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METOO事件,連環瓜看社會群眾素養,我們在其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雖然我在168,天天被迫要吃瓜。

膩的不是瓜,是各種評論千百家。

首先metoo是一種權益

所以雖然我吃瓜吃的不甚舒服,我認為受害者有權傾訴她們的委屈。讓社會大眾看到她們在面對的是什麼,也警惕那些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我老實說,我也會傾向先相信受害者。

因為要舉證自己受性騷擾非常的不易。

受害者在面對什麼?

有人質疑受害者為什麼現在才說,為什麼當下不反抗,是不是想蹭熱度,既然要講為何不提告……開始往陰謀論發展。

甚至有人提到鮑鮑換包包、一個巴掌拍不響等等明顯是在檢討受害者的詞。

我不懂怎麼會有人用「性侵(騷)受害者」身份上位求機會,去評價那些被害者。

社會上對被害人的評價幾乎沒一句好的,要嘛質疑(是不是價格談不攏)、要嘛檢討(為什麼要穿那麼清涼出門、男生跟妳獨處妳不會拒絕嗎?),最最友善就是保護,藏都來不及,還能怎麼上位求機會。反正我是沒聽過誰是性醜聞被害人而聲名大噪,然後擁有更多機會的。

比如性侵害吧,大多數人被性侵的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也會擔心抵抗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再來思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讓人誤會了什麼,發生完之後還在想我該不該反抗、會不會有人相信我、我之後該怎麼辦……?

不是什麼都沒有想,而是想太多了沒辦法決定怎麼辦。甚至只好催眠自己和對方是知情同意發生關係的大有人在。

更不要說什麼當下為什麼不反抗、事後為什麼要坐加害人的車子送回家、為什麼還接受加害人的聯繫之類的。

大家都沒有學過遇到這些事情怎麼應付,這種事可不像地震來要躲桌子下、火災要壓低身體濕布掩鼻那麼直覺,並且從小就被耳提面命地練習過。誰知道遭遇性侵、性騷時該怎麼辦?

極少數的情況才會馬上反應過來,蒐證驗傷。

怎麼做才算是「完美的受害者」?

是不是一定要拚死抵抗、被得逞後哭天搶地、搞的天下皆知,社會大眾才能明白這一切不該發生,反之就是合意性交、就是想紅想蹭?

通常被害者光是先搞清楚自己沒有做錯事就要花一番功夫,如果加害人是同個領域裡,帶著權力不對等的關係,(比如上司、業界大佬、合作廠商、前輩……)那更擔心了。

我如果要揭發這件事會不會失去工作(會)、我如果說了會不會被人檢討(會)、會不會掀起風波影響我的生活(會)、對方能否因此受到懲罰(不一定)、我如果告了會贏嗎(不好說)

這還是最有可能留下證據的性侵。如果是性騷擾,只會更難證明。

司法能幫助被害人的實在太有限了

首先如果要走司法途徑,不能沒有證據。

巧妙的是,在性侵與性騷的案件中,加害人是不需要自證其罪的。也就是說,加害人承認的話是可以當成證據,但要是他抵賴不認、或一直保持沉默,誰也不能將他定罪。

就算弄出證據了,真的能證明對方的罪行,也就是性侵罪名成立能判的重一點。性騷擾視情況而定也有可能只是罰罰錢、收點警告……我不知道,這些懲罰,更或許沒有懲罰,是不是值得受害人身心煎熬,拚命拿出證據、拚命回憶自己怎麼被騷擾侵害、也許還丟工作,甚至被社會羞辱質疑?

甚至,如果罪證不足沒告成,是不是就能算沒發生過?是不是就會被說是法院認證的想蹭?

那不靠法律途徑呢?被Metoo報出來,依加害者在業界的成就,頂多也就是一陣子有點低潮。人都是健忘的,哪怕是鐵證如山也不一定誰都相信、或者誰都聽說。加害人也不會有電子腳鐐或者烙印讓人一見就知道警惕……總之,又不是一生就完了。

Metoo爆出的人那麼多,被點名的加害人往往也選擇第一時間道歉。但看他們道歉的內容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的歉意,多是給社會大眾的。或許也會提到被害者的名字,但那歉意

有多少呢?如果不是因為輿論壓力,他們會認真了解自己的錯誤進行任何彌補?以及他們做什麼才能真正「彌補」被害人呢?這些都是問題。

加害人真的有罪嗎?

我相信受害者應該得到支持,相對也必然會對加害者產生譴責,然而現在的社會氛圍,與其說是支持,不如說是獵巫

只要有人爆料,就去灌爆「疑似」加害人的臉書、IG、任何自媒體。

完全把人當成有罪論處。

道歉就是承認;沉默就是默認;不承認就逼他承認。

最病態的,是期待著誰還沒翻車的心態。根本已經和Metoo運動「不希望出現更多受害者」的本意背道而馳。

雖然我不否認出於某些自我投射或相信女性等等原因,我會優先相信被害者。

但同時我也曉得一定存在著某些人利用這一點去「弄」她看不順眼的人。

尤其性騷擾的定義是「當主動方對接收方的接觸涉及到跟性、權力、追求有關,而接收方明確拒絕卻還是沒辦法遏止主動方的行為的時候,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角色已然確立,自此已經構成騷擾。」,並且這其中有許多是主觀認定

這的確廣泛到令人覺得恐慌,是不是說什麼做什麼都像是性騷擾?我怎麼知道我在公車上不小心撞到某個人的什麼部位是不是就算性騷擾;我怎麼知道我追求某個人、跟他開開玩笑是不是就算性騷擾?

這是我們性平教育失敗的證據,不是藉口。

但不可否認這廣泛的定義、無法實證的指控、以及我們先入為主地站在受害者方,是不是會令我們錯殺無辜?

尤其如果在法院認證之前,誰都不能說他有罪。用Metoo社會輿論帶來的壓力逼著人道歉認錯,是不是未審先判?是不是某種霸凌?

沒人敢思考這些事情,畢竟如果不選站受害者那邊,就是幫兇。

這就是現在的社會氛圍。

三人成虎,那我們堪比軍隊。

然而我必須說,Metoo運動的意義並不是為了懲罰加害者、也不是集體譴責嫌疑人的工具、更不是為了製造兩性對立而使出的藉口。

它不是正義的代表,也不能真正治癒被害人的創傷,它真正的意義是回歸到教育上。

是我們的性平惡補課

哪些言行是不恰當的、我們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被害人、被害者為什麼絕口不提直到Metoo才說、他們面臨著什麼狀況、男女大防到底怎麼界定……等等。

我說過,性騷擾不是單個個體的事件,而是社會上加害者、受害者、和旁觀者之間的霸凌現象。誰都有參與,Metoo只是某種角力方式。

Metoo對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的意義更大,因為相較於男性、或任何加害者,能口誅筆伐、或出言諷剌的我們才是真正的利刃

不然為什麼誰都想坐上受害者的那把椅子,就連加害者也不惜五花八門地扯些童年創傷、年輕不懂事、喝斷片……等藉口。因為流量就是力量

我希望大家不要覺得自己不帶流量,在網路上就不謹言慎行,尤其是像Metoo這類事件。也許你覺得好笑隨意說了消遣被害人的笑話,那就是在被害人身上劃了一刀,哪怕淺也是傷。

也許你很憤怒加害者的沉默不語,但那可能也是把他們推向深淵的一道力,而我們甚至不曉得這麼做是不是「對的」。

如果你不確定,你可以不評論。也許有人帶風向,然而你可以決定不流向他。

更加地,我希望大家不要給被害者下指導棋:「妳『應該』加入Metoo,『應該』具名指出加害人是誰、『應該』去打官司……」受害人的「應該守則」實在太多了。

我再說一次,Metoo是種運動,在我眼中,它跟馬拉松沒什麼兩樣

不是你符合參賽資格,就一定要跑,也不是報名了,就非得完賽跑到底。

受害者唯一的特權就是他們如何決定自己的未來,都該受到尊重────呸,這不是特權,是他們本來就擁有的自由。

至少我相信要是有被害人選擇不爆,有他們自己的理由。

可能他知道Metoo沒那麼神,不能幫他留下現職、不能幫他打官司、不能讓取消文化懲罰加害人、也不一定說出來就能真的治癒他什麼,甚至只會打擾他的生活……或者,有我們這些沒有真正經歷過的人,無法想像的原因。

你的正義,就只是你的正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學-avatar-img
2023/06/22
168的時候,長輩說你沒吃三餐不正常。目前台灣的MeToo給我的感覺...雜亂無章,就是不斷的爆料和捕風捉影,台灣的性平還有很多進步空間
袁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22
放空也能看 - 我好學啦 哈哈哈我沒有長輩,雖然我覺得168本來就違反有一種餓叫他們覺得我餓的概念。雖然台灣的性平的確還有相當大的空間,但和其他亞洲國家相比簡直進步了五十年,若是和印度相比簡直要以世紀論了,這樣一想,台灣還是挺有希望的吧
MeToo其實就是變成兩個陣營的混戰,根本沒人知道事實真相……不過正面來說,就是加大鴻溝,這至少有點保護作用,然後再慢慢修復而已。
袁非-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30
momoge (毛毛牙) 我並不覺得加大鴻溝有任何保護,畢竟那不是物理性的,只是讓兩性相處更多問題而已……所謂的修復,是不會發生的,只是漸漸不疼了,不會忘記不會回復的
avatar-img
袁非的沙龍
220會員
64內容數
你以為八大行業都是俊男美女嗎?你以為付了錢就可以當大爺嗎?你以為給了錢就可以叫女生腿打開?做八大行業只會強調自己不偷不搶不騙不放火,這有什麼了不起?
袁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5
又又又掉線 會去上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的課是個意外。想當時我頂著寒風騎到與點堂要參加集會。然而陳茻見到我不見欣喜,他表演了一個眼睛銅鈴化。 :「今天不是集會,要上國文課,妳記錯了。但妳還是可以進來一起上課。」 我:「……」 千辛萬苦地趕來卻記錯了時間。太生氣了,就跟著旁聽去了,哼! 地表最
Thumbnail
2024/01/25
又又又掉線 會去上地表最強國文老師陳茻的課是個意外。想當時我頂著寒風騎到與點堂要參加集會。然而陳茻見到我不見欣喜,他表演了一個眼睛銅鈴化。 :「今天不是集會,要上國文課,妳記錯了。但妳還是可以進來一起上課。」 我:「……」 千辛萬苦地趕來卻記錯了時間。太生氣了,就跟著旁聽去了,哼! 地表最
Thumbnail
2024/01/10
雖然小胖老師的課複訓都不用錢;也因為終身複訓都不用錢,我決定等我想面對自己的時候再複訓。(? 是的大家都知道這種說法就是短期內不會去複訓。   所以當小胖老師的官方LINE@發廣告貼文說有番外小課程的時候我還在裝死:「當天有工作,還是算了吧。」 直到不確定是小胖老師還是小編下了相當直接的召喚
Thumbnail
2024/01/10
雖然小胖老師的課複訓都不用錢;也因為終身複訓都不用錢,我決定等我想面對自己的時候再複訓。(? 是的大家都知道這種說法就是短期內不會去複訓。   所以當小胖老師的官方LINE@發廣告貼文說有番外小課程的時候我還在裝死:「當天有工作,還是算了吧。」 直到不確定是小胖老師還是小編下了相當直接的召喚
Thumbnail
2023/12/21
凌晨兩點,我已經讀了一整天書、寫了一大堆筆記、整理podcast要用的逐字稿順便焦慮一下段子還沒整理。   通常專心工作會讓人很餓,可是我不能吃,現在是我斷食期間。當然吃一塊小蛋糕我不會胖到哪去,但每次我都這麼想就會胖到哪裡都不能去。   我心裡的天使與惡魔交戰比以巴衝突還頻繁。很偶爾的時候
Thumbnail
2023/12/21
凌晨兩點,我已經讀了一整天書、寫了一大堆筆記、整理podcast要用的逐字稿順便焦慮一下段子還沒整理。   通常專心工作會讓人很餓,可是我不能吃,現在是我斷食期間。當然吃一塊小蛋糕我不會胖到哪去,但每次我都這麼想就會胖到哪裡都不能去。   我心裡的天使與惡魔交戰比以巴衝突還頻繁。很偶爾的時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Thumbnail
Metoo運動爆發至今,許多知名人物紛紛被爆出性騷擾,但在此時卻有不少人在檢討被害者,認為他們翻舊帳、蹭流量,但他們說不出口是有原因的,從社會體制到心理到安全考量,讓他們無法在事發時馬上說出口... 也希望能用這支影片讓更多人體會被害者們的情況,讓更多人能夠站在受害者這邊,為他們找想 !
Thumbnail
Metoo運動爆發至今,許多知名人物紛紛被爆出性騷擾,但在此時卻有不少人在檢討被害者,認為他們翻舊帳、蹭流量,但他們說不出口是有原因的,從社會體制到心理到安全考量,讓他們無法在事發時馬上說出口... 也希望能用這支影片讓更多人體會被害者們的情況,讓更多人能夠站在受害者這邊,為他們找想 !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 今天中午又看到了一篇新的Metoo文章,現在主角是誰我都不特別感到意外,這些事情的發生行之有年,只是我們這個社會比較傾向責怪受害者,「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那你當時為什麼不大叫不掙扎?」、「你是不是想要錢?」、「你為什麼現在才講?趕流行嗎?」不能責怪社會上大部分的人,因為大家都希望為受害者塑造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想了很久還是覺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梳整一下寫下來。近期台灣在#metoo效應影響下,許多人”開始關注”有關於性騷擾與性犯罪等議題,可以說是比起其他國家慢了幾年,從很久之前到現在一直有在發生的事,而現在才開始被重視的一個社會運動。 從新聞事件中,除了看到人設崩塌(這是另一個議題了),主要是性騷擾與性犯罪
Thumbnail
紀錄一下我看到演藝圈與最近Metoo事件的想法
Thumbnail
紀錄一下我看到演藝圈與最近Metoo事件的想法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2023年5月31日由民進黨前黨工爆料作為吹哨,開始台灣一連串Me too事件,新聞報導和社群平台無間斷地播送相關議題,甚至連行銷社團都有相關解析文,但這樣全民性的關注是好?能推動更多的受害者保護網?還是只是對更多性侵和性騷受害者帶來痛苦? 本文分享性侵受害者的觀點。
Thumbnail
雖然我在168,天天被迫要吃瓜。 膩的不是瓜,是各種評論千百家。 首先metoo是一種權益 所以雖然我吃瓜吃的不甚舒服,我認為受害者有權傾訴她們的委屈。讓社會大眾看到她們在面對的是什麼,也警惕那些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我老實說,我也會傾向先相信受害者。 因為要舉證自己受性騷擾非常的不易。 受害者在面對
Thumbnail
雖然我在168,天天被迫要吃瓜。 膩的不是瓜,是各種評論千百家。 首先metoo是一種權益 所以雖然我吃瓜吃的不甚舒服,我認為受害者有權傾訴她們的委屈。讓社會大眾看到她們在面對的是什麼,也警惕那些道貌岸然的加害者。 我老實說,我也會傾向先相信受害者。 因為要舉證自己受性騷擾非常的不易。 受害者在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