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考試」給未來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比賽經歷的人拿走
所以留給我的也就是一般學生的道路
這次,我依舊是從暑假開始複習之路
不同於國中,高中學測比國中會考早了4個月
我知道,同樣的複習速度會來不及
但我依舊沒有提早準備
對於我這種行動能力欠佳的人,我沒能說服我自己高二提早開始複習
就像有人不到整點沒有辦法開始做事一樣
我也是
無法在十點三十三分去睡覺
錯過了十點半接下來就是11點了
再錯過就是11.半
於是,我從暑假才開始
不同於以往,暑假我並沒有每天去補習班
在家裡,沒辦法好好念書
坦白講,我知道我沒有國中那麼認真了
雖然國中時期暑假也才每天念3小時
但高中這樣搞,絕對會出事
我也知道
但我依舊放任
過了一個愜意的暑假
我的策略是這樣的
國文隨緣就好,英文數學15,自然14、15就好
這樣就可以進清交成資工系
我沒有考慮台大
因為我自認我沒有那個能力
還有台大要二階筆試
我覺得我不會贏
上述可能都是藉口
主要原因是離家裡太近
我不想住家裡
怕沒朋友
現在回頭想
當初在選清交成的我真的是小丑
學測範圍要念的書很少
至少我是這麼認為
自然只有四冊
大多只是國中內容延伸而已
數學也沒考到微積分
國、英、數本來就是累積的科目
先前就有一定程度
再加上頂大資工系不看國文
再加上我對自己數學的自負
真的感覺不到有很多書要念
國中還有社會六冊要背
高中好像就只剩自然要背一下
再加上國中考上建中的僥倖
沒有什麼危機意識
我感覺到情況不對是從第二次模擬考我的成績還拉不上來開始
第一次模擬考也不太好
但我想說跟國中一樣
狀態會愈來愈好
但這次並沒有這個跡象
數學成績雖然都有頂標
但連13都破不了
英文、自然也一樣
這樣下去會掉到中字輩學校
這又更危險了
因為中字輩學校要看國文
而我國文只有均標
高中三年
我唸國文的時間,應該連我上課玩傳說對決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講白了,就是在吃我國中程度的老本
這時,時間不多了
我必須取捨
我做了一個決定
就是放棄學校的課程
我放棄了選修物理、選修化學、選修數學、還有一些鳥課
上那些課時就念自己的書
為什麼不乾脆請假就好了?
因為我想拚全勤獎
我有拚到嗎?
如果高中重來,我還會選擇拚全勤嗎?
不會,高一就開始翹到爽
總之,現在看是有點應該不要拘泥什麼全勤的
但也沒辦法,畢竟都過了
我很感謝我的老師
沒有當我
期末考我猜完30分鐘就交卷出場
分數就大概是期望值
我覺得會過大概是老師看我每節課還是有出席
雖然我沒有證據
好了,學測完了
成績十分不理想
現實:英文13,數學12,自然13,總分38
理想:英文15,數學15,自然14,總分44
考完的當下我就知道不妙
看到簡訊也應證了我的預感
我在想,為什麼會這樣
英文篇章結構站八分,我錯了六分
我從來沒有錯過這個題組
然而在學測錯了
數學手寫題15分,也全錯
如果英文沒有失常錯整個大題,可以到14分
數學(A)手寫題寫出來,可以到14、15分
自然我沒有頭緒,大概就是平常可以接受的水準
諷刺的是
用不到的數B,我拿了滿分15
用不到的社會(高中三年基本沒讀過),用常識與閱讀能力,也有頂標(12分)
國文運氣還不錯,猜到12分(前標)
我知道怪運氣不好也沒用
如果可以在考試前完全把手機戒掉
如果再提早認真拚一點
或許會不一樣
但遺憾那也只是不存在的過去
我要做出一個抉擇
要直接投入二階甄試
又或是再拚一把念分科
我的同學、家人都說我可以再去分科拚一把
然而,我選擇了直接去準備備審資料
因為:
一、一月到七月真的太漫長了
二、高三上放掉太多東西了,要補會很辛苦
我媽媽很希望我去念分科
對我而言,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原因很單純
如果直接選擇二階申請
那麼,高三下原本的選修內容放掉也沒差
反正要去念資工資管
物理化學也用不到
(至少,當下、現在我還沒後悔)
學分也夠了可以畢業
等於放一個八個月長的暑假
若是選擇念分科
那我必須將之前的東西補回來
10冊課本的內容,或許六個月以我的能力有辦法拼起來
但,我不想
太累了
我不想,看別人一月就開始玩
而我要苦讀到七月
為一個不確定的結果
所以也只能就接受著個事實(其實內心可能就是想爽啦)
幾天前,我收到錄取中央資管的通知
基本上算是以申請入學榜首的身分進入
也許,將來大學畢業,我可能會後悔為什麼現在的我沒有努力往清交成邁進
後會為什麼不準備二階筆試(中央資工)
後悔為什麼不能再堅持6個月
後悔自己為什麼不敢填更好的學校(有空再回來打我有多白吃)
我是這麼想的
之後可以念研究所
再往上考就好了
各種說服自己不準備分科也沒關係的理由
當然,還是會不安
每當想到錄取可能只是因為有建中的光環加持
想到未來工作雇主看到我的大學學歷只有中央資管
想到是不是真的能考上更好的研究所
我就會想到這件事
我有一個同學
跟我情境很像
分數差不多
但他直接放棄申請
全力投入分科
我問他不填一間試試看嘛
他說:「我想要的學校科系現在的分數上不了」
他覺得學測沒有拿出100%的實力
我也一樣
現在還沒考試
等八月放榜,再去問他讀了哪裡
以朋友的立場,希望他能夠如願進入頂尖電機
但內心深處,還是希望不要那麼好
雖然,畢業了,他的事也不關我的事了
未來也不是只看大學學歷的
但看著一個過去像自己的人
做了不一樣的選擇後
有了更好的結果
心裡可能還是會不太好過
算了,不重要了
也來不及改變了
大學,好好拚吧
也只能這樣了
2023.06.23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的高中過得嚴重地偏離常軌。 剛入學時,從國三時就有些低落的狀態到高一變得更低落,整個學年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了。 高二時因為父母的期望選了我不喜歡的理組,之後又因精神病無法讀書,在學業上可以說是完全搞砸了。 面臨高三時父母給了我選擇權,但我礙於一些現實層面的理由沒有離開理組。主要是因為沒有力氣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讀高中未來比較有出路」、「讀高中就是比較會讀書」相信這兩句話應該是挺常聽見的,甚至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會讀書的人才去讀高職」。眼看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會考距離現在剩不到90天,又到每年國中生拼命奮鬥的時候,就讓我們來談談高中職。
以前我們國中畢業以後可沒現在的孩子幸福,升學考試分成好幾種。基本款有北區聯合高中聯合考試、專科學校聯合甄試、高級職業中學聯合甄試還有其他夜校獨立招生考試等等。要是妳運氣差一點,不幸連續考試失常,可能會吃上全餐,連續參與多項招生應試,絕對讓妳考到懷疑人生甚至有即將往生之感。 當年我的高中聯招考試成績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的高中過得嚴重地偏離常軌。 剛入學時,從國三時就有些低落的狀態到高一變得更低落,整個學年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了。 高二時因為父母的期望選了我不喜歡的理組,之後又因精神病無法讀書,在學業上可以說是完全搞砸了。 面臨高三時父母給了我選擇權,但我礙於一些現實層面的理由沒有離開理組。主要是因為沒有力氣
Thumbnail
雖然台灣的大學很油膩玩四年,但是考試還是有的,大部分的課程老師都是這樣安排, 大多只會考期中考,最後都會以期末報告結束,而期中考、報告、平常表現,大概分數比例40、50、10,所以期中考如果50分左右,在我們科系還有機會低空掠過,只要平常點名有出現, 其實還是可以過的,要知道大學的分數60跟10
Thumbnail
這絕對是申請時的大大大工程,雖然不難但很麻煩呀 前言:由於輔大審查的機制是:「50% 在校歷年平均成績」與「50% 語言能力」,所以準備備審上我並沒有太大的壓力(但若積分相同,就會採納書審成績嘍!),網路上有非常非常多優秀學長姊的參考,這邊供各位看看就好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旅遊目的 學測放榜後的1月27日,我選擇了特選途徑。我的學測成績並不差(這讓我有些意外🤣),但也沒有特別突出,與平時的模擬考成績相仿。根據落點分析,如果選擇資工系,也差不多是特選這一間。因此,我選擇特選,並幻想成為一名快樂的大學生,但事實並非如此。
Thumbnail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三年的學習軌跡,能夠呈現個人在紙筆測驗以外的個人能力,也是入學申請的重要評估項目。鄉育教育基金會觀察到城鄉差距帶來的影響,培育地方高中與弱勢家庭的學子,透過主題式講座、工作坊、多元選修課程等方式進入校園,給予學生階段性的陪伴,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計畫、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Thumbnail
考完了然後勒 考完試以後,大部分高中生大學都會有幾個機制, 第一個是甄試簡單來說就是學校版的職場面試, 你必須準備你的被審資料還有參考正式的衣服前到學校來面試, 我那個時代真是一共有三個學校可以選,通常好的學校都會有甄試第二個就是填學校, 一共會有100個空格,依照你的成績機率來選學校,第
Thumbnail
記得高中考完學測後,我只填了三個志願,分別是台清交的材料系。因為高中在科研社接觸過,加上身邊親戚各種吹捧,那時候還覺得這就是最佳選項了。 但是進到台大材料唸了兩年書後,我發現其實我對這個科系真的沒有興趣,於是開始了我轉換跑道的旅程。
Thumbnail
「讀高中未來比較有出路」、「讀高中就是比較會讀書」相信這兩句話應該是挺常聽見的,甚至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不會讀書的人才去讀高職」。眼看著時間一天一天的流逝,會考距離現在剩不到90天,又到每年國中生拼命奮鬥的時候,就讓我們來談談高中職。
以前我們國中畢業以後可沒現在的孩子幸福,升學考試分成好幾種。基本款有北區聯合高中聯合考試、專科學校聯合甄試、高級職業中學聯合甄試還有其他夜校獨立招生考試等等。要是妳運氣差一點,不幸連續考試失常,可能會吃上全餐,連續參與多項招生應試,絕對讓妳考到懷疑人生甚至有即將往生之感。 當年我的高中聯招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