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膩 Touches of Games — — 法蘭西斯‧艾利斯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渡美術館
《捲帶 — — 放帶》(2011)
法蘭西斯・艾利斯展出了四件錄像作品,都圍繞著「孩童、遊戲」的主題,以天真地嬉戲的孩童,襯托出戰火連綿區域的灰敗、絕望和又逢生的期許。
《捲帶 — — 放帶》(2011)
第一件作品《捲帶 — — 放帶》(2011)是在阿富汗喀布爾(Kabul)拍攝的。藝術家看過阿富汗兒童的街頭遊戲:以棍子滾動車輪框,對其產生興趣,從而催生了這件作品。藝術家將電影膠卷交給孩子們,整部錄像紀錄了孩子們在喀布爾古城的大街小巷轉著電影膠卷。
阿富汗在混亂且暴力的政權轉移下,早已被西方世界視為戰亂的象徵,更以此醜化穆斯林形象。這部影片攝於2011年,那時的阿富汗尚未再度落入塔利班手中,一切欣欣向榮。過去的阿富汗也有過輝煌時期,可後來在獨裁政權施暴下,迅速化為烏有。
2011年那時的榮景也揮發得急速。美軍撤離阿富汗後,喀布爾又成了媒體中熟知的模樣。女性被打壓,人權喪失,暴政橫行。可這些難道就是阿富汗的全貌嗎?藝術家不這樣認為。
法蘭西斯・艾利斯以孩童的遊戲,指出當地的生活並非西方主流報導得那樣毫無生氣,並且被追加許多莫須有的悲劇故事。
儘管現階段的阿富汗已與作品拍攝時大相徑庭,可核心主旨仍然不變:在龐雜的「真相」之下,潛藏著阿富汗人民的血與淚。絕非三言兩語和幾個標籤就能道盡的。
看著膠卷一段段地延展在喀布爾,儘管知道它已無法再感光,卻仍錯覺它已經記錄下了最原初的城市樣貌。那些孩子們嘻鬧的嗓音,以及上揚的嘴角,都忠實地被刻畫下。
《兒童遊戲#2:打水漂》(2007)
《兒童遊戲#2:打水漂》(2007)這件作品中,於摩洛哥境內拍攝,一名男孩不停地朝著水面打水漂,他技術純熟,不停地往前、近乎機械式地投擲石塊。
身旁的男孩會給他石頭,而一拿到手後,負責投擲的那位想都沒想、看也不看,徑直將各色大小、形狀不一的石塊丟入滾滾潮水中。
他並不在意手上拿著的是什麼,他只知道自己必須扔、也不能停下。
乍看只是純粹的遊戲行為,可看著看著竟令人不寒而慄。這似乎是一個渺小的戰場,指揮官(男孩)不在乎手上的士兵(石頭)從何而來、背負了怎樣的故事、經歷了什麼磨礪,他只知道他們必須前進。浪一波一波地湧上,而向前彈出的石塊,再也沒了聲息。
《遇河之前莫過橋》(2008)
對應到同一個展間內、斜對角的另一件作品是《遇河之前莫過橋》(2008)。兩組孩子排成一列,分別從西班牙和摩洛哥出發,試圖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渴望在地平線的另一端遇見對方。
原先藝術家打算在這個狹窄的海域兩端搭橋,可顧忌法律的約束,於是改以兩列孩童手持拖鞋船的方式前進。
這個計畫看似不切實際又阻礙萬千,可當一陣一陣的浪花襲來,拍攝者和孩童隨時都要淹沒在這陣浪潮中時,他們又奮而站起。
影片介紹中提到這個海峽「將非洲大陸和歐洲隔開」,這樣的措辭是否帶有藝術家打抱不平的隱喻?明明只是7.7公里之遙,兩國人民卻有截然不同的命運。當孩子們以肉身搭建起跨越國境和大陸的「橋」時,他們是否也稍稍弭平了這種差異呢?
同一個展間內,一組錄像頑強地對抗浪花,另一組卻不斷地任由命運的潮水將石塊帶離,呈現了海水的兩面性:侵略和包容。也呈現出戰爭之下孩童的兩面性:背負著艱苦的命運,卻也能在玩鬧間露出燦爛的笑靨。
《寂靜阿尼城》(2015)
最後一個展間的作品是《寂靜阿尼城》(2015),攝於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邊境。儘管標題上寫著「寂靜」,可整部影片充斥著模擬鳥叫的笛聲。若闔上雙眼,則會錯覺置身於茂密叢林之中,遨遊四方。
可睜開眼後,黑白錄像呈現的現實令人膽寒:只不過是數個小孩躲在廢墟與亂草間,四處走動,吹奏著樂器。一隻鳥都沒有被呼喚過來。
少年少女們以音樂為戰亂粉粉的城市製造生機,彷彿長年戰亂中的靈魂,也能因此安息,也像是一場生者為亡者舉辦之盛宴,「靈魂都將回到這座城市」。作品最後,青少年們在廢墟上趴下,無聲地,一隻鳥兒飛來 — — 儘管是虛構出的幻影,可或許某一天,這裡會有真正的鳥兒停駐。
曾有人說這座城是耶路撒冷、伊斯坦堡,可貪婪的士兵掠奪了一切。越是美麗、越是豐饒,越容易破滅。作品以繪本式的口吻和配圖,說著這件作品的故事。完美契合了「玩」的概念。
繪本種類中有一是「成人繪本」,在我看來,法蘭西斯・艾利斯的作品也是一本本成人繪本,在絢爛的色彩和玩耍間,幾行簡單的文字敘述,「圖為主、文為輔」的形式和繪本一樣,畫面和想法都很簡要,卻能直擊內心。
藝術家像是一位說書人,毫不掩飾地將真實的美好與惡劣全部娓娓道來。他不掩藏、不粉飾,可他也不下評語、不自視甚高。從而使得整個展覽顯得誠摯且迷人。
avatar-img
18會員
58內容數
Taipei, Taiwan/Bachelor of Art Theory and Curation/Master of Art Histor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藝術評論 的其他內容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此展覽以1985年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生在師範大學舉辦的「素描展」(Drawing show’ 85)為題,又切分為兩個部分:學生和老師。並以此為主軸,探討創校以來的四十年間,北藝大美術系的發展。
當展覽的最大前提和自我定義先被否決掉了之後,觀眾又該如何去定位這個展覽自身呢?僅管蘇匯宇強調這是一個不斷變動、可以改裝的展覽,可若要把展覽復刻到不同場館裡頭,其實每個展覽都要經過重新改裝,所有空間配置都要再構思一遍,從這個脈絡下來看,「不斷變動」只是展覽本身的特性,而非專屬於《三廳電影》的特質。
從福利社出來,走往北美館的路上,耳機中不斷播放著「草東沒有派對」的專輯。在展場裡看到那句「這裡什麼都沒有」時,哀傷攫住了我。 或許只是超譯、或是陰雨連綿下的感嘆,可我覺得這整個展覽都透露著一股悲傷的氣息。像不小心探訪了誰的心之壁,那般動容和易碎。
走進展場,就像走進了藝術家的生命那樣,在棋盤上,觀眾也試圖跨越那道河,通過搜集而來的線索,嘗試著走到另一端,可這是「一種永恆的動作」,在不斷的跨越中,人抵達下一個目標,走過下一哩路,亙久的、名為「生命」的棋局尚在延續,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跨越的嘗試。
「薄影像」的概念應為藝術家挪用杜象「次薄」一詞而自創的,主要體現在同名的《薄 影像》中,我猜測所謂薄影像應是那一小塊從鐵板上反射而出的二手影像吧,不完整、被識破的紋理幻象,嫁接自投影機的光源,看上去像一場精心安排的意外,當我們如此思考時,便已進入藝術家難言的影子和影像中。
當代藝術受到布萊希特極深的影響,誠如這次展覽中所展現的,藝術家直接去到斗居的現場,或是親身體驗泰國漁民的苦,在這種以創作為名的轉化之下,藝術為資本社會不斷加重的異化現象提供了解方。
此展覽以1985年國立藝術學院(現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師生在師範大學舉辦的「素描展」(Drawing show’ 85)為題,又切分為兩個部分:學生和老師。並以此為主軸,探討創校以來的四十年間,北藝大美術系的發展。
當展覽的最大前提和自我定義先被否決掉了之後,觀眾又該如何去定位這個展覽自身呢?僅管蘇匯宇強調這是一個不斷變動、可以改裝的展覽,可若要把展覽復刻到不同場館裡頭,其實每個展覽都要經過重新改裝,所有空間配置都要再構思一遍,從這個脈絡下來看,「不斷變動」只是展覽本身的特性,而非專屬於《三廳電影》的特質。
從福利社出來,走往北美館的路上,耳機中不斷播放著「草東沒有派對」的專輯。在展場裡看到那句「這裡什麼都沒有」時,哀傷攫住了我。 或許只是超譯、或是陰雨連綿下的感嘆,可我覺得這整個展覽都透露著一股悲傷的氣息。像不小心探訪了誰的心之壁,那般動容和易碎。
走進展場,就像走進了藝術家的生命那樣,在棋盤上,觀眾也試圖跨越那道河,通過搜集而來的線索,嘗試著走到另一端,可這是「一種永恆的動作」,在不斷的跨越中,人抵達下一個目標,走過下一哩路,亙久的、名為「生命」的棋局尚在延續,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跨越的嘗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Thumbnail
週末幫忙帶小孩,難得又體驗了一次被小孩摧殘的感覺(累癱 原本想帶去圖書館消磨時間,結果一個要人唸書給他聽,一個只想看漫畫類的書籍,失敗,只好裝水完回家午休。走在烈日下,突然小侄子拉著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好地方,我就這樣不明所以的被拉進打彈珠的店家。 一進門就見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彈珠台,兩個小孩選好機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作者簡介 |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阿富汗裔美籍小說家。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母親在高中教授波斯語與歷史。1967年,由於父親的身分,在外交部協助下,一家遷移至巴黎。1980年,時值蘇聯入侵阿富汗,全家轉而前往美國,隨後獲得政治庇護。
Thumbnail
入選本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國際競賽單元的《小小撒哈拉》,奪下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完全是實至名歸。《小小撒哈拉》以孩童視角入題卻早已跨越了年齡的界線,孩子的想像力為本片添上了翅膀,飛向全世界傳遞重要的求救訊號,位於非洲西北的西撒哈拉,這群撒拉威人不願再流亡,渴望回到家園的心意。孩子們將歷史凝縮至沙中,
Thumbnail
公園裡的溜滑梯旁邊有一個沙箱,很多孩子在裡面玩耍。在他們中間,主述者停下來觀察似乎沒有人看到的東西。在他的手中,溫暖的沙子溫暖著他,並從他的指間輕輕地流溢出。然後孩子更深入地看向他的手掌空心,突然一切都變了,他看到了他從未見過的東西:一個微小的世界,閃閃發光,金塊,螞蟻的寶藏......
Thumbnail
一名10歲男孩在戰亂中不斷遭遇的惡夢與求生歷程,面對戰爭的無情與災難,活像一顆彈珠在戰場奔走,逃亡生死存亡之間。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里的小男孩。 他住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那裡的人們都過著簡單的生活。阿 里的父親是村裡的鐵匠,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縫紉師。 阿里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問題。 他的父母總是鼓勵他去探索,去學習,去理解這個世界。 有一天,阿里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石頭。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地窖裡的男孩》是一個來自敘利亞的14歲非法移民和來自美國的13歲男孩之間的故事。從敘利亞一路漂流到比利時,阿罕在途中丟失了許多東西,其中也包括最重要的,他的家人。隨後,阿罕躲進了馬克斯家裡的地窖,與男孩相遇,友情便從中萌芽。誰能想到,故事最後,兩個未成年的小孩竟能冒險穿越國家,去見阿罕竟然還活著的
Thumbnail
週末幫忙帶小孩,難得又體驗了一次被小孩摧殘的感覺(累癱 原本想帶去圖書館消磨時間,結果一個要人唸書給他聽,一個只想看漫畫類的書籍,失敗,只好裝水完回家午休。走在烈日下,突然小侄子拉著我說要帶我去一個好地方,我就這樣不明所以的被拉進打彈珠的店家。 一進門就見到一排排整齊排列的彈珠台,兩個小孩選好機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作者簡介 |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 阿富汗裔美籍小說家。1965年生於阿富汗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母親在高中教授波斯語與歷史。1967年,由於父親的身分,在外交部協助下,一家遷移至巴黎。1980年,時值蘇聯入侵阿富汗,全家轉而前往美國,隨後獲得政治庇護。
Thumbnail
入選本屆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國際競賽單元的《小小撒哈拉》,奪下了「最佳紀錄片」的獎項完全是實至名歸。《小小撒哈拉》以孩童視角入題卻早已跨越了年齡的界線,孩子的想像力為本片添上了翅膀,飛向全世界傳遞重要的求救訊號,位於非洲西北的西撒哈拉,這群撒拉威人不願再流亡,渴望回到家園的心意。孩子們將歷史凝縮至沙中,
Thumbnail
公園裡的溜滑梯旁邊有一個沙箱,很多孩子在裡面玩耍。在他們中間,主述者停下來觀察似乎沒有人看到的東西。在他的手中,溫暖的沙子溫暖著他,並從他的指間輕輕地流溢出。然後孩子更深入地看向他的手掌空心,突然一切都變了,他看到了他從未見過的東西:一個微小的世界,閃閃發光,金塊,螞蟻的寶藏......
Thumbnail
一名10歲男孩在戰亂中不斷遭遇的惡夢與求生歷程,面對戰爭的無情與災難,活像一顆彈珠在戰場奔走,逃亡生死存亡之間。
Thumbnail
《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
Thumbnail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阿里的小男孩。 他住在一個遙遠的村莊,那裡的人們都過著簡單的生活。阿 里的父親是村裡的鐵匠,他的母親則是一位縫紉師。 阿里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總是對世界充滿了問題。 他的父母總是鼓勵他去探索,去學習,去理解這個世界。 有一天,阿里在森林裡發現了一個神秘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