是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帶給我們羞辱創傷, 以至於我們更難覺察傷口的存在, 因為承認自己受傷等於否認他們的愛。
Thumbnail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 羞辱創傷是台灣與華人社會的一種常見現象, 在「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文化, 似乎已根深蒂固在華人社會中, 以愛之名的懲罰機制是為你好, 可是往往都是最親近的人帶給我們羞辱創傷, 以至於我們更難覺察傷口的存在, 因為承認自己受傷等於否認他們的愛。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人最負面的情緒不是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羞愧】 當我們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卻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與支持,會產生內心的空洞,那便是羞愧感的來源 羞愧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覺得自己不值得,面對過往痛苦的經驗,我們才有機會清除羞愧 要記住:「也許事情出了問題,但有問題的不是你!」
Thumbnail
【人最負面的情緒不是憤怒,也不是悲痛,而是羞愧】 當我們展現出真實的自我,卻沒有獲得正面的回應與支持,會產生內心的空洞,那便是羞愧感的來源 羞愧讓我們覺得自己不被愛、覺得自己有什麼問題、覺得自己不值得,面對過往痛苦的經驗,我們才有機會清除羞愧 要記住:「也許事情出了問題,但有問題的不是你!」
Thumbnail
  人字兩撇,簡單卻難做,不論怎麼做、如何做,都有不喜歡你的人給你批評指教。小時候的我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以至於著想到都忘了自己是如何的精疲力盡,對別人有愛是好事,但我卻忘了先照顧我自己。 也許我做的不夠好,但又有誰能完美? 一切都是選擇。  
Thumbnail
  人字兩撇,簡單卻難做,不論怎麼做、如何做,都有不喜歡你的人給你批評指教。小時候的我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以至於著想到都忘了自己是如何的精疲力盡,對別人有愛是好事,但我卻忘了先照顧我自己。 也許我做的不夠好,但又有誰能完美? 一切都是選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創傷不是你的錯,但復原是自己的責任。 以上方法都是在打破你受情緒控制;你封閉自己的狀況,你不是情緒,所以透過感知情緒,就可以了解到情緒不等於你,和你是不同的存在,所以呢?你覺知它,觀察它,隨它起伏,它就比較控制不了你了;你出外去動,你感恩,你助人,就沒有再封閉自己了。但這些對當事者是否有效,則
Thumbnail
有時候會突然特別想做點與他人連結的事來「逃離」痛苦, 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感受一下「痛苦」。
Thumbnail
有時候會突然特別想做點與他人連結的事來「逃離」痛苦, 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感受一下「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