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能量直播工作坊—愛自己的奧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這些對話是如此地熟悉跟理所當然,可是這些聲音也反映著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我們深入探討在關係卡住或受苦的原因時,似乎都離不開我與自己的關係。

例如:有時候我們非常擔心他人的評價,因為一句話就耿耿於懷好幾天,表面上是別人的那句話,但再仔細觀察,原來我也認同他的評價,因為內在也是同樣的否定自己。

有時候我們很討厭某種特質的人,以為是對方讓人討厭,原來是我不接受自己這部分的特質。

某些人經常遇到有人會對他批評挑剔,當他靜下來面對自己時,同樣看到他對自己的挑剔。

也許我們會因為被比較而生氣或受挫,是否我心裡也是拿自己跟某人做比較?

如果我常覺得被忽略了,是否我也常常隱忍、忽略自己的感覺跟需要?

如果自己覺得沒價值、不夠好,即使得到再多的肯定與關注,仍然感受不到真正的踏實。

如果帶著防備與戒心孤立自己,別人再多的善意與溫暖,始終無法感受到親近。

所以重點是我們跟自己的關係,外在的人事物只是一面鏡子,讓我們去看到需要學習與提升之處。

在被指責、辱罵的環境成長的孩子,自然學會了討厭自己。經常被比較的小孩,也會拿自己跟他人比較。被傾聽同理的孩子,同時也學會了傾聽自己。所以我們會模仿、複製被對待的方式,成為我對待自己的模式,而上一代也是複製更上一代的模式,如此代代相傳成為自我關係的源頭。

所以從家族能量的移動來了解與清理,是最快跟直接有力地回復自我關係的切入點,因為它不是透過想法概念的認知活動,而是直接在問題的根源處,讓障礙的能量被看見跟流動,當它被了結的同時,所有的問題自然回到原有的位置與秩序,這時關係中的愛自然發生。我跟自己的關係也會回到和諧與連結,也因此可以跟人有真正的交流與親近。

從關係的源頭清理⬇️⬇️⬇️

#家族能量直播工作坊 6/5前報名享早鳥優惠價4000元‼️

♦此文轉貼自「愛,就在你心中」臉書粉絲專頁。

瞭解詳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WSDtsP7Hxi1fjLAKCshZxtME7e35nJzYKiVAGU3FHAyzBCJ2znV7Fqpzox8BFsvbl&id=100067526064264&sfnsn=mo&mibextid=RUbZ1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心、釋放、愛,寂靜在的沙龍
6會員
40內容數
2024/09/03
愧疚感會影響很多的層面,例如婚姻、健康或金錢等等,而且每個人受影響的層面也都不會一樣。 曾經有位同學來找我們,他從年輕開始一直投資,可是一次一次的虧損。已經投資很多次了,最後都是失敗告終,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且他找了很多的大師,試過各種方法,同時他上了很多的課,學習怎麼樣投資,可是還是一樣
Thumbnail
2024/09/03
愧疚感會影響很多的層面,例如婚姻、健康或金錢等等,而且每個人受影響的層面也都不會一樣。 曾經有位同學來找我們,他從年輕開始一直投資,可是一次一次的虧損。已經投資很多次了,最後都是失敗告終,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且他找了很多的大師,試過各種方法,同時他上了很多的課,學習怎麼樣投資,可是還是一樣
Thumbnail
2024/06/11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2024/06/11
有記憶以來我的爸媽都忙著農事,根本沒時間也不懂得跟我談心,我也就養成事情都自己解決,不要再有事情讓他們煩心,然後就認為要乖、要聽話、會做事,才會被大人喜歡。 當時我也認為這樣的乖、聽話、能幹蠻好的,是會被認同跟肯定,於是我就帶著這個信念在教導兒子,期望跟兒子可以跟我一樣,可以被稱讚跟看重。 兒子
Thumbnail
2024/06/05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2024/06/05
這世間啊,只有因緣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沒有我們喜不喜歡;就像那個風景都不一樣,如果你只有記得你的喜不喜歡,就會看不到風景。 建議大家有空的話去回顧一下,從現在開始回顧到你小時候,每一年,你的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到底來做什麼?你要什麼?你想得到什麼?你都在經歷什麼? 我覺得很有趣,幫助很大,找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這些對話是如此地熟悉跟理所當然,可是這些聲音也反映著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我們深入探討在關係卡住或受苦的原因時,似乎都離不開我與自己的關係。 例如:有時候我們非常擔心他人的評價,因為一句話就耿耿於懷好幾天,表面上是別人的那句話,但再仔細觀察,原來我也認同他的評價,因為
Thumbnail
我們很少去注意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因為這些對話是如此地熟悉跟理所當然,可是這些聲音也反映著我跟自己的關係,當我們深入探討在關係卡住或受苦的原因時,似乎都離不開我與自己的關係。 例如:有時候我們非常擔心他人的評價,因為一句話就耿耿於懷好幾天,表面上是別人的那句話,但再仔細觀察,原來我也認同他的評價,因為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過度反省,有時候會讓你糢糊掉焦點。陷入一種自我責備的負面標籤裡。 在一段關係裡,不自覺的將兩個人之間的問題,歸究於自己。 經常在想,為何對對方總是那麼沒有耐心。動不動就發脾氣。沒辦法跟對方好好說話。 一個人想了很久,也試圖從對方身上尋求到解答。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自己除了更加困惑,情緒沒有得到任何的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最怕在公共場合被人說出缺點了! 這個症頭我相信許多人都有,昨晚在帶領脈輪意識拆解線上課時,也是一樣,我們同學也有過被人當場講出自己缺點而惱羞成怒的生命經驗,「我的缺點只可以由我自己認,別人憑什麼講」 但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的確會有自己做不到的地方、也的確會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到我們做不好的地方。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有老是看啥都想評斷二句的毛病,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心理學許多學習才知道:『所有對他人的評判,都來自於對自己內在的不滿』也就是人常說的:『親愛的,外面根本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已』 My happiness project : 為了讓我自己更快樂,我決定先放過自己, 原來我過去,真的很討厭我自己
Thumbnail
我發覺自己有老是看啥都想評斷二句的毛病,直到前段時間,通過心理學許多學習才知道:『所有對他人的評判,都來自於對自己內在的不滿』也就是人常說的:『親愛的,外面根本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已』 My happiness project : 為了讓我自己更快樂,我決定先放過自己, 原來我過去,真的很討厭我自己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與別人對話的過程中,會莫名其妙、突如其來講話就變大聲了? 為什麼有時候會會否定別人說我們負面、生氣、難過? 為什麼我們不能好好說話呢? 那,當某些事件來的時候,我們就能辨識自己的情緒,透過Satir的冰山理論開始學習怎麼愛自己,把自己愛回來。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Thumbnail
一切的生命關係,最終是為了遇見你自己 這是一個常常聽到「愛自己」的時代 這也是一個在「做自己」標籤大放異彩的時代 我們在各式各樣的關係中 試著界定「自己是誰」的種種 在原生家庭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兒女 在伴侶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伴侶 在朋友關係中,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