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見聞|畢業典禮的儀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讓孩子在學習更多認知、體驗更多經驗之前,讓他時刻在生活的節點裡感到被愛,也為他種下感恩的種子,這就是家庭儀式感帶來的最重要意義。』——〈家庭裡的素養課〉
成為老師以來,今年是我第十度參與畢業典禮了,但神奇的是,即便經歷過這麼多屆,每屆的畢業典禮仍會有所感觸與感動。今年是自己的導師班要畢業了,在典禮的過程中特別有感觸,回憶著這群剛進到高中還是小毛頭的孩子們,三年過去個個都是18歲的成年人了,也看在座滿滿的家長們,帶著驕傲的眼神看著自己的孩子。當家長對我說:老師你辛苦了的時候,其實我更想對每位家長說,你們辛苦了!因為每個品行優良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一點一滴的教育與積累,你們辛苦養育孩子18年,這場畢業典禮最需要得到掌聲的是每一位父母。
每一棵樹苗都需要被好好呵護著,才能成長成一棵獨立自主的大樹。
想起自己從小到大的每一次考試、每一次的比賽得獎、每一次畢業典禮,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正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家人、老師的鼓勵與支持,才能一點一滴建立起對自己的認同,繼而能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未來。每一次的得獎、每個階段的儀式,都是很重要內在滋養,當家人們因為自己的表現而一起開心時,會讓每個孩子心中深刻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自己是家裡重要的一員....這些都是生命中無可或缺的成長養分,幫助我們一點一滴長大成人。
『因儀式感來地觸動和省思,讓我們看到生命的豐足。』——〈家庭裡的素養課〉
學生一屆一屆來來去去,不變的是老師扮演的角色,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老師們也正參與著每屆學生人生中的重大時刻,每一句『恭喜畢業了!未來要好好加油喔!』對學生們來說就像是一個里程碑的儀式,更讓我覺得老師這個職業是個溫暖的存在同時也責任重大!
謝謝你的閱讀,如果你也喜歡閱讀,歡迎追蹤一起分享成長。
FB粉絲專頁:莫墨老師的療心說畫
Podcast頻道——聽聽老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8會員
131內容數
閱讀——透過閱讀看到不同人的思維與觀點,藉由閱讀認識世界推敲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是一部讓人忍不住一直往下看並且會認真為了貞淑打抱不平的劇!正是因為劇中的每個情景都那麼的真實,讓貞淑這個角色就像是你我身邊的朋友,會跟著劇情一起生氣,一起感動,而這些笑中帶淚的情景,不就是你我的人生嗎?
會開設podcast頻道,來自於partner的一句話:就先做,再調整! 這句話是這個頻道的起源,也是頻道的理念。我們常常用:還沒準備好。作為給自己的最合理的理由,但卻說不出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好,而每件事往往都是邊做邊改良,就像疫情期間部長常說的一句話:我們做滾動式修正。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修煉與功課,當父母最困難的莫過於,一個生命在自己手中,我該如何呵護他長大,我該如何幫助這個生命長成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大人?由此可知,父母的重擔可真不小
每年到了的3~5月,是高三這個年紀最煩惱的時刻,到底該念什麼科系?到底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英國為期半年的一項實驗:嘗試讓員工一週只工作四天,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呢?多數員工反映在工作方面:效率變高了、工作時能更專注於完成任務;在休假方面:有更充足的休息時間,員工請病假的狀況明顯的減少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身心更加健康等等...
這是一部讓人忍不住一直往下看並且會認真為了貞淑打抱不平的劇!正是因為劇中的每個情景都那麼的真實,讓貞淑這個角色就像是你我身邊的朋友,會跟著劇情一起生氣,一起感動,而這些笑中帶淚的情景,不就是你我的人生嗎?
會開設podcast頻道,來自於partner的一句話:就先做,再調整! 這句話是這個頻道的起源,也是頻道的理念。我們常常用:還沒準備好。作為給自己的最合理的理由,但卻說不出什麼時候可以準備好,而每件事往往都是邊做邊改良,就像疫情期間部長常說的一句話:我們做滾動式修正。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修煉與功課,當父母最困難的莫過於,一個生命在自己手中,我該如何呵護他長大,我該如何幫助這個生命長成一個有能力、有智慧的大人?由此可知,父母的重擔可真不小
每年到了的3~5月,是高三這個年紀最煩惱的時刻,到底該念什麼科系?到底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將來想從事什麼工作?真的是人生大哉問啊!
英國為期半年的一項實驗:嘗試讓員工一週只工作四天,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呢?多數員工反映在工作方面:效率變高了、工作時能更專注於完成任務;在休假方面:有更充足的休息時間,員工請病假的狀況明顯的減少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身心更加健康等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之前聽聞同事的班級學生要幫他驚喜慶生,和好友聊起了儀式感。 他說他也會培養學生關於慶生的儀式感,可能因為他從小就在幸福溫暖的氛圍長大。 我說,我的生活中好像沒什麼儀式感,我也不會主張學生一定要慶生分享,習慣指導他們順應本心與當下就好,不用執著儀式感。 我倆相視一笑,他說:「所以每個老師帶出來的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今晚,參與了朋友孩子的幼稚園畢業典禮,溫馨、感動又熱熱鬧鬧。 看著台上孩子從來沒整齊過的舞蹈,從不在拍子上的鼓聲…但每一個孩子都充滿著認真、專注的神情,這群4-6歲的孩子,是這麼可愛。 有位家長的分享讓我印象深刻,她說:「謝謝老師將我和孩子接住了,在來到這裡之前的幼兒園,老師總是說我的孩子如
Thumbnail
學校教育提供基礎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家長應帶著孩子探索和學習。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我距離畢業剩不到兩個月,也許大家在快畢業的這段日子裡會想到每天盡情的歡樂,把握最後與好朋友相聚的時光,也許是漸漸長成校園裡最年長的學長學姊那份逐漸成熟的驕傲與自信,也許是對於即將升上國中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興奮與期待,也許都有⋯⋯但是我想到的是我的爸爸,因為有他讓我學到很多的知識和讀書技巧。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又到了畢業季,多年主持畢業典禮,每年都會唸一大串得獎人名單,某人得到市長獎、校長獎…,好多朋友也在FB上放孩子得獎照片。得獎當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放在網路上分享喜悅更是人之常情。恭禧所有得獎的畢業生。 今年是特別的日子,孩子畢業了,卻讓我想起我小學到大學,從來沒有上台領獎過。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之前聽聞同事的班級學生要幫他驚喜慶生,和好友聊起了儀式感。 他說他也會培養學生關於慶生的儀式感,可能因為他從小就在幸福溫暖的氛圍長大。 我說,我的生活中好像沒什麼儀式感,我也不會主張學生一定要慶生分享,習慣指導他們順應本心與當下就好,不用執著儀式感。 我倆相視一笑,他說:「所以每個老師帶出來的
Thumbnail
除了父母對子女的成長影響深遠,小孩從小開始上學去,對著老師同學的時間比起在家的時間更多,一個孩子的好與壞,也跟從小敬重的師長有密切的關係。正面的師生關係可以培養一個自信樂觀的人格,反之,可能造就自卑帶有陰霾的童年,長大後的人格出現問題分分鐘就是上學時埋下的種子。 記起小學初期,史密妻大多數回憶都是
Thumbnail
到底這是不是導師要做為導生的事? 幫學生掃地 為學生篆刻他名字的專屬印石 為每個學生錄製一份光碟 為班上編一首歌 在寒流來襲的下午,為全班學生訂購熱奶茶 為每個學生分析他每次考試的成績 送學生紅包 把午餐學生懶得吃的水果小番茄洗淨放在水果盆中讓學生方便吃 親手煮甜湯給學生喝 為班
Thumbnail
今晚,參與了朋友孩子的幼稚園畢業典禮,溫馨、感動又熱熱鬧鬧。 看著台上孩子從來沒整齊過的舞蹈,從不在拍子上的鼓聲…但每一個孩子都充滿著認真、專注的神情,這群4-6歲的孩子,是這麼可愛。 有位家長的分享讓我印象深刻,她說:「謝謝老師將我和孩子接住了,在來到這裡之前的幼兒園,老師總是說我的孩子如
Thumbnail
學校教育提供基礎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家長應帶著孩子探索和學習。
Thumbnail
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你都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自足。
我距離畢業剩不到兩個月,也許大家在快畢業的這段日子裡會想到每天盡情的歡樂,把握最後與好朋友相聚的時光,也許是漸漸長成校園裡最年長的學長學姊那份逐漸成熟的驕傲與自信,也許是對於即將升上國中一種不知從何而來的興奮與期待,也許都有⋯⋯但是我想到的是我的爸爸,因為有他讓我學到很多的知識和讀書技巧。
Thumbnail
一個學期一次的親師座談會&家長日又來了,但說實在的,我是到了都市才知道有這種活動。印象中,以前小時候,家裡的長輩平日都非常忙碌,學校也不會舉辦什麼親師座談會這種活動,因為家長壓根不會想出席。所以,那時候老師們一個學期或學年會安排時間,在課後去拜訪學生家中做家庭訪問,好好瞭解學生平常在家的生活習慣。
又到了畢業季,多年主持畢業典禮,每年都會唸一大串得獎人名單,某人得到市長獎、校長獎…,好多朋友也在FB上放孩子得獎照片。得獎當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放在網路上分享喜悅更是人之常情。恭禧所有得獎的畢業生。 今年是特別的日子,孩子畢業了,卻讓我想起我小學到大學,從來沒有上台領獎過。
Thumbnail
孩子上了高中, 進入嶄新的學業階段, 『學習』的專業內容驟增,這是孩子和學科老師之間的事,家長通常已難介入。 『自我蛻變』 是孩子自己內在與外在的事,家長也無力介入。 #導師的修煉 之 與家長好好溝通 那麼,與家長聯絡時, 到底最大的意義為何? 大概就是透過一起聊聊這個寶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