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從小都是在家人、朋友、老師的互動中學習成長,透過重要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慢慢建構出自己的形象。
也因此為了讓別人有好印象,常常執著於證明自己的價值,博得別人的認同與關愛,只是不免也苦了自己,甚至迷失自我。
活成「別人的眼中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因為負面評價而覺得受傷,作者稱之為「小創傷」,如果從小就在充斥「小創傷」的環境下長大,會常常擔心他人的負面評價及攻擊,導致無法安心呈現原本的自我。
為了不想受到傷害,為了想要符合「別人的眼光」而得到安心,進而強迫自己符合別人的行為標準,從別人的表情與反應中,揣測別人的想法,陷入「在意他人眼光」的漩渦中,沒有掙脫的一天。
講的好像就是自己,怕父母生氣,所以就乖乖聽話,不要有太多意見;怕老師處罰,就逼自己好好讀書;怕同學不喜歡自己,就裝大方,送他們小禮物。
長大之後,跟著眾人想變瘦變美,也是希望符合社會的眼光,不要被嘲笑而已。
我們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同嗎?
「別人的評價」是屬於「個人觀點」,建立在「個人」的認知上,並且是由「個人」所做出的判斷。簡單說,每個人對同一個人、同一件事的看法,都會因為他自己的觀念、背景而有所不同,若想符合所有人的評價,根本就不可能做得到。
此外,當你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時,你關心的重點其實是「別人對於自己的看法」,你的心裡真正在意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所以當「愈是在意他人的眼光,愈是不能把焦點放在他人身上,愈搞不懂別人,自然也愈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結果就是惡性循環,走進死胡同而已。
正因為別人的評價超級不安定、超級不一致,而且又會陷在自己想像的別人中,想要符合別人的評價獲得安心,反而不會得到真正的安心。
超越在意別人眼光的解方~自信
想要不在意他人眼光,那當然要找出更在意的東西,而且不能從別人身上得到,只能從自己身上找,那就是「自信」。
但自信是什麼?是擁有別人也認同的東西嗎?像是金錢、地位、技能之類的嗎?當然不是,因為這也只是「想像中別人的評價」,並不屬於自己。
那是喜歡自己嗎?可以說是,但有一個重點就是「沒有評價」,喜歡自己並不是「自己給自己正面的評價」,也不是「找出喜歡自己的地方或自己的長處」,那也都是評價!今天覺得自己做得好,就給正面評價,改天做錯事了又給自己負面評價,那又陷入「在意別人眼光」,因為就是自己陷入「想像他人眼光」的漩渦。
自信是單純滿足於今天的自己,接受原本的自己,擁有現在這個「包含了優缺點的自己」就已經很好了。
所謂的自信,是指能夠感受到自我肯定的心情。當我們對自己的感覺正向,我們便會產生自信。「我這樣就可以了」,就是自信真正的意義。
現在的自己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反映出來的是從以前到現在的各種經歷,接受這樣的自己,就是認同「到目前為止經歷各種事情後成就的自我」。自己已經達到了極限,就受現狀,今後仍然可以進步,如果只是深陷在於「如果當時再努力一點就好了」的過去,無法接受現實,就無法前進。
他也有他的過去:調整面對他人眼光評價的方法
不在意別人眼光的另一個方法是解讀角度,「別人的眼光」就只是出於他個人對於當下的理解,不代表絕對的正確,也不是客觀的事實,乍看是說的是自己的問題,其實是對方的問題。
給予對方尊重就好,也尊重自己,不用拿來評斷自己。
不用刻意「停止在意對方」,而是把焦點放在對方身上,「在真正的意義上注意對方」,「對他人做出評價」的人,都有著他們自己的背景因素。
別人對你的不當評價,請不要把他當成是「我被攻擊了」,把他視為「別人的怨言」,自己也比較容易理解。
相反,如果你用「我被攻擊了」的想法去反擊對方,並且將自己的行為正當化,那麼對方也會反擊你,並且正當化自己的行為。但是如果你用「原來對方這麼辛苦」,的體貼觀點來看待對方,對方攻擊的力道就會變弱,你也會看到他善良的一面。
如果能更理解對方只是背負太多過往而發出怨言,那麼自己就不會受傷,反而能從容地接受。
認同「原本的自我」與認同別人「原本的自我」
這裡換一個角度,在意「別人眼光」的人,同樣也會認為別人應該要在意「自己的眼光」,自己陷在漩渦中,也會把漩渦加諸在別人身上。
也就是說,會用「對自己或更高的標準」去看待別人,去評價別人,也覺得別人應該照我的方式做,就像夫妻相處,如果老覺得「我為家裡犧牲這麼多,每天忙裡忙外,你也應該這麼做,怎麼能夠只顧自己」,結果就常一言不合,引起爭執。但如果你接受了別人的眼光就只是別人的眼光這樣的觀念,那麼你自己的眼光,也只代表你自己;如果別人不見得是對的,那麼自己也不見得是對的。
認同了「原本的自我」,也才能認同別人「原本的自我」,進而去體諒與接受他人,不去評價他人,也不被他人評價,因為,這就是原本的自我,自己的是、別人也是。
結尾: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世界是由你建構出來的,你看得到的、相信的才存在,看不到的、不相信的就不存在,就算是現實的物質世界也一樣,你如何解讀世界,世界就呈現出什麼樣貌,才幾百年前,地球還是是平的,太陽還繞著地球轉呢!
那更不用說是別人的評價了,無所謂真假對錯,一切都是自己大腦解讀的結果。
要選擇照單全收,表面上很上進、很努力、很盡責,使命必達,達成主管、公司、家人的期待,得到外界的掌聲與認同,結果卻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或者是選擇聽從自己的感受、自己肯定自己、喜歡自己,並且尊重、體貼別人的看法與心情,擁有不被束縛與困擾的人際關係,也擁有健康的心態。
有些人會覺得這樣是不是有點阿Q,明明被欺負了,卻編一個說法安慰自己,明明是別人的評價,卻要體貼對方,還要幫他找理由開脫,這樣豈不是又懦弱,又自欺欺人?
其實,就是作者提供了一個跳脫無盡漩渦的方式,要不要就是自己的選擇,人生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選擇組成的。
書籍介紹
書名: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作者:水島廣子
譯者:呂丹芸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