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人都適合自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發現要用手機自拍,是有限制的,不是人人都適合,至少有二個禁忌條件,一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二是即使四十歲以下的人,但是沒有化妝。

用手機一年多以來,在參加活動遇到老朋友,用手機一起合照自拍真的是很方便,不過檢視照片,總覺得持手機的容貌看起來很可怕,除了臉太大之外,臉上的斑斑點點,坑坑洞洞都一覽無遺,再加上濾鏡蠟黃沒有光準(不知自拍是否可以設定成美顏模式?)

據我在臉書上觀察朋友的動態,似乎也是如此,只有年輕的、化濃妝的、自拍還算好看,其他跟我相近年紀的朋友,自拍看起來都不像本人,是的,看起來不像本人。

我想,過往我們合照或請人幫我們拍照,相機與我們有點距離,所以看不到臉上的斑點、凹洞,然後我們也以此形狀自我辨識,所以若以手機自拍自己,就怎麼看也不像自己了。

今天一大早與老婆大人在社區散步,看到天氣太好,景緻太棒,忍不住拿出手機自拍,還特別設定到人像模式,結果拍起來也沒有改善多少。不知朋友們是否有其他良方?

對了,以前有段時間流行拿自拍棒,可以稍稍拉開距離,但似乎退流行了,現在在公共場所,會拿自拍棒的人已經沒有以前多了。

長得像或長得不像

默片時代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匿名參加一個卓別林明星臉的比賽,不過他居然落選。

卓別林的外型特徵非常明顯,瘦小身材,留著仁丹鬍,穿著寬大老是下滑的吊帶褲,手拿把拐杖;也因為太有特色了,辨識率非常高,所以很容易模倣。

不過這個卓別林不像卓別林的故事,不只是我們茶餘飯後的笑話,而是一個重要的生命隱喻:我們愈來愈不像自己,我們也或許離原本的自己愈來愈遠,也或許我們想像的自己與別人眼中的自己根本是兩個模樣。

近年常常在臉書看到或網路上收到朋友傳來的所謂「正妹」的相片,也有人感慨韓國選美怎麼每個人長得都一樣?!的確,這也是我這些年的疑惑,不只是韓國美女,其實我看所有網路流傳的正妹相片幾乎每個長得都一模一樣。

我們年輕時當然也喜歡看賞心悅目的美女,可是當時每個人美得都不一樣,都有個自的特性,簡單講,過去的人美得有個性,現在美得沒個性。

為什麼會愈來愈像?是不是無遠弗屆的網路與即時訊息,把全世界同質化、單一化了?於是所有東西看起來就都一樣了?

這也使我想起荒野保護協會常舉辦的自然解說活動。不管大人或小孩,剛接觸大自然,想作自然觀察時,首先遭遇到的困難就是找不到東西,除了不會動的植物之外,似乎就看不到會動、會跳、會飛的生物。

即便是青蛙,生活在草叢中的就跟水溝中的不一樣,甚至到了溪邊石頭堆裏的青蛙長得就跟石頭一樣,通常我們會簡單地以動物有保護色就一語帶過,而忽略掉了所有生物,包括人類,與周遭環境彼此之間的影響。

著名生物學家道金斯在回答:「人究竟是什麼?」的問題時表示:「在1859年之前,所有針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錯的。」道金斯指的就是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源始」,才將人從上帝創造的高高地位拉下來與所有生物位在同一個演化的位置,也改變了人類看世界的觀點。

其實達爾文本人沒有說過「適者生存」這句話,他是說生物在繁洐後代過程中會有變異,當環境資源有限時,具有某些特徵的個體會有比較好的生存機會,經過許多世代之後,就會形成新的種類。這個環境本身,並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恰恰好形成,沒有特殊目的性的,換句話說,有那種環境,就會恰恰好有適合那個環境的物種活下來。

從演化論的另一方面來看,也就是所有物種都會變得跟環境一樣,甚至人類也不斷在適應著環境,也就是環境也不斷在改變著人。最近這些年的腦神經科學或基因工程學也有許多報告發現,即便到分子這麼基礎的結構,基因還回應著環境不斷在改變,原因是控制某一個性狀表現的基因其實不只一組,除了顯性之外,還有隱性的,當碰到不同環境時,原本被抑制的隱性基因被解開變成顯性,我們肉體外觀也隨之改變。

這些年來台灣的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的愈來愈多,養貓養狗當寵物,整天抱著一起吃一起睡的人很多,甚至還幫這些寵物穿衣服,綁頭飾。仔細看這些朋友抱在懷裏的貓或狗,居然跟牠們的主人有七、八分神似呢!在生活中,往往也能看到結婚後的夫妻愈長愈像,我們稱為夫妻臉,可見得即便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必經漫長的演化世代,也能在短短的時間之內改變,當然,這不全然來自於基因後天的變化,而是早就被設定在人類演化裏的本能,包括我們神經系統裏有「鏡像神經元」。

大腦神經幾乎沒有意識地不斷進行模仿的舉動,我們周遭的人做某些動作,我們腦中控制那動作的神經元也會被活化,這種本能的模仿是群居生活的人類生存的條件,幫助我們與其他人類建立連結,產生彼此是自己人的情境,因為我們的祖先在大草原狩獵時代中,若被團體排斥,與別人不一樣就無法獨自存活,雖然到了文明的現代,被團體排斥並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古老的本能似乎還一直影響著我們,包括我們的「從眾心理」。

因為怕被排斥的恐懼,我們很不願意跟別人不一樣。有一個很著名的心理學實驗,研究人員告訴實驗對象,他與房間裏的所有人都將一起接受測驗。但是實驗對象不知道的是,房間裏其他人都是研究人員雇來的演員,而且他們都將提出同樣一個錯誤的答案。題目非常簡單,答案也顯而易見,但是當那些演員一個一個指出其實是錯誤的答案時,實驗對象會開始覺得困惑,但是非常奇怪的,大多數的實驗對象沒有堅持自己對的答案,反而跟隨其他所有人錯誤的答案。這種「從眾」的心理力量比我們想像中強很多,在一個團體中,尤其彼此面對面處在同一個空間,要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是非常困難的。

除了從眾心理之外,還有一種「團體的迷思」現象。在一個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體中,有時候為了尋找共識,常常會堅持團體的決策是正確的,所以會忽略掉不同的聲音,因此往往形成極端的意見,也就是一件事情的決策,在經過眾人討論之後,往往會比個人單獨決策時更趨向極端的決定,也就是激進的會更激進,保守的團體會更保守,換句話說,中庸或多元的意見會完全不見。

從歷史經驗中,有時候我們會好奇為什麼許多有智慧又正直的人會附和那麼離譜的意見?原因是人處在團體的壓力情境中,我們一方面怕被排擠,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擔心,如果自己提出與所有人都不同的看法,其他人是不是會懷疑我們的智商,能力或品味?當然,也有可能只是不想耽誤大家時間或打亂事情的進度,總之,要獨自反對你周邊所有人的共同意見,是極為困難的。

而且,這個有想法的人,在跟隨眾人之後,會歷經幾個不同階段,首先是表面雖然順從,但是內心不服氣,也就是口服心不服;在來是內化階段,往往為了自尊,不想承認自己怎麼會那麼怯懦沒骨氣,進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也就是口服心又服;到了最後會認同,因為集體的氛圍或共同對抗不同團體的緣故,我們進而將自己的主體意識融入團體意識了!

不管從演化上或從心理學的研究都證實,我們很容易受環境或人與人相處的情境所左右,只有認清這些迷思,然後時時提醒自己,才比較有可能超脫這些本能的影響。

正如「物種源始」最後一句話所寫的:「從如此簡單的開始,最美麗最神奇的無窮盡的生命形式,不斷演化出來,此時仍在發生。這種生命觀,有它宏偉壯麗的一面。」的確,一方面人類的智慧與想像力的發展似乎無止境,但是另一方面人類又受限於演化生存適應中的壓力,保留了許多的本能反應,如何不陷入這種集體決策的困境,是當今人類社會鉅大的挑戰。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6K會員
2.3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李偉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5/03
 (一)拯救荒野 從拯救荒心開始 1992地球高峰會議上,當時担任參議員的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曾經講了一段話:「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災難;什麼地方,人活於驚悸中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30
 跟朋友聊天時,偶爾他們會好奇的詢問我這些年在荒野當志工幹部的心路歷程與感想。    常常,我總是百感交集,在口拙無以答覆之際,腦海中卻會響起「翼下之風」這首歌。「翼下之風」是六○年代西洋鄉村民歌手朱蒂柯琳絲所唱的,歌詞如下:      「在我的影子下,一定很冷吧 陽光不曾照在你的臉龐 你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2025/04/29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似乎大家都搭上微整或是醫美的列車,或是因為想要更好看而選擇健身,而我不知道在倔強個什麼勁,到底是怕痛還是一股氣,總覺得如果看著時間在身上刻畫痕跡不就是一件自然和很酷的事嗎? 可是殘酷無情的是,大家喜歡美的事物,特別在這充滿濾鏡的時代,誰都覺得至少在發文前不是好看,至少也不要太深的黑眼圈或眼袋吧。
Thumbnail
似乎大家都搭上微整或是醫美的列車,或是因為想要更好看而選擇健身,而我不知道在倔強個什麼勁,到底是怕痛還是一股氣,總覺得如果看著時間在身上刻畫痕跡不就是一件自然和很酷的事嗎? 可是殘酷無情的是,大家喜歡美的事物,特別在這充滿濾鏡的時代,誰都覺得至少在發文前不是好看,至少也不要太深的黑眼圈或眼袋吧。
Thumbnail
既然我們在擇偶的時候都希望對方能接受自己的全部,那自己又怎能不接受自己的全部呢?
Thumbnail
既然我們在擇偶的時候都希望對方能接受自己的全部,那自己又怎能不接受自己的全部呢?
Thumbnail
我發現要用手機自拍,是有限制的,不是人人都適合,至少有二個禁忌條件,一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二是即使四十歲以下的人,但是沒有化妝。 用手機一年多以來,在參加活動遇到老朋友,用手機一起合照自拍真的是很方便,不過檢視照片,總覺得持手機的容貌看起來很可怕,除了臉太大之外,臉上的斑斑點點,坑坑洞洞都一覽無遺,再
Thumbnail
我發現要用手機自拍,是有限制的,不是人人都適合,至少有二個禁忌條件,一是四十歲以上的人,二是即使四十歲以下的人,但是沒有化妝。 用手機一年多以來,在參加活動遇到老朋友,用手機一起合照自拍真的是很方便,不過檢視照片,總覺得持手機的容貌看起來很可怕,除了臉太大之外,臉上的斑斑點點,坑坑洞洞都一覽無遺,再
Thumbnail
為什麼不要戴面具 ? 理由很簡單,我記得我在PODCAST分享《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時,有說過:人不要戴面具!因為面具會吸引來的人,多半是相信面具上的你,他們信以為真,這是真實的你的人,而這會讓你和那些喜歡【不真實自己】的人,整天【浸泡】在一起,讓你一步步【失去自我】, 讓你的心變得很累!這也是為何
Thumbnail
為什麼不要戴面具 ? 理由很簡單,我記得我在PODCAST分享《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時,有說過:人不要戴面具!因為面具會吸引來的人,多半是相信面具上的你,他們信以為真,這是真實的你的人,而這會讓你和那些喜歡【不真實自己】的人,整天【浸泡】在一起,讓你一步步【失去自我】, 讓你的心變得很累!這也是為何
Thumbnail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 全都記錄下來了! ●你知道嗎? 1.男人真的偏愛二十歲出頭的嫩妹。 2.「出醜效應」告訴你,有特色才讓你更出色。 3.使用推特,結果提升了大眾的寫作程度。 4.女性美或不美不僅影響工作面試,連工作表現評等燈會被影響。 5.萬事問Google,問出的不只
Thumbnail
★原來大數據把我們長相、內心話、不為人知的醜態 全都記錄下來了! ●你知道嗎? 1.男人真的偏愛二十歲出頭的嫩妹。 2.「出醜效應」告訴你,有特色才讓你更出色。 3.使用推特,結果提升了大眾的寫作程度。 4.女性美或不美不僅影響工作面試,連工作表現評等燈會被影響。 5.萬事問Google,問出的不只
Thumbnail
容貌焦慮是指個體對自身外表的不滿,而出現的極度不自信,以及對完美外貌有病態式執着。 容貌焦慮並非現代人獨有的產物,它就像遺傳病毒,潛伏在人類的體內,只是現代社會的環境誘發了它,才使它不斷擴散。在遠古時代,為了傳宗接代,孔武有力,身材壯碩的男人更容易得到女人的青睞,他們自然得到傳承機會,在生存條件惡劣
Thumbnail
容貌焦慮是指個體對自身外表的不滿,而出現的極度不自信,以及對完美外貌有病態式執着。 容貌焦慮並非現代人獨有的產物,它就像遺傳病毒,潛伏在人類的體內,只是現代社會的環境誘發了它,才使它不斷擴散。在遠古時代,為了傳宗接代,孔武有力,身材壯碩的男人更容易得到女人的青睞,他們自然得到傳承機會,在生存條件惡劣
Thumbnail
我認識很多人,當然都是點頭之交,真的就是彼此跟你點頭的那種人,你不知道他/她的名字,對方的職業,對方的居住地,甚至對方要去的地方,可能是送貨員,扛瓦斯的男生,或是你上班每天都會看到的同樣人們。我們見到這麼多的彼此,應該好好去認識彼此,不要求做好朋友,可是我們的連結卻回到了彼此內在的所在。
Thumbnail
我認識很多人,當然都是點頭之交,真的就是彼此跟你點頭的那種人,你不知道他/她的名字,對方的職業,對方的居住地,甚至對方要去的地方,可能是送貨員,扛瓦斯的男生,或是你上班每天都會看到的同樣人們。我們見到這麼多的彼此,應該好好去認識彼此,不要求做好朋友,可是我們的連結卻回到了彼此內在的所在。
Thumbnail
 不管大人或小孩,剛接觸大自然,想作自然觀察時,首先遭遇到的困難就是找不到東西,除了不會動的植物之外,似乎就看不到會動、會跳、會飛的生物。   即便是青蛙,生活在草叢中的就跟水溝中的不一樣,甚至到了溪邊石頭堆裏的青蛙長得就跟石頭一樣,通常我們會簡單地以動物有保護色就一語帶過,而忽略掉了所有生物,包
Thumbnail
 不管大人或小孩,剛接觸大自然,想作自然觀察時,首先遭遇到的困難就是找不到東西,除了不會動的植物之外,似乎就看不到會動、會跳、會飛的生物。   即便是青蛙,生活在草叢中的就跟水溝中的不一樣,甚至到了溪邊石頭堆裏的青蛙長得就跟石頭一樣,通常我們會簡單地以動物有保護色就一語帶過,而忽略掉了所有生物,包
Thumbnail
由於每個人的視角不同,多多少少也就會有些看法上的差異,這就造就了──「偏見」。若有不好的「偏見」,可能進而就會產生「歧視」,再透過團體,最終演變成了「霸凌」。
Thumbnail
由於每個人的視角不同,多多少少也就會有些看法上的差異,這就造就了──「偏見」。若有不好的「偏見」,可能進而就會產生「歧視」,再透過團體,最終演變成了「霸凌」。
Thumbnail
「從眾」的心理力量比我們想像中強很多,在一個團體中,尤其彼此面對面處在同一個空間,要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是非常困難的。   除了從眾心理之外,還有一種「團體的迷思」現象。在一個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體中,有時候為了尋找共識,常常會堅持團體的決策是正確的,所以會忽略掉不同的聲音,因此往往形成極端的意見,也就是一
Thumbnail
「從眾」的心理力量比我們想像中強很多,在一個團體中,尤其彼此面對面處在同一個空間,要特立獨行與眾不同是非常困難的。   除了從眾心理之外,還有一種「團體的迷思」現象。在一個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體中,有時候為了尋找共識,常常會堅持團體的決策是正確的,所以會忽略掉不同的聲音,因此往往形成極端的意見,也就是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