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生活在扭曲的「常態」中,經常隱約覺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當觀察朋友或親戚家族間的互動時,更能感受到「他人的家庭常態」和「我的家庭常態」之間的落差。

以下是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1.不健康的競爭關係: 家庭成員之間頻繁的競爭較勁。例如:父母與子女較勁事業、外表、人際各方面的表現。子女之間競爭贏得有條件的愛。

2.有條件的愛: 愛與包容只有在達成特定成就時才會被給予,被當成操控行為的籌碼。

3.具有操控意圖的行為:使用手段操控家中成員。

例如:

  • 貶低人格的話語:長期被貶低、嘲笑你在意的事情,甚至聯合外人一起言語霸凌你(這類的外人有個稱呼叫Enabler: 促進者、推動者),讓你失去自我價值,認為自己只能依靠自戀型父母才能生存下去,讓你覺得痛苦卻離不開。
  • 前後不一的言行:小至生活瑣事,大致影響家裡的重大事件,前後矛盾不一的說詞讓聽者以為是自己認知錯亂,導致每件事都會先自我懷疑。
  • 慣性說謊:類似上一點,同一件事情,該人格者對不同人說的版本可能差了十萬八千里。在我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的自戀型母親對我身邊「所有」好朋友的負面評價,可能來自她自身或是她「聽說」的,只為了讓我主動孤立。

4.缺乏情感支持: 家庭成員對彼此的感受冷淡與漠視。自戀型父母的家庭最缺乏的元素之一就是家庭溝通,因為只有該人格者的情緒才能被允許表現出來。其他成員表達情緒只會被該人格者以過激的反應壓制或是輕佻的嘲笑弱化,久而形成彼此之間冷漠,外在形象光鮮但其實只是住著一群陌生人的家。

5.固定單一的角色: 自戀型父母為家庭成員們分別賦予了單一的角色,導致失衡的期望或對待方式。例如:將家庭中所有負面的事件、形象與情緒歸因給代罪羔羊的角色。

該如何自處?

長期在有毒的關係之下已經深深影響我們對自己和外在世界的認知與行為,翻閱了無數關於自戀型人格者的知識,最理想的方法都指向遠離他們。但不是每個人所在的情況都能做到、針對不同的自戀型人格者也需要對他們的反應和行為模式有深入了解,再去有技巧地執行,否則可能將自己置於更危險的情況。

無論哪種情況都能馬上開始執行的有以下兩點

  1. 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你的直覺是真實的,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感受。

尤其是家中代罪羔羊的角色,長期下來已被制約,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批判,只要稍微想到違背該人格者的意願的想法或行為(微小至沒報備就和朋友吃個飯),內心就湧入罪惡感。

2. 獲取知識:知識能幫助你認清自戀型人格者的行為模式。

推薦2個開啟我對自戀型人格的認識,走出泥淖的youtube頻道1.Mental Healness - Lee Hammock : 他是有自覺的自戀型人格者,極少數意識到甚至尋求諮商改變的患者。從自身角度分享自戀型人格者在人際關係中,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

2. DoctorRamani : 自戀型人格領域的心理學家。她本身也經歷過與自戀型人格者往來的黑暗時刻,在她的頻道上對自戀型人格家庭的著墨鉅細靡遺。讓受害者的感受與不同階段的心境得到科學上的解釋。

當擁有足夠的知識,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委屈,終於可以被釐清,貼上清楚的標籤,得以辨識自戀型人格者的行為模式、甚至是身邊有這樣特質的人發出的警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ornik Tsai-avatar-img
2023/06/29
我之前就遇到這樣「自戀」型人格,她們都想控制,或是以自我的方式去潛移默化你的行為,促使你改變,她們會說是你自己的關係。但後來想想,雙方在一起,本來都會相相護影響。
鋼鐵羊-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01
Fornik Tsai 真的,如果在一段關係中感覺失去了自己,能夠認知到這段關係是無法改善的事實,並且有勇氣選擇離開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我寫文章的初衷,希望陷在自戀型人格關係的人知道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知道「這不是我的錯」,不要被情緒操控找回自我價值離開有毒的關係。
avatar-img
鋼鐵羊的沙龍
2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來和我尋求協助的伴侶中,有很高的比例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身為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常常會十分痛苦但是卻有苦說不出,甚至是覺得常常被PUA (精神情感操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檢視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伴侶了呢? 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類型的家人呢?   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質有什麼呢? 說話
Thumbnail
來和我尋求協助的伴侶中,有很高的比例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身為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常常會十分痛苦但是卻有苦說不出,甚至是覺得常常被PUA (精神情感操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檢視看看你身邊是不是也遇到這樣的伴侶了呢? 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類型的家人呢?   典型的自戀型人格特質有什麼呢? 說話
Thumbnail
前幾天,跟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紛紛聊起了家庭與伴侶關係間的控制意圖與行為,各種版本血淋淋的「情緒勒索」。 事件本身不便具名,但有共同的最大特點都在於:主要有一家庭成員或伴侶之一,長期(幾乎每天)或者經常需要控制身邊所有人的大小決定、做事的方法和流程細節,甚至他人如何感受和反應,...
Thumbnail
前幾天,跟身邊的人不約而同紛紛聊起了家庭與伴侶關係間的控制意圖與行為,各種版本血淋淋的「情緒勒索」。 事件本身不便具名,但有共同的最大特點都在於:主要有一家庭成員或伴侶之一,長期(幾乎每天)或者經常需要控制身邊所有人的大小決定、做事的方法和流程細節,甚至他人如何感受和反應,...
Thumbnail
生活在扭曲的「常態」中,經常隱約覺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當觀察朋友或親戚家族間的互動時,更能感受到「他人的家庭常態」和「我的家庭常態」之間的落差。以下是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Thumbnail
生活在扭曲的「常態」中,經常隱約覺得自己和家庭成員的關係有種說不上來的違和感。當觀察朋友或親戚家族間的互動時,更能感受到「他人的家庭常態」和「我的家庭常態」之間的落差。以下是5個自戀型人格家庭的特徵:
Thumbnail
每次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或電視上訴說自己的父母如何讓自己感到痛苦,總是會有一派的人出面聲討並且指責不應該批評生養自己長大的父母,認為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不孝行徑。但假設我們都不去談父母所帶來的創傷,難道就能自然抹滅或消除內心的傷痕嗎? 作者在三十歲的那年才赫然發現自己不斷被母親虐待荼毒,在此之前感受到的是
Thumbnail
每次只要有人在網路上或電視上訴說自己的父母如何讓自己感到痛苦,總是會有一派的人出面聲討並且指責不應該批評生養自己長大的父母,認為這是一種忘恩負義的不孝行徑。但假設我們都不去談父母所帶來的創傷,難道就能自然抹滅或消除內心的傷痕嗎? 作者在三十歲的那年才赫然發現自己不斷被母親虐待荼毒,在此之前感受到的是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Thumbnail
★難解的家庭問題,在父母老後,只會更形嚴重。 他們的固執、依賴、控制、不安、情緒勒索,讓子女身心俱疲。 如何照顧好父母,卻不必透支自己?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情緒不成熟慣用十種互動模式 在他們身邊,你總是覺得孤單 與他們互動,感覺像是走在令人喪氣的單行道 你自知受到他們的情感脅迫卻無計可施 他們第一,你是次要 他們無法建立親密感或交心 他們不明說,而是藉著情緒來溝通 他們從不尊重你的界線或個體性 你獨自做出情緒努力,他們未必領情 你喪失情感自主和精神自由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請參考心理學設定事如何影響人們?」)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Thumbnail
我們的社會心理學,由於語言的不精確(簡直是古代煉金術!),導致了許多的錯誤的判斷關聯可能,甚至直接創造了出新的心理疾病(「請參考心理學設定事如何影響人們?」) 由於這些謬誤嚴重有害人們的道德認知以及正確理解,我因此不得不正面回應與告知這些嚴重混淆以及錯誤,以避免人們誤會了那些他們認定「有病」的人們
Thumbnail
戀愛長期不順,可能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你的感情路是否一直不順,每次不是遇到渣男/女就是碰到滿口謊言的騙子?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對象,但每次你都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擔心對方會出軌離你而去?還是你一直沒有辦法全心全意愛其他人,在戀愛關係中總會因為害怕被遺棄而選擇
Thumbnail
戀愛長期不順,可能和你的原生家庭有關 你的感情路是否一直不順,每次不是遇到渣男/女就是碰到滿口謊言的騙子? 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合適對象,但每次你都會對自己沒有信心,擔心對方會出軌離你而去?還是你一直沒有辦法全心全意愛其他人,在戀愛關係中總會因為害怕被遺棄而選擇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討好傾向的人,常誤以為只要別人對他提出觀點或意見,都代表是他不好、他有錯、他的問題。他們總是很理所當然認為,只要和別人的意見不同,或是觀點有差異,自己一定是那個有錯的人。他們很快的就會說「對不起,是我的錯」,或是「對不起,你說的對」,幾乎在沒有思考和辨識的情況下,立刻的認為一定有什麼是自己疏乎...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