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12年的國文課,給我帶來了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記錄下十二年來的國文課

國小的國文交會我寫、識字

國中的國文交會我寫、識更多更少用的字

高中的國文,我沒在上課


國小的國文課是一段很累人的時期

但我覺得很重要

每天寫甲乙本

今天的我才會寫字


國中雖然不用再寫甲乙本

但也沒有比較輕鬆

因為老師會要求背誦課文的詞彙解釋(注釋)

然後每堂課默寫考試

我一開始以為是我們老師特別機車

之後才發現是段考會考

然後評分標準就跟你寫以課本為主

是全校國文老師都再搞

至於到底有沒有幫助呢?

我認為是有

背過一遍印象確實就比較深了

但我還是覺得投報率很低

不一定要默寫才能確認有學會

只是這可能是老師確保大多人都會了最輕鬆的方法


段考會考寫字默書

但會考不會,只有作文

國中會考白話文的題目

基本上都不會錯

看久一點就可以分析出一個較適合的答案

我認為大多是常識題


有一段時期

我覺得白話文都是很簡單的題目

拿來湊數汙辱人的那種

我很難想像為什麼會有人錯那麼簡單的題目

明明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答案就在題幹裡面

有一次

我去問班上國文很強的同學文言文

他很快給我翻譯了遍文章

我順口問怎麼這麼強

他回我

就很簡單啊 照著看過去就懂了


我明白到天分才是重點

有些人真的天生資質欠佳

就是讀不懂

我認為我在國文的天賦上應該在平均值

所以白話文的常識題沒有困難

而文言文就不行了

有些簡單的看得懂

複雜一點文章一長就不行了

而天賦異稟的那群人依舊迎刃有餘


努力到底有沒有用?

是有的

第一、二次模擬考我都是B++

第三、四次是A

會考時就進步到了A+

也讓我壓線可以進入建中

但這努力的程度我自認其他人是做不到的

我大概有四成左右的心力都在國文上

一直刷文言文的題組

另外四成在背社會

因為國中的英文數學我不太需要準備就可以穩定考到A++

所以才能給國文這麼多時間


國中的國文會考

白話文的題目與閱讀測驗

我大多都不會出錯

形音義真的就是隨緣

運氣好剛好是會的就會對

不會就開始數卡ABCD哪個最少

最困擾我的是文言文的閱讀題組

有時刷題本看了十幾分鐘

還是三題全錯

會考時我真的運氣很好

猜對了比較多題


到了高中

我不知道是因為校風還是心態上的鬆懈

沒什麼在念國文

老師也沒再頻繁的考試

也不用背注釋(好像有些學校還是要,像是我妹讀的金X女中,一課四五十個,超強)


高一是由一位年紀較長的老師所教

高中不用像國中一樣默寫課文詞彙解釋(注釋)

但在早自習不能考試的政策發布前

每周還是有一天早自習要提早到寫白卷

但也沒有在準備

就當閱讀測驗與常識測試在寫

那時我就已經對國文失去了熱忱

應該說原本就沒有

所以分數也就不怎麼好看

高中的國文

基本上是考試前的自習才會看

把課文讀過一遍

教師講義翻過一遍

一小時念四課

一次段考範圍就念完了

高中大概有十七次段考

所以我高中的國文學習時數大概就是17小時

這樣算還多了

有時手癢考前還在玩傳說對決


高二高三的國文老師很年輕

她不會上課文

她說講義學校都有買了自己看就好

她的課是讀書會

一學期就讀一本書

高三是看六部電影

然後隔一節分組討論書中內容

因為是分組討論

所以基本上就是沒有討論

呼攏她一下就開始打傳說了

高二的時候有時她也會加入我們一起上分

那時,學測頂大理工不採計國文科的消息也剛好出來

在這一個輕鬆沒有督促的環境

我找不到一個理由

繼續驅使我高中繼續認真念國文

雖然還有學測這關要過

但高中三年幾十次段考我遵照著這套模式

一次都沒有不及格

雖然印象中過80分也沒有幾次

令我無意識認為國文沒有很難

也就沒有累積

所以學測也就帶著國中的水準上陣

憑藉著常識與閱讀能力

還是有考到前標(12)

跟我念得快死的其他科差不多

就我要念的科系而言是堪用


12年的國文學習歷程

也就這樣畫上句號

什麼宋詞元曲

我一篇都背不上來

但還是有前標

我很慶幸國中的我有努力

讓我輾過一半以上考生

-----------------------------------------------

談一下高中作文

作文(寫作)是個很神奇的東西

至今我還是沒有弄懂國文老師評鑑的標準

有時我覺得寫得很藝術

分數卻不低

有時我想說寫出至今最好的文章

結果老師打一個B-


我得到了一個結論

寫作的第一件事不是構思文章的架構

而是趕快想出一件事情

一件可以寫滿稿紙的事

通常得分很高的作文

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都寫到稿紙的最後

也許不一定寫得多才是好,但若寫不多高機率就不好

再來就是讓文章看起來更有內涵

以下是我經歷三年認為有效的幾種方式:

一、先寫一句諺語

先寫出一個偉人或名人,引用他的話,像是孔子、愛因斯坦

如果想不到文章要寫什麼

先把話寫出來,再基於這句話開始掰

至少整篇文章就有一句佳話了


二、形容詞變成語

寫到一半要用到某個形容詞

若可以想到同義的成語或諺語

就直接替換

如果之後還要再用

那就交錯使用

給老師一種詞彙豐富的感覺


三、專名號、書名號畫好畫滿

現在有的老師不太在乎這個了

大多學生也不會特別畫

但你只要畫了

就會給老師一種你很特別的感覺

有沒有用見仁見智

我是習慣引用一本書

然後再說個地點

這樣就都可以用到了


四、破折號、刪節號能用就用

這符號佔稿紙兩格

說真的其實應該是沒什麼用

但會讓整篇文章看起來很帥


五、祈禱老師喜歡你的文章

評分是老師主觀的認定

寫得再好他不喜歡也是低分


我到學測前都遵循著以上要點再寫作

有時候會拿到A

對於我這種完全沒有文化內涵的人

我已經非常滿足


結論

我覺得作文就是吃天分

有的人就是可以穩定拿20分以上(/25)

有的人表現起伏很大(我曾在短時間拿過21分,然後又拿9分)

有的人永遠寫得像國小流水帳

我內心是希望大考不要考作文

當然寫作能力很重要

只是受主觀影響的成分太大了

複查也不會給說明

我覺得是最大的問題

可能遇到一個喜歡你作文的老師分數就高於水準3分

遇到一個討厭的老師分數就低於水準3分

一來一往就差了一分的級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ihavenoidea的沙龍
1會員
5內容數
ihavenoide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4
雖然我是當四個月的,但還是覺得這政策很有趣
Thumbnail
2023/06/24
雖然我是當四個月的,但還是覺得這政策很有趣
Thumbnail
2023/06/23
紀錄一下我看到演藝圈與最近Metoo事件的想法
Thumbnail
2023/06/23
紀錄一下我看到演藝圈與最近Metoo事件的想法
Thumbnail
2023/06/22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2023/06/22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面幾篇說過,準備考翻譯所是我人生中最倉促的決定之一,我大約是十月中旬才決定的,算一算大概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可以讀書,所以希望這以下可以幫助到同樣是時間所剩不多的考生。
Thumbnail
前面幾篇說過,準備考翻譯所是我人生中最倉促的決定之一,我大約是十月中旬才決定的,算一算大概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可以讀書,所以希望這以下可以幫助到同樣是時間所剩不多的考生。
Thumbnail
文章開始還是要再申明一次,本篇文章的對象是寫給目前高二下或者有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測國文的學生,我不是第一次面對高三,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是第一次準備高三,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準備的方向。 國寫算是學測國文很重要的一環,佔了學測國文的一半分數,如果不加強準備國寫,形同有一半的國文是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去面對考
Thumbnail
文章開始還是要再申明一次,本篇文章的對象是寫給目前高二下或者有近一年的時間準備學測國文的學生,我不是第一次面對高三,但如果正在閱讀的你是第一次準備高三,希望可以提供你一些準備的方向。 國寫算是學測國文很重要的一環,佔了學測國文的一半分數,如果不加強準備國寫,形同有一半的國文是沒有準備的狀況下去面對考
Thumbnail
狂賀!成淵高中黃治中:2022年考上台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薇閣高中劉亮辰:2022年考上政治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麗山高中廖柏翔:2021年考上中國醫藥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2019年上路的108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精神,而今年學測試題非常穩健且平易近人,將國文考科視為語文工具的傾向鮮明,
Thumbnail
狂賀!成淵高中黃治中:2022年考上台灣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薇閣高中劉亮辰:2022年考上政治大學 大眾傳播學系 麗山高中廖柏翔:2021年考上中國醫藥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2019年上路的108新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精神,而今年學測試題非常穩健且平易近人,將國文考科視為語文工具的傾向鮮明,
Thumbnail
請聽我多嘮叨幾句,再進入正題^^ 許多人對於國中國文最大的迷思,通常就是: 「啊不就是把課本背一背就好,有什麼難的?不都是中文嗎?」 會說這句話的人,通常是把中學『國文』當成小學的『國語』來認定,覺得「考國文」就是把國文課本裡的東西背下來、抄到考卷上,就可以換到分數;這種遊戲玩法,在國一上學期大致上
Thumbnail
請聽我多嘮叨幾句,再進入正題^^ 許多人對於國中國文最大的迷思,通常就是: 「啊不就是把課本背一背就好,有什麼難的?不都是中文嗎?」 會說這句話的人,通常是把中學『國文』當成小學的『國語』來認定,覺得「考國文」就是把國文課本裡的東西背下來、抄到考卷上,就可以換到分數;這種遊戲玩法,在國一上學期大致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國文的老師,在補習班任教約有15年以上、在學校現場代理也有十年左右的歷程了,輔導過數百位的國三生會考前的複習與衝刺課程;我是中文系本科碩士畢業,又有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雖然還沒有正式教師資格,但應該可以賣一下考前衝刺的筆記吧(笑)。 閱讀能力低落,是這個世代的備考生的共同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國文的老師,在補習班任教約有15年以上、在學校現場代理也有十年左右的歷程了,輔導過數百位的國三生會考前的複習與衝刺課程;我是中文系本科碩士畢業,又有教學現場的實際經驗,雖然還沒有正式教師資格,但應該可以賣一下考前衝刺的筆記吧(笑)。 閱讀能力低落,是這個世代的備考生的共同癥
Thumbnail
自我介紹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好了!筆者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於107年度繁星推甄上,並在當年尚未改制的學測 (透露年紀了嗎Q)中,拿到了75級分。 其實當年考的不錯後,就有很多人希望我可以寫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但是礙於本人我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對!!!有拖延症也可以用好方法拿到高分的),所
Thumbnail
自我介紹 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好了!筆者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於107年度繁星推甄上,並在當年尚未改制的學測 (透露年紀了嗎Q)中,拿到了75級分。 其實當年考的不錯後,就有很多人希望我可以寫一下自己的讀書心得,但是礙於本人我有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對!!!有拖延症也可以用好方法拿到高分的),所
Thumbnail
一學期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結束了,不,該說是一整年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畫下一個讓人滿意的句點。 從白話文,到文言文。 「對國文更有興趣,答對的題目越來越多了」 「閱讀文言文更快速,不再害怕這類題目」 「這堂課對我各方面的閱讀技巧也都有滿大的幫助」 這是孩子們的回饋
Thumbnail
一學期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結束了,不,該說是一整年的國中生閱讀素養課在昨天畫下一個讓人滿意的句點。 從白話文,到文言文。 「對國文更有興趣,答對的題目越來越多了」 「閱讀文言文更快速,不再害怕這類題目」 「這堂課對我各方面的閱讀技巧也都有滿大的幫助」 這是孩子們的回饋
Thumbnail
  先對整份試卷做個總評吧! (一)舊課綱律定高中生必讀古文為30篇,新課綱則降低文言比例,剩15篇,但是學測考題... (二)關於題型與取材 (一)題型   坦白說,這次考試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我了解了以下幾件事。     每天來點負能量,以上是我對這次學測國文的負能量~打完收工!
Thumbnail
  先對整份試卷做個總評吧! (一)舊課綱律定高中生必讀古文為30篇,新課綱則降低文言比例,剩15篇,但是學測考題... (二)關於題型與取材 (一)題型   坦白說,這次考試也不是沒有收穫,至少我了解了以下幾件事。     每天來點負能量,以上是我對這次學測國文的負能量~打完收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