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影評|燃燒此刻,燃盡心底的爵士光芒──談《BLUE GIANT 藍色巨星》改編電影與原作漫畫的異同

更新於 2023/06/16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聽得見聲音的漫畫」

從 2013 年開始於《Big Comic》連載至今,石塚真一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一直被譽為是「聽得見聲音的漫畫」,而在過了十年後的 2023 年,這部以爵士樂為主題的作品終於被改編為電影,其中令眾多粉絲著迷的樂曲總算能夠化為具象的旋律被聽見,一圓想像成真的夢。
然而,正如石塚真一和編輯曾在漫畫附錄裡所說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身為由紙張作為媒介的漫畫,本質上無法發出聲音,所有演奏的完成都仰賴讀者的想像力。基於每個人想像力所構築出的夢有千萬種面貌,漫畫善用漫符與分格,為這些自由想像搭建了大致的輪廓和方向,漫畫分鏡猶如樂譜、傳遞出樂曲的音符,讓讀者在腦中組建一場屬於自己的樂隊演奏,將漫畫看似劣勢的「無聲」性質,轉為最迷人有趣的特色,給予讀者最遼闊奔放的想像空間。
BLUE GIANT(2013)/石塚真一
因此,當確定要改編成電影時,如何將眾多想像的空間濃縮成具體且精確的音樂、如何填補漫畫在視覺上帶來的震撼與深刻,便成了電影創作的首要課題。導演立川讓使電影分別在音樂(聲音)和視覺上,以動畫富有的優勢與魅力,呈現出和原作完全不同的演奏場景,為作品賦予全新的趣味和驚喜,以創作者的身分,再詮釋、再解讀,打造出屬於大銀幕的《BLUE GIANT 藍色巨星》。
在原作裡,作者經常使用分格的大小、密集度,表現演奏的節奏和強度層次,透過分鏡的變化,讓讀者直觀感受到一首曲子的編排順序。在獨奏時,給予連續數格相同構圖、角度的鏡位,只有如手指位置更動、吸換氣等細微的改動,來刻畫出當下樂手的專心致志與爆發力。再搭配上各種效果線和擬聲詞,黑白線條隨著演奏場地的光影變化,透過視覺描繪出曲調的模樣,融洽地營造音樂、演奏者、表演當下的情感心境和氛圍。
除此之外,無論是怎樣規模的演奏,小至只有一人聽眾,大至百人以上的場合,原作投向演奏的鏡頭中,總是以樂手和聽眾兩者為核心,從各種角度細膩地描繪他們的表情變化,藉由他們的感受訴說表演當下的氣氛,從旁加深觀眾對音樂、對人物的想像和認識。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然而,我想最重要的更是:因為一場演奏的完成,是建立在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互動,在紙張內的聽眾隨著音樂感到衝擊與感動時,紙張外的讀者也能隨著他們給予的情緒在腦中構築出音樂,搖擺著身體沈浸其中。
礙於藝術形式的限制,漫畫盡力在視覺上拓展轉譯爵士樂的可能性,而電影由於有聲音作為媒介,樂曲和演奏皆能幻化成形,因此更加側重在襯托旋律的曲線,以光影、色彩和轉場調度來傳達爵士樂的隨性奔放,從不同面向細緻地、努力地配合本作的音樂高度,將原作漫畫裡撼動人心的衝擊與熱血一同帶進改編電影裡。
《BLUE GIANT 藍色巨星》海報

*色彩與幾何,情緒的具現化

以「JASS」三人得以嶄露頭角的葛飾音樂祭演奏那場戲來說,導演立川讓善用了改編作為一種二維到三維的維度跳動,在以音樂為主軸的前提下,將視覺轉為刻畫出演奏者與聽眾的心境與情感變化:原本在漫畫裡有時作為輔助讀者理解當下情況的內心獨白,在電影裡全部被刪除,改以光影和顏色的型態變動來承接。
雖然考量到演奏作畫的難度,有時只能妥協使用略微僵硬、尷尬的 3D,但隨著演奏進入高潮,製作組逐步將畫面從 3D 轉描轉為 2D 作畫,兩者穿插使用,自原本偏寫實的風格漸變為超現實的意識流與蒙太奇演出,其中往往是由與樂器一同搖擺的吹奏者身姿,在舞台燈照射之下相互碰撞而出的火花作為開端,藉鏡頭語言引領銀幕內外的聽眾一同進入音樂的世界。因此,即使不懂爵士樂的觀眾也能輕易踏上這場音樂的冒險旅程。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宮本大的薩克斯在燈光照耀下流淌出金色光澤,燦爛耀眼得仿若是他投入在音樂中強烈情感的具現,隨著鏡頭將目光轉到舞台下的情景描繪,杯中冰塊映照出回憶片段,蒙著一層藍色調的是一幕幕大、雪祈、玉田在爵士樂上一路走來的回憶,象徵熱愛的金黃與象徵努力的藍色配合著音樂節奏不斷切換,照亮台下聽眾動容的神情。當光芒劃過每個人的臉龐、雙眼,或是閃過眼鏡鏡面⋯⋯電影以色彩和光影映照在眼底的方式,直白展現出音樂與人物情感在直達聽眾心底的此刻。
而除了用顏色象徵情感外,立川讓更以各種型態的色彩表現,來詮釋漫畫用分鏡變化體現的演奏層次和節奏,精準勾勒出這些終於「聽得見」的爵士樂意象與氛圍。比如在葛飾音樂祭表演〈N.E.W〉一曲時,主角的薩克斯風閃現的金色光澤隨著鏡頭與轉場,展現出各式各樣的色塊變形,液態的、刺狀的、不規則的⋯⋯以豐富的幾何圖形奔騰於每一幕中;或如最後在「So Blue」的演奏場景,薩克斯風的金屬色、鼓和鋼琴的紅色和紫色,彼此切換、交融,炫目而迷幻。透過這樣活潑多彩的表現主義形式,電影在作畫和演出上像是直接將「爵士樂」具象化。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色彩在銀幕上躍動著,宛如主角三人吹奏出的每一顆音符,跨越了語言的高牆,將充滿生命力的情感躍進銀幕前的觀眾心中。漫畫強調的節奏與層次,電影選擇用色彩的躍動感來詮釋,某種程度上保留住了原作那迷人的想像空間,在改編維度之間作出靈活巧妙的跳動。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聽眾,是表演裡不可或缺的存在

至於另一部份,則是反映在轉場的呈現方式上。似乎是一種默契,如前述所說的,原作經常使用連續相同構圖的分鏡佈置,這和導演立川讓處理轉場愛用的方式非常相同。相比漫畫較多運用在刻畫演奏者上,電影則將此技法轉移至描繪台下聽眾的神情反應,並以運鏡帶來更豐富的感受。比如葛飾音樂祭演奏其中一幕,當鏡頭緩慢改變角度時,景框中央是人的構圖固定,但隨著音樂起伏,人的位置卻快速地配合著節奏切換、閃過台下每位聽眾,在演奏過程中添加更富有變化的層次感。
如果說在漫畫中這樣的概念是為了傳達畫框內的人不因時間流逝而有所改變,那電影裡也許是另一種全新的概念挪用──以不變的景框象徵主角們奏出的音樂純粹永恆,堅定地吹響每一位聆聽者的心靈,無論年齡、性別和社會地位。
立川讓將動畫常見的創作方式完美融合了原作分鏡特色,在畫面調度上傳達爵士樂的核心精神,更重要的是,亦展現出對「觀眾」的尊重與重視。「一場演奏的完成在於演奏者和聽眾」,藉由銀幕內的聽眾視角重現臨場感,引領著銀幕外的觀眾感受到眼前這一場演奏貫穿內心的衝擊力,他們不僅僅只是服務於故事的過場橋段,而是這部作品的靈魂所在之一。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從漫畫到電影,以「重現真實」為核心

事實上,日前在日本的特映會訪談中,擔任此作音樂總監的知名爵士作曲家和鋼琴家上原廣美曾說,她認為立川讓在電影中呈現的演奏場景非常接近實際上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視野,由此可推測,無論是演奏者還是聽眾,電影應該都是以「重現真實」為改編方針。
為了打造足夠真實、能令觀眾身歷其境的氛圍,電影不只在畫面上為此琢磨,更在最關鍵、最精髓的「聲音」上下足功夫。請來爵士作曲家上原廣美為主角三人「JASS」樂團的爵士樂進行創作編製,並且兼任雪祈的鋼琴演奏樂手,其他如主角宮本大的薩克斯風找來馬場智章,玉田俊二的鼓樂則是石若駿,皆是世界知名的樂手,可見其用心。
《BLUE GIANT 藍色巨星》JASS 三人立繪
雖然需要請這些高手呈現初心者的姿態有些不易,但在宮本大第一次吹奏薩克斯風給雪祈聽時,那略帶瑕疵的破音,以及自然樸實的換氣聲,經由音色、技巧和運氣量來呈現大的吹奏即使青澀,卻飽含純粹與真誠,更甚者,能夠察覺到大掩藏在努力之下的天賦。這樣的表演是亟需技巧才能做到的,唯有這些赫赫有名的大家能夠駕馭,由此可窺知,電影對音樂呈現有著一番深思熟慮的細心和認真。
除此之外,電影細緻真實的環境音亦體現出製作團隊對聲音的重視。從電影一開頭的雪景便能知曉:呼嘯而過的風聲,茫茫雪中奏起的薩克斯風,主角大獨立於雪地上的沙沙腳步聲,以及吹奏時的換氣聲等等。在整體具有神祕性的場景中,強調、放大這些環境音的細節,為動作增添細膩感之外,更顯現空間感,襯托出一片無人聲的風雪中,薩克斯風依舊堅定地吹響。這個開場也完美地向觀眾展示了《BLUE GIANT 藍色巨星》這部電影的演出特性。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視覺與聽覺兩者相得益彰,都在訴說著爵士樂的本質──這是自由奔放、展現自我靈魂的音樂。而它們之所以能夠自然地融入劇情和演奏中,讓影像能觸動人心、音樂亦能扣人心弦,正是因為這些都是建立於那份電影對爵士樂的熱愛與理解,就如為何選擇以宮本大在雪地遇見那隻貓作為開頭的原因一樣──熱愛的步伐將在陰鬱風雪中開拓前行。
據訪談內容,本來還有另外一種開頭的呈現方式,是主角大在騎腳踏車爬坡時喊「身體有極限,但音樂沒有」,能更好地交代故事的始末,但最後為了提升演出的特異性,製作組採用了現在我們在電影看見的橋段。雖然導演立川讓只說因為藍色調的光線與雪景能展現出一種神秘性,但若考慮到電影改編的故事內容,我想,選用這段情節更是為了彌補主角宮本大的刻畫描寫,同時點出本作欲傳達的核心精神,聚焦於爵士樂精神,聚焦於「熱愛」這個關鍵詞。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改編與原著之間


1.仙台篇與東京篇
因為時長限制,動畫故事捨棄了原作的仙台篇,直接從東京篇開始。本來仙台篇著重講述宮本大對爵士樂熱愛的萌芽,以及對目標、意志逐漸堅定的歷程,電影因為沒有原作這前三十話的鋪陳,再加上東京篇中描述大個人磨難等較雜的支線劇情也幾乎刪光,讓電影裡的大看起來像是完成式,少了角色厚度。
不過,開頭安排了仙台篇後期出現的那幕雪中練習的場景,強調出在家鄉經歷了首次上台表演的挫折、文化祭孤軍奮戰等吹奏經驗後的大,就像他遇見的那隻貓一樣,仍筆直地面向前方,即使(音樂的)世界上只有獨自一人、即使前方充滿困難和挑戰,只要持續懷抱著對爵士樂的熱愛,就能朝未知的方向前行。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好像世上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到底在幹什麼?今天這樣練習,真的會對我的未來有幫助嗎?」
「為什麼,會在這種下雪天……牠是從哪來的?看都不看我一眼,那個方向就算一直走下去也沒東西啊。看著前方筆直前行,你也有不得不向前邁進的理由,對吧。」
原作這兩段內心獨白並未被放進電影中,單靠畫面與聲音,以及那隻貓專注無比的眼神,很好地改編、重現了這段的精髓,並且暗示沒看過原作的觀眾,主角宮本大對爵士樂所做的努力,以及他懷抱的那顆赤忱之心。
而這樣的暗示到了大第一次吹奏薩克斯風給雪祈聽時得以明朗,電影加長吹奏的過程,對比前面那段瑕疵青澀卻生猛激情的旋律,搭配大過去付出的種種畫面,讓整體演出具有張力,多了大的音樂確實足以撼動人心的說服力,是非常精彩的改編。不只是因為嘗試以此補足主角大的塑造,更是由於電影將這段的意涵做了微微調整與詮釋,加倍完整電影東京篇的整體架構。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2. 十四年的努力 vs 三年的天賦
十四年來,雪祈為了夢想無時無刻都在練習,即使生活艱辛,刻苦地打著好幾份工,但只要有機會便一頭栽進音樂中,這樣的他卻被大僅練習了三年所吹奏的薩克斯風給擊潰──十四年與三年,像是輸給了天賦,故事展現了音樂世界無比殘酷的真實,但同時也把刺痛的尖銳化為磨礪光芒的轉折。雪祈流下的淚水除了不甘心以外,更多的是感同身受的理解與敬佩,因為十四年來日以繼夜的練習,他最能明白大吹奏出的名為天份的光芒,背後是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去打磨的。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可惡……才僅僅三年的時間,那三年,他究竟吹了幾千幾萬次,一想到這些,一想到他付出的努力,怎麼可能會不被感動……」
因此他一改總是略帶戲謔的語氣,真誠動容地說出這番感嘆。這樣的轉折編排,深刻描繪出雪祈這個看似高傲自負的鋼琴家不為人知的一面,既增加了角色立體度,也藉由不同角色側寫出主角大的樣貌。在少了仙台篇的奠基下,這一幕的意義在電影裡有了細微的改變,配上音樂和回憶片段的呈現方式,更加強調了兩人對爵士樂純粹的熱忱,以及天賦與努力之間看似衝突卻並存的關係。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3. 三種才華
原作仙台篇曾有過一段對話,其中將才華分成三種──努力的才華、技術的才華與內心的才華。電影雖然沒有提到這個概念,但整個東京篇的主線就像是把「JASS」這個如同爵士樂化身的樂團與才華劃上等號,玉田、雪祈、大三人分別代表努力的才華,技術的才華,內心的才華,比起只聚焦於主角大的刻畫,電影將時間平均分配給三人,展現出各自的成長與磨難,特別是雪祈和玉田,故事整體以兩人的迷惘、突破為主旋律,其餘部分則保留了原作中「採訪後談」的方式,片段穿插於其中(原作粉絲如我,對這個安排超級滿意),這樣的安排讓觀眾像看紀錄片一般,更加深刻地記住當下的每一段情節,並且得以一窺大將在未來發出的動人光芒。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若說雪祈、玉田兩人體現了技術和努力的才華,那已是完成式的大,他內心的才華便如一塊永恆堅定的基石,激勵、碰撞、映射出其他角色心中的希望和夢想,鋪起「JASS」向前邁進的道路。就比如在葛飾音樂祭上台前,雪祈一心想著如何用音樂致勝,可大卻一心專注於自己的吹奏,決心要用演奏打動聽眾。最終,大確實用他渾厚透徹且充滿激情張力的金黃音色,將感動烙上了聽眾心底,帶領雪祈和玉田馳騁於爵士樂的自由奔放之中。
透過這一段的對照隱喻,傳達了即使有厲害的技術,即使有堅持不懈的努力,但持續追求夢想最難的是保持真摯、保持最初的熱愛,大的薩克斯風之所以熱血動人,便在於他內心才華──那份對爵士樂的熱愛──無論何時都用自我最純粹炙熱的靈魂去吹響每一首曲子、每一顆音符。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BLUE GIANT,那全世界最閃耀的爵士樂手

此刻的大,或許就是「爵士」本身。
在即將登上夢寐以求的舞台時,面對雪祈遭遇車禍的重大變故,大沒有停下腳步,猶如開頭的那隻貓,就算前方是一片漆黑,仍要筆直向前行。雖然故事安排主人公們面臨的困境有些過於殘酷、煽情,但最初也是最後的演奏,或許就是爵士樂的真諦──一生一次、此時此刻,每個只存在於當下的音色所蘊含的情感都無比珍貴且真摯,所以我們才會為此共鳴、為此落淚。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大與玉田為了不留遺憾,奏響了「JASS」的音樂,電影亦為了不在原作粉絲和雪祈心中留下遺憾,大幅度改寫最後的劇情,原作裡雪祈沒有登上舞台,JASS 的解散更是在醫院裡發生,因此當在銀幕上看見雪祈出現,三人一起登上「So Blue」的舞台上演奏安可曲時,身為原作粉,心中湧現的感動與驚喜實在難以言喻,電影用心的改編一圓了所有故事內外的夢,將這股情感化作〈FIRST NOTE〉的旋律和音符深深傳進觀眾心底。
這是一首象徵最初起點的樂曲,在經歷這麼多難題和變故後,他們仍然不因挫折與成就丟失初心,像是會永遠愛著爵士樂一般,展現全部的自己去奏響〈FIRST NOTE〉。大的薩克斯風讓雪祈和玉田知道,永遠一詞或許遙遠,但其實永遠就由無數個此時此刻堆積而成,就像「JASS」一路走來,每個練習的日子、每場奮力的演奏,終於讓所有人都看見了,那份在歷經眾多磋磨後絲毫不減的熱愛,最終匯聚成了璀璨耀眼的藍色光芒。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劇照
「『BLUE GIANT』你有聽過嗎?表面溫度更高,超越紅色光譜,發著藍色光芒的巨星。年輕時,我跟幾個夥伴都用『BLUE GIANT』來尊稱全世界最閃耀的爵士樂手。」
唯有鋒利的失敗,才能磨礪出動人炙熱的藍色光芒,唯有盡情燃燒真實純粹的靈魂,才能奏響真摯濃烈的情感。大、雪祈和玉田最終演奏出那光芒萬丈的湛藍意象,隱喻了爵士樂最遼闊、最自由奔放的本質,讓「JASS」熱血感動的旋律能恆久迴盪於影迷、讀者的腦海,滾燙於心中。
「BLUE GIANT」6巻/石塚真一
不同於原作,電影安排在餘韻悠長的尾聲點題,用屬於自己的方式詮釋、體現原著裡,那一直想奏響給每個人聽見的,一句最簡單不過的話──
「爵士樂是燃燒現在的音樂,人只有盡情燃燒現在的時候才能感受到活著的意義。」
燃燒此刻,燃盡自己,大的薩克斯風就是如此,爵士樂就是如此,而《BLUE GIANT 藍色巨星》也是如此,依循著這樣的精神。電影創造出嶄新的魅力與熱血的故事,在視覺與聽覺的雙重衝擊下,為觀眾、原作粉絲、爵士樂迷再造與重現出每一場一生一次的演奏,讓每個閃耀的瞬間成為雋永,讓每顆音符都能吹響無限的自由,響徹於心。
《BLUE GIANT 藍色巨星》宣傳圖
全文劇照提供:車庫娛樂、IMDb、《BLUE GIANT 藍色巨星》電影官方推特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山姆.雷米執導、陶比.麥奎爾主演的《蜘蛛人》三部曲,在流行文化裡的意義、對後世的影響力,超過二十年依舊歷久不衰,尤其首集恰巧在美國 911 事件的第二年推出,這位守護紐約的英雄還肩負撫慰大眾的功能。此系列作品的動作場面、文戲、幽默感等等互相搭配得很好,劇情簡潔清楚,讓角色有空間成長與發展,還有⋯⋯
《戀愛雞尾酒》中的豐富酸甜層次,教人如癡如醉無限眷戀,輕啜這杯特調,耽溺這份暈眩迷惑,順從那股慵倦醉意,豈不美哉? 傍晚時分撥出的電話,吵醒了陌生都市,心心念念的應聲,頃刻間點亮了整個世界,無處安放的相思也被溫柔地接住。
我不斷思索和試圖理解安妮為何如此詮釋這段時光、這場婚姻,時而懷疑是她的回憶濾鏡銳化(而非鈍化)了當初的矛盾與不快,時而敬佩地認為這正是她從不裝睡、永遠清醒的銳利誠實。但「暴力」是嚴肅指控,以此形容究竟是精準或言重?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岩本奈緒嘗試結合多種元素,避免本作淪為千篇一律的愛情故事,光是兩國的場景設計就煞費苦心:金之國以伊朗、土耳其為原型,水之國則是匯融蒙古、尼泊爾、西藏等地,在動畫電影裡由曾經負責《千年女優》、《夏日大作戰》的知名製作公司 MADHOUSE 操刀,極為細膩地還原之後,異域風情顯得更為濃郁。
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林孟穎 第 76 屆坎城影展於 5 月 27 日舉行頒獎典禮,隨後以閉幕片《元素方城市》(Elemental)畫下圓滿句點。包括閉幕片在內,今年坎城有三部精彩的動畫作品,非常值得介紹給大家: 《元素方城市》:腦筋急轉彎在動物方城市裡的青春養成記
由山姆.雷米執導、陶比.麥奎爾主演的《蜘蛛人》三部曲,在流行文化裡的意義、對後世的影響力,超過二十年依舊歷久不衰,尤其首集恰巧在美國 911 事件的第二年推出,這位守護紐約的英雄還肩負撫慰大眾的功能。此系列作品的動作場面、文戲、幽默感等等互相搭配得很好,劇情簡潔清楚,讓角色有空間成長與發展,還有⋯⋯
《戀愛雞尾酒》中的豐富酸甜層次,教人如癡如醉無限眷戀,輕啜這杯特調,耽溺這份暈眩迷惑,順從那股慵倦醉意,豈不美哉? 傍晚時分撥出的電話,吵醒了陌生都市,心心念念的應聲,頃刻間點亮了整個世界,無處安放的相思也被溫柔地接住。
我不斷思索和試圖理解安妮為何如此詮釋這段時光、這場婚姻,時而懷疑是她的回憶濾鏡銳化(而非鈍化)了當初的矛盾與不快,時而敬佩地認為這正是她從不裝睡、永遠清醒的銳利誠實。但「暴力」是嚴肅指控,以此形容究竟是精準或言重?
《莒哈絲最後的情人》的導演重現了 1982 年的那場訪談。以直率、甚至粗糙、不掩飾的方式呈現,包括鏡頭在訪談者與受訪者間游移的晃動、受訪者面對錄音機與受訪的不自在、話語欲言又止的中斷與停頓,還有更多或長或短的,兩個人之間的尷尬沉默。我們透過訪談聽到的,是莒哈絲化的主體。
岩本奈緒嘗試結合多種元素,避免本作淪為千篇一律的愛情故事,光是兩國的場景設計就煞費苦心:金之國以伊朗、土耳其為原型,水之國則是匯融蒙古、尼泊爾、西藏等地,在動畫電影裡由曾經負責《千年女優》、《夏日大作戰》的知名製作公司 MADHOUSE 操刀,極為細膩地還原之後,異域風情顯得更為濃郁。
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林孟穎 第 76 屆坎城影展於 5 月 27 日舉行頒獎典禮,隨後以閉幕片《元素方城市》(Elemental)畫下圓滿句點。包括閉幕片在內,今年坎城有三部精彩的動畫作品,非常值得介紹給大家: 《元素方城市》:腦筋急轉彎在動物方城市裡的青春養成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從當代的視角望去,莉可妮身上近乎中世紀的虔誠宗教色彩,以及過於扁平和傳統的希洛與莉可妮的關係,或許是讓《王立宇宙軍》註定隨著觀眾價值觀的現代化而被突顯的劇情缺陷,然而最後二十分鐘裡素樸而動人的安排,卻也無疑將本片推上了經典的高度。
Thumbnail
看影中人擁有選擇離開或留下的權力,看陳哲藝不再被過去的自己給困住,他們找到了更自由的自己,而我也能在冬天燃起一絲火紅的等待,如頑石,如流螢,帶著生命本就存有的流動與困惑,赤誠地道著愛,自由地選擇駐足,心明眼亮地迷路與抵達。
Thumbnail
「不論透過哪一種媒介,教人怦然的都是人的樣子。」二〇二三的年初,春日即將降臨,這個在影劇裡總被描寫春心萌動的日子裡,是否曾有哪些劇情讓你覺得也想過過編劇的癮,稍微「改編」一下呢?這次,釀電影邀請你來寫下那些曾看過的愛情作品裡,你想更動的劇情──怎麼改、改哪些、為什麼,都操之在你──這次,你就是編劇!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預告,一分鐘後我要親你,要逃就趁現在。」這句令人印象深刻、心動不已的台詞,出自 韓國網劇《語意錯誤》。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說,上架串流後強勢攻占了排行榜冠軍數週,更獲譽為「南韓 BL 劇天花板」,作為橫空出世的 BL 劇黑馬,其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團隊劇本演員的完美組合!
Thumbnail
《神隱少女》的開頭,先有音樂,然後才有畫面。當光影重返世界,映入觀眾眼前的第一句話,恰恰就是珍重再見。奇妙的是,千尋這一趟旅途,走到最後,正好也以道別作為收束。換言之,就敘事結構來講,它以離別開場,又以離別散場,無疑暗示生命即由一次次的離別所組成。
趙婷擔任導演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改編自 Jessica Bruder 2017 年發行的書籍 Nomadland。片中沒有對游牧型態的居住方式做出評價,也沒有過於浮誇的劇情,只溫柔的採用鏡頭緩緩帶出主角 Fern 依車而居的生活日常以及原由。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
Thumbnail
阿焦所灌輸的各種「應該」,並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教條,而是因應極權的正向自我信念所產生的一種反動──希望 Riley 可以先為未來做好準備,以免因為天真而受傷。只可惜,這個反動一樣試圖統治精神世界,結果變成另一種反噬,圈養出完美主義這頭巨獸,鋪天蓋地的自我批判就此降臨。
Thumbnail
從當代的視角望去,莉可妮身上近乎中世紀的虔誠宗教色彩,以及過於扁平和傳統的希洛與莉可妮的關係,或許是讓《王立宇宙軍》註定隨著觀眾價值觀的現代化而被突顯的劇情缺陷,然而最後二十分鐘裡素樸而動人的安排,卻也無疑將本片推上了經典的高度。
Thumbnail
看影中人擁有選擇離開或留下的權力,看陳哲藝不再被過去的自己給困住,他們找到了更自由的自己,而我也能在冬天燃起一絲火紅的等待,如頑石,如流螢,帶著生命本就存有的流動與困惑,赤誠地道著愛,自由地選擇駐足,心明眼亮地迷路與抵達。
Thumbnail
「不論透過哪一種媒介,教人怦然的都是人的樣子。」二〇二三的年初,春日即將降臨,這個在影劇裡總被描寫春心萌動的日子裡,是否曾有哪些劇情讓你覺得也想過過編劇的癮,稍微「改編」一下呢?這次,釀電影邀請你來寫下那些曾看過的愛情作品裡,你想更動的劇情──怎麼改、改哪些、為什麼,都操之在你──這次,你就是編劇!
Thumbnail
曾經,「改編電影」距離一切 IP 和商業考量,是很遙遠的。那是跨形式的藝術還不常彼此共生,粉絲經濟也還沒變成唯一的經濟,改編看上的是故事而非品牌,改編的本身則是創作者與創作者(而非與市場、與粉絲之間)互相對話的、美好的年代。因為看到你說出傑出的故事,用你的方式,讓我也想用我的所有,來為虎添翼。
Thumbnail
「預告,一分鐘後我要親你,要逃就趁現在。」這句令人印象深刻、心動不已的台詞,出自 韓國網劇《語意錯誤》。改編自同名網路小說,上架串流後強勢攻占了排行榜冠軍數週,更獲譽為「南韓 BL 劇天花板」,作為橫空出世的 BL 劇黑馬,其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天時地利人和,團隊劇本演員的完美組合!
Thumbnail
《神隱少女》的開頭,先有音樂,然後才有畫面。當光影重返世界,映入觀眾眼前的第一句話,恰恰就是珍重再見。奇妙的是,千尋這一趟旅途,走到最後,正好也以道別作為收束。換言之,就敘事結構來講,它以離別開場,又以離別散場,無疑暗示生命即由一次次的離別所組成。
趙婷擔任導演的游牧人生 Nomadland 改編自 Jessica Bruder 2017 年發行的書籍 Nomadland。片中沒有對游牧型態的居住方式做出評價,也沒有過於浮誇的劇情,只溫柔的採用鏡頭緩緩帶出主角 Fern 依車而居的生活日常以及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