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信越鐵道旅行:185系谷川岳特急紀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本的JR各公司會在每季公布加開臨時列車,除了連續假期的疏運之外,同時也會公布觀光取向的特殊列車運行日。我在其中發現了2021年剛退出定期運用的國鐵型185系電車將要再度回到上越線行駛臨時列車的消息,因此在2月造訪日本後不久,場長隨即預訂了下一趟前往新潟的機票,展開越後國的追車之旅。
早在2021年風光引退的185系,沒想到這次居然還能看到

上越線特急復活

19世紀末期從東京前往新潟的鐵道只有經由輕井澤、長野的信越本線,不過除了路線十分迂迴,信越本線的橫川輕井澤間路線也過於陡峭,使得東京與日本海岸的新潟之間的旅行時間無法有效縮短。於是日本政府便計畫了平行於關東與新潟間三國街道的鐵道,也就是聯絡上野國(今群馬縣)與越後國(今新潟縣)的上越線鐵道。這條鐵道最大的難關就是今日水上站與越後湯澤站之間的三國山脈,除了得挖掘長度9702公尺的清水隧道,也必須在群馬與新潟測的山中以迴旋線的方式將坡度降低至千分之20;此外,為了避免在隧道蓄積太多蒸汽機車的煤煙,水上至石打間也進行電氣化。這條鐵路分別從今日的新前橋和長岡兩地南北開工,歷經超過十年才終於在1931年全線通車。
清水隧道是上越線最後貫通的地方,在北口設有工程中殉職人員的紀念碑
(右後方:新清水隧道;左後方:清水隧道;右方:上越北線直轄工事殉職碑;左方:新清水隧道工事慰靈碑)
這次臨時列車的主角185系電車是在1981年為了取代東海道本線153系與高崎線165系所製造的特急電車,同時是國鐵民營化前推出的最後一款特急電車。185系過去的運行範圍除了前述的東海道本線與高崎線外,也包含從高崎出發的上越線、吾妻線與信越本線,以及上越新幹線通車時行駛於上野與大宮之間新幹線接力號(新幹線リレー号)。雖然上越新幹線早在1982年通車,但為了服務上越線上無法服務到的在來線車站,185系仍擔綱特急谷川、水上等速達列車。不過在高速公路通車和上越新幹線瓜分大部分的城際運輸量之後,上越線特急列車在2010年結束定期運用。因此這趟JR東日本增開的谷川岳臨時特急,從車型到路線可以說是當年上越線特急的復活演出。
185系這回以臨時特急的名義回到上越線的舞台
(特急谷川岳もぐら,越後中里=岩原スキー場前)

拍攝行程安排

根據JR東日本發布的春季臨時列車資訊,這趟上越線特急選在6月3、4、17、18日開行,上午10:37從大宮出發、下午13:38抵達越後湯澤,回程則是下午15:19出發、18:24返抵大宮。特急列車的名稱也很有趣地取名為谷川岳鼴鼠號(谷川岳もぐら)及谷川岳迴圈號(谷川岳ループ),緣由正是取自上越線水上到越後湯澤之間穿越三國山脈的下行線與上行線的特色。前面提到上越線通車時分別在群馬與新潟測各採用了一個迴旋線降低路線坡度,但在戰後因經濟成長而進行複線化時,新闢的新清水隧道在湯檜曾站就進入地下,因此讓土合站上下行月台高度落差70公尺,新線通車後便作為下行線使用,舊線則繼續作為上行線。
上越線的新、舊線在跨越三國山脈這段有很大的差異
畢竟追的是停靠站很少的特急列車,因此得要利用上越新幹線才能追越,並拍攝到更多攝影景點。這趟追車行我選擇了位於東大宮操車場與大宮間的土呂車站拍攝回送列車,新幹線上毛高原車站附近的國道291號水沼橋、岩原滑雪場前車站東側的稻田拍攝去程列車,回程則選擇毛渡澤橋與高崎站內進行拍攝。
從東大功操車場出來的迴送列車
利用上越新幹線才能追到的第二張
(特急谷川岳もぐら,後閑=上牧)
這次選的五個攝影點有三個都是在車站內或步行可達範圍,越後湯澤側的兩個點就距離車站非常遙遠。所幸在規畫行程時找到在越後湯澤站西口有一間名叫「雪國觀光舍」的在地觀光協會,店面有提供單車租借服務,基本款且附有電力輔助的車型2小時只要550日圓。(不過在寫這篇文章的當下才發現店家搞錯用另一款兩倍價錢的車計價,提醒大家結帳的時候要注意QQ)從越後湯澤到土樽大約10公里,這段道路一路上坡,有電力輔助的自行車對於這趟攝影行程可說是很大的助力。
有電力輔助才能輕鬆來到毛渡澤橋
此次選擇的拍攝點中最為推薦的當是位於土樽站北側的毛渡澤橋。毛渡澤橋梁是魚野川上游的兩座高聳鐵橋,長217公尺,上行線為1931年完成的舊橋,橋墩由石砌而成,下行線則是由鋼筋水泥建造,視覺上極為宏偉之餘,正好呈現不同時代的建築工法。原本我是想從一旁的水力發電廠上方取景來表現橋梁的弧線,不過到了攝影點前卻看到廠方設置禁止進入的告示牌,只見其他鐵道迷也紛紛回頭,於是只能從橋梁的下游側取景。真的是有些遺憾啊!
最後的國鐵特急跨越毛渡澤橋
(特急谷川岳ループ,越後中里=土樽)
探訪時間:2023.6.
完稿時間:2023.6.
本文同步發布於時光土場Blogge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4會員
183內容數
隨著日本進入令和時代,日本國鐵分拆民營化已超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段期間不少國鐵時代的路線與車輛一一退場,成為我這個平成人類未曾參與到的旅行經驗。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日本旅行,我希望能在旅途中回味那些逝去的鐵道元素,抓住過去的鐵道風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時光土場 的其他內容
彰化扇形車庫聞名內外,但這次趁著日本旅行的機會來到了同樣擁有一座現役扇形車庫的天龍濱名湖鐵道。這條位於靜岡縣西部的第三部門鐵道除了扇形車庫之外,沿線還可以瀏覽濱名湖風景以及大量二戰時期留下的鐵道設施,同時也是動漫作品《搖曳露營△》的主角老家的所在地。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一趟聖地巡禮吧!
一早9點多我就先到機場櫃檯完成報到手續。不過距離起飛時間還早,不少免稅店也還沒從疫情中恢復營業,到底要去哪裡呢?正好在出發前滑地圖的時候,意外發現成田機場內有一座神秘的東成田車站,上頭除了車站的圖例之外,還有一家沒看過的鐵道業者的LOGO,於是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2022年五月,以動態保存日本國鐵氣動車聞名的夷隅鐵道宣布旗下的キハ28-2346號車即將在11月27日退役的消息,身為一個葬式鐵自然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我和朋友C君一早便搭乘行駛JR外房線的特急若潮號(わかしお)前往大原站轉乘夷隅鐵道,展開追逐國鐵型氣動車的攝影之旅。
彰化扇形車庫聞名內外,但這次趁著日本旅行的機會來到了同樣擁有一座現役扇形車庫的天龍濱名湖鐵道。這條位於靜岡縣西部的第三部門鐵道除了扇形車庫之外,沿線還可以瀏覽濱名湖風景以及大量二戰時期留下的鐵道設施,同時也是動漫作品《搖曳露營△》的主角老家的所在地。接著就跟著時光土場的腳步,來一趟聖地巡禮吧!
一早9點多我就先到機場櫃檯完成報到手續。不過距離起飛時間還早,不少免稅店也還沒從疫情中恢復營業,到底要去哪裡呢?正好在出發前滑地圖的時候,意外發現成田機場內有一座神秘的東成田車站,上頭除了車站的圖例之外,還有一家沒看過的鐵道業者的LOGO,於是我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2022年五月,以動態保存日本國鐵氣動車聞名的夷隅鐵道宣布旗下的キハ28-2346號車即將在11月27日退役的消息,身為一個葬式鐵自然不想錯過這次機會。我和朋友C君一早便搭乘行駛JR外房線的特急若潮號(わかしお)前往大原站轉乘夷隅鐵道,展開追逐國鐵型氣動車的攝影之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六點起床,在車站買了三明治當作早餐,也在販賣機嘗試了很特別的飲料—應該是螃蟹湯之類的東西。原本怕腥味很重,讓先生先買一罐我喝一口看看,結果一試後意外發現居然可以接受(很像柴魚火鍋高湯),於是也買了一罐來喝,冷冷的清晨喝,就像在喝熱湯一樣溫暖。 從上野到河口湖大概兩個多小時,先搭地鐵到新
Thumbnail
日本鐵道之旅是近年來在日本跟團旅遊中超火熱的旅遊形式,不僅速度超快,完全不用怕被卡在車流當中,車廂內還有專屬的餐食供應服務窗外還有美景作伴,不管是不是鐵道迷一定都會被這麼方便的交通方式深深吸引住。你是不是也想認識多一點關於日本鐵道旅遊團的資訊呢?現在就跟著AsiaYo的腳步一起看看吧!
Thumbnail
靜岡機場新幹線站故事持續30年,是夢想、爭議和創新的代表。挑戰包括交通便利性問題和爭議,但潛力巨大。JR東海有意重新討論新幹線站計畫,對未來充滿希望。新幹線站可能成為創新的新幹線貨運樞紐,改變日本的物流格局。
Thumbnail
這次的目的地是富岡。平原像巨大的河流般流淌著城鎮,河流的夾岸都是無止盡起伏的高山。路程上就坐在窗邊看著飄忽的水田泛著天空的微光。相形渺小的屋子與招牌錯落其間,點點的車子在彷彿平行著時空的道路上跟我所在的車廂裡彷彿一樣地呼嘯。
Thumbnail
東武鐵道線上,一抹胡粉白身影的SPACIA X列車駛入月台,江戶時代與現代的設計細節藏身列車內外,擁有六種座位選擇,在咖啡吧飲一杯限定飲品,咬一口草莓布朗尼,跟隨列車長的帶領,從高聳的建築雨林中逃出,掉入遼闊的自然景觀,走進東武日光世界遺產文化薰陶,依循濃厚煤炭味的SL大樹號蒸汽火車前往鬼怒川溫泉。
Thumbnail
2018年開始走中山道,之後都關注在JR北海道廢線,等到要再回來走中山道時,飛東京機票太貴了!飛關空還比較便宜。加上從東京出發遇到比較偏僻的點,交通跟住宿不好處理。於是就改從京都出發。 相隔一年多,從京都開始走中山道。京都開始的起點是三条大橋,從三条大橋到草津宿這段,東海道也是走相同的路線,這段路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在搭錯車折返關西機場兩趟之後,抵達另一端的和歌山已經午後一點了。 世間的徒勞都不過是複沓疊唱的渡海大橋,只要波浪湛藍,回放之歌彷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六點起床,在車站買了三明治當作早餐,也在販賣機嘗試了很特別的飲料—應該是螃蟹湯之類的東西。原本怕腥味很重,讓先生先買一罐我喝一口看看,結果一試後意外發現居然可以接受(很像柴魚火鍋高湯),於是也買了一罐來喝,冷冷的清晨喝,就像在喝熱湯一樣溫暖。 從上野到河口湖大概兩個多小時,先搭地鐵到新
Thumbnail
日本鐵道之旅是近年來在日本跟團旅遊中超火熱的旅遊形式,不僅速度超快,完全不用怕被卡在車流當中,車廂內還有專屬的餐食供應服務窗外還有美景作伴,不管是不是鐵道迷一定都會被這麼方便的交通方式深深吸引住。你是不是也想認識多一點關於日本鐵道旅遊團的資訊呢?現在就跟著AsiaYo的腳步一起看看吧!
Thumbnail
靜岡機場新幹線站故事持續30年,是夢想、爭議和創新的代表。挑戰包括交通便利性問題和爭議,但潛力巨大。JR東海有意重新討論新幹線站計畫,對未來充滿希望。新幹線站可能成為創新的新幹線貨運樞紐,改變日本的物流格局。
Thumbnail
這次的目的地是富岡。平原像巨大的河流般流淌著城鎮,河流的夾岸都是無止盡起伏的高山。路程上就坐在窗邊看著飄忽的水田泛著天空的微光。相形渺小的屋子與招牌錯落其間,點點的車子在彷彿平行著時空的道路上跟我所在的車廂裡彷彿一樣地呼嘯。
Thumbnail
東武鐵道線上,一抹胡粉白身影的SPACIA X列車駛入月台,江戶時代與現代的設計細節藏身列車內外,擁有六種座位選擇,在咖啡吧飲一杯限定飲品,咬一口草莓布朗尼,跟隨列車長的帶領,從高聳的建築雨林中逃出,掉入遼闊的自然景觀,走進東武日光世界遺產文化薰陶,依循濃厚煤炭味的SL大樹號蒸汽火車前往鬼怒川溫泉。
Thumbnail
2018年開始走中山道,之後都關注在JR北海道廢線,等到要再回來走中山道時,飛東京機票太貴了!飛關空還比較便宜。加上從東京出發遇到比較偏僻的點,交通跟住宿不好處理。於是就改從京都出發。 相隔一年多,從京都開始走中山道。京都開始的起點是三条大橋,從三条大橋到草津宿這段,東海道也是走相同的路線,這段路
Thumbnail
0403震災中,這座在大清水隧道前面掉下去的下清水橋,是在1970年前後完工使用的,後來歷經護欄改建等工程大約使用了50年以上,在1988年大清水隧道完工前,一直是走隧道口左邊靠海的舊路,隧道通車順道改建安全性較高的紐澤西護欄,隧道口則是筆直朝向橋面。在經過了50年以上的惡操和載重車日夜輾壓,下清水
2024.03.27 交通部 為推動舊山線鐵道觀光旅遊,交通部王國材部長今日會同立法委員陳超明、苗栗縣長鍾東錦,並率臺鐵公司杜董事長微及觀光署勘查。 今(27)日現勘舊山線勝興車站、魚藤坪鐵橋及大安溪花樑鋼橋等地,經與苗栗縣政府及臺鐵公司現勘討論,指示臺鐵公司就今日所提舊山線發展策略簡報,先將軌
Thumbnail
在搭錯車折返關西機場兩趟之後,抵達另一端的和歌山已經午後一點了。 世間的徒勞都不過是複沓疊唱的渡海大橋,只要波浪湛藍,回放之歌彷彿可以一直延續下去。