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談論張愛玲筆下的食物,忍不住與喜歡張愛玲的友人分享。作者二毛提及張愛玲在香港愛吃油煎蘿蔔絲餅,上海又叫「蘿蔔絲油墩子」。據說民國時期上海的德順鑫非常有名,外皮為發酵過的麵團,內餡是蘿蔔絲,加上河蝦一隻,入鍋油炸。成品金黃中一點豔紅,一口咬下滿是蘿蔔清香,好看又好吃。二毛表示曾在台北某處吃過蘿蔔絲餅,路邊看到排了很長的隊,好奇跟著排,果然外酥裡嫩,也很香。他認為這家現切蘿蔔絲,是美味的秘訣。
家人和我也吃過台北的蘿蔔絲餅,蘿蔔香氣確實迷人,當然不喜歡蘿蔔的就別折磨自己了。記得那天我們要去某家舊書店,途中遇上蘿蔔絲餅,可能運氣好,只排了四、五個人,治完饞蟲再去逛書店,成為一段美好的午後時光。不過台北的蘿蔔絲餅沒有蝦子,也只是油煎。食材簡單、作法簡單,好吃又不貴的庶民點心。
我現在回想,台北蘿蔔絲餅的業務機密或為總能買到好蘿蔔。冬天隨便買,蘿蔔都清甜可㜌,但台灣夏天的蘿蔔,有時帶苦又不香。然而蘿蔔絲餅四季營業,沒聽說品質有太大差異,猜想老闆在國際貿易不發達的年代,於其他季節想方設法買到高海拔生產的蘿蔔,可是產量一定不多。否則蘿蔔絲餅紅了很多年,作法又不難,為何無人仿效?炸雞排、珍珠奶茶等等就因大量複製火起來的,其他業者未販售蘿蔔絲餅,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長住馬六甲後,不愛吃蘿蔔,總覺得不好吃。南洋太熱了,蘿蔔品質確實差一點。日韓中國的蘿蔔,應該比台灣更美味。這才理解外省人老是嫌台灣的白菜不好吃,一定是真實感受,絕非思鄉情切的誇大描述。的確,本地的白菜也不好。南洋就該吃南洋本地的食物。
經我一說,友人嚷嚷想吃蘿蔔絲餅,要找食譜試作。蘿蔔絲餅不難,友人廚藝不錯,應順利成功。問題是南洋那來的好蘿蔔?不如將蘿蔔換成沙葛,將張愛玲愛吃的蘿蔔絲餅,轉換為南洋風味。蝦米、香菇炒香,加生抽滷沙葛,麵糊包好沙葛,下鍋油煎,口味應該不錯。
最近得知,閩北說薄餅,閩南稱潤餅,指的是同一種食物。不過無論閩北閩南,主料大多是包菜。本地薄餅卻是沙葛,可說是先輩適應風土的改良。曾有台灣人對本地薄餅一吃驚艷,問我包什麼,在台灣沒吃過。其實台灣少數地區有種沙葛,惟不普遍,她說沒吃過並不奇怪。另,沙葛在台灣別名地梨、豆薯。
歷經漫漫歲月,傳統食物不免因時人喜好而有所改變,甚至另有發展。現今因國際貿易、冷藏系統發達,有時食物已無季節的區分。比如水果攤永遠都有蘋果、橙等溫帶水果,本該深秋收成的水果,早已全年供應。然而順應時序風土,吃著本地出產的食物,才是便宜美味又環保。
相信沙葛絲餅不比蘿蔔絲餅遜色,只是張愛玲吃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